第31章
有了指引,北裏還挺好找,李元嬰帶着高陽她們走了一會,眼前便豁然開朗。
這地方的門面遠比西市要精致許多,門口懸着的匾額都像是出自名家之手,瞧着很像樣,不像西市那樣随便寫幾個字招攬客人。
許是因為這邊住的大多是京官與士子,白日裏沒空來光顧,街上遠沒有西市熱鬧。
李元嬰走近一聽,倒是能聽到不少絲竹之音,這些曲子軟綿綿的,與他皇兄愛聽的很不一樣,倒是和他父皇在世前喜歡聽的差不多。
看來這是個聽曲子的地方啊!李元嬰頗為懷念,大搖大擺地牽着新城和兕子左看右看,瞅瞅哪家店最大最好,他就要去最大最好那一家!
沿街的窗戶裏倚着一些妙齡少女,遠遠見有個半大少年牽着幾個小女娃走進北裏,都挺好奇地把窗子推得更開一些,巧笑着往外張望。
李元嬰幾人平日裏都習慣受人矚目,倒也不在意這些目光,反而是魏姝和随行的侍衛們覺得有點不對。
尤其是随行的侍衛們,他們可都是成年人,某方面的需求肯定是有的,便是沒去過秦樓楚館的也肯定聽過,一堆男人都在一起聊天哪能不帶點葷味?
瞧這架勢,這地方怕不是小孩子能來的!
高陽的侍衛平日裏最常挨罵的,看到那些倚窗張望的少女後都覺不妙,推了個人上前請示高陽:“公主,這地方怕是不能去。”
高陽可不是聽勸的人,轉頭望向那侍衛,不高興地問道:“為什麽不能去?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對上高陽烏漆漆的眼睛,随行的侍衛都語塞,不知該如何和高陽幾人解釋。
若當真是那種地方,公主幾人如何能去?可眼前這幾個小貴人,顯然什麽都不懂,連最年長的滕王和城陽公主都才十歲!
那被推出來說話的侍衛硬着頭皮說:“這是男子聽聽曲兒看看舞的地方,女孩兒還是不去為好。”
高陽最不喜歡“男孩子可以,女孩子不行”這種話了,她自小沒了母親,在宮中野生野長,性子比男孩兒更頑皮幾分,要不也不會和李元嬰這混世小魔王臭氣相投。
高陽道:“什麽曲子女孩兒不能聽,什麽舞女孩兒不能看?斷沒這個道理的,我偏要去!”
Advertisement
她說罷便揮揮手讓侍衛都退下,催促李元嬰趕緊挑個好去處,她要去看看女孩子不能看的歌舞有什麽特別!
李元嬰一向不怕事兒大,只嫌事兒小。一聽高陽這麽說,他立刻指着前頭一處裝潢得光鮮亮麗的地方說:“那家店不錯,夠大,夠氣派,我們去那兒看看。”
高陽高興地同意了。
魏姝四人自然是緊跟李元嬰,好奇地打量着周圍的一切。兕子吸了吸鼻子,對李元嬰說:“這裏聞起來香香的。”
李元嬰聞言嗅了嗅,點頭說:“是挺香。”他對此不覺得有什麽稀奇,不管是大安宮還是太極宮,他都是在香粉堆裏長大的。
李元嬰領着五個小蘿莉邁進那家“大店”的店門,立刻有人迎了上來。
對方是這挽翠樓的老鸨蘇二娘,四十來歲、風韻猶存,她稀奇地打量着李元嬰,很好奇這麽幾個一看就是天潢貴胄的小娃娃怎麽會跑到北裏來。
看出李元嬰幾人身份不一般,蘇二娘謹慎地詢問:“小郎君是來做什麽的?”
該不會是來找爹的吧?這樣的荒唐事也不是沒有,蘇二娘開這挽翠樓這麽多年,還真見識過正室帶着孩子來逮人的!只是幾個小娃娃一起找過來這種事,她當真沒見過。
李元嬰到哪兒都不會覺得拘束,雖沒怎麽來過外頭,表現得卻很理所當然:“自然是來玩的。你們這地方有什麽好玩的事兒,都給我們說說。”他想起太上皇生前之事,印象有些模糊,卻隐約記得太上皇喜歡琵琶,便裝作很懂地說道,“先找幾個會彈琵琶的彈給我聽聽,跳舞的也要。”
李元嬰這倒是裝對了,北裏雖都是那市妓彙聚之地,卻不會直來直往地做皮肉生意,尋過來的大多是新科進士或者達官貴人,都風雅得很,極少有那強取橫奪的腌臜事。
聽李元嬰吩咐得熟門熟路,蘇二娘雖是納罕,卻還是收下李元嬰叫人遞來的銀錢去吩咐底下的姑娘們做準備。
有些事看破不點破更能保平安,她當尋常客人一樣收了這銀錢,若是這幾個小孩身份當真不一般也不至于追究到挽翠樓上,畢竟這只是開門做生意而已。
反倒是不收錢或者不接待,鬧起來會惹禍上身!
左右的小婢好奇地看着李元嬰幾人,見蘇二娘去吩咐姑娘們做準備了,便熱絡地上前給他們引路,領他們去二樓最好最寬敞的房間。
李元嬰帶着高陽幾人一溜坐開,便有幾個妙齡女子魚貫而入,為他們端上精致的點心瓜果。
這些女子衣着和宮中女子不太一樣,都露胸束腰,俯仰之間盡顯婀娜身姿,相貌雖不算是頂尖,勝在年輕俏麗,瞧着總是讨喜的。
魏姝心裏咯噔一跳,已明白這地方顯然不知是聽歌看舞的,這約莫便是書中所寫的“風月之地”了!
魏姝雖時常穿着男裝出行,卻也不至于覺得自己可以跑到這種地方來。
她看向一旁的李元嬰。
李元嬰這厮看都沒看那些女子一眼,倒是興致勃勃地看着眼前一碗綠汪汪的茶水一會兒,轉頭對她們說:“我小時候喝過這個,是一個南邊來的人進獻給父皇的,我當時吃了很多烤肉,喝這個挺解膩的。不過父皇不喜歡,後來就沒人煮過了,沒想到竟在這裏見着了!”
魏姝:“……”
好吧,看來這些女孩兒是白裝扮了。
李元嬰和魏姝她們随口一提,周圍的女子卻聽得心中一驚。
挽翠樓也會接待不少達官貴人,但皇家之人來這裏一般是遮遮掩掩的,絕不會像李元嬰這樣不僅帶着幾個小女娃過來,還大大咧咧地提到“父皇”。
有人已經悄悄退出去找蘇二娘了。
蘇二娘本就一直注意着這邊的情況,聽了這話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這可真是招來了不得了的人啊!
眼下她只能盼着好好招待完這幾個貴不可言的客人,順順利利地把他們送走,別鬧出什麽大動靜來!
“我去為他們彈琵琶吧。”一旁側耳聽着她們說話的少女開口。
少女名叫蘇七娘,乃是自小被蘇二娘收養的,約莫十三四歲,卻已學了八年琵琶,樓中數她才名最高,出場也最少,在北裏之中素有“一面千金”之說。
蘇二娘知道七娘性格一向倔強,便是身在這挽翠樓中也從不曾想過攀附哪家權貴,要不憑她這相貌與才名,要過上富貴日子太容易了!七娘這是看她為難,想幫他分憂解難。
蘇二娘想了想,叮囑道:“你莫要沖撞了貴人。”
七娘點頭。
這會兒李元嬰正游說魏姝她們試試那茶水。
茶葉多産在南方,北人是不怎麽喝的,李唐乃是關隴起家的,自然也沒有喝茶的習慣。
兕子幾人都不曾喝過,覺得綠汪汪的不太好喝。等見到李元嬰就着茶點用茶,一副好喝得不得了的樣子,兕子幾人才心動地試着喝了起來。
魏姝也跟着試了幾口,發現原本有些膩人的點心就着茶水用下後竟變得剛剛好,嘗着确實有些獨特之處。
幾個小家夥正讨論着這茶的奇妙之處,蘇七娘已抱着琵琶推門而入。
李元嬰擡頭看去,只見這少女相貌姣好,氣質動人,身姿也依稀有了豆蔻少女初現的婀娜。他對此不甚在意,反是被她手中的琵琶吸引住了。
這琵琶一看就是好琵琶。
待蘇七娘朝他們行了一禮開始彈琵琶,李元嬰更确定這琵琶好得很,若是太上皇在世一定會喜歡。
高陽見李元嬰緊盯着蘇七娘那邊,忍不住戳了戳他。
李元嬰回神,朝高陽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沒事。他記性自小便好得很,太上皇去時他才五歲,如今他卻還記得太上皇如何把他抱起來逗弄,如何縱容他胡作非為。
李元嬰無心去聽蘇七娘彈了什麽曲子,等蘇七娘彈完了,竟直接開口問:“賣嗎?”
蘇七娘被問得愣住。
她對上李元嬰澄澈的眼睛,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等蘇七娘定神再看,才發現李元嬰的目光落在自己手中的琵琶上。
他不是要買她,而是要買她的琵琶。
李元嬰見蘇七娘下意識地抓緊手中的琵琶,已知這是她的心愛之物。他搖頭說道:“算了,你留着吧。”
高陽還是很關心小夥伴的,湊到李元嬰身邊奇怪地問:“你怎麽了?”
李元嬰道:“也不知為什麽,一走進這北裏我就想起了父皇,看到這把琵琶後更想了!父皇一直喜歡琵琶,我想着買下來送他的,想了想又覺得還是留給能彈的它的人吧,他又不能彈了。”
兕子幾人聽李元嬰這麽說,都圍過去抓住李元嬰的手安慰:“幺叔不難過!”
李元嬰哼道:“我才不難過。人總是會死的,有什麽好難過!”他正要讓蘇七娘她們換點熱鬧的玩法,別彈這婉轉幽切的琵琶曲了,卻聽外面傳來一陣吵鬧聲。
幾人側耳一聽,卻是有人在高喝:“我當你們蘇七娘有多難請,原來只是瞧不上我房俊!我再給你們一次機會,馬上去把人帶過來!”
聽到“房俊”兩字,李元嬰眉頭一跳,轉頭看向高陽。
雖沒正式賜婚,李二陛下卻早就和房玄齡通過氣,要把高陽嫁給這房俊。
這件事高陽也是知道的,她和城陽不一樣,城陽性情柔順,她性格火爆得很。
一聽是房俊在外頭吵吵鬧鬧,還是要搶正在給她們彈琵琶的蘇七娘,高陽立刻風風火火地起來,打開房門和門外那位房家二郎針鋒相對:“讓我看看,是誰要搶我們這邊的人!”
房俊見鬼一樣瞪着她。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賣嗎?
小王爺:我指你這裏的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