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簡單粗暴

更可氣的是, 他剛準備沖上去阻止安言離譜的舉動, 就聽對方開口道:“好了, 我已經把這件事報上去了, 那麽你是打算直接告訴我,把謠言傳播給你的人是誰,還是等院方調查的時候再詳細說明情況?”

一瞬間,他連掐死安言的想法都有了。

就在他猶豫着要不要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的時候,就見安言猶豫了一下,又開口道:“算了, 還是等院方調查的時候再說吧,不然我還要一個個找過去, 也挺麻煩的。”

不知道為什麽, 聽到這句話,男生突然間就洩氣了。

到了此刻, 他才終于确信了一件事, 這個安言是真的覺得自己剛剛的舉動是理所應當的,他甚至可能還覺得這是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

就像他剛剛所說的,在他看來, 這就是他應該做的。

但确定了這一點後, 男生非但沒有釋懷,反而顯得更加郁悶了,如果早知道安言是一個腦袋如此呆板固執的家夥,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背後議論他的。

只是在背後随便議論了幾句而已,竟然就被舉報到了院方, 這對他來說簡直是無妄之災。

在之後的幾天時間裏,随着院方對這件事調查的正式展開,擁有相似想法的人變得越來越多,他們甚至比男生還要震驚和難以理解。

他們只是在無聊的時候,曾和朋友讨論過幾句可有可無的閑話而已,怎麽突然就接到學院的調查通知了呢?

而且伴随着情況的核實,他們不僅接到了學院的調查通知,還接收到了明确的批評和教育。

對他們一一進行批評教育的是學院裏的一位領導,他當時是這樣說的。

“作為一名高等學院中的學生,卻做出在背後随意诋毀同校/同專業同學的惡劣舉動,這是非常錯誤的。”

“不要認為自己只是犯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小錯誤,當你的行為對別人造成負面困擾的時候,你們就應該為自己的言行感到愧疚,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你們現在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如果連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都做不到,那麽我建議你們立刻開啓光腦的即時糾錯功能,它會随時為你指出日常言行中的不當之處,并幫你們糾正這些一直被你們所忽略的錯誤。”

……

聽到這些訓導的話語,接收到學院給他們的學分扣除處分,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仍有人會覺得,自己只是随便說了幾句話而已,又沒有造成什麽惡劣的結果,不應該受到這麽嚴肅的批評和懲罰。

不過不管他們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至少在經歷過這次的教訓之後,他們之後應該都會漲幾分記性,不會再随随便背後诋毀其他同學。

當然,向被他們诋毀的安言同學道歉,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所以這幾天來,安言幾乎每天都要接收到好幾位同學的道歉,只要對方道歉的态度足夠誠懇,安言都會大方地選擇原諒。

當然也免不了有極少數的同學,即便被要求過來道歉,态度仍然非常惡劣。

例如其中一位同學在道歉的時候是這樣說的:“我已經被逼着過來道歉了,現在你總算滿意了吧?”

安言很認真地回答:“不,我對你的道歉很不滿意,因為我完全聽不出這是在向我道歉,你的語氣反而更像是在指責我。”

說完,安言想了一下,打開光腦,在虛拟網上搜索了一下【道歉】這個詞彙的正确含義,并将內容讀給對方聽:“所以你看,我的理解并沒有錯,你剛剛的言語和态度确實不是在向我道歉。”

對方萬萬沒想到安言竟然會拒絕接受自己的道歉,還做出了這樣的舉動,一時間臉都綠了:“你……你腦子有毛病吧?!”

對方停了一下後,又變本加厲地道:“不就是仗着一點小聰明,讓別人不得不來向你道歉嗎?我看他們說的沒錯,你就是一個詭計多端的小人!”

安言不高興地挑了挑眉:“這位同學,這是你第二次诋毀我了,而且這一次還是當面的。”

說完,安言動作熟練地完成了第二次的舉報,站在他面前的同學也很快收到了第二次的扣除學分懲罰,以及更加嚴肅的批評教育。

且時隔不到一日,他便第二次出現在了安言的面前,進行了第二次的正面道歉。

這一次,他的态度與上一次可謂有着天壤之別,一見到安言,便立刻欠了欠身,态度格外真誠地道:“安言同學,之前是我不懂得尊重同學,做了錯誤的事情,傷害到了你的名譽,現在我已經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一定會認真改正,希望你能原諒我。”

不管他心裏是怎麽想的,至少他這一次道歉的态度确實沒什麽可挑剔的。

再加上他之前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安言點了點頭道:“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感到很高興,我接受你的道歉了。”

因為這幾天總有人突然出現在安言面前,且一開口就是向他道歉,加之其中還有不少都不是自己專業的同學,這件事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大家稍一詢問,便大概了解了這件事的始末。

絕大多數同學在得知這件事後的第一反應都是,卧槽,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他們也完全沒有想到,在聽到有人在背後诋毀自己的時候,安言竟然會直接把這件事上報給學院進行調查。

畢竟背後傳閑話這種事情,在學院裏發生的次數确實太多了,即便是當事人偶爾聽到其他同學的議論,也往往只能忍氣吞聲。

有脾氣硬一點的,或許會和他們議論幾句,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甚至可能造成對方更加變本加厲地傳播謠言。

這類問題發生得多了,大家漸漸也就習慣了。

現在突然有一個人沒有按照常規情況進行操作,竟然直接把這種情況上報給了學院,大家自然會感到非常驚奇了。

不過驚奇之後再仔細想想,這種操作似乎也确實沒什麽毛病啊。

一則,在背後故意诋毀自己的同學确實是錯誤的行為,即便這種錯誤再小,都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

二則,這種操作雖然太過簡單粗暴,但确實可以切實有效地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免除後顧之憂。

這麽一想,他們不禁又有些佩服起安言來了。

能在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當機立斷想出最佳解決方案,同時不畏懼其他人的目光,果斷将解決方案付諸實踐,這還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這麽一想,大家對安言倒是多了不少好感,同時也默默将這種方式記在了心裏,想着若是自己下次也遇到類似的情況,說不定真的可以學以致用,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為解決麻煩。

對于同學們的種種想法,安言并不知情,如果知道了,他自己可能還會覺得很懵逼。

他只是在按照學院的規章制度做事而已,這不是應該的嗎?

安言做完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直接把這件事放下了,但有些人卻是開始憂心了起來。

現在學院已經就這件事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被查出在此事件中曾出言诋毀同學的人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着,事情越來越接近真相了。

但凡是流言蜚語,終歸是會有一個源頭的,有了這個發起謠言的源頭,接下來才會一傳十,十傳百,讓這個遙遠變成越來越多人以為的“事實”。

而有關安言的謠言既然能在學院裏如此快速地傳播出去,甚至連不少其他專業的同學都知道了,可想而知傳出這個謠言的源頭一定是一個影響力不小的人,至少是在某個群體中影響不小。

而這個人就是趙欣欣。

在最初傳出這個謠言的時候,趙欣欣已經打算好了,她只是把這個謠言傳出去,之後絕不會多說半句與此有關的話,這樣一來,就算被安言發現了什麽,事情也絕不會扯到自己身上來。

這種想法是很美好的,甚至在之前發生的類似事件中,也确實是接近正确的。

畢竟謠言都是越傳越廣的,且它傳得越廣、傳得越久,就越是難以查出根源,到時候真正的始作俑者反而可以藏得最深,坐收漁翁之利。

但這所有的一切全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下,就是安言在面對出現在自己身上的謠言時,處理态度也是和之前的類似事件一樣。

要麽忍氣吞聲,毫不作為,白白受到謠言的傷害,要麽據理力争,這反而可能進一步加劇謠言的傳播,甚至制造出新的謠言。

趙欣欣之前是調查過安言的,在她看來,像安言這種沒有任何背景的小人物,遇到這種事情,也就只有這兩種可能的應對态度。

然而事實卻與她預想中的完全相反,安言既沒有忍氣吞聲,也沒有據理力争,他竟然直接把這件事舉報到學院那裏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