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林冬訂親
第二十四章 林冬訂親
作者:厃羐
林家各房回到自己房裏也是很驚訝自己爹爹的決定,但是心裏倒是都很接受分家的事情。畢竟分家之後很多事情方便了很多。林順柱和林順德回來聽說家裏發生的事情也很氣憤,林順柱還要找奶奶去理論,被林春給攔住了。不過知道要分家有很高興,這樣自己妹妹子也不用看奶奶顏色了。
林秋房裏,晚上把這幾天在家從婆婆哪裏探聽到的消息告訴了林秋。尤其說道葡萄酒的價格時那眼睛亮的。林秋也很想要那葡萄酒方子,要是自己把它給賣了,1000兩銀子呢。又挺萬氏說只知道要用葡萄,至于制作過程家裏出了林順香以外沒人知道。
萬氏道:“聽說還和福記的少東家整了個什麽合作,說每年都能分銀子呢。你說100斤就能賣2000兩,那這一年怎麽的也能得上千兩銀錢吧。”
林秋道:“是啊,那咱家以後就不用愁銀錢了。”
萬氏又道:“當家的,別忘記了,爹可是說了要分家的。這要是分家以後,這銀錢咱們還能得嗎?”
林秋道:“怎麽不能得,也不知道香丫頭子那裏聽說的方子,要是咱們把方子弄到手,哼哼,這一輩子就什麽都不愁了。”
萬氏道:“那分家的時候記得跟爹說、”
“嗯,放心吧。”說着雙手就不安分起來,不一會兒房間裏就傳出暧昧的聲音。
林夏屋裏,林順德道:奶奶今天也太過分了,還好香香沒事。“林夏道:“順德,那是你奶奶???小輩不言長輩錯。“馬氏道:“好了,這又不是外面,難道你今天不覺得娘過分嗎?”
林夏道:“哎,也不知道娘是怎麽的了,怎麽就處處看不順香香,多好的丫頭。”
馬氏道:“是啊,家裏這些個變化可都是脫了香香的福啊,不然按照外面以前的光景,順德怎麽能進學堂啊。我娘托人捎信還說我苦盡甘來了呢。”
林夏道:“是啊,都是香丫頭的注意正啊,以後分了家咱也不能跟三弟生分了,我看香丫頭以後是有大出息的,咱們以後還得靠香丫頭呢。”
一家人點頭稱是。林夏道:“不早了,還是早點安置了吧,今天也折騰了一天了。”
林春坐在自己閨女房門口,看着李氏和自己的兒子女兒圍着香香,心裏難受及了,自從今早出事後,孩子他娘一句話也沒同他說過,孩子們也都不搭理他。這可從來沒有過。
Advertisement
李氏對林順德道:“家裏事情你就不用管了,你就用工學習就好,好在你爺爺說了等你們四叔成親就分家,等分了家就好了,咱們再也不用看人臉色了。”林順水:“是啊,以後我想洗澡也不用怕用水和柴火了。”林順苗道:“那以後我和順睇也可以多點時間學繡花了,不用整天被奶奶看着幹這幹那。”一家人除了林春都笑了。林順香看着自己包子老爹坐在門檻上,心裏也說不出的難受。知道自己爹娘軟弱是一回事,親自經歷又是另一回事。可是也不能孤立自家老爹啊。今天自家老爹表現還是不錯的。于是幹着李氏回房間休息,還沖自家老爹做鬼臉。林春看到林順香幫寸自己,終于臉色好了些,李氏雖然一路別扭,但是最終也和自家男人和好了。
等花生衣撈玩,林冬就帶着林順柱和林順德去了學堂。
林冬請夫子為他執筆代目不識丁的自己寫了一封“求婚啓”。這裏的人求親的時候南方都會寫峰求婚啓事,不管識字不識字的人都要講究這個規矩,因此來學堂找夫子的人也不再少數,夫子也熟練了,不到一刻鐘、他就替林冬寫好了一封文辭漂亮的“求婚啓”。
這“求婚啓”寫好後林冬回家交給林譚氏後,林譚氏請王媒婆,把事情同王媒婆交代清楚後、就讓王媒婆把這封“求婚啓”送去了王梅家,并叮囑王媒婆事兒一辦成就到家來找他們。
這王媒婆接了生意後自是馬上就忙了起來,打扮一新後很快就把“求婚啓”送到了王花兒家。
一到王家,接見王媒婆的是王花兒的大伯娘王周氏,因為在此之前林家也同王家同過氣的,因此王媒婆去了後也不必再費什麽口舌游說王花兒的大伯娘周氏答應這門親事,看完王媒婆送來的“求婚啓”後、就直接同她讨了草貼去填寫。
這周氏是個識字的,于是是親自在草貼上填上了王花兒的生辰八字、姓名、在王家的排行等,随後再填了王梅曾現在的親戚關系,最後才填上了王梅的随嫁的田産妝奁等。上面寫明了,王梅家的田地名字是寫的王花兒的弟弟王博的名字,這也是林家人答應王家人的,也是證明林家不是沖着王花兒家田地去的。
王媒婆接過周氏親筆填寫的草帖後,這門親事就算是成了一半了。而這王媒婆急着趕到林家讨喜錢,于是把草帖往懷裏一揣就急急忙忙的起身同州市告辭,出了王家後更是馬不停蹄的往林家趕去。
這王媒婆趕到林家後,一見到林虎和林譚氏就把兜在懷裏那副五男二女花箋子取了出來,邊讪笑着遞到林譚氏手裏邊說道:“我已把王花兒大伯娘周氏親筆填寫的草帖帶來了,帶你們家合過婚一切順利後、我再把你們家林冬的草帖送去王家。”
這古代一帶合婚通常都要三日,所以王媒婆說完這些話得了些賞錢後便先行離去,臨走前同林譚氏說好三日後她會再上門前來問合婚的結果。
而林順香對“合婚”這個詞感到有些陌生,尋了機會問過大姐後她才知道原來古代一帶所說的“合婚”、其實就是三書六禮中的“納吉”,也被稱作“問吉”,是男女雙方成親前的一個必要儀式。
這問吉的具體儀式是,男方收到女方的草帖後置于神明、祖先案上蔔卦,蔔完将女方的庚帖在供桌的香爐下放置三天。在此期間若是人畜平安,無吵架、生病或摔破碗碟之類情事發生,就可以說是“三日圓”或“三日好”。
而順利的過完三天後男方會再請算命先生“合婚”,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測斷兩人是否适合結為夫妻。若雙方命理相配,男方就會把自己的庚帖并備好禮餅、紅包等物事一起送到女方家。
雖然林順香對古代婚嫁這些迷信的習俗有些不以為然,但這裏的人都十分迷信,因此該遵循的規矩林譚氏都一一遵循照辦了。直到王花兒的草帖在神明、祖先案上放置的三天內,林家沒什麽不好和不吉利的事發生,林譚氏才如釋重負的将王花兒的草帖從案上取了下來。
王花兒的草帖一取下來,林譚氏就帶着草貼和林冬的生辰八字,尋了村鎮裏以為撞門為人問日子吉兇的算命先生,幫着看看林冬和王花兒的八字合不合。一直到算命先生說林冬和王花兒的親事來是大吉大利,林譚氏才放下這幾日的小心謹慎、露出了三天來的第一個笑容。
既然算命先生說林冬和王花兒是的親事是大吉大利的,那這門親事十有八九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林譚氏很快就讓林順柱寫了林冬的草帖,再準備了煙草、黃酒、喜餅、紅包等物,将這些物事裝在兩只上了紅漆的竹籃裏,由林春和林夏這個叔叔挑着趕到了王家。
這林冬挑着裝喜餅和紅包等的紅漆竹籃到王家後,竹籃就要直接擺到王家家供奉祖先的桌上才歇下,以這樣的方式告知王家祖先有人向其待字閨中的後代求婚。而等王家的人拜祭祖先後,才會将林冬的草帖拆閱,同樣他們也要請算命先生再替林冬和王花兒合一次婚,合婚的結果同樣也是好的……
而這林冬和王花兒的草帖順利交換完後,接下來便是要交換定帖了。這男方的定帖上要清楚的寫上楊大郎的生辰八字、父母官職封號以及詳列聘禮數目等。
這林家的家境王家事先都已知曉,因此早前兩家商議結親時林家就已把話給說開了,隐晦的暗示王家、他們林家并不在意王花兒有多少嫁妝,在意的是王花兒這個人的品行以及對弟弟不離不棄的品性。還有幹活的能耐。
林家填寫定帖時倒也沒什麽為難的,把家裏有多少間屋、多少畝地、成親後就會分家一并具實填了上去,随後再把家裏一早備下給林冬娶妻的銀子填在了聘禮一欄。因林家現在的情況遠比王家好、村裏倒是沒人說什麽閑話。
幸好家裏現在還有不到100的銀錢,出去聘禮8兩8錢,置辦酒席的銀子是足足夠了的。林譚氏氏操辦起親事來手頭也就寬裕多了,這親事倒也不至于操辦得太難看。
而事情到了雙方交換定帖這一步,就算是兩家都已經開始辦喜事了。這定帖填好後,林譚氏在王媒婆的陪同下,在擇定的吉日将定帖和作為聘禮的各樣物事一并送到了王家家去。這聘禮除了銀子外還包括布料、香燭、冰糖、面線、橘餅、蓮子、豬肉、禮餅、花生糖、酒等等,這些物事按照當地的風俗、一共要湊成十八樣才能圖個吉利。
而林譚氏氏和王媒婆一把定帖和各項物事送到王家,王花兒便親自端了紅糖水來招待未來的婆母。林譚氏受下王花兒的紅糖水時,按照規矩送了封紅包給王花兒做“見面禮,王花兒收下紅包則先給林譚氏氏福了一個禮。
而林譚氏送完聘禮離開時,王家家應回贈給林家兩條連在一起的衣服,這也是當地的餓習俗,而林譚氏送完林冬的定帖和聘禮後沒幾日,王家家的定帖也托王媒婆送到了林家,随後林家便開始籌備成親的大小事宜,很快就把三書六禮餘下的幾項都走了遍。而王家那邊自然也是開始積極的替王花兒備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