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麻辣花生

第三十八章 麻辣花生

作者:厃羐

第二天,林冬就去請了裏正過來立了契約,老爺子給了林秋100兩一票,二房和三房在林老爺子處也就只有十兩。林秋還不放心那60兩銀子,非得請了裏正托人人去縣城裏把剩下的200兩銀票換成了銀子,把屬于自己那60兩拿在手裏才算放心。只等着萬氏養好了身子就搬去縣城。林秋在分完銀子後就坐不住了整天往外跑,天天不見人,他托人在縣城裏四處找房子,最後在縣城中心找了了一處兩進兩出的院子,還帶着一個不小的鋪子,價格貴了一點,要800兩銀子,現在林秋手裏只有560兩還差了240兩,不得以找了林譚氏說盡了好話,林譚氏瞞着林老爺子把手裏先前得到的300多兩銀子給了林秋,林秋才算在縣城安了家。萬氏更是不顧自己身上的傷還沒有好全,就崔着林秋和林順明收拾東西搬到了縣城裏的宅子去,把家裏吃的用的都給搬走了,走之前還跟林譚氏哭窮,哄着林譚氏拿了100兩銀子出來,林譚氏雖然不樂意,但是想着自己的大孫子以後給自己掙個狀元回來也就拿出來了,以至于林老爺子知道林譚氏把手裏的銀子全給了林秋以後,再也沒讓林譚氏管過銀子。

而林夏和林春等人也在村裏四處找田地,還算運氣不錯,挨着王家村不道一裏地的李家村有一個李姓地主因為兒子在府城做生意賺了錢,要把一家人接到府城去,家裏有6畝水田10地要賣,林春和林秋林冬三兄弟一商量分別從李地主那買了2畝最靠近王家村的水田,因為挨着河邊不遠,用水方便,田也很肥,所以每畝水田20兩銀子。至于旱地想着自己在後山開墾一塊出來也就夠了,這樣還能免三年的稅前。在林順香間接的提醒下,林夏幾人還特意托了裏正去縣衙把白契換成了紅契,給了20兩銀子,裏正更是用心的辦了這事,辦這事又不難,辦個紅契找了人一共才花了6兩銀子,自己還能賺14兩,不用心才怪。這樣這田地真真實實的屬于林家幾兄弟了。幾兄弟手裏拿着自己的地契都很激動,圍着林老爺子說明年開春自己要種什麽什麽。林老爺子也很高興。最高興的要屬林順香了,因為最礙眼的林秋搬走了,以後她要做什麽再也不用畏手畏腳的了,林順香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地主婆了。

轉眼間就到了新年,林順德和林順柱也已經停課了,兩人今年都得到了夫子的表揚,夫子還告訴兩人明年的童生考試兩人很有希望過,這可把兩人樂壞了,回家就告訴了自己爹娘,一家人都很高興,林譚氏難得的沒說什麽難聽的話。這天,林老爺子告訴三個兒媳婦明天要做鹹花生和糙米糖,讓三個兒媳婦明天一早就去主屋。第二天一早李氏帶着幾個孩子就到了主屋,林譚氏正在撥弄花生米外面的表皮,林順香看看娘親正在把粟米和大米還有高粱混合在一起放到大鍋裏面炒,四嬸和三嬸在正在減油紙,等着做好糙米糖用油紙包起來。林順水幾個也沒閑着,都在努力的搓花生米的紅衣。林順香想着這和前世姥姥家做米花糖差不多。米花糖主要是用糯米和白糖作的。先要經過米制過程,就是将糯米蒸熟,晾幹使它仍成原米粒狀,然後每天5公斤糯米以200克饴糖兌成水,在鍋內焙制,俟水幹後,再用砂炒,這時1粒米可漲到4粒米大(用豬油或菜油炸有同樣效果,為了節約油脂,一般多用砂炒),然後再用糖精、白糖和饴糖制成糖漿,将制好的米倒入糖漿內,加上少許的花生仁,在鍋內拌勻後,倒于案上匣內,捏成方塊,再用刀切成小塊,即成産品。而在這裏,或許是因為糯米稀缺的原因,這裏的人就用糯米,普通的大米,高粱米,粟米等一起混合來制作,糖也不是綿白糖,而是粗糙的紅糖,在古代白糖那是很罕見的,只有在達官貴人家裏才能見到,而普通百姓即使有錢也買不着。糙米糖和米花糖的制作的過程是一樣的,只是制作出來的成品外觀不如現代的好,味道也差很多,但是在這裏,這已經是過年待客走親戚很好的糕點了。

忙了一上午準備工作已經做好了,中午随便做了一點午飯,一家人就這樣吃了,到了下午就開始做糙米糖,而林順香由于太小上午可以幫忙搓花生衣,下午就不是小孩子能幹的事情了,就連向來負責燒火的王博也被趕出了竈房。林順苗抱着一歲不到的小弟林順風在院子裏來回的走動,林順風倒是很少哭鬧,只是不能一直放在床上,必須有人抱着來回動彈或者陪他玩鬧,他就不會哭鬧,否則他就會讓衆人魔音穿孔。林老爺子每次都說林順風将來必定不凡。林順香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只覺得林順風以後一定是一個活潑的性子。林順睇也抱着3個月大的林家小7林順利,和林順苗一起哄着兩個小奶娃,由于林順利是早産了半個月,身子比較弱,都三個月了還不如人家村裏2個月的孩子長的好,林夏和馬氏也很擔憂這孩子,擔心養不活,好在現在開始有了好轉的跡象,大夫說了除了身子虛一點別的沒什麽大毛病,這才讓一家人送了一口氣。

林順香又看看偷偷裝滿花生米在衣兜餓林順聰,見他一會兒往嘴裏賽一個花生,一會兒往嘴裏塞一個花生,還不忘往王博嘴裏塞,王博高興的站在林順聰側面幫他當着人,不讓人看見他們偷吃要用來做糙米糖的花生。其實大人都看見了,只是平時孩子們也沒什麽零嘴,道過年的時候大家也就放任了這樣的行為。

林順香突然想到在現在姥姥經常做的麻辣花生米還有虎皮花生米,突然靈光乍現,拉住林順水和林順柱、林順德的衣服偷偷和他們商議着回自己屋裏做好吃的,林順水和林順柱、林順德遲疑了一會就同意了,同事叫上了王博和林順聰,也叫上了哄孩子的林順苗和林順睇。

林了自己的屋子林順香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家,林順聰是第一個贊同的,大家想了一想也同意了,反正就是浪費一點花生,一點油,估計娘也不會舍不得的,再說真要是做出來好吃,那家裏又有一種零食了何樂而不為?倒是林順睇多了個心眼道:“要是真的有香香說的那麽好吃,那到時候我們還可以拿去集市上買。”一語激起千層浪,衆人直說這注意好。林順香其實也是想着趁過年讓家裏再收入一筆,但是由自己說出來實在是太高調了,于是借着弄零食的名義讓大家知道這小吃,本來以為會是兩個哥哥想到做這買賣的,卻沒想到是林順睇先想到了,看來自己這三姐是得到了二叔林夏的真傳啊。

考慮道虎皮花生米的成本比較高,于是林順水做主先做麻辣花生米,等效果出來了再做虎皮虎花生。讓林順苗和林順睇抱着孩子在堂屋放哨,其他的人都躲在林順香屋裏剝花生。等剝好了花生,林順香道:“大姐,我在一旁知道你,就看你的手藝了,大哥你負責燒火i,三哥你給大姐打下手。”林順聰嚷着要幫忙,林順香笑道:“你就負責管住你自己不偷吃。”一時間衆人都笑了起來,林順聰惱怒的保證自己絕對不會偷吃,林順香讓他負責看着一會裝花生米的筲箕(用來淘菜過水的一種工具,一般農村都有,很是方便。),別讓油滴道盆子外邊。讓王博和林順德先負責幫林順水把幹辣子和麻椒用碓窩(石制、鐵制或木制深窩狀家具,有大小之別,配以杵(碓窩棒),用來舂米、面、花椒、辣椒粉等。

為我國很古老的常用家具)磨成粉末。

林順香對林順水道:“姐,你先把花生用冷水泡一會兒,瀝出來。再放鹽,八角粉,腌一刻鐘。等花生米腌制好了以後大哥你就要燒火了,別用大火,就用咱們家裏一般炒菜的時候那樣的火候就好,姐等鍋裏的花生油,冷油的時候就放入花生米,快速翻炒半刻鐘;加幹辣椒面,快炒20來下,加花椒面,炒是來下分鐘,一當花生仁開始變淺黃色,立即鏟出來放進筲箕就行了,要是有芝麻就更香了。”

林順水笑道:“你還想用芝麻?奶奶可把芝麻藏的嚴實呢,就等着來年磨芝麻油的來了磨芝麻油呢!好了我都記住了,你在一邊看着吧,要是順序不對你得提醒我。”

林順香道:“好嘞,你就放心吧。”

幾人在林順香的竈房裏幹的熱火朝天,以為瞞着就沒事,可是沒想到香味倒是惹來了幾個坐在院子裏喝茶聊天的男人。林夏問道一股奇特的香味道:“诶,這是什麽味道?好香啊?”這麽一說林老爺子幾人也嗅了嗅,林冬笑道:“三哥,好像是從你屋那邊傳來的味道耶,三嫂不是在主屋裏做糙米糖嗎?”

林春道:“是啊,四弟你聞錯了吧?”

Advertisement

林夏道:“沒錯,三弟,就是從你屋子那邊傳來的,不會是順水丫頭在家做什麽好吃的吧?”

林冬笑起來道:“嗯,一定是香丫頭他們又琢磨出來什麽好的吃食來了,走,我們去看看。”

林老爺子也随三個兒子去了三兒的屋子。幾人道林春屋一看,順苗和順睇正坐在堂屋外面逗弄兩個小不點,林順睇見自己爺爺他們來了,連忙咳嗽起來。

林冬笑道:“怎麽的?順睇,你和順苗在外面放風啊,他們幾個在竈房裏做什麽好吃的呢?”

林順睇見衆人都知道了也就不隐瞞了道:“嗯,在做啥麻辣花生米。”

林冬道:“我猜測一定是香丫頭想出來的。走,咱們進去看看。”說完也不等後面幾個人徑直走進了竈房。林順香他們正幹得起勁,一會兒說火太大,一會兒說花生焦了,好不熱鬧,第一鍋在衆人的嚎叫中撈了出來。衆人的精力都放在剛出鍋的麻辣花生米上面了,自然也沒注意道進來的幾個人。林夏笑道:“哈哈,就知道你們在屋子裏折騰呢。我來嘗嘗這個東西。”說着就從筲箕裏面抓了一個花生米扔進嘴裏,由于剛出鍋,花生還燙着呢,林夏也不管,直說好吃,林冬等人也就有樣學樣抓起筲箕裏面的花生就吃了起來。林老爺子也吃了,也直說好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