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親長
安樂堂外,老太太帶着三房夫婦和五房夫婦帶領沈家第三代子孫,站在門外,迎接長房一家。
天地君親師,淑惠長公主雖是沈家長嫂,卻更是天家公主,皇帝嫡妹。
元嘉郡主自出生便受封郡主,且是有封地的實封,食邑千戶,大齊的公主也不過食邑八百戶,可見聖上榮寵,自三年前,元嘉郡主食用糕點中毒,聖上直言“元嘉實是為朕擋災受難”随後變将讓元嘉郡主禮同公主,所以,無論這母女兩個是誰來,對于沈家來時都是君,他們理應出門迎接,何況,這是郡主離京後第一次回府。
衆人看着長公主夫婦帶着一個梳着雙丫髻,上面綁着由各色寶石彩帶編成的華麗發賽,身着淺粉色穿花紋蜀錦襦裙的四五歲女童,眉清目秀,明眸皓齒,粉雕玉琢的,軟軟糯糯的,很是惹人喜愛。
衆人皆行禮後,便進入安樂堂內。老太太和長公主坐于上首後,沈皎便對老太太依禮拜見“給祖母請安”先國禮後家禮,這是孝道“孫女離京三年,未能承歡膝下,望祖母見諒。”老太太連忙扶起“離京養病,本是應該的,何見諒之說?現在身體如何?可還用藥?”
元嘉郡主離京養病,是皇帝親下的旨意,太醫進言江南氣候溫和,有助郡主身體康複。就是再有怨言,老太太也不敢表露。以自己的身份,只有關心郡主身體來表示自己的慈愛。“謝祖母關心。李太醫說我的身體已好大半,再待在江南也無用,只需回京時常小心照料,便無礙了。不過,情緒不宜過激動,不宜去人太多的地方。平日裏,應心境平和。”沈皎回答着老太太的問話。
“那變好,盡管安心養病,若覺得悶了,就來府中找姐妹們玩兒。”老太太孫氏将沈皎拉入懷中坐着“你離家時還小,家中的人約摸是記不大清的。”說着,老太太指着一位穿着雲紋錦袍,坐在太師椅上的中年人“這是你三叔,旁邊是你三嬸。”沈皎順着老太太指着的方向望去,只見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溫文爾雅,有一種文人特有書卷氣,就這麽坐着,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讓人心生好感。
在以武傳家的梁國公府,三叔是為數不多的進士,還是探花出身,當年金榜題名,打馬游街,被禮部侍郎看上,以嫡女許之,所以三嬸趙氏出身書香世家。來之前,公主阿娘曾經給自己普及過,三嬸是一位才女,與三叔琴瑟和鳴,三叔只有三嬸一人,并無妾室。三嬸于書畫上頗有造詣,一手簪花小楷,高逸清婉,近得其中奧秘。不過二人在子嗣上有些不近人意,成婚十餘年,只得一子,排行行六,起名長文,便知三叔對六哥的期望。
沈皎起身問好“三叔,三嬸安。”自己身子還沒彎下,就被一雙柔軟的手扶起,“郡主快請起。”沈皎看向這雙手的主人,頭上戴着白玉嵌珠簪,一身淺色繡花長裙,簡單清雅,單看着三嬸,便明白什麽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何況,三嬸的樣子,是現代人對古代大家閨秀最完美的想象。
“平日裏,若得閑空,來三嬸這裏坐坐。”趙氏看到元嘉郡主的玉雪可愛的模樣,這是每個母親對女兒的想象,軟軟的,糯糯的,奶聲奶氣的聲音,能甜到人心坎兒裏。“真是羨慕殿下和國公爺有這麽乖巧可愛的女兒。”趙氏對長公主誇贊着沈皎,這句話趙氏說得十分真誠,她這輩子子嗣艱難,又喜愛女孩,看見這麽軟乎乎的孩子,自然真心喜歡。
“你何必羨慕我?文哥兒小小年紀,便文采斐然,京中誰人不羨你?”淑惠長公主十分喜歡趙氏,對她自然樂意給面子。再者,文哥兒在國子監就讀,年前以十歲稚齡得中童生,世人都說假以時日,必能父子雙探花,榮耀門庭。
“殿下誇贊他了。”淑惠長公主與趙氏的一來一回對話,令氣氛十分融洽。趙氏看到老太太對自己的示意,便帶她走向對面一對夫妻。這二房夫婦在外地上任,只留嫡長子嫡長女和一個庶女在京盡孝,長公主又居住在公主府,她便是這府中實際上的長媳,這介紹五房夫妻的任務,便在她肩上。
“這是你五叔,五嬸。”沈皎依禮見過。五叔臉上挂着笑容,忙到“郡主客氣了。”沈皎看向一旁的五嬸,臉上雖也挂着笑,卻有些刻意,沒有三嬸給人的感覺可親。不過,她也不在意,自己又不是金子,豈能人人都愛?就是金子,有人還嫌它有銅臭味呢。自己身份高,實在沒必要看人臉色過日子。
接下來,沈皎随三嬸見過了衆位兄弟姐妹,梁國公府這一輩到目前共二十人,男十人,女十人。今日到場的有二房嫡長子沈長意,在府中排行行二,嫡長女大姑娘沈瑾妩和二姑娘沈瑾芳。
三房的六少爺沈長文。
四叔早逝,四嬸常年卧病在床,便不曾前來,四房只有一女名喚沈謹嫣,行三。
Advertisement
五房嫡長子沈長豐,行五,嫡次子沈長林,行九,庶子為七少爺沈長嚴,八少爺沈長慶,嫡女六姑娘沈瑾姍,庶女五姑娘沈瑾荷,七姑娘沈瑾芙,十姑娘沈瑾萱。看的沈皎眼花撩亂。兄弟們個個樣貌英俊,姐妹們,環肥燕瘦,各有特色,簡直是顏控的福音。
這麽一圈下來,沈皎便有些精力不濟了。唉,身體不争氣,怎麽辦。多麽想在這再這待一會兒,沈皎被大姐姐抱在懷裏,吃着美人給自己的小點心,還溫柔的給自己擦手,聞着大姐姐身上的梅花香,真的想這麽睡了。這是顏狗幻想中的場景啊。
大姑娘看着懷中的妹妹,真的有些乏了,便看向坐在主座上的公主伯母,無聲詢問。大姑娘因是府中嫡長女,最善照顧幼妹,且二老爺夫婦赴任時大姑娘只有六歲,兩人只帶走了嫡次子和嫡次女,大姑娘便由長公主教養了一段時間,所以很是親厚。
淑惠長公主時刻關注着女兒,立刻便注意到了大姑娘的眼神,便道“阿皎,累了嗎?用了午膳再休息,對身體好。阿妩,你別慣着她,讓她自己坐着,別累着。”
“沒事,伯母,我喜歡抱着阿皎,不累。”大姑娘溫柔的答到。
老太太聽到長公主的話,連忙讓人傳午膳。
花廳中,男女分席而坐,大齊風氣開放,對女子的束縛并不嚴重。京中勳貴人家的女兒,三五為伴騎馬游街的很常見。所以一廳中用膳,也不用設屏風。
食不言,寝不語。沈皎看着丫鬟給自己布的菜,不禁有些悲戚。唉,怎麽想換換口味就這麽難。自三年前開始,沈皎的飲食便是清淡的。雖然知道是為自己好,可看着一桌子的菜,紅燒獅子頭,松鼠鳜魚,香辣雞等等大菜,心裏為自己點了一百個蠟燭,嘴裏吃着蔬菜,想象着這是在吃獅子頭,真是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個鬼。
看到女兒咬牙切齒的盯着碗裏的蔬菜,淑惠長公主不禁有些失笑。雖然也很想改善女兒的夥食,但目前長公主無能為力啊。看着這滿桌子菜的花樣,除了幾樣有些油膩外,其餘的都是清爽可口的,還多分布在阿皎旁邊。長公主這是三太太特意叮囑的,這府中老太太早不管事,府中中饋近年來都由三太太趙氏掌管,心中對三太太趙氏更滿意了。
午飯後,沈皎由梁國公抱回了公主府,途中便不知不覺睡着了。
宮中
梁國公世子沈長冀和沈長映在興慶宮中用膳,今天不是沐休日,接完妹妹後,沈長映還要回宮中上課,沈長冀平日裏宿衛宮中,乃是天和帝近衛隊隊長,一年前,因為随二叔在邊關立下功勞,被天和帝授予正五品上的官職,真真正正的天子面前的紅人。可沈長冀知道,自己這個紅人,還及不上妹妹在皇帝心中一半的分量。
昨日,自己向聖上告假時,天和帝一聽就準了“看完後就進宮,告訴朕元嘉身體究竟如何了?不親眼看看總是不放心,可元嘉一路舟車勞頓,得好好休息,三日後再進宮吧。”作為天下之主的皇舅舅,居然能為人考慮的如此周詳,當真是罕見。
所以,今日沈長冀和沈長映一進宮,便被換到太後宮中。請過安後,便聽到外祖母的急急地問話“阿皎可好?”
“回外祖母的話,阿皎除了有些勞累,一切都好。”感受到兩道來自上方灼熱的視線,沈長冀對妹妹在天家的受寵又有了新的認識“李太醫已經診過脈了,只要歇息兩日便好。”
“那便好,哀家這準備了些東西給阿皎,一會你給稍走。”聽到外孫女平安的消息,太後松了口氣,才想起兩個外孫的事來“快到午時了,皇帝便在哀家這裏用膳吧。你們兩個也一起留下,陪哀家說說話。”
“那就叨擾母後了。對了,昨個兒西南屬國呈上來一塊桃花色的羊脂玉玉佩,朕看到時就覺得十分适合元嘉,一會兒,讓長冀一塊兒稍走。”
聽到皇上的吩咐,沈長冀趕緊應聲謝恩。
晚間,沈皎醒來,想起自己在阿爹懷中就睡着了,有些汗顏。想想自己盡管生理六歲,但心理年齡已經是成年人了,還控制不住自己,說睡就睡,簡直了,內心咬着小手帕哭唧唧。淑惠長公主進來時,便看到女兒一副郁悶的小樣子,便上前捏住了女兒軟萌萌的小臉,還一邊在心裏感慨手感真不錯。對女兒控訴的眼神決定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