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子妃
只見這時從遠處走來一位身着石榴紅撒花拽地長裙的年輕女子,待她從走到近處,沈皎才看清了她的樣貌神态。
眼前的太子妃一頭青絲被高高挽起,金鳳銜珠釵和用寶石制成的翠钿将發髻固定,上面點綴着各色玉石制成的珠花,流光溢彩,華美尊貴。螓首蛾眉,朱唇皓齒,一雙眼睛明媚而亮麗,卻暗含威嚴,微微勾起的嘴角,讓她多了一分親近自然之感。
随着太子妃的走進,在座的貴婦除了皇後外,全都起身見禮,禮畢後。只見太子妃笑着對皇後回禀道:“母後,宴席已經備好。”
皇後顯然對太子妃很是滿意,點了點頭,面帶笑意的說道:“本宮知道了,你做事我向來放心。”,又指了指左下首第一的空位,道:“今日你受累了,坐下歇會兒吧。”太子妃十分爽朗地道了謝:“為母後分憂,是兒臣應做的。母後慈愛,兒臣便領受了。”又福了福身子,才坐下。
皇後在太子妃坐下後,似是想起什麽,對着見過禮後回到淑惠長公主身邊的沈皎招手,示意她過來。待沈皎上前後,拉着她的手對着太子妃道:“這是元嘉,你日後多照顧些,我可将她托給你了”說完後,又轉眼對着眼前的女孩:“如稱呼你太子哥哥般,叫太子妃嫂嫂便好”
沈皎知道這是皇舅母對自己的一片真心,太子妃是儲君之妻,現在太子地位穩固,太子妃又孕有兩個嫡子,若無意外,太子妃不僅是未來的後宮之主,還是未來太子的母親。另外,太子妃在朝中命婦口中,風評甚佳,頗得擁戴。若能得到太子妃的愛惜庇護,在未來的日子中,自己才能走得更遠,更穩。沈皎對皇舅母的愛護之心感動不已,她不知道自己以後該如何報答,但現下為了不辜負皇舅母的好意,對着太子妃行了一禮,讓自己笑得甜甜的,清脆地喊道:“太子妃嫂嫂。”
太子妃不等沈皎行完禮,便趕緊将她扶起,拉到自己身邊摟在懷中,溫柔地笑道:“妹妹有什麽事,以後只管來找我,可不要見外。”語氣親昵真誠。
她撫摸着懷中的女孩,對坐在上首的皇後道:“元嘉妹妹這般漂亮乖巧,兒臣見了真心喜愛。前兩日太子也與兒臣囑托,妹妹乖巧可人,如今剛回京,怕被不知她身份的人欺負了去,叫兒臣好好看顧。一會兒,妹妹不妨讓跟兒臣先去禦花園,也好讓不在殿中的人知道妹妹的身份,不被人怠慢了去。”
殿中的人都是宮妃和已婚的高品級命婦,宮妃中能在今日來到鳳儀宮都是四妃位以上的品級。其中何貴妃還在禁足,大皇子生母惠妃常年禮佛,不出宮殿,從不參加宮宴。
淑妃,沈皎前日在紫宸宮門前見到過,當時沈皎要進殿門,而淑妃正從裏面出來,打了個照面。淑妃與她寒暄關心了幾句,便離開了,當時态度極為和藹可親。故此皇後也沒有多加介紹,顯然是已經知道兩人相識的事情了,這宮中從沒有任何秘密。今日淑妃一身淺藍色宮裝,坐在下方,時不時與皇後逗趣幾句,态度恭謙,皇後也待她和善,語氣親昵,頗為照拂。
而十一皇子生母賢妃,因十一皇子最近感染風寒,因此皇後特意免了她最近的請安,讓她專心照顧不滿三歲的十一皇子,所以今日也沒有到場。
至于莊貴妃,至今還沒有到場。皇後沒有提及,衆人也裝作不知。
而在場的命婦除去王妃和已婚的公主,也都是皇室宗親。這些宗室除去個別靠爵位混吃等死,無所事事的人外,多是都是在朝中有實權的大臣。大齊的爵位只能領取封地內的奉養,卻不能插手封地內的政務,所以各代皇帝并不怕宗親作亂,甚至還允許其在朝中出仕,兼任要職,如現在的工部尚書,就是一位鎮國将軍。還有不少宗室,因其爵位沒有官位高,大家都會慢慢淡化其是皇族的印象,時間一長,滿朝上下就會忘卻他還是個宗親,只記得他的官職。
所以今日在座的宗親貴婦,不少人都是朝中重臣的家眷。而其餘非宗親的重臣家眷,因皇後還未召見,便由太子妃安排在禦花園之中,所以太子妃才有此一說。
“你帶元嘉去吧,多認識些人也好。”皇後對太子妃的提議很是贊同,還不忘讓給沈皎賜下辇轎。從鳳儀宮到禦花園的路雖不長,但一來沈皎确實身體不佳,不宜勞累;二來能在宮中乘辇轎,更是一種殊榮,皇後是以這種方式向那些世家命婦和小姐,彰顯其對沈皎的寵愛。
沈皎對着皇後真心的道謝,然後跟着太子妃告退,等走出鳳儀宮正殿,太子妃便牽起了沈皎的手,語氣溫柔地說道:“妹妹剛回京,恐怕除了梁國公府的女眷,其餘的恐怕都不認識。不過這不要緊,妹妹身份尊貴,融入這些貴女中并不難。若是她們之中,有誰對你怠慢了,只管派人來告訴嫂嫂,我定會好好懲戒這些人。但妹妹要記住,萬不可因這些人氣壞了身子,如此太過不值。”
Advertisement
沈皎知道太子妃這番話是出自真心,于是語氣鄭重地道謝:“謝謝太子妃嫂嫂的教導,元嘉記住了。”
太子妃聽到身旁女孩臉色認真,十分鄭重地同自己道謝,便知道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領了這份情,心中很是高興,若是其餘的人太子妃并不會如此費心教導。但眼前的女孩兒,分量實在是太重,由不得她不費心。可若是這份好心還不被別人領情,太子妃心中會嘔死的。幸而眼前的女孩不是那種嬌縱任性的人,反而十分聰慧乖巧,懂得感恩,讓她心中多了很多真心的喜愛,然後又多囑托了幾句。
一路上的相處,讓太子妃對眼前的女孩更加喜歡。嬌嬌軟軟的小手被自己牽在手中,每囑托一句,就能聽到女孩用自己軟軟糯糯的童音跟自己道謝,再看着那雪白的幾近透明的臉龐,心中更加憐惜,越發親近。
兩人走了大約兩柱香的時間,太子妃便帶着沈皎上了個自的辇轎,皇後的用意,太子妃很是明白。
禦花園中,命婦和姑娘都有各自的交際圈子,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處說話。
這時,一隊儀仗從遠處而來,随後衆人便聽到內監唱到:“太子妃到!元嘉郡主到!”除去幾位公主外,命婦們按照品級排好,沒有品級的小姐們跟在自家的長輩身後,全都跪在一旁行禮。
在一片請安聲中,太子妃和沈皎從辇轎中走了下來。這時,以年紀最長二公主為首的公主也走到了太子妃面前,蹲身行了個福禮後,便被太子妃扶起,跟在太子妃身後的沈皎也緊跟着見了禮。待她們這邊見禮後,太子妃才對着禦花園中的衆人叫起。
衆人起身後,看到站在太子妃身邊的身着鵝黃色襦裙的女孩,便知道這是最近聞名京中的元嘉郡主了心中想法各異。
此時的沈皎卻沒有心思去管其他人的想法,她正在集中精力地應對眼前的三位公主。
年紀最長的二公主十四五歲的年紀,一身湖綠色織錦緞宮裙,眉目如畫,面容姣好,端雅大方,此時正拉着沈皎的手,溫和地說道:“早就聽說妹妹今日會進京,現在可算見到了。我向三皇嫂讨個差事,一會兒讓妹妹跟着我們姐妹三人如何?”
站在一旁的四公主跟着附和道:“三皇嫂要召見命婦,元嘉妹妹跟着也是無趣,正巧我們這邊要舉行詩會和投壺比賽,還不如跟着我們有趣,梁國公府的幾位姑娘也在那兒,想必妹妹也不會陌生。”年齡最小的五公主也跟着點了點頭。
沈皎實在不明白這三位公主為什麽對她這麽熱情?若是只是因着自己的身份和聖寵,親善些也就罷了,何必如此這般的熱情,定是還有別的原因,只是她實在想不起來,她和這三位公主還有何交集。
正在她百思不得其解時,太子妃已經笑着應下了:“知道你們這些小姑娘都不喜歡老老實實地坐在一處,也罷,就讓元嘉和你們一起,也好多交幾個朋友。”
說完,太子妃又看向身旁的小女孩,對她安撫地點了點頭。對于眼前三位公主的心思,太子妃還算了。宮中的公主,除了三公主外,母妃品級都不高,皆是嫔位,對總是盛氣淩人的三公主自然都極為反感,前幾日,三公主因為元嘉郡主被禁足的消息傳遍宮中,這幾位公主聽到後很是高興了一番,所以對待能讓三公主禁足的元嘉,她們自然很是熱情。
再加上這三位公主都不是驕縱之人,雖然有時有些小心思,但還是純真善良之人,又是天之驕女,由她們帶沈皎融入京城的貴女中,是最好不過。所以,太子妃同意了二公主的提議。
沈皎看到太子妃對自己的示意,也不再糾結,便于三位公主攜手而去。
剛走幾步,沈皎便知道了這三位公主熱情的由來,不得不感慨三公主結仇能力的強大和自己兩個哥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