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長大
天和十五年正月底,雖然早已立春, 但正是春寒料峭之時。崇文館中迎春花已經開放, 樹姿婀娜, 枝條垂拂,金色的花朵團團地綻放, 端莊秀麗,氣質非凡。
偏殿內,沈皎在張博鈞講完今天的課業離開後,收拾好書本,也從座位上起身, 由身旁的侍女為自己披上狐裘,走出偏殿。
剛一踏出殿門,便看到前方站着一位身姿修長的少年,面如冠玉,一身月白色廣袖長衫,外罩同色的大氅,襯得他端方清雅, 溫潤如玉。陽光散在少年的發梢, 閃着點點金輝, 一雙琉璃般的眼眸,流光溢彩,風姿卓然。
沈皎看到眼前的少年, 連忙快步走向他的身旁, 笑着說道:“今日有些晚, 讓赜表哥久等了。”
“無事,并沒有等多久。”衛赜看着個子才到自己胸前的女孩,明眸皓齒,眉目如畫,一身鵝黃色襦裙和白色狐裘,并沒有讓她向平常的閨閣女孩一般嬌俏可愛,反而有些端雅沉穩,一舉一動充滿了士子般的文雅之氣。
“這也是我最後一次來接阿皎了。”說道這裏,衛赜嘆了口氣,有些遺憾的說道:“日後,阿皎散學後就要一人回去了。”多年的相處,衛赜早已将“元嘉妹妹”的稱呼換成了和沈家人一樣的“阿皎”。
沈皎擡頭,看着面前芝蘭玉樹的少年不由感慨,衛赜的樣貌和氣質絕對是她見過的少年中最出衆的。眉如墨畫,目若朗星,面如冠玉,皎然如月。雖然這些年幾乎每日都能看到衛赜,但她依舊沉迷于少年的容貌和氣質中。
她覺得《詩經淇奧》中的那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專門為眼前的少年所寫。前世讀到這句詩時,她覺得這只是世人對于君子的一種充滿美好的想象,但自從看到衛赜長大後,她才明白這世間真有如玉一般的人物。
她每次看到衛赜,都會覺得自己那顆顏控的心被好好滿足了一番,這是她對于美麗事物的一種欣賞,并不是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意。
這些年,她和少年越來越親近。特別是近兩年,她三哥和吳羽的年紀越大,已經不在崇文館中上課,開始分別步入朝堂和軍中。她的上學和放學,包括在崇文館中的一切事宜都被衛赜全盤接手。
她每日除了老師,家人外接觸最多的就是衛赜了,她已經将其當作親兄長一般看待。而衛赜待她也事事體貼周全,比她三哥做得還細致周到。
去年秋闱,衛赜以十五歲的年紀得中解元,現在已經到了一月底,還有十幾日,就是春闱的時間了,她知道衛赜這是要靜心複習,以備二月初的會試考試。
果然,在科舉面前,身為學神的衛赜也是要在家中閉關複習的。
“赜表哥放心,我出行會有儀仗和護衛的軍士,不會有事的。”沈皎以為衛赜是擔心自己一個人出行的安全,連忙安撫着。
衛赜聽到女孩的話,倒是沒有再多說什麽,只是揉了揉女孩的頭發,溫柔的笑了,不過眼神中卻有一道暗光閃過。
“阿皎提前祝赜表哥金榜題名,得中會元。”沈皎對着衛赜祝福道。其實,這些年因為老師張博鈞每次對其文章的贊揚和欣賞,她曾經讀過衛赜的很多篇文章,不僅字字珠玉,如行雲流水般氣勢龐然,更重要的是言之有物,于治國之道上有獨到的見解,這樣的文章在當世據她老師張博鈞所說,世上能與之相比者絕不會超出雙手之數。
Advertisement
她覺得衛赜不僅能得中會元,更能三元及第,創造佳話。
衛赜看着眼前的女孩亮晶晶的看着自己,似乎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好似比自己還胸有成竹一般,頓時笑出了聲:“定不辜負阿皎的厚望。”這句話,雖是笑着說得,卻顯得擲地有聲,不容質疑。
沈皎聽到衛赜得笑聲,如林籁泉韻般悅耳迷人,動聽極了。但說出的話語卻讓她從中聽到了其強大的自信。
她就知道,學神的世界果然不是她這種常人能夠得着的。她覺得無論自己準備的再充分,去參加科舉這種大事,絕對不會向衛赜這般從容自信。這樣的自信,是源于其絕對遠超世人的文采和能力。
和衛赜說笑着,兩人便走到了自己的辇車處。她獨自上了車,衛赜則騎馬跟随在自己的車邊,身後跟随着儀仗和護衛的甲士,一路朝淑惠長公主府行去。
待到了淑惠長公主府的門前,沈皎對着車外的少年邀請道:“赜表哥一路辛苦,不如喝杯茶再走如何?”
衛赜聽到女孩真切的邀請,很是想答應,但似乎想起了什麽,握着缰繩的手緊了緊,拒絕到:“今日便不去了,待春闱結束,再來拜訪。”
“那阿皎便在家中恭候赜表哥了。”沈皎看着外面的少年,關心和祝願道:“赜表哥要用功時也要注意身體,阿皎相信一定能在桂榜上看到赜表哥名列前茅。”
“謝謝阿皎關心。”衛赜聽到女孩關心自己身體和話,心中十分舒暢:“我定盡全力,不辜負阿皎的期待。今日便回去了,以後雖我不在崇文館中,但無論阿皎有什麽事情都可來找我,我一定盡全力幫助阿皎,不會讓阿皎失望。”
“謝謝赜表哥。”聽到衛赜真心的承諾,沈皎道着謝。
兩人互相告辭後,衛赜便驅馬向衛府的方向而去,在其的背影消失不見後,沈皎才對着外面的侍衛道:“進府。”
“是。”
從馬車上下來後,沈皎便向正院走去。步入正堂後,便看到淑惠長公主正在和一個身着翠綠色撒花織錦月華裙的美麗端雅的少婦笑着說些什麽,似乎很是高興。
沈皎進來後屈膝請安:“給母親,大嫂請安。”
“快起來。”淑惠長公主對着女兒笑嗔着招了招手,“今日怎麽回來的這麽晚,可曾凍着?”
沈皎笑着走到淑惠長公主身旁,解釋道:“不曾凍着,今日老師講得興起,便多與我講了會兒課,之後又與赜表哥道了別,便回來的有些晚了。”
對于女兒的解釋,淑惠長公主點了點頭,問道:“阿赜還在崇文館進學?”雖然她自己沒有考過科舉,但應有的一些了解還是有的,一般情況下,應試的學子都會提前很長一段時間,将自己關在家中,潛心學習,但如今距離春闱之日也只剩下不到半旬,她沒想到衛赜還在崇文館中。
“今日是最後一天,明日就不會來了。”沈皎解釋道:“所以才多說了會兒話。”
淑惠長公主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也不在此事上多說什麽。而是笑着轉移了話題:“今日收到了你大姐姐的舉辦宴會的帖子,時間是三日後,還是休沐日,到時你也得空,也跟着你大嫂一同去,不許推了。”
說道最後,淑惠長公主的語氣甚至有些強硬,帶着不容拒絕的意味。
“阿娘別生氣,到時我一定乖乖的跟着大嫂一起前去。”沈皎看着淑惠長公主臉上一副“你不去試試”的樣子,頓時将口中想要推據的話默默收回,立刻保證着。
她知道自己這些年只一心撲在學習和朝局上,平日裏出門交際地太少,再加上自己年歲日長,卻還沒有融入京中貴女的圈子,所以阿娘有些着急了。雖然她自己不以為然,她連自己的生命都還沒有握在自己手中,哪裏有心思将精力放在後宅之中,不過,經歷了這幾年天和帝精心的培養,即便她不是迫于自己的體質,在見識過更廣闊更精彩的世界後,卻也不願回到這小小的內宅之中,做一個将命運和希望都寄托在別人手中的閨閣女子了,即便那個被交托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兄長。
但母親大人的命令不能不顧,為了自己以後的日子,她還是答應下來為好。不過,看着母親似乎不為所動的樣子,連忙對着旁邊的大嫂眨了眨眼。
旁邊的大奶奶喬氏看到女孩向自己求助的目光,連忙對着婆婆說道:“阿皎既然已經答應了母親,就不會食言,母親盡管放心。”對于眼前的女孩,喬氏是十分喜愛的,在她嫁過來之前,即便自己身為魏國公府嫡長女,對于有這麽一個不僅聖眷無雙,還受盡父母兄長寵愛的小姑子,是有些擔心的。
但事實證明,她的這些擔心十分多餘,盛名在外的元嘉郡主雖然受盡萬千寵愛,但卻并不刁蠻任性,相反,性子十分溫和近人,對她也親近尊敬。如此漂亮,性子又好的姑娘,她怎會不喜歡。
淑惠長公主聽到兒媳的話後,思索一番後,點了點頭。的确,以前女兒對于宴會基本上都是一口回絕,但只要是她答應的,都會前去,如此,臉上的表情又恢複了剛才的和煦。
沈皎看着淑惠長公主恢複了剛才的溫和,連忙朝大嫂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你願意去就好,這是你大姐姐嫁到肅毅侯府後第一次舉辦宴會。”淑惠長公主撫摸着女兒的手說道:“特意選在休沐日,便是想見見你。”
沈皎明白淑惠長公主的意思,大姐姐在出嫁之前對自己十分照顧,便是在出嫁後得了什麽好東西也不忘送一份給自己,時常關心自己的身體。現在長時間不見自己,想必對自己十分惦念,才将宴會的日子定在了休沐日。對此,她心中十分明白。其實,她心中也十分想念大姐姐。
所以,在淑惠長公主說出是大姐姐送來的帖子後,她便直接同意了。不然,換個人的帖子,她真的不一定會答應。
又陪着母親和大嫂說了會兒話,便聽人回禀:“公主,二太太來了。”
聽到這句話,淑惠長公主原本高興的臉上,突然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