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永安
肅毅侯府的涼亭中,一位身着紅色月華裙的少女在說完話後, 上下打量着對面的緋色襦裙的女孩。
“你說說你, 跟着張大人上了五年的課了, 怎麽還沒聽到你才女的名聲傳出來?”謝晴有些嫌棄的看着對面的好友,“每次作個詩都能把你愁死。”
“你厲害, 怎麽不見你去參加詩會,和我一起坐在這幹嘛,我這就讓人帶你過去,等着你才情大展。”她們兩人誰還不知道誰,沈皎決定毫不留情地吐槽一下, “我記得阿娘說過,伯母當年也是名滿京中的才女,可這麽多年,我也只見過你作過兩首打油詩。”
對于作詩,沈皎覺得這輩子她都寫不成什麽佳作了。當初老師教她作詩時,她還很是用心地學習了一番,但事實證明, 她真的沒有這方面的天賦。連身為大儒的張博鈞都搶救不過來。
盡管她的文章策論等寫得還可以, 很得老師滿意。但這依舊彌補不了老師對她所作出的詩的怨念。
其實這麽多年的文化底蘊, 她還是能做一兩首撐場面的詩的。但每次作這麽一首詩,她都會覺得自己頭發都會愁白了幾根,所以她基本上對于詩會都是能躲就躲, 很少參與。
如果說她絞盡腦汁還能寫出來一首稱稱門面, 那謝晴的詩就絕對是打油詩的水平了, 連門面都撐不了。
她說完後戲谑地看向謝晴,嘲笑她之前先想想自己的情況,她還比不上她呢。
想到這,沈皎覺得自己很是驕傲。
嗯,她還有個墊背的。
謝晴立刻看出了沈皎眼神中的意思,覺得心中被好友戳了一刀,想起其剛剛要把自己丢到詩會的話語,決定識時務者為俊傑。
“小的錯了,求元嘉郡主寬宏大量,別讓小的過去。”謝晴覺得自己要做一個能屈能伸之人,還有下次嘲笑好友時一定要慎重。
嗯,要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兵書上的話一定要牢記。
沈皎看着謝晴搞笑地讨好,決定大發善心原諒她。
“看在你認錯誠懇地份上,本郡主決定不與你計較。”她真是個不計前嫌的好閨蜜。
兩人又嬉鬧一番,謝晴才想起自己剛才要說的正題:“說真的,你們府上的表小姐的才情似乎真的很不錯,所作的詩雖然不如衛家的兩位姑娘和陸婉如,但也絕對排得上前五。今日過後,京中就會知道你們梁國公府的表姑娘是個才女了。”
謝晴說這話,只是就是論事,沒有其它意思,她只是感嘆一下,順便告知一下好友。雖然她對詩文什麽的沒有興趣,但對這些才女還是很尊重和敬佩的,她的母親也是曾經名冠京都的才女。
沈皎聽着謝晴的感嘆,她雖然和這位表姐相處不多,但卻也知道其在梁國公府的地位已經和剛來時截然不同了。
這些年來,梁國公府皆知,老太太極為喜愛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外孫女,待其和嫡親的六姑娘一樣,而生性驕傲的六姑娘也不嫉妒,和其相處得感情極好,如親姐妹一般,每日恨不能黏在一起。另外,其和其他的姐妹之間也相處的不錯,就是性子最難纏的四姑娘也從未找過其麻煩。
每次想起這位表姐,沈皎就不得不感嘆其的交際手腕。
除此之外,她這位表姐和梁國公府的姑娘在一起上閨學,無論是禮儀,書畫,女紅,其的表現都非常出色,很多先生都贊揚過。
這樣一想,她這位表姐能在一衆世家小姐中拔得頭籌,也不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吳表姐在府中就很得夫子的稱贊。”沈皎對于這位表姐的感官還不錯,“她的才學一直很不錯,只是以前沒有機會一展才華,所以不為人知。”
沈皎之後又和謝晴稱贊了幾句這位表姐,便見一位丫鬟走了過來。
“郡主,謝姑娘,可以入席了。”
“好,你帶路吧。”沈皎說完後便和謝晴起身随着丫鬟一同往花園走去。
因着天氣晴朗,這次的宴會,便擺在了梅林之中,沈皎和謝晴到時,正看到女孩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說笑,而婦人們則已經入了席位。吳雅安和六姑娘身邊也圍繞着六七個人,都正在聽吳雅安講些什麽,表情都是一副歡喜的樣子。
沈皎再次感嘆了一下這位吳表姐的情商之高。
之後,看見她走進來的衆人又對她行過禮後,便全都開始入席。依照她的身份,被安排到了右首位,在她下方的是一位十五六歲的女子,一襲紅色十二幅湘水裙,襯得起眉目飛揚,珠玉生輝,美豔逼人。
“永安姐姐好。”沈皎笑着行了半禮,“一段時間不見姐姐,姐姐又美了。”
沈皎真心覺得每次見到闵王府的永安郡主,作為一個顏控真的是移不開眼。永安郡主的容貌美豔張揚,特別是一雙美目流轉時,流光溢彩,顧盼生輝。而且其身為皇家郡主,從來都是尊貴飛揚的,特別是其身上有一種灑脫的氣質,讓這樣豔若桃李的容貌,變得如牡丹一般尊貴大氣,不流于媚俗,讓人移不開眼。
她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改變不了顏控的本質了。不過為什麽要改變呢,欣賞美本來就是一件能讓人愉悅的事情。只要不讓這份美影響到自己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就行了。
“元嘉妹妹好。” 永安郡主回禮後,虛點了下眼前的女孩,“一段時間不見,妹妹的嘴更甜了。”
對于這個發自內心稱贊自己美貌的小姑娘,永安郡主十分喜歡。每個女孩愛美,何況有人真心地稱贊自己的美貌呢。
她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小姑娘時,還是其因為救駕卧病在床養傷的時,她随祖母前去探望,那時還小小的她,見到自己移不開眼,之後每見自己一次,都喜歡稱贊一次她的美貌。
“你若是這麽喜歡我,不如跟我回府,日日在一起如何?”永安郡主對着沈皎明媚地笑着,一雙美麗的眼睛看着對面的女孩,波光潋滟,脈脈含情。
沈皎被看得一愣,覺得自己的心神都被攝住了,她覺得那句“回眸一笑百媚生”真的存在,而且就在自己眼前。
不過,随着這些年見永安郡主次數的增多,再加上衛赜這樣一個同樣級別的存在,她的抵抗力還是在不斷增強的:“我也想和永安姐姐在一起,無奈沒有那個福分,所以能盼得姐姐能想起一二,已是心滿意足。”
她覺得自己前世的言情小說果然沒有白看,這情話技能真是滿滿的,簡直是信手拈來。
坐在兩人旁邊的謝晴看着沈皎和永安郡主的對話,覺得自己實在是看了一出大戲。她一早就知道好友喜歡容貌姣好的人,也見過她每次見到永安郡主時兩人之間的對話,但作為一個看熱鬧的人,她真是每次都看不夠啊。
“那真是太遺憾了,我一定會常常想起妹妹的,不辜負妹妹的一片心意啊。”說道最後,永安郡主忍不住笑出了聲,每次聽到小姑娘對自己講得話,她覺得自己的心情總會飛揚起來。
沈皎聽到永安郡主清脆明媚的笑聲,覺得自己總能博美人開心也是很厲害的。
她喜歡永安郡主,不只是因為其過人的美貌,最重要的還是其爽朗幽默的性子,這樣的人很難不讓人喜歡。
她和永安郡主又笑着互相打趣了一番,便随着衆人一同落座開宴了。
沈皎看着自己面前和旁人比起清淡很多,卻更加精致的菜品,便知道這是大姐姐特意為自己準備的,心中很是溫暖。
也許是她今日對曹茵和彭琳的态度,或者是她中間的離場被大家知道了,這場宴會中倒也人來惹自己厭煩。
宴會過後,衆人便紛紛告辭返回家中了。
來得時候,銅辇上只坐了沈皎一人,但回去的時候卻又多了兩人,永安郡主和謝晴,雖然做了三人,但也絲毫不顯擁擠,很是寬敞。
謝晴是因為和好友長時間不見面,很是想念,所以連返程的時間也不放過,想多些相處。
至于永安郡主,是因為闵王府的馬車不知道因何壞在了剛出肅毅侯府的路上,因着永安郡主和梁國公府一前一後出的肅毅侯府,所以自然就被她們遇上了。
沈皎便邀請美人和自己同行,永安郡主思索一下便同意了,便上了銅辇。
沈皎看着自己身邊的美麗傾城的少女,有些感慨,這小說中英雄救美的橋段都能被自己遇上,她若是換個性別,就算不是男主人設,也得是重點戲份的男配啊。
一路上三人說笑着,時間仿佛過得很快。因為三個府邸在一個方位,肅毅侯府離梁國公府最近,而謝家的忠國公府和闵王府稍遠,所以負責作為唯一出來參加宴會的男性沈長映便吩咐甲士先将府中的女眷送回
府中。
到達梁國公府後,後面的四輛馬車進了府門,前面的銅辇繼續往前方行去。因着忠國公府比闵王府近,謝晴連馬車都懶得願意換了,直接到了忠國公府才下車。
最後,便是闵王府,永安郡主對着沈皎道謝後,便邀她進府歇息,但時間畢竟不早了,沈皎推辭了一番,對此永安郡主也知道原因,便沒有勉強,又真誠地道了謝,顯然是将這份小小地恩情記在了心中,
走下車後,永安郡主看了眼從馬上下來,站在銅辇旁的沈長映,行了一禮,“今日多謝廣平侯護送。”
沈長映看着眼前笑容明媚的少女,語氣真切地和自己道謝,不知在想些什麽。
許久,正當永安郡主以為青年沒有聽到,正想要再說一遍時,一道低沉且有些沙啞的聲音響起。
“我本就是護送妹妹的,她只要沒回府,我就繼續護衛,你用不着謝我。”沈長映說完這句話後,眼中閃過一絲懊惱,但沒有人看到。
永安郡主雖然有些意外這樣的答案,但也覺得對方真的是一個好兄長,再次道了謝後,便朝府中走去。
待少女的背影消失不見,沈長映才對身邊的甲士道:“回府。”
坐在車中的沈皎目睹了整個過程,深刻地覺得自己三哥能對着永安郡主那樣的美人,說出這樣一番耿直地有些傷人的話,也是沒誰了。
她本以為三哥對永安郡主沒有什麽想法,但看着回府後直奔正院跪在淑惠長公主面前,請求母親去闵王府提親的人三哥,她覺得自己的內心是崩潰的。
她覺得依照三哥剛剛對永安郡主的态度,這追妻的道路真的不是一般的長啊,甚至是很可能是沒有希望的啊。
看着眼前急切的兒子,淑惠長公主覺得心中一點都不着急了,這當真是風水輪流轉,她決定也得讓其常常這着急的滋味。
在晾了兒子一會兒後,淑惠長公主欣賞完兒子着急難耐的表情後,決定還是先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我之前也和你提過永安,你不是沒有興趣嗎?”這凡是京中合适的女孩,她基本上都和次子提過,名冠京都的永嘉郡主自然在被選之列。
“兒子之前沒見過永安郡主。”面對淑惠長公主的問題,沈長映無比坦然。
沒見過人,這叫沈三公子怎麽同意呢。
“你看上永安的美貌了?”想到永安郡主的容貌,淑惠長公主的語氣有些不好。
這當然不是因為永安郡主的原因,對于這個堂侄女,無論是其的美貌,還是性情,淑惠長公主都十分喜歡。
但她卻不喜歡兒子以貌取人,求取永安郡主只是因為其傾城的容貌,若真是這樣,這對于一個皇室的天之驕女來說,并不是一份良緣。
而她也情願自己的兒子不成婚,也不能任由其禍害王叔和王嬸捧疼愛的嫡長孫女。
聽了淑惠長公主的話,沈長映疑惑地擡頭看了眼淑惠長公主,“永安郡主很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