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靜心

暗彥走後,沈皎覺得自己的心中久久不能平複。

她知道, 這次天和帝對她進入朝局的考驗, 她通過了, 而且通過的很完美,這證明着已經完全有能力進入朝局之中。

若一切如她預想的一般, 她離自己的目标将會近一大步。

從下定決心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年多的時間,她從沒有一刻懈怠,她拼命地學習着,汲取着所有需要的知識, 完成着老師和天和帝對她的要求,特別是天和帝,她竭盡所有的努力,讓他不要對自己失望,讓他對她的重視一步步加深,這一切她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頂着巨大的壓力, 還不敢告訴家人, 沒有傾訴的對象, 默默地承受着。

她知道,這一切是自己的選擇,理所應當由她自己承擔責任。而且, 她選的這條路, 本來就應當承受這些, 若是連這些都承受不住,又如何進入朝堂,那些遠比現在更為複雜可怖。

不過所幸,這些努力都沒有白費。

正因為意識到這些,她的心情才複雜而無法平靜,有着對自己付出努力得到結果的欣喜和肯定,有着對這些付出的心酸和背後的孤獨和壓力,更有着對未來的擔憂和憧憬。她真的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多了幾年的閱歷而已,她知道若不是為了保全性命,她真的不見得會走上這條路。

果然,人對生命的渴求真的是世上最大的動力。

她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想要平複一下心情,準備一下最近幾日的功課,再分析一下近日的朝局,以便應對明日天和帝的考問。但卻發現她的心根本無法靜下來,無數的思緒和情感充斥在她的腦中,這讓她根本無法思考。

無奈,她只能起身走到身旁琴桌,将豎放在上面的琴擺好,調好琴音,開始彈奏。

前世的她對古琴并沒有太多的感覺,從沒學過,也沒有大多的了解,古琴對于她來講似乎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它高冷而神秘,連古筝都比它平易近人很多。

而今生,它之于她,卻是一個可以傾訴心事,平複心情的朋友。連她手中的這把琴,都是她親手制作出來的。

她的老師張博鈞,不只是一位名冠天下的大儒,也是一位愛琴之人,更是一位制琴的高手。琴,和其它的樂器不同,《禮記》有載“士無故不撤琴瑟。”,琴是衆樂之首,更能修養自身的品性,所以在她的老師看來,她作為他的弟子,是絕對不可以不同曉琴藝的。

在她拜師之後不久,老師在她面前彈奏了一曲,那種聲音松曠沉遠,飄渺入無,那次才是她真正的理解什麽是“太古之音”。

後來,每次她彈奏琴曲時,都能明确的感受到來自心靈的安靜和悠遠,無論當時的心情多麽複雜,在那低沉曠遠的琴聲響起後,心中便會寧靜很多。

所以,每次當她靜不下心時,都會彈奏一會兒,這是她現在傾訴和解壓的唯一選擇。

随着琴聲響起,她很自然的就将自己的思緒全部放空,專心投入進去,一曲過後,她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心境平穩許多,

平複好心境後,她的理智又重新回歸,她覺得自己需要反思一下,随着她慢慢地接觸朝政,像今天這樣攪亂她心境地事情将會越來越多,甚至可能更加震動她的心神,所以她需要變得鎮定起來,讓自己變得處變不驚。

而這一切,需要歷練。而她,卻明顯缺少這方面的經歷。她想,在這之後的日子裏,她真的要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了。

不過,現在于她而言,明天面見天和帝才是她現在最為重要的事情。

重新回到書桌旁,開始沉下心來,認真地思索分析起明天所有可能會用到的東西。

等一切都整理好後,她舒心地笑了,“細雨,輕風,備水沐浴。”

“是”細雨和輕風在門外齊齊應道。

洗漱完後,沈皎便回到寝室中入睡了。

清晨,沈皎起身穿戴好後,略微用了些膳食,便乘車往崇文館而去。不是她不前往正院給淑惠長公主請安,而是時間上不允許。

唔,她阿娘一般都起得比較晚。所以,她一般都是散學歸家後,才去正院請安。

可她不知道,她阿娘今日起得非常早,或者說這一夜都沒有睡好。

淑惠長公主府正院

淑惠長公主坐在銅鏡前梳妝着,眉眼中難掩憂色,她對于昨日教育了一晚上的次子充滿了擔心,她覺得自己這個二兒媳離自己越來越遠。

“什麽時辰了?”淑惠長公主開口問道。

斂秋恭聲答道;“回公主,卯時四刻了。”

“阿皎可已經離開?”依照大齊的律例,卯時開始上朝,官員寅時左右便要開始起身,所以她不問丈夫和長子的行程。而崇文館的官員大部分都是要上朝的人,特別是官居一品的張博鈞,所以崇文館的學生大多是卯時過半才會到館讀書,等待講師前來。

“郡主今日卯時二刻就出了府門,如今已經到了崇文館。”斂秋恭敬地答道。

淑惠長公主點了點頭,昨日在結束和次子的對話後,她真的想将可愛的女兒拉到闵王府,她覺得依照王嬸和永安對女兒的喜愛,也許事情沒有那麽絕望,可是這個想法只在腦海中一閃而過,便被她否決了,一來是女兒的學業重要,二來……

總讓她有種用女兒騙婚的錯覺,雖然不知道這種荒唐的感覺是怎麽來得,但她覺得還是實事求是的好。

“阿映可起來了?”提起這個糟心的兒子,淑惠長公主的眉眼中充滿憂愁。

“剛剛三少爺身邊來人回禀,說三少爺已經往大理寺去了,三少爺讓人回禀您,他會盡快處理好手中的政務,巳時之前一定回來。”斂秋說道這,看了眼主子的神色,繼續說着,“奴婢特意問了,三少爺這一夜都沒睡,說是看您給他的書看了一夜。”只是淑惠長公主昨天特別交代她要問的。

聽到斂秋的回話,淑惠長公主覺得心中總算有點欣慰,兒子肯學習上進就好。不然,就是她再厲害,也是沒有用的。

“帖子送到闵王府了沒有?”雖然時間倉促,但基本的禮節還是要進行的,不然會更令闵王府對他們印象不佳,到時他們會更沒有希望的。

“拜帖剛剛已經送去。”斂秋答道。

淑惠長公主點了點頭,“回帖送來後,立即通知本宮。”因為今日送的拜帖,今日就要去拜訪,這時間太急,她心中很是擔憂闵王府若是有事無法接待他們。

可依照次子昨天的話語,被傳到整個闵王府中,這時間一長,那形象還怎麽挽救得回來。

她現在只能寄希望于昨日女兒讓永安搭車的好意,再加上她和王嬸之間還算不錯的關系。

“随禮都備好了嗎?”她現在要先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只待回帖一來,便立即出發。

“已經按照昨日拟好的禮單連夜準備好了。”斂秋想起昨日備好的禮,再看看淑惠長公主現在憂愁的樣子,她覺得那随禮的厚重程度已經快趕得上賠禮了。

其實,斂秋想得不錯,淑惠長公主真的是按照賠禮來準備的。

這兒子若是被嫌棄,可不就得禮物來湊。這禮多人不怪啊,最起碼看在這禮物的份上,先扭轉一下印象,不至于她一提起,就被王嬸拒絕,最起碼要有個緩和的餘地啊。

不過事情并沒有向淑惠長公主想的這麽艱難,巳時左右便收到了闵王府的回帖。随後,淑惠長公主便乘車前往闵王府而去,當然,身邊還跟着令人糟心的次子。

崇文館中,張博鈞在結束了對弟子的考教後,點了點頭,“不錯,這篇策論無論是見解還是文辭都長進很多,但卻還有很多不足。”接着張博鈞便向沈皎一一點評起此篇策論的不足之處。

“弟子受教。”沈皎起身恭聲答道,“多謝老師。”

張博鈞看着眼前的弟子,認真虛心地将聽完自己的指點後,真誠恭敬地向自己道謝,心中很是舒暢,眼前的女孩作為自己的弟子,無論是才學天賦,還是品行修養,都令他越來越滿意了。

這和他一開始的想法已經完全不同了,想到這,他想起今日早朝後,聖上将他叫到紫宸宮後的吩咐,說了出來,“明日不必來崇文館中了,最近進京趕考的士子都在思賢樓比試聚會,我帶你去見識一番。”他其實本來也想帶弟子去見見這些文人的聚會,還是能學到不少東西的。不過,這個弟子畢竟是個女孩,他也不好随便帶其出去,可今日聖上發了話,他也就沒有什麽憂慮了。

“這也是聖上的意思。”他怕弟子擔憂自己是女孩不便,覺得還是将這事說清為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