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41)

榴說着,還是乖乖的閉上了眼睛。

江鴻翔拉着石榴的手慢慢的往前走。

到了一個地方,江鴻翔道:“石榴,可以了,睜開眼睛吧!”

石榴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就站在一棵石榴樹下,石榴花開得正豔,嫣紅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的顫抖。

“石榴花,在這裏也可以看見石榴花!”石榴驚呼出聲,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裏為什麽不能有石榴花?”

“我以為在鄉下才有石榴樹呢!”石榴高興的一朵朵看過去。

“這麽好看的石榴花,應該到處都栽種才是。這裏連石榴樹都沒有一棵才奇怪。”

江鴻翔道:“以後咱們倆就到這裏看書。”

“對,就像之前在桃花村的時候,每天晚上在石榴樹下看書聊天,現在想起來,多美的畫面呀!”

石榴花開得正好的時候,就是石榴和江鴻翔的生日,石榴看見這些石榴花,才想起,兩天以後就是他們的生日。

江鴻翔把石榴拉着坐在石凳子上,問石榴,“今年的生日怎麽過。”

☆、192.計劃

192.計劃

石榴想起去年,他和江鴻翔過生日的時候,不僅有秦豔芳、秦小娟和石祥在,還有江鴻飛、吳丹舟和石莉,江鴻翔跑遍了南市,才買到了一個蛋糕。秦豔芳她們是第一次吃蛋糕,石莉還被蛋糕的美味感動得不得了。那時候多熱鬧啊!

但是今年,就只有她和江鴻翔兩個人在一起過生日了。

Advertisement

“鴻翔,就咱們倆過生日嗎?”

“兩天後剛好就是周六,大家都有空,不如,請大家一起過生日。”

“大家?誰?”

“你們寝室和我們寝室的舍友,我們去外面請他們吃飯,反正一年就過一次生日,這樣也不算太奢侈。”

“吃一頓飯也用不了了多少錢,這不是錢的問題,我覺得環境最重要,要不,就在這裏過生日,你看,這裏有這麽美的石榴花,石榴花下有石桌和石凳,咱們到學校食堂裏打一些飯菜到這裏吃,比到外面的餐館裏吃要有趣得多。”

江鴻翔看看,“嗯!可以,雖然說桌子小了一點,凳子也少了一些,但是凳子不夠可以從宿舍裏搬幾個過來。”

“就這樣說好了,咱們明天下午放學後就去逛街,看看哪裏有賣蛋糕的地方,訂一個蛋糕。”

晚上石榴回到宿舍,對大家說了兩天後她和江鴻翔同時過生日的事情,宿舍裏一下子榨開了鍋。

李琴道:“石榴,你和江鴻翔的生日是在同一天,真的假的?”

“這生日還能做假嗎?”

“你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嗎?”李琴道。

“不,他是二十歲生日,我是十八歲生日。同月同日,不同年。”

“同月同日,這也已經是很巧了好不好?世上能有幾對夫妻是同一天生日的?你們倆之間,還有什麽更有趣更奇妙的事情嗎?一并說出來了好啦!”

夏小薇關心的則是,“石榴,你們要請我們吃飯?”

“當然啦!肉管夠,你們盡管敞開肚皮吃。”

“我要吃紅燒肉!”

“我要吃回鍋肉!”

“我要吃……什麽肉都行,只要有肉吃!”

“好,食堂裏不過就四個肉,紅燒肉、回鍋肉、小炒肉、扣肉,這四個肉都各買一些。”

“石榴,你真的是有錢人,你太好了!終于沾你的光可以吃夠一回肉。”李琴抱着石榴歡呼。

石榴笑着道:“自己知道就行了,別這麽大聲嚷嚷,要在兩年前,就因為你這句話,我可能都要被打成地主。”

胡紅梅道:“石榴,剛才我聽你說一起過生日的還有江鴻翔他們宿舍的人?”

“對呀!人多一些,熱鬧一些不是更好?你們不知道,去年我們在我老家過生日,也是八個人,現在,咱們也再湊八個人的一桌。好好熱鬧熱鬧。”

夏小薇道:“八個人,四個肉管夠,你們這次可是放了大血了。”

“沒什麽,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我知道你們都是我的好姐妹,江鴻翔他們宿舍的舍友也都不錯,大家能夠遇到,也是一場緣分,錢算什麽,沒有了可以再去賺,咱們的情分,卻是千金難買。”

胡紅梅道:“你說這話,是因為你有這樣的實力和底氣,像我,就算是心裏有這樣的情分,也想表達一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石榴道:“所以呀!我覺得錢是一個好東西,我愛錢。我喜歡賺錢的感覺,更喜歡花錢的感覺。”

大家一起沉默下來,石榴的話也太直白了,這個年代,沒有人敢這樣直白的說自己愛錢,拜金曾經是被批判的,也被人鄙視。所以就算是再困難再需要錢想錢想得發瘋的人也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愛錢的。總之,那個年代,談理想可以,談錢就俗了。

之前在運動沒有結束的時候,石榴可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看法,因為禍從口出,稍有不慎,自己就會因為言語不當掉腦袋,但是現在,運動已經結束,言論自由,她說得再叛經離道,也不會威脅到生命,所以想什麽說什麽了。

石榴道:“國人骨子裏的清高,讓大家都羞于談錢,好像談錢了,就庸俗了,可是明明,沒有錢,人就無法生存,寧願窮困潦倒也不為五鬥米折腰,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沒有錢,卻不敢說自己愛錢,也拉不下面子去賺錢,我不知道這還有什麽可清高的,我就是愛錢,敢說愛錢,也拉得下面子去賺錢。”

李琴道:“對啊!石榴,我覺得你說你愛錢,真的很有勇氣,其實說心裏話,誰不愛錢呀!錢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實惠,可以給我們的生活變得舒适一些,愛錢沒什麽不好。”

石榴道:“是,錢是一個好東西,有錢了,咱們可以吃好一點,穿好一點,可以讓家裏人過得更舒适一點,這些好處,大家心裏都明明白白,但是卻沒有人願意去賺錢,農村的除了上工掙工分,城裏的除了上班拿工資,就很少有人願意去做生意,我告訴你們啊!現在做生意很賺錢,因為做的人少,沒有競争對手,國家已經允許大家做生意,以後慢慢的,做的人多了,會越來越難做,所以現在應該抓住機會賺錢。”

李琴道:“咱們現在還要上學,怎麽做呀!”

“上學的時候是不能做,放假的時候可以做呀!每年不是都有兩個寒暑假嗎?如果做得好的話,在寒暑假裏賺的錢足夠咱們在學校裏頓頓吃上肉了。”

“真的嗎?你打算放暑假的時候再回去賣紅燒兔子肉嗎?”

“賣紅燒兔子肉是不可能了,我已經把店轉給了我原來的一個小工,而且短短的一個假期做那個也不現實。我打算做其他的。”

“做什麽?能不能透露一點給我們做參考?”

“李琴,你真的想做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我上下鋪,你一身的銅臭味,我嗅着感覺味道還不錯,自己也想沾染一點銅臭味。”

“你家住在北市區,離火車站近,那裏人流量大,你随便賣一點小吃都可以賺錢。”

☆、193.生日

193.生日

“賣什麽小吃好呢?”

“最常見的也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就是包子饅頭呀!或者如果能夠弄到花生,也可以煮一些花生去賣。”

“這倒是一個好主意,我媽會做包子饅頭,而且做得還不錯,但是到哪裏去買那麽多的面粉?”

“到時候你盡管來找我,我有辦法弄到面粉,要多少有多少。”

李琴激動的道:“石榴真的,你能買到面粉?而且要多少有多少?”

石榴點頭道:“當然是真的,我之前開小吃店,每個月賣出去多少米飯,如果買不到大米的話,怎麽可能開得下去?”

“石榴,你可真行,現在糧食那麽緊俏,許多人就是有錢,想多買一點糧食都買不到,我可真服了你了。”

夏小娟道:“賣包子,這個主意好,在火車站附近,一天到晚都有人來來往往,包子是大衆消費品,經濟實惠,誰都可以買一個吃。應該會有賺頭。”

“對,薄利多銷,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包子,賣得好可以賺大錢呢!最好是兩個人,家裏有人專門負責在做,另外一個人在外面專門負責賣。”

李琴聽了激動得一直在琢磨,琢磨到後來,又拉着石榴道:“不行,我等不及放暑假了,我現在就寫信回去,讓我哥哥和妹妹馬上做了去賣,他們也是剛剛當知青回去,但是回去又怎麽樣?沒有工作,天天就呆在家裏盼着分配工作,郁悶得要瘋了。”

“是呀!既然閑着也是閑着,你也不用給他們講什麽道理,就讓他們做一些去賣了試着看看。嘗到甜頭,不用你說,他們自然就會繼續去賣。”

李琴說幹就幹,趴在床上就開始寫信。

很快就到了周六,臨近中午的時候,石榴就領着大家搬着宿舍裏的四個凳子帶着自己的飯碗到了石榴樹下。

看見石榴樹的時候,大家都驚叫歡呼起來。

李琴最先跑過去站在石榴樹下,這棵石榴樹長得很繁盛,如冠的枝頭上是一朵朵紅豔豔的石榴花。

“哇!校園裏還有這樣一個清幽雅致又美麗的地方。石榴,你是怎麽找到這個地方的?”

這裏離石榴他們的教學樓和宿舍都遠,而且從外面看都不太起眼,進來以後才別有洞天,所以他們都沒有留意到這個地方。

“這是江鴻翔發現的,在這裏過生日,還不錯吧?”

“不錯,太不錯了。在石榴花下給石榴過生日,這怎麽就像是一個繞口令一樣。”李琴哈哈笑着。

不一會兒,江鴻翔來了,一手拎着一個蛋糕,另外一只手上拎着一個布包,裏面是他們宿舍裏四個人的飯盒。

江鴻翔放下蛋糕道:“我們去食堂打飯菜,你們稍等一下。”

讓她們在那裏等着,石榴也随江鴻翔去了食堂。

鄭凱他們已經在食堂裏打好了八個菜,四葷四素,借了食堂裏面的大海碗,每個碗都裝得滿滿當當,這麽豪氣的八個大菜,引得食堂裏許多同學的駐足觀看。

見江鴻飛和石榴來了,秦子豪道:“江鴻翔,怎麽才來,你說的好地方在哪裏?”

“端着菜跟我走。”

大家端着菜,在大家的注視下浩浩蕩蕩的走出了食堂。

石榴則端着一盆米飯跟在他們後面。

到了石榴樹下,大家都有些拘謹,石榴和江鴻翔分別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然後坐下來開始吃飯。

李琴道:“八個菜,今天的菜很豐盛呀!”

鄭凱道:“你們是沒有看見,剛才在食堂裏,這些菜都引起了轟動了,江鴻翔再不來,圍觀的人口水都快要掉進裏面了。”

李衛民打了鄭凱一拳,“去你的,別吓唬女生,把她們吓得都吃不下,這麽多菜你一個人吃得完嗎?”

李衛民沖女生們道:“你們可別聽他的,他就不懷好意,想多吃一點,所以故意這樣說,你們放心吃吧?怎麽可能讓那些人把口水流到菜裏。”

鄭凱道:“我這不是為了活躍一下氣氛嘛!”

秦子豪道:“菜是好菜,還有這麽漂亮的石榴花,就還缺一樣……”

江鴻翔像變戲法一樣從懷裏掏出來一瓶酒還有八個小酒杯,“我知道你說缺什麽,無酒不成席,怎麽能夠把這麽重要的東西忘了呢!”

鄭凱笑着道:“江鴻翔,你這個東道主做得不錯。”

他又轉向石榴,比劃着“石榴,你看看,江鴻翔對你這麽用心,過個生日,美味佳肴、蛋糕、鮮花、美酒,連我都感動得不得了,好男人一個呀!”

江鴻翔把八個酒杯都倒上,石榴分別端給大家,“是,江鴻翔當然是好男人,你們多跟他學學,以後把自己的老婆哄開心了,你們就等着享受好日子。”

胡紅梅對石榴擺擺手,“石榴,我不會喝酒,我就不喝了。”

夏小薇也道:“我也從來沒有喝過酒,我也不喝了。”

石榴道:“今天高興,就喝一點點,這麽一點,就是毒藥也喝不死人,人生百味都嘗一嘗才是人生。”

江鴻翔道:“對,石榴也是第一次喝酒,之前是未成年人,從今天開始,十八歲的她已經是成年人了,這酒應該喝一點。知道酒是什麽滋味。”

石榴腹議,她當然知道酒的滋味,只不過穿到這裏以後還沒有喝過而已。

鄭凱道:“今天是周末,又在校園裏,喝醉了大不了回去睡一覺就沒事了。”

就這樣,幾個女生也喝了酒。

大家喝了酒,漸漸的放松下來,話題也多了起來。

這裏除了秦子豪,其他的人都有過下鄉的經歷,石榴幹脆就是農村的,所以大家講起那些年在農村的經歷,都感慨萬千。

秦子豪道:“原來苦難也是一筆財富,我沒有你們的那些經歷,就不能感受你們的那些感受。”

鄭凱道:“要是能夠選擇,我可不希望有這樣的苦難經歷。這是要有多大的命才能活下來呢!你小子可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還故意說這些酸話了。”

石榴道:“但是咱們也活下來了呀!還趕上了這樣的好政策,而且以後還會更好,這也是一種福氣。來,為咱們的這份福氣幹杯。”

“幹杯!”

其他女生都是淺嘗辄止,石榴卻喝了一杯又添了一些,還面不改色。

江鴻翔道:“石榴,喝了這杯,就不能再喝了,第一次喝酒,嘗過味就可以了。”

鄭凱道:“我看石榴再喝兩杯都沒有問題。”

石榴道:“我已經喝得差不多了,現在已經是強撐着了,喝酒小酌怡情,大醉傷身,所以适可而止。”

鄭凱道:“你們倆,說話做事都這麽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看得我們又羨慕又妒忌。”

☆、194.心事

194.心事

石榴穿越以後,一直保持着每天晚上臨睡之前做半個小時的瑜伽,在桃花村的時候如此,現在到了大學也如此。

在桃花村的時候,因為原主的身體單薄,石榴做瑜伽的初衷是為了鍛煉身體,後來慢慢的已經成了習慣。

秦豔芳和她住在一起的時候,也受到她的影響,跟着學做瑜伽。

現在到了這裏,開始的時候,宿舍裏的室友覺得好奇,但是看石榴做瑜伽的時候動作優美,而且見她體态優雅,李琴也跟着她練了起來,感覺十多天以後,身體上的變化很明顯,不僅身體健康狀況得到很大的改善,一天到晚精力充沛,而且身上的皮膚變得緊致,身材苗條,體态也變得柔軟和優雅。

胡紅梅和夏小薇親眼看見李琴自從跟着石榴每天學着做瑜伽以後,變化那麽大,他們也跟着石榴鍛煉了起來。他們也漸漸的體會到了每天晚上做瑜伽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驚人變化。從此每天晚上臨睡之前做半個小時的瑜伽成了她們宿舍每個人的必修課,她們樂此不疲。

石榴和江鴻翔的生日之後一個月,是秦子豪的生日,他也豪氣的請了兩個宿舍的人在一起吃了一頓飯,還是在石榴樹下,不過那時候的石榴花已經謝了,樹上結滿了一個個嫩綠色的小石榴,可愛極了。

那天是周五,就只能把生日宴定在了晚飯的時候。

還是滿滿當當的八大個菜,還有蛋糕和酒,一點也不比之前石榴和江鴻翔過生日時候的遜色。

石榴他們之前過那個生日,花了二十六塊錢,秦子豪這一次,也差不多。

這錢,對于節省的同學來說,是好幾個月的生活費了。

秦子豪平常很低調,沒想到這次也這麽大手筆,大家都知道石榴和江鴻翔之前開過小吃店,賺了一點錢,所以他們請客吃飯破費一些,大家都不以為然,知道他們請那麽一頓飯完全可以承受。

但是秦子豪,聽說他父母也只是普通工人,每個月十七八塊錢的工資,一家人的開支以後,就不會剩下多少,他怎麽能夠和石榴他們比呢!

秦子豪笑笑道:“我十六歲就參加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我爸媽從來不向我要錢,他們讓我自己的錢自己攢着,所以每個月都有節餘,我現在上大學,哥哥姐姐和爸媽每個月都會三元五元給我一點,所以請你們吃一頓飯的錢還是有的。”

李琴羨慕的道:“你爸媽可真開明,家裏的開支只用他們自己的,你們兄妹三的工資就自己攢起來。”

“對,我媽媽說,讓我們自己學會理財,以後自己結婚成家,就用自己的錢,他們不管。”

“你爸媽很有智慧!有超前意識。”石榴由衷的感嘆。

鄭凱道:“我最佩服的是,你爸媽能夠把你們兄妹幾個保護得那麽好,這一場運動,許多家庭都多少受到一些沖擊和影響,最慘的就是被扣上了帽子,一家人都過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幸運一點也是子女被送到鄉下去勞動,而你們家,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每個人都上着班,拿着工資,沒有受到任何的傷害,也沒有子女被弄到鄉下去,你們是怎麽做到的?”

秦子豪道:“我爸媽是膽小怕事的人,所以凡事小心謹慎,他們還告誡我們,要謹言慎行,不參與別人的任何活動和任何言論。”

李衛民道:“你爸媽不僅僅只是膽小怕事,像石榴說的,他們很有智慧,所以在這場運動中能夠避免災難。我們廠裏也有這樣的一家人,能夠在這樣的一場浩劫中明哲保身,豪發無傷,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大家一邊吃一邊聊,說着笑着。

因為大家都也算是熟人了,所以比之前那次更放松,喝了酒,鄭凱直言不諱的道:“你們宿舍的四位女生,我覺得與其他女生很不同。”

李衛民也道:“是,是和其他女生不一樣。”

夏小薇道:“怎麽不一樣了?”

鄭凱喝得有些微醉,“也說不上來有什麽不一樣,但是感覺舉手投足都有味道多了。你看,站着亭亭玉立,坐在那裏也自成風景,看着令人心裏舒服。”

胡紅梅道:“鄭凱,你喝多了吧?李琴和石榴還差不多,我和夏小薇可是孩子的媽了。什麽風景,別笑話我們了。”

“說的就是你們倆,已經是孩子的媽了,還有這樣的體态,這樣的風姿,不多見哈!”

胡紅梅紅了臉。

夏小薇道:“鄭凱,你真的喝醉了,喝醉的人說的話,都不要當真。”

“沒有,我沒有醉,我說的是真心話,為什麽都是女人,差別卻那麽大呢?”鄭凱情緒低落。

鄭凱的話,令大家都沉默下來。

鄭凱和胡紅梅他們都是最早一批去當知青的人,最好的青春年華就在鄉下度過,沒有希望,年紀卻越來越大,回城沒有指望,所以不得不在當地和那裏的人成了家,娶一個沒有文化,沒有共同語言的妻子,他心裏一定很痛苦很不甘心吧!

李衛民平常和鄭凱關系更好一些,他怕鄭凱再說出什麽不得體的話,扶着鄭凱道:“鄭凱,你喝多了,我扶你回去休息吧!”

鄭凱卻道:“我沒有喝多,這點酒算什麽?再喝一瓶都不會醉。”

李衛民在鄭凱的耳朵旁悄悄地說了幾句話,鄭凱立刻安靜下來,他大着舌頭對大家道:“對不起,我……我剛才……恐怕真的是喝多了,我頭疼,就先回去睡覺了,你們繼續,繼續,改天,我再跟你們陪罪。”

說着,鄭凱晃晃悠悠的站起來,被李衛民扶着走了。

胡紅梅因為鄭凱,也想起了自己的心事,神情也是恹恹的。

聽到恢複高考,她重新拿起書,丈夫不相信她能夠考上,每天見她看書,都是極盡諷刺打擊。

當知道她考上大學以後,他怕她上了大學就不會再回去,有一次借着酒勁兒想把她的錄取通知書撕碎了,是她拼命的護着,才把錄取通知書護下來了,她的身上,卻被他打得傷痕累累。雖然第二天他的酒醒了,向她道歉,但是在她心裏,卻已經對他死心了。

因為氣氛變得不對,生日宴匆匆結束了。

☆、195.放假

195.放假

幾次接觸下來,兩個宿舍的人都熟悉起來,他們常常來往,特別是周末的時候,就約在一起聊天,有時候喝酒,有時候約着到外面逛街或者是去公園玩。

那時候的公園,都是免費的,早上出門之前,到學校的食堂裏打一些饅頭帶着,在公園裏玩一會兒,餓了,就吃自己帶着的饅頭,這也是窮學生最經濟實惠的出游方式。

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李琴和秦子豪兩個人好了起來。

開始的時候李琴有些顧慮,因為她比秦子豪大兩歲,而且秦子豪是本地人,李琴家在千裏之外的南寧,他們畢業以後能不能在一起是一個問題。

石榴幫她分析道:“年齡倒不是問題,你性格開朗活潑,秦子豪性格內斂,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的原因,他的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要大,所以從外表上看他還要比你大呢!但是你們倆不是一個地方的人,這個可能是一個問題,就看他們家以後能不能幫你想想辦法,讓你留在這裏工作,否則,兩地分居不現實。”

一般情況下,大學畢業以後,都是各自回自己的戶籍所在地等待分配工作,李琴是南市的人,她畢業以後留在首都的可能性很小,除非秦子豪家裏有過硬的關系。

但是大家都知道,秦子豪家裏就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是工人,哥哥姐姐也是工人,所以三位室友都不太看好他們這段感情,但是李琴已經處在熱戀之中,根本就不想面對這樣的現實。

胡紅梅和夏小薇作為旁觀者,只能點到為止,不能多說什麽。

而石榴作為一個從後世來的人,覺得不就是談一場戀愛嘛!後世大學生談戀愛的很多,畢業以後因為種種原因分手的很多,成功的很少,以後不适合,分手就分手,有什麽大不了的。

李琴已經二十二歲,在那個年代,算是大齡剩女了,如果沒有考上大學,早被家裏人安排相親結婚了,現在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看對眼的,甜甜蜜蜜的談一場戀愛也是應該的。

所以每當李琴喜滋滋的來與她分享和秦子豪在一起的許多幸福時,石榴也由衷的替她高興。

很快一個學期就要過去。

要放暑假了,大家将各自回家。

李琴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看看,她之前寫信回去讓沒有工作待在家裏的哥哥和妹妹做包子饅頭去火車站附近賣賣試試,沒想到這一試,生意卻出乎意料的好,有事做,還賺錢,他們當然高興,這一試就停不下來了。聽說每天做的包子饅頭都供不應求呢!收入很可觀。

因為生意越來越好,面粉的需求量大,這個問題之前石榴就打過包票的,所以他告訴李琴,讓她叫哥哥去找江鴻飛,石榴也讓江鴻翔打電話告訴他哥哥,讓他哥哥又多一筆業務收入。

現在終于要放暑假了,李琴想回去給哥哥和妹妹幫忙,自己也增加一點收入。

胡紅梅聽說了李琴的哥哥和妹妹賣包子饅頭賺錢的事情,她也心動了,放假回去一個多月,就算是每天上工掙工分,也只能是勉強填飽肚子,還要貼上來去的火車票費用,胡紅梅不想回去。

所以還沒有放假,胡紅梅就拉着石榴他們去學校周邊看什麽地方适合做生意。胡紅梅說她會做燒餅,而且味道不錯,所以她想做燒餅賣。

利用幾個周末的時間,他們跑了許多地方,終于在離學校不遠的一個車站附近找到了一小間五六平米的房子,十塊錢一個月的租金,胡紅梅付了兩個月的房租,添置了一些家私,就可以做她的燒餅賣了,她還采用了石榴的意見,同時煮一些花生賣。

幸好,首都的糧食買**其他地方放開,所以買花生和面粉都不是很困難的事情,許多地方都有公開的賣。

石榴一直沒有想好怎麽利用這個假期賺錢,那個時候做生意的人少,随便做一些小吃去賣,都可以賺錢,但是做小吃很繁瑣,而且什麽都要親力親為,很辛苦,石榴現在,不想為了錢把自己弄得很辛苦了,之前是因為條件所限,她不得不把自己逼得那麽辛苦,現在她已經有一筆巨款,不用再為填飽肚子發愁,她有條件做其他不那麽辛苦的事情賺錢。

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石榴一時想不出應該做一點什麽事去賺錢,只能先回去再說了。

李琴和石榴還有江鴻翔一起坐一趟車回去。

到了南市,李琴先回去了,江鴻翔說先在南市住一天,讓他先回去和家人打一個招呼,然後第二天又陪石榴回南縣。

石榴想,她回去也沒什麽親人,就是一個空房子在那裏,所以什麽時候回去都無所謂,所以就同意了。

石榴還是住在她之前住的那個招待所裏,江鴻翔回家以後,她就一個人到附近去轉轉,看看有什麽賺錢的思路。

如果做小吃,在南市做要比在南縣做銷售情況要好多了,畢竟這裏是省城,人流量大,需求量也就大。

石榴轉了一大圈,看見有一處舊房子外面寫着掃盲班的字樣。

十年動亂,許多學校都形同虛設,所以許多人幹脆不去上學,文化教育停凝不前,很多人連字都不識。現在國家百廢待興,文化程度的普及刻不容緩。

石榴敲了敲門,出來一個六十多歲的瘦男人。

還不待石榴開口,他便說:“姑娘,你是來上掃盲班的吧?現在還不到開課的時候,要到晚上七點半才開課。”

石榴道:“我從來沒有到這裏上過課,不知道這裏的情況,這裏的掃盲班學些什麽?是不是收費?”

“這裏的掃盲班主要就是識字,順便講一些最新的國家政策,而且不收費,這是國家政策好,希望大家都能夠識字,所以是免費的,人人都可以來這裏學習,就是要登記一下,登記以後如果天天來學習,通過考試以後,還發掃盲班結業證。現在工廠裏的在職職工,沒有文化的,都必須到這裏來掃盲。”

☆、196.義工

196.義工

“掃盲班的老師有工資收入嗎?”石榴問。

老爺爺搖搖頭,“沒有,國家現在困難,雖然有這個政策,卻沒有這筆經費,所以老師都是義務的。由街道上安排義務教學。哎!現在大家都忙,而且有文化的人少,這老師總是缺人。幹不了幾天就走人,又得重新找人。”

“爺爺,我可以進去看看嗎?”

他退後一步,讓石榴進去。

這是一個四合院,裏面很寬敞,有一個大大的院子,裏面是幾間小平房,有七八間吧!四間正房,四間偏房,其中一間正房老爺爺住,他就在這裏看房子,有兩間正房是打通的,裏面有一些桌椅,還有黑板,這就是掃盲班的教室吧!其他的房間都空着。

“這裏好像是誰家的老宅子吧?”石榴問。

“對,這房子的主人在文革初期的時候,就可能嗅覺到了不好的訊息,所以果斷賣了房子,帶着一家人跑到海外去了,後來買這房子的人家就因為這房子被打成了地主,他們家為了保命,就主動把房子交了出來,這房子現在屬于街道上。”

石榴在院子裏轉了一圈,想,現在國家開始恢複高考,雖然已經進行了兩次高考,但是錄取率很低,還有許多人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許多老三屆和新三屆的人雖然很迫切的想考上大學,但是學習不系統,不得法,那時候的市面上根本就沒有一個這樣的學習班。如果辦一個高考複習提高班,報名參加學習的人一定不會少吧!

石榴對老人道:“爺爺,你貴姓?”

“我姓劉!”

“劉爺爺,我是一個大學生,我想義務到這裏來做一名老師,可以嗎?”

“可以啊!太可以了,這裏現在就缺老師,許多老師做着做着就有事來不了了,不知道你能不能堅持下去。”

“我們學校現在放暑假,在暑假期間,我可以保證天天來。”

“那太好了,姑娘你叫什麽名字?我登記一下你的情況。”

“劉爺爺,我是南縣人,家在南縣,我在這裏沒有住的地方,我可以住到這裏來嗎?”

劉爺爺看了看空蕩蕩的院子,“可以啊!這裏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如果沒有住的地方,還願意到這裏做一個義務的老師,可以住到這裏,這裏有水,有電,有廁所,很方便,我本來是有家的人,自從這裏開辦掃盲班以後,街道上就讓我到這裏來看房子,這房子本來也沒什麽值錢的東西,主要是有人守在這裏,來報名參加掃盲班的人有一個人接待。”

石榴高興的道:“那以後我住在這裏,劉爺爺你就可以回去和家裏人住在一起了,我可以幫你負責接待工作。”

“真的,這當然好啦!”劉爺爺喜形于色。“我在這裏守這處房子也是義務的。街道上不給我任何補貼。哎!我家裏也有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