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攤牌

蘇欽玉是個細致入微的人,好像把握着每個人的性格,好比給傅家留一條路卻不指明,料定三娘會去說。他當時一定是将他的打算告訴了餘縣令,所以餘縣令才聽他耳語一番之後,才會是那副神色。

傅靜娴一聽三娘這話,猛然擡頭,看了看三娘,又看了看蘇欽玉。

蘇欽玉卻不反駁,頗有深意的笑了笑。

見此,傅靜娴趕忙擦了眼淚,往傅府奔去。

秋姨娘身上的鐵鐐已經讓衙門卸下了,三娘回過神,忙過去扶她。

“姨娘……”三娘喚她。

秋姨娘已經好些時候沒有清理過自個兒了,臉被污垢覆蓋着,看不清楚原來的面目,但是三娘瞧得出她皺着眉頭。

“嗯”她回了三娘這麽一個字,任由三娘攙着要走。

“傅三小姐且慢!”蘇欽玉将她喚住,眯着那雙桃花眼又說道:“小生受侍郎大人之托前來,如今事情也解決了,明兒便随我往京城去吧。”

受侍郎大人之托?三娘一愣:“我遣去傳話那人怎麽沒來,不是說要三四天麽?”

他回道:“京城到河洝的路與我而言兩日足矣,至于你那小厮嘛,興許還在半道上。”

三娘确實很詫異,來回三日已是極快了,他居然就花了兩日的功夫,難不成用飛的?

瞧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模樣,三娘可不給他捧場,只問道:“那明日什麽時辰動身?”

“午時過後到城門前來,記住,過時不候。”他是那副極好相與的模樣,語氣也很随和,可聽起來卻是不容你反駁的意思。

三娘回了句好,他便拂袖離去了。

秋姨娘扯着她問道:“你要去京城?”

Advertisement

三娘頗為無奈,河洝待着也沒有她的容身之地,不如往更大的地方去。

“是,我想去京城。”

秋姨娘聞言,沒說什麽。

之後,三娘便領着秋姨娘去了張成家裏,傅家已經跟她們沒有任何關系了,住不得。

張母瞅着三娘她們回來,忙從廚房裏出來,欣喜道:“真是太好了!人救了出來,三小姐就不必擔憂了。”

三娘沖她笑了笑:“張母您先忙着,我與姨娘在屋裏說幾句話。”

“欸,好!”張母咧着嘴笑道,又回廚房那邊忙活去了。

“姨娘,您有什麽便問吧。”三娘知道秋姨娘經歷了這件事,對她是滿腹疑問。

秋姨娘望着她,怎麽看怎麽不對勁:“你是不是三娘?”

就知道她會問這個:“姨娘有沒有聽說過《北史·齊李崇傳》?”

這故事說的是北齊有叫李庶的人,在任利州縣令之時觸犯權貴被捕入獄,最後死在獄中。

李庶死後,他的妻子元氏改嫁富戶趙起。

元氏後來夢見李庶,李庶對元氏說:“我因福分淺薄,将投胎劉家做女兒,明天早上就要出生。劉家一貧如洗,我又是個女兒,恐怕他們很難把我撫養成人。我們夫妻原先感情深厚,想到這份情義,特地前來求你想方設法到劉家把我要過來。劉家就住在七帝坊十字街的南邊,向東進入一條陋巷就能看到。”

元氏聽到前夫這番囑托,卻始終不應聲。

李庶又說:“你好像很擔心你現在的丈夫趙公,因而不敢答應,那我自己前去向他訴說,免得你太為難。”

于是李庶又給趙起托夢,說了同樣的話。

趙起夢醒之後詢問元氏,結果兩人所說完全相同。于是二人商議決定,帶上一筆金錢前往劉家,結果劉家次日早晨果然生了一個女兒。趙起夫妻就向劉家請求,劉家也因無力撫養,遂将女兒托給趙家。

那是正史書上少見的怪談,即便是沒看過《北史》,也基本都有聽過這個故事。

“自然是聽說過的”秋姨娘讷讷道,仔細回味了一下,她面上一驚:“你難道說這怎麽可能?”

“我與那李庶有些許不同,我入了往生門卻回到了十歲那年。不過,姨娘只消相信三娘還是三娘,旁的不必過問,左右我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咱們好。”三娘目光誠懇,絲毫不見玩笑的意思。

秋姨娘聽得心驚肉跳,害怕得不行,望着三娘就像看怪物一般。

三娘見她那模樣,頹坐到一旁,絮絮叨叨說了好些前世的事情。諸如:陸家人的百般折磨,陸亦陽的絕情,還有望春樓上的屈辱

“怎麽會是那樣?”秋姨娘聽得憤恨不已。

三娘嘆息了一聲,她那個時候太愛陸亦陽,萬事忍讓:“所以這一世小心應對,不想再步前世的後塵。”

秋姨娘皺着眉沉默了片刻,憤憤道:“姨娘信你,那些欺負你的人,姨娘要他們好看!”

三娘卻笑着搖頭,她不想再活在秋姨娘的庇護下,以她那大半輩子的閱歷,宅院裏那點事兒根本逃不過她的眼。她現在倒希望秋姨娘遠離紛争,好好活着,最好是活個百八十歲。

“姨娘若想幫我,便替我做件事情。”

“什麽事?”秋姨娘問道。

三娘湊到她耳邊,叽裏咕嚕說了半天。

秋姨娘聽得目瞪口呆:“這叫什麽事?不行不行,我做不成那個況且哪裏來這麽多銀子啊?”

“銀子不是問題”說着,三娘從懷裏掏出五千兩銀票給她:“做也是能做的,單看您願不願意。”

秋姨娘接過她手裏的銀票,驚訝不已:“這麽多銀票!哪裏來的?”

三娘笑了笑:“偷梁換柱罷了,将您藏着塌地下那箱子裏的東西調了包。”

“啊!那些東西沒讓老夫人拿去?”秋姨娘又看了看手裏的銀票:“那你先前怎麽不同我說?害得我白着急,做哪些繡活兒費了好些功夫。”

三娘點頭:“那個時候若是同您說了,您準不會同意我做這事兒。”

秋姨娘忙道:“別說是那會兒了,現在也是不行的,那些東西都是給你備的嫁妝,這麽用豈不浪費。”

“守着不動等于坐吃山空,往後會怎樣還很難說,您信我這回,絕不是虧本的買賣。”三娘複勸道:“您想想,我能提前猜到祖母會來拿走那些東西,自然知道什麽事可為,什麽事不可為。”

秋姨娘雖有動搖,卻還是不松口:“那也不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