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太子請戰

永熹帝不知道後面大朝會還說了什麽,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結束朝會走回後宮的。

他的腦子裏只有一個念想“朕的軍隊,居然戰敗了。還敗給了蠻夷。”

回到後宮後,他不自主的走到了兩儀殿內。看着文德皇後的畫像,永熹帝失神的說道“梓潼,大周這是怎麽了。朕這是怎麽。帝國的軍隊居然戰敗了。真的大将軍居然被人斬殺了。朕該怎麽辦……”永熹帝這個時候內心無比的痛苦。

他這幾年過的怎樣,他自己心裏其實很清楚。皇後走了後的那幾個月他簡直像失了神了一樣。

每天簡單處理好政事以後就坐在這裏,懷念皇後。

他也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理性告訴他,應該從失落中走出來,為了大周的穩定,也為了得到崔浩的支持,他應該廢太子。立崔氏,立二皇子為太子。

但是感性的認知讓他做不出這種事。文德皇後的一颦一笑都像是烙在他記憶裏一樣。

本來想借着這場戰事,讓自己從新振作起來。讓自己走出皇後薨後的陰影。

但是,誰也沒想到。大周無敵于天下的鐵騎會輸。會輸的如此徹底……

就在他失神的想着這些的時候,內侍前來禀告說太子求見。

“宣,讓聰兒進來吧。”永熹帝無力的擺擺手,同時又很好奇太子這個時候來有什麽目的。

“父皇聖安。”簡單的見禮過後,葉聰在皇帝的示意下坐了下來。

“父皇,兒臣這次來,是來請戰的!”葉聰簡單明了的說出了來意。

“哦,聰兒為國為父皇分憂,此心意父皇領了。但是,此乃軍國大事也。聰兒不可魯莽。”永熹帝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開玩笑,戰場上刀劍無眼,以經死了一個大将軍了。太子要是再出事。國家豈不是要大亂。

“父皇!小小蠻夷竟敢邊疆,屠我子明,殺我将士。兒臣心如刀割啊。看到前線戰報,兒臣恨不得飛到陣前,手刃賊子。”葉聰痛心疾首的說到。

Advertisement

“那也不行,爾乃太子。千金之軀坐不垂堂的道理你不懂嗎?殺賊我大周有的是将士,有的是良帥。還輪不到你去前線。”這次永熹帝拒絕的更幹脆。

“父皇!天才興亡匹夫有責。兒臣不僅僅是大周的太子,也是大周的子民啊!況且,這次大軍平叛,肯定要更多的軍隊。需要皇族坐鎮軍中啊。除了兒臣,還有誰合适呢?”葉聰開始換個思路,循循善誘道。

“大周皇族有的是…”說到這裏,永熹帝也停了下來。

是啊,這麽多軍隊,除了交給太子,其他人……

“嗯,好吧。你去也可以。但是,要答應朕幾個條件。第一,不論何時,你都要呆在帥帳內,不得離開,更不得去前線。第二,你雖貴為太子,但不得越權指揮軍隊,更不得質疑軍令。你只能監督将帥。第三…第三,如果戰事緊張,你好先行撤離。”永熹帝還是很關心他的兒子的。

“啊!那…兒臣答應父皇。”葉聰考慮了下,還是答應了下來。

――――――――――――

“天子诏曰:今有蠻夷,屢犯我邊疆,屠我子民,殺我将士。朕心難安。然,太子武勇,率軍北上,為國分憂,其心可嘉。現令,神武大将軍,安陽候周川為東北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聰為行軍副總管,率左右神武衛,左骁果衛北上。望諸君戮力屠賊,還我大周安寧,保我百姓之家園,慰我大周将士之英靈天佑我大周萬年!。”

一篇類似于檄文的诏書一發出,就掀起了大波。

神武衛是帝國駐紮在西北的軍隊,乃常備軍之中精銳的精銳,長年為了防備北方另一大蠻族――蒙族。而統帥更是百戰老将。

而骁果衛更是大周唯一一支全騎兵的部隊。全大周的馬場敞開供應骁果衛,更有一支玄甲軍駐紮在左骁果衛內訓練将士。

兩支軍隊加上之前的龍武衛,共計十餘萬正規軍,加上民兵共有三十萬左右的軍隊再一次讨伐夷族的叛亂。

然而,更厲害的是玄甲軍。說起玄甲軍,那可是大周的數一數二的精銳。可能除了保衛皇宮的元從禁軍以外,就是他們了。全身的裝備加上馬匹的日常開銷,都可以供養五倍于此的精銳軍隊了。但是,赫赫戰功告訴人們,無需懷疑這支軍隊存在的價值。

歷代大周帝王發現那裏有普通精銳解決不了的問題,派遣玄甲軍去都會很快的解決問題。

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殺掉所有看得見的敵人。

葉哲聽到太子請戰的消息以後。初感驚訝,後來一想也就明白了。

太子這幾年被二皇子晉王葉睿打壓的很慘。有了外公的支持,葉睿迅速拉攏了一批為他造勢的文臣。加上他為人風度翩翩,折節下交軍隊中的中底層,使得他在軍方內也很有名氣。

而反過來看太子也聰就很不如意了。在文德皇後沒有逝去前,只要自己不作死,他的位置穩如泰山。但是現在情況慢慢的發生了改變。

畢竟首相是崔浩,也就是二皇子的外公。文臣武将在雙重拉攏下迅速向二皇子靠攏。而葉聰因為母後的去世,傷心過度,反應不夠及時。加上作為太子,不好明目張膽的拉攏朝臣。

所以現在大周政治局面一度十分尴尬。

所以,太子這次出征,也不見得沒有靠軍功來在軍隊豎立威信,拉攏軍隊的意思。

“雨曦,我們‘鷹’在北方的組織建立起來了嗎?”已經十五歲的葉哲越來越沉穩。這麽多年的皇家生活讓一個前世的平民以經長成了一個豐神玉潤的翩翩公子了。加上因來自後世而特有的一種自信,更讓他變得有一種別樣氣質。

“殿下,‘夜鷹’在北方的負責人早已傳來消息,依靠商隊,酒樓等,建立了情報點。‘山鷹’負責在當地招收人手,組織訓練。”雨曦一如既往的認真回答道。

多年的鍛煉,讓當年一個只懂得琴棋書畫和服侍他人的小姑娘有了沉穩可靠的氣質。她十分肯定的闡述目前‘鷹’這一吳王專屬的情報機構的消息。

“嗯,很好,讓他們加快速度,盯緊北方的戰事。”葉哲吩咐到。

表面上,他每天讀書,下棋,除了商務,要麽就是出城游玩。但暗地裏,他其實也在關心着這場戰事。作為一個大周人,他唯一關心的就是大周的勝利。在這個年代,還沒有民族主義這一概念。

沒有人會同情異族。在這個年代,兩族之間往往就是你死我活。

他不會領兵打仗,他甚至不知道大周的軍隊具體的制度。

但是他知道,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情報的支持,這也是這麽多年來他一直支持情報組織建設的原因。每年無數的金錢投入,無數人加入,又有無數人在這條暗線上死去。葉哲能做的就是提高撫恤,讓傷殘(都是孤兒,犧牲了找不到家人的)的人下半輩子活的無憂。

就憑借自己無數次失敗和無數金錢投入,他現在可以驕傲的說,他的‘鷹’不是大周最大的。但一定是最精銳的情報機構。憑借開滿天下的酒樓,他的‘鷹’也開始從天下各地返回情報……

大周随着太子的出征又一次陷入了詭異的沉寂。這一次的戰争,或許是決定大周國運的一場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