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不改嫁

盛和帝的心思,覺塵很清楚,餘音也是個通透的人兒,欺瞞似乎不頂用,覺塵也不意與自家外甥女撒謊,索性直言不諱,“他的意思我聽钰霖說過,那只是他的想法而已,我可沒打算再指你嫁給誰,只希望你能借着這個大好的機會離開庵堂,過正常姑娘的生活。至于往後你再嫁與否,全憑你和你的家人做主,我不再幹涉。”

姨母一向心軟,對她格外疼寵,這一點宋餘音是明白的,她防備的只是她的姨丈,“即使姨母疼惜音兒,可若皇上有那樣的打算,音兒又該如何應對?”

此事覺塵早有思量,“他的事我一向不會過問,但與你有關的,我定會格外上心,只要你不點頭,他休想迫你嫁給任何人,他若敢威逼,我頭一個不同意!”

雖說姨母在盛和帝心中頗有些分量,但他身為皇帝,只會為大局考量,根本不可能顧忌他人的感受,若然皇帝堅持要她下嫁,她還能違抗不成?倒不如就待在這庵堂之中,有太妃的身份做保,皇帝也不好亂來。

思來想去,她還是拒絕了姨母的提議,“音兒已然适應庵堂的日子,也沒有再嫁之心,皇上無需費神将我接走,多謝姨母好意,音兒心領了。”

未料她會拒絕,覺塵不由嘆了句傻孩子,“大好的年華,怎可白白葬送在這清苦的庵堂之中?我曉得你的顧慮,也定會盡全力保你,免你後顧之憂。”

任憑覺塵怎麽勸說,宋餘音都還是那句話,她委實不願因為眼前的一點兒好處而将自己置身于囹圄之中!

眼瞅着她态度堅決,覺塵也不好逼她,只将話往寬處去說,“我只是先給你透個話,料想他不會這麽快着手,你還有考慮的時日,到時候再決定也不遲。”

不意僵持,宋餘音也回了軟話,說是會将姨母之言放在心上。

雖是這麽說,她心下已決定抗争到底,一是不希望自己再被人擺布,二是因為那個像極了宣惠帝的人,她必須調查清楚他的來歷,閑雲庵是離他最近之地,是以她願意留下。

又閑聊了幾句,宋餘音起身向姨母辭別,當晚衛雲琇就來找她,眉眼間盡是抑制不住的歡喜,嚷嚷着要與她分享好消息,“兄長差人來送話,說是我爹打了勝仗,已然湊請皇上,過兩日便要将我接回府呢!終于不用待在這山林裏過苦日子,實該多謝菩薩保佑,憐憫我韶華易逝,放我回歸塵間。”

這麽快就有動靜了?看來盛和帝已然着手處理此事,否則衛平淵也不敢随意放話。正思量着,忽聞衛雲琇安慰道:“我都能回家了,你應該也快了,安心等信兒吧!”

這些年來,兩姐妹推心置腹,宋餘音也沒打算瞞她什麽,索性将姨母之言大致複述了一遍,衛雲琇聞言頗覺驚喜,“真的嗎?這麽說往後你都會住在将軍府,成為我的堂姐?那真是再好不過,我還愁着出了閑雲庵咱們就離得遠,不便見面呢!這下可好了,還能待在一處玩兒。”

她已然迫不及待的開始設想美好的将來,卻始終不聽宋餘音接口,擡眸便見她怔怔的望着燈罩內的一豆燭火,神思飄忽,看樣子似乎并不期待,對于她的淡漠反應,雲琇甚感怪異,“咱們快要恢複自由身,你不應該很高興嗎?”

正因為看得長遠,她才高興不起來,“皇上為何突然做此打算,真的只是因為你爹打了勝仗了嗎?雲琇,他是皇帝,做每一件事都有他的目的,說是給你自由,允你回家,其實只是想讓你再去聯姻罷了!”

即便如此,衛雲琇也認了,“那也總好過一直待在閑雲庵吧!這兒的日子太清苦,每日都得盤發,穿着粗布衣衫,毫無紋飾和花色,我瞧着很糟心,做夢都希望像以往那般用绫羅珠翠美美的打扮自個兒。”

Advertisement

雲琇的心情,宋餘音能理解,她擔心的是雲琇的終身大事,“皇上聯姻只在乎他的利益,根本不會顧念對方的公子人品如何,是否值得托付,我就怕你所遇非人啊!”

關于往後的這些,雲琇不願多想,她只希望盡快離開此地,“先帝已去,我們年紀尚輕,總不能一輩子為他守寡。與其蹉跎歲月,我寧願走出庵堂賭一把,将來的夫君是好是歹我都無話可說,反正我是不甘心為先帝苦守一生。”

道罷她又苦口婆心的勸說宋餘音,“你也應該改變觀念,左右咱們都不曾侍寝,還是完璧之身,皇上又費心為你換一個身份,你再嫁于旁人也順理成章,千萬別再念着先帝的顏面,苦了自個兒。”

“可是虛雲觀那個小道士真的很像先帝……”如若沒有河邊的偶遇,興許宋餘音掙紮過後也會選擇妥協,但自從遇到時謙,她的心思便不自主的撲在他身上,只想盡快查出真相,确認他的身份,至于其他的,于她而言毫無誘惑力。

都過了這麽些日子,她居然還沒想通,衛雲琇本不想打擊她,可又不忍看她如此執迷,忍不住戳破她的夢,“他若真是先帝,不應該回宮去争奪皇位嗎?怎會甘心待在道觀之中?為何不與你打招呼?當初下葬又是怎麽回事?由此可見,他肯定不是先帝,只是容貌相似而已,好姐姐,聽妹妹一句話勸,別再自欺欺人了!”

原本雲琇是希望她能放棄虛無的執念,才會說出這番狠話,可宋餘音并未因此而難受,反而因為想到某種可能而眸光微亮,“你說得在理,興許他是出了什麽事,失去了記憶,忘卻前塵才會不理我,”這樣算來,先前的一切也都好解釋了,困擾她許久的問題終于有了捋到一絲頭緒,宋餘音松了一口氣的同時越發堅定自己的信念,“若果真如此,那我更該幫他找回記憶。”

“……”那一刻,衛雲琇很想咬掉自己的舌頭,現在收回那番話還來得及嗎?餘音的固執已超乎她的想象,對于她的執念,雲琇始終無法理解,“若然你已侍寝,與先帝有感情,不願另擇夫婿尚算人之常情,可你并沒有,才入宮半年先帝就沒了,我真不明白你為何會對這樣一個不熟悉的人執迷不悟呢?”

宋餘音之所以在看到時謙之後會失控,正是因為她對先帝有着特殊的感情,但也只是深藏心底,一直未對任何人提過,南溪不知,雲琇自然也不知,那種感覺只有她自己能體會,也就不想對人言,不意與雲琇再争執,餘音只淡淡一笑,“你能恢複自由我很替你高興,但我不想離開閑雲庵,待這件事處理好之後我再做打算,若有人來接,你只管先回家去吧!不必為我憂心,我會照顧好自己。”

罷了!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既然她執意留下,雲琇也不再多勸,“好吧!我尊重你的決定,但你要記着,我們永遠都是最好的朋友,你若遇到什麽困難,一定要記得來找我。”

得此摯友,宋餘音甚覺欣慰,此時天色已晚,她便着南溪送她回房去。

人走後,屋子裏寂靜無聲,惟有一只飛蛾一直往燈罩上撞,似乎想尋得那一絲光亮,溫暖它的人生,若非這紗罩阻隔,只怕它早就撲沖于火焰之上,也許在旁人眼中,她也是這只飛蛾吧?可老天偏偏讓她在這個時候見到時謙,不探出個究竟如何能夠輕易死心?

猶記得父親曾與她說過,當你無法判定對錯的時候就遵從自己的心,堅持可能是錯的,但放棄肯定會後悔,與其遺憾煎熬,還不如勇敢嘗試,至少努力過,無愧于心!

思及此,她不再彷徨猶疑,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安排。

這場雨下得頗大,山路有些泥濘,曬了兩三日才能行人。瞧着門後立着的那把傘,南溪提醒道:“娘子,這把傘是不是該歸還了?您去還傘,興許還能見到他。”

傘是照謙給的,即便要還,也是該還給照謙才對,她沒理由去找時謙啊!更何況上次去虛雲觀中鬧出那麽大的誤會,給他們師兄弟添了不少的麻煩,宋餘音哪敢再去一趟?

思來想去,她決定讓南溪過去,“我就不去摻和了,人多容易被發現,你還是從後門走,別進去,讓守門人喚照謙出來,見到他人之後,把傘奉還,再幫我帶句話,就說我想見時謙一面親自問清楚,問他是否能幫忙安排。”

只有出來見面才安全些,虛雲觀那種地方她是不敢再去了。只是照謙會否幫忙,時謙肯不肯出來這還兩說。

待南溪走後,焦慮之感很快就将她吞噬,攪得她心神不寧,幹坐着實在煎熬,她索性将針線籃拿出來,開始縫制棉衣。

已然入秋,天越來越冷,去年的棉襖已沒那麽暖和,扔了又可惜,她便打算将棉衣拆開,加些新棉花翻新一下,還能将就過冬。

手頭有活兒忙着,她才漸漸靜下心來,大約等了半個時辰,恍然聽到門外有腳步聲,許是南溪回來了,驚喜的宋餘音趕忙起身去開門,映入眼簾的不是南溪的笑顏,而是緊蹙的眉頭。

見狀,宋餘音心生不祥預感,“照謙不願幫忙嗎?”

搖了搖頭,南溪啧嘆道:“他倒是願意,可惜沒機會,他說時謙被人帶離了道觀,連他也不知人在何處!”

時謙失蹤了?怎會這樣呢?

心知主子疑惑深甚,南溪進來後将房門關上,這才扶她坐下與她細說,“照謙說是前幾日突然有一幫人闖入道觀之中,說是要找一個叫時謙的人,而後領頭的直接帶他進了房間,不許任何人靠近,是以照謙也不曉得他們說了什麽,而後沒多久,他們出來後便将人給帶走了。”

目标如此明确,會是誰呢?難不成還有旁人曉得他長得像先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