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辭舊
祭竈之後,時間似乎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除夕。
一大早,周家村的人們都早早起床,聚集在祠堂前面的空地上,焦急地等待着。直到一陣擊鼓聲傳來,衆人紛紛興高采烈地歡呼,“來了,來了,驅傩的來了。”
原來大家翹首以盼的是村裏組織的驅傩儀式。在距離鎮子比較遠的村莊,及時是過年,也少了很多娛樂。因此,驅傩算是一件寓意很好又有意思的消遣了。
負責驅傩的村裏年輕的壯小夥,其中周琳的堂哥周磊也有幸被選中了。一家人都感到十分榮幸,早早來到祠堂邊等候。
這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要是品行不良,不被族中老人認可的年輕人,是不能參與驅傩的。
驅傩的人打扮都十分誇張,模仿的是年畫上神明的樣子。但是因為扮演的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也很有幾分虎虎生威的感覺。
當“神明”拿着長杆,對着“惡鬼”怒目而視,大戰三百回合時,周圍的人群發出一陣铿锵的喝彩聲。
周奶奶在人群中掃視了一圈,還是沒找到自己的大孫子,有些着急地問,“你們也看看,哪個是石頭呢?我怎麽認不出來?一個個都打扮得一個樣,也忒難為人了。”
不待別人細看,周鑫就舉起手來向前一指,大聲回應,“阿奶,我知道,我知道,第二排最右邊那個就是我哥。”
說完正好看見周磊一杆子虛虛打在“惡鬼”身上,周鑫頓時激動起來,“快看,哥哥打到了惡鬼,真是太厲害了。”
周家長輩都一副自家孩子上了戰場得勝歸來的樣子,只有周琳暗自吐槽,這打得也太假了吧,衣服都不知道有沒有碰到,就拿開了,這特效,五毛錢她都不給。
不過,石頭哥的扮相和動作還是很威武的,帥呆了,忍不住跟着鼓掌喝彩。
經過一番激烈的“厮殺”,“惡鬼”終于被神明驅除。扮演“惡鬼”的李銀輝被“神明輪番上陣,打得落花流水,連連敗退。最終,還是正義戰勝了邪惡,村民們都心滿意足地使勁兒鼓掌吶喊。
等到儀式結束時,扮演“惡鬼”的李銀輝怒氣沖沖,“說好的注意分寸,不要真打,是哪個臭小子在我屁股上敲了一棍?好像還有人趁機踹了我幾下?是誰幹的?”
衆人聽見這話,更是笑得前仰後合,卻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幹過。
李銀輝是村西李銀海的弟弟,今年有幸被選中參與驅傩,當時都要高興壞了。周家村參加驅傩的大多是周姓人,他能入選大概是因為自己嫂子是裏正家的姑娘。不過不管是什麽原因,也都夠他和李家人高興的了。
但是,每年驅傩時都要有一個人犧牲自己,扮演被驅逐的“惡鬼”,這個人選為了公平,都是抓阄選出的。不幸的是,李銀輝第一次參加就抽中了,真是不知道怎麽評價他這運氣。
驅傩的時候,也許是有人太激動太投入了,控制不住親身上陣驅逐打擊“惡鬼”。扮演者李銀輝也是受了無妄之災了,他也很無辜啊,他只是一個很可憐的扮演者,為什麽要真的打他?
可惜在場的人都不确定自己有沒有參與,更不會主動自投羅網了。最後李銀輝還是捂着屁股帶着一身的鞋印委屈地回家了。
驅傩儀式已經圓滿落幕,圍觀的村民也意猶未盡地散去了。周鑫沖着哥哥不停揮手,“大哥,我們在這邊呢,快過來!”
周磊聽到聲音就走到了家人的面前,周爺爺對長孫贊不絕口,“石頭表現得不錯,我看那麽多小夥子,就我家石頭最英勇,有你爺爺當年的風采。”
周老太太卻很不屑,“真是會往自己臉上貼金,你能比得上我大孫子。”
周磊腼腆一笑,不知道該幫誰是好,最後摸摸腦袋,轉移話題,“阿爺、阿奶,我們趕緊回家吧,下午還要貼門神、貼對聯,還要準備祭祀的用品,要忙的多着呢。”
大人忙着準備祭品,貼對聯就成了周磊兄妹三人的事情了。周琳趕在前面把去年的對聯和門神撕下揭掉,收起來,回頭都要燒掉。
兄弟倆對周琳的行為十分不理解,周琳對他們滿臉的疑惑拒絕回答。這些古代人是不是理解這種類似撕快遞包裹的快|感的。在沒有網絡購物的時代,她也只能通過這種行為慰藉一下自己的寂寞了,聊勝于無吧。
最後貼對聯時三兄妹明确分工,周磊負責踩着凳子爬上爬下的貼,周鑫負責給對聯抹上漿糊,并遞給自家哥哥。周琳負責站在正前方看大哥貼的是否端正。
她站在不遠處,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往左邊一點,對對,就這樣……哎呀,石頭哥,你又貼歪了一點,右邊往上再提一點……”
屋檐下抱着孫子的周奶奶開玩笑說,“呀,我們二丫還挺像個大将軍啊,這指揮得有模有樣的,要是個孫子,指定能給咱老周家增光添彩啊。”
說得周琳背影一僵,這就有點尴尬了,貌似有點崩人設了?
年夜飯之前,周家男人要先去祖墳拜祭先人,也是請先人回家過年,享用後人香火的意思。這個時候,女人是沒有資格去的。
周爺爺今年還不到六十,自覺身體很好,自然要親自去的。他一人走在前面,後面兩個兒子和孫子都挎着竹籃子,帶着香燭黃紙、酒肉果品跟着。
路上看到有的人家浩浩蕩蕩十幾人去祭祖,周老爺子內心十分羨慕,自己家還是子嗣單薄啊。加上一個還不會說話的,男丁才不過六個,愧對先祖啊。只能盼着來年三月石頭家媳婦進門,能多生養幾個了。還有小金子,也該定親了,不知道誰家姑娘好生養一點呢?
直到到了自家祖墳,周爺爺才止住發散的思緒。路要是再長一點,估計他都要盤算到四個多月的寶兒頭上了。
等一群大小爺們回來,年夜飯已經擺上了。滿滿當當一桌子,有雞有魚,有鴨有肉,不是一般的豐盛。
很多菜都有說頭,比如中間那盤子肥大的鯉魚,這天是不能吃完的,要留到明天,寓意年年有餘。入座之後,此時還不能吃飯,要等周爺爺發話之後才能吃。
“這一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家裏也喜事不斷,老二家終于添丁,二丫也有了歸宿,這都是祖宗保佑,老天爺給臉。也希望咱們家明年更能蒸蒸日上,日子越過越紅火。”周爺爺先倒了一杯酒,敬過祖先,再倒一杯酒,是敬天地。
興許是路上受了刺激,他興致很高,看了看長子一家,“老大家今年是不及你二弟,不過你明年兒媳婦就要進門,家裏添了一口人,更是喜事。要是再能給我添上幾個重孫,更要記你一大功了。”
看到長孫一臉的難為情,他不由得說上一句,“成家之後就是男人了,這有什麽好害羞的?”
說完周爺爺舉杯邀全家人共飲,放下酒杯夾了一筷子菜。其他人也開始用飯,全程歡聲笑語不斷。
吃過飯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打葉子牌,一個人二十個銅板做籌碼,看誰最後贏得最多。這也為了消磨守夜的時間。
說起葉子牌的高手,還要數周奶奶。她老人家從年輕時就打得一手好牌,婚後也常和要好的姐妹隔三差五打上一場,現在更是人老成精,無人能敵了。
打到最後,她的面前足足堆了四十多個銅板,周爺爺有二十三個,明顯差多了。除了周琳面前只剩三個,周鑫是血本無歸,還欠了阿奶兩個外,其餘人輸面都不大。倒是平日裏看看溫和綿軟的趙氏,贏了十二三枚銅錢。
周奶奶對自己的戰果十分滿意,笑着對趙氏說,“分明是你嫂子明年有喜事,倒是你運氣更好。”當地人十分相信,除夕夜打牌贏得越多,第二年運氣越好。
趙氏則不在乎地說,“這有什麽好計較的,我們本就是一家人,嫂子的喜事不也是我的喜事,何必分得這麽清?”
周奶奶随後贊了她,“說得有理,咱們都是一家人,不用分個你我他的。像我一把年紀了,喜從何來?不也是由兒孫來的嗎?老大家的喜事可不就是咱們全家的喜事。”
這時李氏原本要拉下的臉色也重新飛揚起來,連聲附和。
随後散了牌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說着年節的喜悅和明年的期待。更深漏盡,終于到了子時,一家人這才打着哈欠準備各自回屋睡覺。
這時周寶兒早已睡得今夕不知何夕,被趙氏抱着回房。還有周鑫,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趴在桌上沉沉睡去。
周德全此刻心情很好,就沒有叫醒小兒子,準備抱起他送到房裏,想想也好幾年沒有抱過這孩子了,也算重溫一下當年的感覺。不過抱起來才發現這孩子還挺沉的,覺得這種事以後還是要少溫了。
夜深人靜,整個周家村都陷入了睡夢之中,只餘家家戶戶桌上火紅的蠟燭還在熱烈的燃燒,明天醒來,就是新的一年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覺很喪氣,最近都沒有小天使給我留言,劇情這麽寡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