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侯府孤女
等衆人回過神來以後,便紛紛給米朵下單。
這個要雙面全異繡,那個要山水刺繡圖,那個要雙面異色繡。
米朵來者不拒,她這些年學到了不少新的本領,正好趁着這個機會,好好磨練一下學到的針法和繡技。
衆人都走後,盧玉蘭又返回了店裏。
米朵看到她也不意外,将尚溫熱的茶水給她倒了一杯。
盧玉蘭接過卻不急着喝,反而問米朵:“你可有把握繡一幅正面是觀音,反面是壽字的雙面全異繡。”
米朵一聽就知道盧玉蘭求這幅雙面繡應該是拿來獻給太後,便沉吟了一下道:“那要看你要多大的尺寸,給我多少時間。”
她若沒有記錯的話,距離太後的生辰已經不到兩個月了。若是小幅的雙面全異繡還可以,大了,她也趕不及。
哪知盧玉蘭卻道:“尺寸要中等的那種,時間給你五個月可夠?”
米朵就問她:“你這樣急急要一幅雙面全異繡做什麽?”
盧玉蘭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那大兒子,放着我給她挑的諸多千金不選,反而看上了一個窮翰林的女兒。偏偏那翰林有骨氣,不想女兒嫁入高門,怕遇到看不起她的惡婆婆磋磨他寶貝女兒。
依着我的意思,既然是那翰林不願意,我們自然也不好上趕着去結親。可是我那兒子不知像了誰的性子,非那翰林女兒不娶。我做母親的,又怎麽能擰得過自己的兒子,少不得替他謀劃。
聽聞那翰林的母親過幾個月就要做壽,我便想着送她一件禮物,讓她勸說一下兒子,同意了這門婚事。”
原來如此,米朵暗道,看來盧玉蘭的大兒子這是随了他父親的性子,也是個非君不娶的性子。
幸好遇上盧玉蘭這樣還算開明的婆婆,不然只怕就要落得個穿越女的地步。
既是事關一門婚姻的成敗與否,米朵在繡制盧玉蘭要求的雙面全異繡時,就很下了一番功夫。
Advertisement
刺繡中以繡人物最難,難就難在要捕捉人物的□□。
米朵在蘇州學習到一種可以讓人物更加傳神的方法,只需在某些地方略加幾針就可達到傳神的效果。
最後那幅正面是觀音,反面是壽字的雙面全異繡繡好以後,距離翰林的母親大壽也沒幾天時間了。
盧玉蘭本來一直提着心,但是等她看到繡品的時候,就徹底放下了心。
繡品上的觀音一手持着淨瓶,一手持着柳枝,似是在向人間灑下萬千甘露,臉上同時流露着悲天憫人的神情,将觀音的慈悲為懷顯露無疑。
而反面的壽字一共有大大小小九十九個,寓意長長久久,用清一色的金線繡成,顯得喜慶富麗,正合祝壽的意思。
這樣的繡品,不說那翰林的老母親,就是她這個見慣好東西的世子妃,也忍不住交口稱贊。
後來盧玉蘭将這幅繡品送給翰林的老母親,果真打動對方,說服兒子答應了這門婚事。
此事後來被有心人傳了出去,米朵的繡技越發得到了肯定,加上因為促成了一門婚事,繡衣坊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本來宮裏的太後娘娘就對米朵的雙面繡親睐有加,米朵在第二年太後生辰的時候為她繡制出一件大幅的雙面全異繡以後,她在盧玉蘭的奉承下,幹脆給繡衣坊送了個天下第一繡的匾額。
這個匾額一送出,米朵的繡衣坊立刻成了京城中刺繡行業的翹楚。
米朵并未像前世那樣,在外省各地開設分店,而是走高檔和精品路線,每年只為少數幾個人繡制雙面全異繡,至于其他的繡活則由繡衣坊的其他繡娘負責。
這樣一來,市面上的雙面全異繡非常少,物以稀而貴,這也使得雙面全異繡達到了千金難求的地步。
米朵的繡技被衆人傳的越來越神,尤其是她雖年過三十,但卻并未像其他繡娘們一樣眼睛不濟再做不了繡活。
當她四十歲那年,在閉關五年以後,終于創制出一種新的針法,并為太後繡了一幅壽翁騎鹿的繡圖。繡圖上的壽翁比之她前幾年為翰林的老母親所繡的那幅更加栩栩如生,座下的白鹿姿态輕盈靈動,頗有情趣。
憑着此幅壽翁騎鹿的繡品,米朵有了一個新的稱號,繡神。
此後的數十年,想要敗在米朵門下學習刺繡的人越來越多,米朵也都來者不拒,除了雙面繡以外,将自己所會的針法和繡技全部傳授給這些徒弟。
不過為的自己研究出來的雙面全異繡不再失傳,米朵效仿沈娘子,認了一個天資聰明的徒弟做義女。
這時候,陶氏已經作古,她雖然沒有看到米朵嫁人生子,但是卻親眼見證了米朵是如何由一個初學者慢慢成為一代繡神。所以她走的時候很安詳,心裏很滿足,覺得就是到了九泉之下,見到老爺和太太也問心無愧了。
至于盧玉蘭,這時已經當了安王妃,大兒子被封世子,和自家媳婦的感情很好,生了三子一女,讓盧玉蘭頗為知足。
盡管李泰對她依舊不冷不熱,盧玉蘭的心情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反正李泰對哪個女人的态度都一樣,她也沒什麽可抱怨的。
米朵将自己研究出來的雙面全異繡教會給徒弟後,她就覺自己的時日不多了。
在她生命的最後時間內,米朵将自己所會的針法和繡技,盡數寫成了一本書,希望這些東西能對後世的繡娘們有所幫助。
這本書完成以後,米朵就選了風和日麗的一天,由義女陪着逛遍了京城的所有街道。
雖然明知道這是系統虛拟出來的一個世界,但是在其中生活了那麽久,很能不産生什麽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