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人回下河村時,仍舊坐的板車。

秦春嬌的腳下是一籃子雞雛,黃毛絨絨的小雞崽子們擠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叫着。

車子正中捆着三頭小黑豬,大約是捆得緊了,不時的發出些哼哼的嘶叫聲。

這三只豬崽子和那一籃子雞雛,都是在集子上買的。

易家哥倆以前不養雞,概因家中沒有婦人。兄弟倆白日裏下地幹活,照料家中牲口的功夫有限,去年僅是喂家中那匹騾子和那兩口豬已是滿頂了。雞這種家禽,喂與不喂兩可,卻不能沒人看着。早上放出去,晚上趕進籠子,既要防着黃皮子來偷雞吃,也得盯着村裏那些游手好閑的人。

易峋易嶟白日裏活計多,除了地裏的農活,還時常外出辦事,在家時候不多。自從易母過世,家中便再也不養雞了。

如今秦春嬌來了,這差事當然是有人領了。

養雞能下蛋,農家多有湊上一籃子雞蛋拿去換錢的。易家哥倆另有來錢的渠道,用不着賣雞蛋,但他們自己要吃雞蛋,可就得問別人買了,到底也是不便。再則,養多的雞,也是農家日常肉食的一大來源。

養肥一口豬不容易,鄉下也只有到了年底才殺豬。雖說每逢初一十五,鄉下集子上有肉賣,易家兄弟也三五不時的進山打獵,但終究沒有自家就有來的方便。

秦春嬌挽着手中的籃子,裏面是易峋給她買的脂粉和在山貨店裏買的針頭線腦同那一袋子胡椒。

這時候日頭已漸西斜,比來時路上更冷了些,冷風吹在身上,着實有些刺骨,但她心中卻充斥着融融的暖意。

鄉下的日子,固然沒有相府裏奢侈舒适,但這種殷實和踏實的感覺卻是她在相府裏從來沒有過的。

她擡頭看了一眼易峋,棱角分明的側臉在暮色之中,淡然而沉穩。

她笑了笑,低下了頭去。

回到家中,易峋與易嶟将豬趕進了豬圈,又搭着手蓋雞舍。

秦春嬌把買回來的東西放好,就匆忙走到了廚房。時候已經不早了,她說了要煮羊湯雜面,可得着緊了。

Advertisement

她在大鍋裏倒了些清水,竈裏添了柴,升起了火,就把早上自倉庫裏拿來的一塊羊肉切成幾大塊,丢在了鍋中,又點了些米醋進去。

這塊羊肉一直吊在倉庫房梁上,表面都有些風幹了。這分明是放了許多時日了,她也不知道為什麽他們倆不吃。今天,就索性用了它。

待鍋裏的湯滾開,她将羊肉撈了出來,把第一鍋湯倒掉,重新舀了一鍋水,把斷了生的羊肉放進去,小火慢炖起來。

趁着這功夫,她将白日裏買的綠豆面子拿來,一份綠豆面合着兩份的白面粉,揉成面團,擀成面餅,切出了一摞一指寬的面條子。

面條擀出來了,鍋裏的湯也泛了白,她将作料一一下進鍋中,又把才切好的大塊白蘿蔔放了進去。

安置妥當了湯鍋,秦春嬌自櫥櫃裏翻出一座手磨,把白日裏買的胡椒倒了一把出來,放進磨裏仔細研磨起來。

白煙順着煙筒飄了出去,羊肉湯的香味在院中四處彌漫。

外頭幹活的兩個男人,被這香味勾的都有些按捺不住了。他們午時在集子上,只是随便吃了碗粉湯對付,到了這會兒都已有些餓了,又聞到這股肉湯香味,各自肚裏饑火熊熊,饞蟲作祟。

易峋倒還好,易嶟卻有些忍不住了,只覺得食指大動,連幹活的心思也沒了。

他眼神不斷飄往廚房,不由說道:“哥,春嬌到底是怎麽弄的。羊肉湯竟然能這麽香,一點膻味都沒有!”

原來這兄弟倆聽秦春嬌說晚上要做羊湯雜面時,嘴上雖然都沒說什麽,心裏卻都有點不大樂意。

那塊羊肉,原是一條羊腿上的。去歲冬天,村裏一戶人家殺了一頭羊,為了謝他們兩人平日裏的照顧,特意送了一條羊後腿給他們。

然而其實村人平常不大吃羊肉,總嫌羊肉有股子膻味,易家哥倆也不例外。

他們二人手藝也平常,将那條後腿拿回家來,炖也好炒也罷,總是去不掉那股子羊膻味。哥倆吃了幾頓,實在受不了那股味兒,便都沒了興趣。剩餘的羊肉,丢了可惜,又吃不下去,不知道該怎麽辦,只好放了起來。

只聞這羊湯的氣味,除了羊肉的鮮香,幾乎是聞不出羊肉的膻味的。

易峋也好奇,秦春嬌到底是怎麽做的,竟然把那塊他們哥倆都頭疼的羊肉,給炮制成了這樣。

他看着弟弟那食指大動的樣子,有些忍俊不禁。恰好他也餓了,便放下了手裏的活,招呼着易嶟一道去洗手預備吃飯。

雞雛怕冷,夜間暫且安置在廚房裏,放在外頭只怕要凍死,所以這雞舍是不急在一時的。

哥倆洗好了手走到大堂上,恰好秦春嬌也燒好了飯,把三碗湯面端到了桌上。

易峋與易嶟在桌邊坐定,就見三碗羊湯雜面,牛乳也似的湯色,裏面齊齊整整一團一指寬的雜色面條。面旁是大塊的羊肉,肥瘦相間,肉香濃郁。湯裏浮着白蘿蔔,撒着一把翠綠的蔥花,白綠交映,色香俱全。

秦春嬌将筷子遞給他們倆,在桌邊斜着身子坐了,笑盈盈說道:“許久沒有擀面了,怕手生了,你們嘗嘗。”

易峋接過筷子,先低頭抿了一口湯。

他不是信不過秦春嬌的手藝,只是被那羊肉的膻味給膩怕了,只敢小口的喝。湯一入口,他不覺便眉頭舒展。羊湯固然鮮美,全無半點膻味,然而不止如此,湯中還有一股辛辣味。這辣味同辣椒截然不同,不似辣椒那樣直接。初入口時尚不覺得,卻能順着舌頭一路向下,直滲到五髒六腑裏去。這股子辛辣,同羊湯交融在一起,是他從未嘗過的美味。

羊肉酥香軟爛,蘿蔔軟糯爽口。

秦春嬌那一手雜面擀的也好,雖不如白面做的面條來的順滑,卻更添了一股咬勁兒和風味。

那兄弟兩個一時誰也沒有說話,埋頭吃面喝湯,唏哩呼嚕的片刻功夫,兩個大海碗就見了底。

秦春嬌看着他們兩個吃的香甜,心裏也是甜滋滋的。

哥倆頃刻間就把兩大碗羊湯面吃了個幹淨,只覺得發了一身的透汗,身子自內到外暖烘烘的,又不像辣椒吃多了那樣幹辣的難受。

易嶟放了筷子,向秦春嬌問道:“春嬌,這湯裏是放了那個叫什麽、什麽椒的豆子對吧?”

秦春嬌含笑答道:“是,放了胡椒面子。我想着天冷,白天在外頭跑了一整天,兩位哥哥喝了一肚子的冷風,吃些放了胡椒的羊湯,能暖胃。胡椒性溫,能驅寒暖胃,更比辣椒溫和些。冷天喝這個,是再好不過了。”

兩位哥哥?

這哥倆都沒吭聲,不約而同的一起心裏暗自說道:誰要當你的哥哥。

易峋望着她,喝了熱湯,那張俏臉上漾着兩抹暈紅,從白皙的肌膚裏透出來,比擦了胭脂還要好看,像花瓣一樣的嬌嫩。圓潤的杏核眼裏,水汪汪的,閃爍着光芒,透着打從心底裏發出的喜悅。

她喜歡下廚,喜歡手藝被人認可。

以前他不是沒有察覺,但并沒有像如今這樣明顯強烈。

她以往,也并沒有現下這樣精于烹饪,那個打從摩伽陀國來的貴價香料,他聽都沒聽說過,她也知道。

這都是她進了相府之後,才學來的吧。

想到這裏,易峋心裏忽然有些說不出來的滋味兒。

她為他做好吃的,他當然高興。但她進相府的那三年,卻也時刻的紮着他的心。他并不像面上那樣,真的不在意。

只聽易嶟問道:“春嬌,你怎麽弄的?這羊肉能整治的半點膻味也沒。”

秦春嬌答道:“我先拿醋合着羊肉煮到斷生,把這鍋頭湯倒了,重新再燒。醋能去膻,白蘿蔔和胡椒,也都是能壓膻味的東西。”相府裏的老太太極愛吃羊肉,但上了年紀的人也受不得羊膻味。大廚房裏多的是整治腥膻的手段,她這一手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正說着話,門外忽然傳來一人聲響:“喲,兩位哥哥今兒喝羊肉湯啊!小弟幾天水米沒打牙了,求哥哥可憐,有喝剩的湯、半拉的窩頭,給一口。”

這聲音十分憊賴,讓屋裏三人都皺了眉頭。

随着話音落地,但見一衣衫褴褛的粗漢趿拉着鞋,走了進來。

秦春嬌定眼望去,只看這人生得賊眉鼠眼、獐頭鼠目,一雙綠豆眼滴溜溜的轉,一咧嘴一口大黃牙。塌鼻子旁一顆大黑痣,痣上還有一根雜毛。

她認得這人,這人叫劉二牛,是村裏有名的混子,無賴潑皮,整日不務正業,游手好閑。村裏沒人不嫌棄他,倒是和自己的父親秦老二說得來。倆人真是臭味相投,錯着一倍的歲數,也能稱兄道弟,時常結夥去賭錢吃酒,輸了錢也一起挨揍。

打從她離了下河村,就不知道這人後頭如何了。

他現在大喇喇的闖到易家,還問易家兄弟讨飯吃,滿嘴言辭熱絡,卻是怎麽回事?

劉二牛見了屋子裏的情形,一雙黃眼珠子就盯在秦春嬌身上,咧嘴笑道:“春嬌妹子,原來你當真回來了,我還當村裏人說笑話呢!”

作者有話要說: 小說所寫的飲食功效及烹調方法,只為了情節發展需要,請各位親不要為此糾結或者模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