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試廚藝

“娘,你快過來看!你外孫女今兒可買了不少好東西,打算孝順您二老呢!”姜氏見楊氏一直哭個不停,怕她把眼睛哭壞了,就打算分散她的注意力,把她的心思往別的事兒上頭引。

這時楊氏才注意到女兒女婿居然拿了這麽多東西來,驚訝得不得了,忙問這些東西是從哪兒來的。她的親家她還是比較了解的,斷不會舍得送這麽多東西給她家的。

于是姜氏告訴楊氏他們家從老趙家分了出來,當然了只會揀好話說,欠債被趕出來、連房子都沒有着落之類的話,姜氏是連提都不會提的。接着又說到這些東西是靠趙四娘賺的錢買回來的。楊氏聽了不禁大訝,忙問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

姜氏見楊氏的注意力被成功地吸引住,停止了哭泣,這才放下心來,笑吟吟地和楊氏細說。

“我的乖孫女小小年紀就懂得幫襯家裏了,真是個好孩子!”楊氏聽了姜氏的話後,對趙四娘贊不絕口。

被一頓猛誇的趙四娘不禁老臉一紅,忙轉移話題道:“外婆,雖說咱家遭了難,可今兒畢竟是外公的五十大壽,不如簡單弄幾個菜,一家人坐下來商量個出路。也順便給舅舅做點好吃的,補一補身子。”

大家一聽都覺得有道理,決定弄頓像樣的壽宴。又聽楊氏說姜老爺子今兒一大早就去打魚了,可地裏的活兒又不能耽擱,她原本想自個兒下地幹活兒的,姜月娥怕她累着硬是搶着去了。于是大家商量好,讓姜小虎帶路,把趙永忠父子領到田裏,将姜月娥換回來幫忙做飯。

接着楊氏和姜氏便領着趙三娘去竈間做飯,讓趙四娘留在堂屋裏陪姜梨花玩兒。

別的東西倒還罷了,楊氏她們都對趙四娘買回來的那副肚肺和豬肚一籌莫展。老趙家和姜家都很少能吃到葷菜,就算偶爾想打打牙祭,也只會去割那麽一兩、二兩豬肉回來,還從沒有買過這些,因此都不知道該怎麽處理。

這時本應在堂屋裏的趙四娘忽然冒了出來,自告奮勇地說她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東西。

“這個豬肚我來洗。至于這副肚肺嘛……”說到這兒,趙四娘滿臉讨好地看向趙三娘,笑道:“洗這個有點費力氣,得姐姐幫我才行!”

趙三娘佯怒道:“好事想不到我,吃力的活兒盡來找我!自己弄回來的東西自己處理!”

趙四娘拉着趙三娘的衣袖,笑嘻嘻地說道:“我就知道姐姐最疼我了!”

“說吧,到底要怎麽弄?”趙三娘招架不住厚臉皮的趙四娘,無奈地問道。

要說起來“一副肚肺”的說法很奇怪,它包含豬心和豬肺,卻不包括豬肚。洗的時候豬心和豬肺不能分開,要是拿掉豬心的話豬肺就會漏水,就不好洗了。

前世的時候是把肺管套在水龍頭上,往裏面灌水。這兒可沒有自來水,于是趙四娘讓趙三娘把肺管用繩子紮起來,挂到門口的樹上,用漏鬥插進肺管旁的孔中,用水瓢往漏鬥裏灌水。一邊灌一邊拍豬肺,等到灌不進去了,再把豬肺從樹上取下來繩子解開,把裏面的水倒出來。等水倒出來差不多了,再往裏面灌清水,反複多次,直到洗趕緊為止。

Advertisement

見趙三娘挑了挑眉毛,趙四娘忙道:“這個法子我也是聽別人說的。人家說把豬肺洗幹淨了炖湯可香了!待會兒煮好了,我把第一碗盛給姐姐嘗嘗鮮!”

趙三娘哼了一聲,笑罵:“小馬屁精!”擺出一臉認命的樣子,提着豬肺去了屋外。

“外婆,咱先不忙着做別的菜,還是先把骨頭炖上吧!骨頭湯時間炖長一點才好喝!”趙四娘提醒道。

“哎,還是我外孫女懂得過日子!”楊氏誇獎道。

于是楊氏和姜氏倆人一個忙着洗骨頭,一個忙着生火,趙四娘乘着她倆不注意,偷偷抓了一把白面,又拿了碗往裏面倒了點醋,背對着倆人開始用白面和醋來搓洗豬肚。

其實洗豬肚這種活計趙四娘也想讓別人代勞的,可是白面在這裏是精貴的物什,家人怕是不會答應用它來洗豬肚的。可不用白面又洗不幹淨,沒法子,趙四娘只能自個兒親自出馬了。

就在趙四娘在奮力搓洗豬肚的時候,楊氏已經把骨頭洗幹淨,放到鍋裏煮了起來。趙四娘見狀提醒正在燒火的姜氏,要先用大火把水燒開,然後再改用小火炖,只有這樣炖出來的骨頭湯才好喝。

楊氏和姜氏見趙四娘看上去一副很懂行的樣子,不由得暗暗好笑。不過心想這些東西都是趙四娘賺回來的,就當是哄孩子了,都照着她的吩咐做。

“四娘啊,你說今兒晚上吃啥餡兒的餃子好呀?”楊氏笑着問道。

“餃子?今天為什麽要做餃子?”趙四娘奇道。

“咦?你買白面和肉回來難道不是準備包餃子的?”楊氏更奇道。

“今兒是外公五十大壽當然要吃面了,白面是買回來做面條用的。至于豬肉嘛,我打算做一大碗紅燒肉,給大家解解饞……”趙四娘還沒說完,就被楊氏母女倆整齊劃一的“你真敗家!”的指責眼神所震懾住,把剩下的話給吞了回去。

好吧,其實是她自己想吃啦!原本在肉鋪的時候,她只是想買點便宜的豬骨和豬下水的,可看到那塊肥瘦适中的五花肉時,不禁想起前世外公的獨家秘制“紅燒肉”,就臨時起意把它買了回來。

傳統紅燒肉是一定要加糖的,不然不好吃。可外公因為血糖高,在家人對他實施“禁糖令”之後,硬是創造出一款“鹹版”紅燒肉,滋味一點不比加糖的差,每當寒暑假就會去外公家小住的她,可沒少飽過口福。

不過看來今兒她是飽不了這個口福了。

楊氏決定跳過不着調兒的趙四娘,直接詢問一直圍着竈臺打轉的姜梨花。

“梨花呀,奶今天給你包餃子吃,好不好啊!”

“餃子?”姜梨花立時眼睛發亮,猛點頭說好。小梨花還記得過年的時候,奶給她喂過兩個餃子,可好吃了!

“奶,今兒有餃子吃嗎?實在太好了!”領着趙永忠父子去田裏的姜小虎回來了,聽到“餃子”兩個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和姜小虎一道回來的姜月娥和趙四郎也是一臉興奮。

經過商量後,大夥兒一致決定吃韭菜豬肉餡兒的餃子。至于趙四娘關于紅燒肉的提議徹底被否決掉了。

接着楊氏讓姜月娥去割些韭菜回來,自己則開始和面。楊氏到底是舍不得全部都用白面,還是往白面裏摻了點玉米面。

這邊楊氏的面團還沒揉好,姜月娥便帶着割好的韭菜回來了。這時鍋裏的骨頭湯也燒開了,姜氏往竈膛裏放了一根稍粗的柴火,把竈火保持在小火狀态,便起身幫忙摘韭菜。

過了片刻,楊氏把面團揉好,并在上面蓋了塊濕布。接着就從買回來的那條肉上割下一塊二兩重左右的肉,想起今兒是老頭子的五十大壽,咬了咬牙,又割了一小塊肉,有一兩重左右。然後她在剩下的肉上抹了薄薄的一層鹽,挂在了屋檐下。如今雖然是春天了,可天氣還很冷,把肉這樣放上一兩天還不至于壞。楊氏認為像豬肉這樣精貴的物什,可不能一下子就吃掉了,得多吃幾頓才夠本兒。接着她把割下的兩塊肉洗幹淨,放到砧板上開始剁餡兒。

就在楊氏打算把洗淨切好的韭菜倒入剁好的豬肉餡兒裏時,洗好豬肚的趙四娘自告奮勇地提出她由來調餡兒。楊氏想到剛剛駁回了外孫女做紅燒肉的要求,生怕外孫女會不自在,便笑着把這個差事交給了趙四娘。

楊氏母女仨人見趙四娘調餡兒的手法甚是熟練,看上去還真像那麽回事兒,不由得啧啧稱奇。這裏面最驚訝的莫過于姜氏,心裏直犯嘀咕:一向有點不着調的女兒什麽時候學會了這個本事了?不過她怕問出來會下了趙四娘的面子,也就沒有吭聲。

調好餡兒的趙四娘原本還想顯擺一下包餃子的本事,就在這時一直在外面洗豬肺的趙三娘黑着一張臉,把洗得幹幹淨淨的豬肺拿了進來,一把丢給了趙四娘,惡聲惡氣道:“一定要做得好吃點!要是不好吃,看我怎麽收拾你!”

趙四娘忙賠笑道:“一定好吃!包你吃了一碗,還想喝第二碗!”

趙三娘哼了一聲,想去幫忙包餃子,卻又被趙四娘拉住讓她去燒火。有這樣不省心的妹妹,趙三娘只能嘆一口氣,認命地跑去燒火。

姜家的竈臺上按着兩口鍋,其中一口正炖着骨頭湯,趙四娘就往另一口鍋裏倒了半鍋水,等水開了後,把切成小塊的豬心、豬肺和豬肚倒下去焯過水後洗幹淨。接着又往鍋裏倒了少許油,放入老姜、花椒和大料等爆香,再把豬心、豬肺和豬肚一起倒入鍋中煸炒。最後往鍋裏倒入冷水,用大火燒開後,讓趙三娘改為小火,說要慢慢炖。

忙完肚肺湯的趙四娘去取了一些白面,準備和面做面條。

楊氏見趙四娘倒的白面足足有三升,心疼不已,勸阻道:“四娘,既然今兒已經包了餃子,這面條還是不做了吧!”

“奶,今兒可是外公五十大壽,這壽面是一定要吃的!”趙四娘堅持道。不過看到楊氏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趙四娘還是做了讓步,把倒出來的白面又往回裝了一升。

這邊趙四娘剛把面和好了,那邊餃子也包得差不多了。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些聲響,姜月娥忙跑出去看,這才發現原來是姜老爺子回來了,于是大家都迎了出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