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賺一筆

趙四娘悄悄扯了扯她爹的衣角,趙永忠忙把趙四娘剛才提供給他的報價複述了一遍。

汪掌櫃低頭沉吟了一會兒,擡起頭來道:“這個價錢很公道。只不過……”

趙永忠見汪掌櫃有些猶豫,忙道:“您要是覺得貴,咱們可以再把價錢讓一讓。”

趙四娘扶額,心道:人家還沒正式開始還價呢,你怎麽就降價了呢?

不過既然她爹答應從十兩銀子裏抽個大頭給她,這會兒少賺幾個錢也就不計較了。于是趙四娘也幫腔道:“是呀,汪爺爺,價錢咱們可以再商量。”

汪掌櫃笑道:“倒不是價錢的緣故,這個價錢我完全能夠接受。只是比起買丸子,我更想把做丸子的方子買下來。”

“買方子?這方子有啥好買的?多做幾回不就會了?”實誠過頭的趙永忠脫口而出道。

這回趙四娘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坐在一旁保持沉默。沒辦法,被趙永忠氣成內傷的她,實在是無力吐槽。

聽趙永忠這麽一說,汪掌櫃不禁一愣,心道:到底是莊稼人,實在啊!

若是趙永忠跑到別家談生意的時候這麽說,肯定會被痛宰一番。可萬幸他遇上的是汪掌櫃,這汪掌櫃也是個實在人,不興欺負老實人。

只聽汪掌櫃坦率地說道:“說實話,剛剛我和劉廚子一起研究了一下這些丸子的做法,也看出一點兒門道來。可咱們怎麽也沒辦法把剁碎的魚茸搓成丸子,後來往裏面加了點兒面粉,也算勉強做了出來,可口感不好,味道也沒有你們家的鮮美。看來這小小的丸子裏頭大有門道呀!”

趙四娘正色道:“汪爺爺,您人這麽好,做生意又這麽實在,這個方子咱們願意賣給您!而且咱們保證不再賣給第二家,除了家裏可能偶爾做上一回自個兒吃,就連咱家鋪子裏也不再賣丸子了!”

趙永忠也忙道:“汪掌櫃,您只管放心,我小閨女剛說的話全都算數!咱們願意把方子便宜點兒賣給您!”

趙四娘又開始默默吐槽道:我的親爹呀!你前半段話說的挺好,可後半段裏的那個“便宜點兒”不說不成嘛?

汪掌櫃聽趙永忠說願意把方子便宜賣給自己,就知道這個實誠的莊稼漢沒有做過生意,只怕自個兒随便出個低價,他都會二話不說把方子賣給自己。可越是這樣,實在人汪掌櫃越是想要出一個公道的價錢。

汪掌櫃來之前已經尋思過了:梁記的少東家梁公子雖說會時不時途徑長樂鎮,迎接一些客人去靜海縣城,可梁記在北街有一家分號,多半選擇在北街的福來酒家裏接待客人。這回只是貴客喜歡吃魚,想起了他家的招牌菜“糖醋鯉魚”,才過來光顧他們慶豐樓。沒想到貴客吃得滿意,梁公子高興之下,決定把以後梁記在長樂鎮的酒宴都擺在慶豐樓,實在是意外之喜。

Advertisement

其實自從南北二街翻新後,位于老東街的慶豐樓生意就大不如前。只是他老了,不願意跑去和別家一争長短,守着老店靠着老主顧賞臉,每月微有盈利也就知足了。可他兒子在靜海縣城開了家分號,生意總是不上不下,打不開局面,讓他很是替兒子擔憂。

沒想到今兒個會得到這麽好的契機,雖然不知道梁公子接待的貴客是什麽來頭,可梁家本身就是靜海縣城有頭有臉的人家,這道四喜丸子得到梁公子一行的誇贊,他們慶豐樓算是露了臉了,連帶靜海縣城裏的分號也會沾到光。

如今他把方子買下來給他兒子送過去,借着梁家的勢頭,讓他兒子把這道四喜丸子當做招牌菜在靜海縣城推廣,這樣他兒子就再也不用為生意發愁了。

而且依照小姑娘答應的條件,這些丸子就成了他家酒樓獨家的生意。雖說看到他家酒樓生意好,肯定會有人跟風。可只要抓住這個機會,把丸子在短時間內推廣出去,他家的四喜丸子就是正宗,別家的丸子哪怕仿得再像那也只是冒牌貨。

于是經過一番考量的汪掌櫃給出了一個很優越的價格——一百兩。

一百兩?這回不僅是趙永忠,就連趙四娘也愣住了,因為這個價格實在是遠遠超出了她的估算。

不過趙四娘迅速回過了神來,她生怕節外生枝,忙道:“成!汪爺爺,您給的這個價錢實在是太照顧咱們了,為了感謝您,待會兒我再送您幾道做丸子的菜譜。現在咱們就立個字據吧!”

汪掌櫃覺得有些奇怪,父女倆來談生意,可怎麽看做主的都是這個小姑娘,而且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小姑娘談吐不凡。不過他想到梁記的當家夫人巾帼不讓須眉,同樣是小小年紀就出來談生意,也就沒有大驚小怪。

其實這個字據立不立對趙四娘家來說都無所謂,待會兒錢貨兩清,他們交出方子拿着錢就可以走了,有沒有字據都一樣。倒是對于汪掌櫃來說,字據上可以記載重要的保密條款。現階段而言,這些條款對他家酒樓的生意至關重要。這立字據由小姑娘主動提出,更是讓汪掌櫃高看了她一眼。

汪掌櫃也想盡快拿到方子,見小姑娘的父親趙永忠也點頭答應了,就忙取出紙筆來,将剛剛口頭約定的事項記錄了下來,交給趙四娘父女倆驗看。

這兒使用的文字類似于繁體字,因此這張字據上寫的內容趙四娘基本上能夠看得懂,見汪掌櫃寫下的內容和剛剛約定的一致,就讓他爹畫押。

讓趙四娘大感驚訝的是,她原本只是想讓他爹按個手印的,可沒想到趙永忠居然提起筆來寫下了他的名字。雖然寫得不太工整,可的的确确是“趙永忠”三個大字沒錯。不過現在沒這功夫詢問,趙四娘打算待會兒出去了好好問問她爹,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

這份“購買合同”一式兩份,汪掌櫃在兩份合同上簽好名後,自個兒留存了一份,把另一份合同連同一張一百兩的銀票交給了趙永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