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擔毛個心啊

何子衿覺着,穿越文的經驗不太準。

真的,起碼在她看來,這個年代,妻的地位起碼沒有她想像的那樣低,再者,尋常市井人家,真的很少有人納妾。

至于表小姐白蓮花一類,更完全套不到三姑娘身上。

這位姑娘堅強的像石頭一樣,她手腳俐落,針線活做的既快又好,跟何子衿吃棗子時就打聽碧水縣有沒有收針線的地方,聽三姑娘的意思,是想攬些針線活來掙錢。何子衿道,“倒是有繡紡,一般人家都是要繡件的。”

三姑娘有些失望,“我只會做些簡單的,還不會繡東西。”

“這急什麽,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兒也要一點一點的做,哪兒能一口就吃成個胖子。”何子衿咬着棗子道。

三姑娘笑,“你怎麽說話總跟個小大人兒似的。”

何子衿道,“心裏年齡比較大呗。”

三姑娘又是一笑,拿起棗子慢慢吃起來,果然既脆且甜。

第二日,沈氏應李氏之約過去,因李氏說有事相商,便沒帶何子衿一道。昨兒抓周禮熱鬧了一整日,李氏神色還有些倦意,沈氏勸她,“如今又要照看康姐兒,又要打點應酬,嫂子也偷空歇一歇。”

李氏笑,“沒事,秋天本就容易疲倦困乏。”

沈氏笑,“嫂子昨兒說有事,什麽事?”

丫環上了茶,李氏并不急,先請沈氏品茶,道,“你嘗嘗,上好的鐵觀音,這是福閩那邊過來的新茶。”

沈氏呷一口,笑,“我以前喝過一次鐵觀音,覺着味兒挺怪的,還不如我家裏喝的野茶。倒是嫂子這裏的,怎麽倒還帶着股淡淡的花香。”

李氏笑,“這不同于外頭賣的,是我們老爺弄來拿去打點用的,我這裏留了二斤自家喝。我給你留了半斤。”

“我卻之不恭。”昨兒給了三姑娘那般貴重的見面禮,今天又給她好茶,沈氏知李氏必是有事,便不客氣了。

Advertisement

“是這樣,這一二年,我們老爺常拿妹妹鋪子裏的醬菜,當土物送過禮。不瞞妹妹,有一位官老爺家,還就吃慣了你的手藝。就是我們老爺,也覺着妹妹這醬菜腌的好。”李氏笑問,“老爺是想讓我問問,妹妹有沒有想在州府開鋪子意思?”

這倒在沈氏的意料之外,沈氏想了想方道,“嫂子知道我的,婦道人家,原也不太懂這個。就是在咱們縣裏弄這麽個小鋪子,縣衙裏的打點都不可少。在縣裏是小本生意,倒是周轉的來,州府裏開鋪子就又不一樣。要是打點不好,哪裏容易去州府做買賣?”醬鋪子開了這一二年,沈氏也明白一些裏頭的門道。首要就是得把衙門打點好了,不然他們三不五時的上門,你買賣再別想做痛快的。

碧水縣是何家的祖籍,沈氏在這裏弄個醬菜鋪自然無虞的,州府如何一樣?

李氏坦誠相告,“我們老爺的意思是這樣的,妹妹既有這樣的手藝,若只在咱們縣有些可惜了。老爺說,要是妹妹願意,妹妹出手藝,其他鋪子之類的事,我們老爺負責,妹妹不必擔心,等着分紅就好。若妹妹無意在州府置鋪子,老爺問能不能買下妹妹的秘方來。妹妹放心,咱們同族的人,老爹與恭五弟也是極好的。就是買了這方子,一則絕不會外洩,二則,老爺也絕不會在碧水縣開醬菜鋪的。”

這不是小事,沈氏笑,“這我可做不了主,總要回去跟相公商量一二,想來忻族兄也是不急的。”

李氏原也沒想沈氏能一口應下來,笑,“我只管着傳個話,妹妹有準信兒跟我說一聲就是。”不論哪種,對沈氏都無壞處。

沈氏應下,“行。”

兩人又說些瑣事,臨近晌午,沈氏帶着李氏給的半斤茶味回家。這茶金貴,還是用錫罐子裝的,半斤分了四小罐,拿回家給何老娘瞧了,沈氏的意思是給何老娘留下一半,餘下的給何恭待客使。不想何老娘一罐未留,道,“這些樹葉子有啥好喝的,給恭兒喝吧,他們念書的秀才講究這個。”

沈氏道,“母親嘗一嘗,味兒還很不錯。”

“我嘗這個做甚!”何老娘興致缺缺,“要真是好東西,讓恭兒給許先生送兩罐去,後年又是秋舉之年,過了中秋,恭兒也要開始用功念書了。”這會兒把夫子打點好是沒差的。

沈氏一笑應了。

何子衿有心嘗嘗好茶,聽何老娘将茶扯到她爹秋闱的事,她就沒開這個口。因為但凡涉及到她爹考功名的事,何老娘素來是鐵面無私到不近人情的。根本不必開口,開口也是碰釘子。

晚間,何恭回家嘗了嘗那茶香,贊是好茶。正趕巧何子衿在,眼巴巴的瞅着她爹,說,“爹,給我也嘗嘗,行不?”

何恭倒不是舍不得給她閨女喝,不過,他仍道,“不成,茶喝了提神,眼瞅着天都黑了,你喝了容易犯夜。想嘗明天給你喝。”

于是,到第二日,何子衿才嘗到這極品鐵觀音。本身就是好茶,而且在這個年代,山青水秀,藍天白雲下長出的茶,味道可想而知。何子衿喝了又喝,一口氣喝了三杯,猶不滿足。何恭因她年紀小,只準喝三杯,何子衿只得作罷。

倒是沈氏同丈夫商量醬鋪子的事,何恭道,“各有各的好處,要是跟忻族兄合開醬鋪子,無非是回錢慢些,卻是個長久進項。賣方子的話,直接就有一筆錢。”

說了跟沒說一樣,沈氏問,“你說哪個好?”

何恭道,“都成。咱家日子還過得去,現在也不缺銀錢使,你想怎麽着就怎麽着。”

沈氏點點頭,她倒是想跟何忻合股開鋪子的,只是,她除了腌醬菜的手藝,啥都拿不出來。州府鋪子的話,肯定都要何忻來打理了。沈氏倒不是懷疑什麽,只是覺着,這樣做的話,何忻似乎有意讓利給她一般。

沈氏暫将事擱在心裏,想着待中秋後再去同李氏商量。

沈氏正拿不定主意,頭八月十五,沈素來了一趟縣裏,送了些節下瓜果,連帶着沈氏要做醬菜的兩車菜蔬,還有四只毛羽絢麗的野雞,兩只野兔,山貨若幹。

沈素笑,“去歲我去山上打獵,尋到幾只野雞蛋,正趕上家裏母雞孵蛋,竟一道孵了出來。雞生蛋蛋生雞,家裏如今好些個野雞,我往縣裏飯館子送了些,比家裏尋常的雞還有價,這幾只給伯母節下用。”

何老娘客氣,“你先拿去賣錢吧,家裏都有。”

沈素笑,“伯母跟我娘一樣,家裏養了那些雞,自己舍不得吃,總是想着賣了貼補家用。我都跟我娘說,過日子不在這一兩只雞上。你們有了年歲,吃用上精心些,既對身子好,也是我們做晚輩的孝心了。”

何老娘笑,“我們有什麽要緊的,你們順順當當的,我們這心裏就順當。”自沈素中了秀才,何老娘就瞧沈素無比順眼了,還說沈素,“我聽說山上野獸多,你年輕,喜歡去山上,也得注意安危,別一個人去,家裏老人不放心。”

沈素笑,“伯母放心,我有伴兒呢。”

“那就好。”何老娘道,“知你節下忙,只是既然來了,怎麽着也得住兩日再說。你姐姐也惦記你呢,阿冽也長大許多。”

沈素笑,“阿冽這眉眼,真是跟子衿像極了。”

何老娘素來沒啥立場,她笑,“外甥不出姥姥家的門,他們姐弟這小模樣,都有些像你。”

何子衿:……她弟如今又不像她祖父了……

說了會兒話,又問候過沈父沈母,何老娘便道,“去跟你姐夫說會兒話吧,中午你們一道吃酒,好生樂一樂。”

沈素笑應。

沈家雖在鄉下,甭看沒什麽特光鮮的節禮,卻都是極實惠的。瓜蔬就不必說了,沈素都是挑好的送來,餘者還有山上的幹蘑菇、幹木耳、幹果之類,這些東西在何子衿的前世自然是再尋常不過的了。但是在這個年代,皆是難得之物。

當天沈氏就命廚下殺了只野雞,放了蘑菇進去炖湯,鮮的了不得,何子衿連喝三碗野雞湯,飯都沒吃多少。她這個樣子,何老娘十分瞧不上,道,“倒像平日裏沒吃過東西似的。”

“很好喝啊。”何子衿道,“湯鮮,蘑菇也好吃,不過野雞肉不如家雞的香。”可見何子衿小小年紀已有小吃貨的素質啦。她這種行為,若在平日定要受到何老娘的抨擊,怎奈沈素在,沈素是極與外甥女有共同語言的,沈素笑“野雞肉本就發柴,最好就是炖湯,再鮮美不過。這蘑菇是晾幹了燒的湯,若是鮮着燒湯,鮮味兒更濃。”

何子衿道,“這就很好吃了,比集市上賣的幹蘑菇味道更好。”

“集市上賣的蘑菇也要看從哪裏采的,這些蘑菇是長在松樹林的蘑菇,你細細的吃,會有一種松樹的清香在裏頭。”

何子衿摸摸小肚子,萬分惋惜,“飽了,吃不下了。”

沈素哈哈大笑,“無妨,明日還有呢。”

何老娘深覺丢臉。

用過午飯,何子衿去廚下忙活了。野雞湯喝過了,褪下的毛羽她叫周婆子留着呢。何子衿叫周婆子幫她洗洗幹淨,拿回屋放到太陽底下曬幹,将尾羽插到瓶中,給他舅放在房中當擺設。她還叫着翠兒搬了兩盆花過去給她舅熏屋子,将窗子打開透透風。

何子衿來來去去的忙活,沈素站在她姐屋裏,隔窗看在眼裏,道,“這世上再沒有比子衿更招人疼的孩子了。”

沈氏笑,“自家孩子,自家看着自然是好的。”

沈素一笑,回身坐下,同姐姐說了些家中的事。知道家中都好,沈氏便放了心,笑,“我算着你也該來了。”

沈素拍她姐馬屁,“姐你慣是能掐會算的。”

“我準備了一些給爹娘的東西,到時你走的時候帶去。”接着沈氏就說起李氏與她說的事情來,沈氏道,“我還沒想好,你姐夫是兩可的,你常在外頭走動,說說看,到底該如何?”

沈素直接道,“忻大哥是買賣人,與其姐姐你這樣猜度不定,待明日我去找忻大哥問個究竟就是了。”

沈氏道,“也好,你姐夫不懂這些買賣上的事。你們男人說話比我們女人可方便多了,我不是愛占人便宜的性子,但起碼咱們弄明白了,哪怕少賺些銀子,心裏踏實。”

“姐姐放心,有我呢。”接着沈素問一句,“那位表姑娘是什麽親戚啊?”中午用飯時見了,在何老娘面前不好細問,于沈氏面前則無此顧慮。聽說是何老娘娘家侄孫女,沈素道,“這位表姑娘生的倒不似伯母。”何老娘那相貌,瞧着跟表姑娘簡直沒有半分血緣關系。

沈氏嗔,“這叫什麽話,看人豈能只看外表。”

“看人先看外表。”沈素也只是随口問一句罷了,笑,“跟咱們子衿不相上下了。”當然,在沈舅舅的心中,還是外甥女最好。

說到閨女,沈氏笑,“天天憨吃憨玩兒,我都愁的慌。”

“子衿才幾歲,這時候的孩子,就要憨吃憨玩兒才有趣。”說到外甥女,沈素笑,“咱娘在家裏總是絮叨子衿和阿冽。阿冽年紀小,離不開姐姐,子衿已經五歲了,早自己睡一屋,離了姐姐也沒什麽事。過了中秋,田裏都清閑了,讓子衿去住些日子吧。去歲因我要備考秀才,姐姐怕打擾我,過年沒叫孩子去,今歲我秀才都考出來了,家裏有的是人看着她,就叫她去玩兒些日子吧。”

沈氏笑,“去就去,待過了重陽再叫她去吧。”

“行。”沈素笑,“到時候我來接子衿。”

姐弟兩個說着便把何子衿的行程定下來了,至于三姑娘,除了何子衿這個前世看小說看壞了腦袋的腦補帝,根本沒人當回事兒。世間哪兒那麽多恩怨情仇大逆襲啊,三姑娘雖是個美人,然世間美人多了去,遠的不說,沈氏沈素皆是美人。在他們瞧着,三姑娘相貌是不差,可也就那樣了,有個毛好擔心的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