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蘇糯睡下,戎耀便下了山,這一次下山,戎耀并沒有直接去鎮上,而是去了山下的村子,野豬塊頭太大,戎耀一個人扛到鎮上着實不太方便,他決定先拿幾塊肉給戎三叔和鄭阿爺,順便再去裏正家走動一下,把村裏唯一的驢車借下來。
說起來,戎耀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就已經在山上,這一段時間更沒有去過村子,他只好依靠原主的記憶去戎三叔家。
比起山上的幽靜空曠,村子則更熱鬧一些,早上各家各戶的煙囪都冒着煙,農田裏的種子也發了芽,不少村民都一早起來去地裏伺候秧苗。
路上戎耀遇見幾個村民,他們都先是愣了一下,随後才與戎耀打招呼,“戎耀,你傷養好了?背簍裏是啥東西啊?”
家裏沒有用來包肉的荷葉和油紙,戎耀只能用草繩子将肉捆上放在背簍裏,主要就是不想因為豬肉這東西和人多費口舌。
戎耀聽了僅是敷衍應道:“是我在山上找到的吃的,打算給我三叔和鄭阿爺拿去。”
“哎,你終于懂事了,你三叔家确實不容易,有那麽個病娘子,你這樣做是好的。”村民們雖然不知道戎耀背簍裏究竟裝的是什麽,但在他們看來,懂得回報就是最好的。
有的本來想上地幹活的村婦,看見戎耀在,也紛紛圍上來看熱鬧,有的嘴巴閑不住的,直接問起戎耀山上的事,“戎耀我聽他們說,山上鬧鬼,你住這幾天可有感覺到怪異?”
對于山上鬧鬼這一事,戎耀真的不好解釋,因為他現在也沒有看見大家所說的鬼,只是昨天半夜的敲門聲,讓他心裏犯着狐疑,他的聽力絕對不會出錯,昨天晚上确實有人敲門,只是他不想說出來讓蘇糯和戎玉害怕,才選擇編了一個謊言搪塞他們。
面對村民的詢問,戎耀正準備回答,那頭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漢子走過來,打斷所有人的談話,對着戎耀呲牙說道:“堂哥我這都好些時日沒見到你了,你又高了許多啊!”
面前的漢子瘦高個子,麥色皮膚,眼睛不大不小,笑起來眯在一起,與戎家三叔很是相像,戎耀很快就認出了面前的漢子正是戎三叔家的兒子戎鄭實。
戎鄭實從幾年前就開始陪着雙親在各地求醫問藥,很少能見到原主,但因為他和原主兒時感情比較好,所以才會表現的如此親近。
戎耀笑了笑,直接說道,“我昨天獵了一些野味,就想着給你們送些過來嘗嘗鮮。”
“那感情好!我爹和我娘昨天還念叨你呢,還說改天帶我去山上看看你,沒想到你直接過來了,來,跟我回家!”戎鄭實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無視在場看熱鬧的村民,領着戎耀往家走。
戎三叔家位于村前頭,與村裏的房子一樣,都是青磚瓦房,就是房子小了點,院子也小了許多。
在老戎家未分家的時候,這宅子和山上的戎家老宅都是空着的,大家都住在村中心的戎家大宅裏,那宅子是村裏最大且裝修最好的宅子,戎家老二在戎耀的爹死後,以為老爺子養老順便養活戎耀兩兄弟為由,霸占了戎家大宅,将戎三叔一家排擠到了這裏。
Advertisement
進了院子戎鄭實朝着屋裏吆喝了一聲,随後戎三叔從裏面走了出來,戎三叔見來者是戎耀,笑得越發和善,他把戎耀招呼進屋,柔聲問道:“這麽早就下山,是不是還沒用飯?三叔去給你煮碗素面吧!”
戎耀知道戎三叔家的生活狀況,忙不疊阻止戎三叔,“三叔不用忙活,我吃了早飯才下山的,一點都不餓。”
戎三叔點點頭,準備和戎耀說會兒話,那頭鄭阿爺便從裏面走了出來,戎三叔忙不疊從椅子上起身迎了上去,“鄭伯,我媳婦兒怎麽樣了?”
“你媳婦兒她身子骨弱,寒涼入體,才會咳嗽不止,如今服了藥睡下了,這藥你小火煎煮,服上三日即可藥到病除。”鄭阿爺說完就準備去拿地上的行李,正好看見戎耀,并在戎耀四周瞧了瞧,對着戎耀問道:“戎耀你今兒咋來了?你弟呢?”
“在家睡懶覺呢,昨天晚上吃了一頓肉,吃壞肚子上了半宿茅房,再加上又遇到其他事,到了早上才睡下。”戎耀本想給三叔家送完肉,再去鄭阿爺家,沒想到在這就碰見了鄭阿爺,也為他節省了不少的時間,畢竟一會兒他還要去鎮上,他想了想便把手裏的肉提到戎三叔和鄭阿爺面前,痛快說道:“三叔鄭阿爺,這是我昨天獵到的野豬,你們收着嘗嘗鮮,正好也給我三嬸補補身子。”
“這哪行,你日子過得也不容易,哪能收你的東西,你拿回去,你們哥倆吃。”戎三叔幾乎是在戎耀說完話以後就拒絕了戎耀,在他看來,戎耀和戎玉已經很苦了,他怎能昧着良心吃孩子的東西。
戎耀早就猜到戎三叔會這樣說,他在鄭阿爺跟着拒絕之前,徑自說道:“我阿爺以前就教我,做人要知恩圖報,三叔和鄭阿爺于我們兄弟有恩,我們哪有不報的道理?若是你們不收,我們小輩以後再有什麽困難,也不好再找你們了。”
“你這孩子……”
戎三叔話還未說完,那頭鄭阿爺走上前,接過戎耀手裏的肉,笑着說道:“你小子是越來越懂事了,這肉我收着,但我有一個條件,以後有啥事不能自己憋着,來找你鄭阿爺,咱們還像以前一樣。”
“好嘞!”戎耀脆生生的答應了鄭阿爺,随後看向一旁很是為難的戎三叔,“三叔,你看鄭阿爺都收了,咱就不能見外了。”
戎三叔面露難色,他沉思良久,随後嘆了口氣,吩咐戎鄭實收下野豬肉,無奈的看着戎耀,“你這孩子,怎麽越長大越倔強,以後不要再這樣說了,我是你三叔,你哪能說不來往就不來往?”
面對戎三叔的喋喋不休,戎耀一一應下,他與大家又說了許多山上的事,見時間差不多了,便準備去裏正家借驢車。
鄭阿爺也準備離開,卻在整理自己行李的時候,愣了愣叫住了戎耀,“戎耀,你且留步,這東西你拿着。”
“鄭阿爺這是?”戎耀掂量着手裏的油紙包有些懵。
“我之前在外地會友,今早剛到咱們村兒,就被你三叔拽過來給你三嬸看病,都沒來得及回家,這油紙包裏是種子,有甜瓜西瓜,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種子。”鄭阿爺頓了頓又說道:“咱們這都種糧食哪有地方種它們,倒不如給你,你随便在山上鼓搗。”
其實,在之前戎耀有想過種一片瓜果,但在鎮上的種子鋪裏沒有找到水果種子,萬般無奈之下才絕了念想,卻不想在這歪打正着的得到了,他小心翼翼的收起油紙包,對鄭阿爺拱手道:“多謝鄭阿爺,你們等着夏天吃瓜吧!”
“成!”戎三叔笑的一臉欣慰,他大哥的孩子終于長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沉悶的孩子,他在感慨之餘想起自家媳婦兒之前交代自己的事,忙不疊叫住戎耀在原地等候,自己則跑去後院,端了一籃子的小雞仔過來,他因跑得太急,氣息有些不穩,“戎耀,這是你三嬸前幾日孵出來的小雞仔,她還說要給你送去,如今你來了,便都拿回去吧!”
戎耀接過籃子,籃子裏面的小雞仔似是剛睡醒,一個個唧唧唧的靠在一起互相取暖,猶如一塊土黃色的毛絨毯。
山上的老宅子地方大,正适合養一些活物來熱鬧一下,戎耀在戎鄭實的幫助下,把小雞仔放進了自己的背簍,與戎三叔他們說了幾句話,便去了裏正家。
這年頭誰都饞肉,就算裏正也一樣,而且旁邊還有鄭阿爺在,裏正直接推掉先前借驢車的人家,把驢車借給了戎耀。
戎耀兒時是在鄉下度過的,爺爺家養馬,他在爺爺的教導下,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趕馬車,而且原主以前也沒少幫家裏幹活,趕起驢車也是駕輕就熟。
驢車行駛在鄉間小路上,發出噠噠噠的聲響,招來不少跟在驢車身後看熱鬧的人,其中一個身着花衣的村婦,比其他人還要好奇,她走到那幾個正在議論戎耀的婦女身邊,語氣嘲諷道:“戎耀去裏正家借車幹嘛?難道是在山上住不下去了,要用驢車搬家?”
旁邊的村婦收回視線,看向一臉得意的花衣婦女,随口應道:“哪裏住不下去?我聽裏正夫人說,戎耀今早給他們送豬肉去了,而且好像也給了戎老三和鄭老頭兒。”
“哎喲喲,咱們這平常農家一年都吃不到豬肉,只有過年的時候,殺了豬才能吃到豬肉,這要多大福氣才能在平常日子裏吃到豬肉!”
“聽別人說有好幾斤吶,夠戎老三他們一家吃多少天的了。”另外一個年紀大一點的婦女無視花衣婦女越來越黑的臉色,湊上前用手杵了杵花衣婦女的手臂,眼睛放着精光似的打聽道:“秀荷,難道戎耀他沒去你們家?怎麽說你家那口子也是他二叔啊。”
“不就是幾斤肉,你當我稀罕,他不來更好,免得以後來找我們照拂。”李秀荷心裏記恨戎耀沒給她送肉,面上卻表現的極其不屑,畢竟當初是她撺掇戎老二與戎耀斷親的,如今再表現的難受,豈不是讓人看了笑話?
年長的婦人,站在一旁笑着打哈哈,“這你就不用擔心了,你看戎耀那小子都能打獵殺豬了,哪裏還會找你照拂?”
“就是的,這戎耀才十八,小夥子踏實肯幹,以後還是會有出路的。”
婦人們一旦閑起來就會七嘴八舌的說個沒完,李秀荷的臉面有些挂不住,在大家沒注意的情況下悄聲離開,在回家的路上,她思前想後,終于想到了一個也能吃到豬肉的法子。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小夥伴三千夢,淩宇琛給咱投的地雷還有小夥伴雲輕逸給咱投喂的營養液~抱住偷偷麽麽噠~
各種瓜瓜的種子有了,就可以種瓜啦o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