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姑娘家家
寧國公夫人陳氏在京城中那是出了名的命好,十五歲的時候嫁給寧國公府嫡次子為妻,那個時候她就已經是高攀了。
那個時候,顯赫人家都不願意将女兒嫁到寧國公府去,畢竟寧國公府有個身份顯赫的長嫂,嫁過去只怕也是看人臉色行事,倒是叫金陵陳家鑽了個空子。
可沒想到過了幾年後寧國公姜衛去世,她的丈夫一躍成為了寧國公,後來她生下長子的時候,丈夫更是将身邊的姨娘通房打發得遠遠的……京城上下誰不說命好?
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她之前在韶華長公主跟前投乖賣巧,如今到了小丫頭跟前,也是如此,只強撐着笑道:“還是阿煙你想的周到,是二嬸這邊想岔了。”
她臉上的笑意不減依舊,“過幾日就是你母親的生辰了,錦姐兒繡姐兒說宜繡坊新來了幾個繡娘,擅繡蜀繡,衣裳做的精致好看,明兒請過來給你們姐幾個做衣裳。”
“咱們阿煙生的好看,到時候多做幾件新衣裳……”
姜煙笑着點點頭,面上是一片歡喜之色,心中卻是不恥——求人的時候知道好言好語了?但凡她出事時,陳氏說一句好聽的話,她今日就不會是這樣的态度了。
上輩子她落水之後,皇太後一怒之下趕了過來,便将她重新接回宮裏頭去了,這韶華長公主的生辰,她也沒有參加……如今還是見識見識的好。
陳氏辦事速度還是挺快的,第二天宜繡坊的繡娘就來了,一同過來的還有新料子。
姜煙聽聞要去選料子做新衣服,很快就去了。
新衣服……誰不喜歡?反正又不用她出銀子!
她過去的時候,姜錦和二房唯一的姑娘姜繡為了一匹胭脂紅滿繡的绡紗争奪是不可開交,兩人你來我往,誰也不肯讓步。
對這些,姜煙沒什麽興趣,就算她不聽不看也知道,最後定是姜錦贏了。
她與陳氏請安後,看似是去選料子了,實際上卻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不遠處的陳氏身上。
陳氏正和身邊的媽媽說話,聲音壓的很低,“……你說這韶華長公主過生辰,我要不要差人去請老夫人回來一趟?老夫人要是不回來,外人又會說三道四,寧國公府面子上挂不住,國公爺若是知道了定會訓斥我都不是。”
姜煙也知道這樣不應該,可上一世,她有太多的事情不清不楚,這一世想要一探究竟,不聽白不聽!
那媽媽瞅了一眼,見幾個姑娘都在選料子,聲音便壓下去了幾分,“話雖這麽說沒錯,可夫人也是難做,您将信送去了,老夫人也不會回來的……可若是不送信,也說不過去。”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主子們鬧得不痛快,她們這些人也得跟着不痛快,“這事兒唯有韶華長公主出面才有用,韶華長公主雖高傲,可也知道這件事情的輕重緩急,她過生辰,這婆母都不露面,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更何況當日的事情本就是韶華長公主不對……”
姜煙仔細聽下去這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原來是韶華長公主當日聽聞聽皇太後要将她送回來,什麽也不問,與老夫人說想把姜錦送進宮陪在皇太後身邊,說是皇太後年紀大了,身邊得有人盡孝。
姜老夫人一聽這話臉色就不好看,皇太後在宮中身邊又不是沒有孫子和孫女,哪裏就需要寧國公府的姑娘巴巴去盡孝?他們寧國公府又不是那等沒見過榮華富貴的破落戶?
婆媳兩人還因為這事吵了幾句,姜老夫人是個有手段的,當即就攔下了韶華長公主給皇太後送信的人,二話不說又親自進宮一趟,不知道她老人家說了些什麽,姜錦最後是沒能進宮的。
知道這件事,韶華長公主在院子裏發了好大一通脾氣,氣的姜老夫人直接去別院養病了。
姜煙忍不住搖搖頭,韶華長公主不是個笨的,可凡事牽扯到她女兒頭上就有些耐不住性子。
陳氏也覺得姜老夫人說得對,她也是有私心的,這寧國公府裏統共就三個嫡出的姑娘,若是兩個都養在皇太後身邊,那她的繡姐兒成什麽了,“正院那位從白馬寺回來心情總是不錯,到時候我選個合适的時候與她說說……”
她這話還沒有說完,便聽到姜繡哇哇的哭聲,更是指着姜錦道:“明明是是我看中這匹料子的,你憑什麽要同我搶?你還是姐姐了!”
陳氏再也不能熟視無睹了。
姜煙的注意力也被吸引過去了,原來是姜錦敵不過有道理的姜繡,氣急敗壞,朝着姜繡的胳膊上狠狠拍了幾下。
小孩子下手沒輕沒重,姜繡又是嬌滴滴的,當即就哇哇哭了起來。
陳氏趕過去,撩開姜繡的袖子一看,果然見那白胖的胳膊上留下了紅色的印記,當即就心疼的倒吸了一口氣,“錦姐兒,你怎麽能動手打妹妹?”
姜錦早已被慣的不成樣子,就是做錯了事也絲毫不覺得自己錯了,別過臉,不屑一顧道:“我哪裏有錯?祖母在府中的時候就時常教導我們長幼有序,她這個當妹妹的怎麽能同我搶東西?”
這這話說的好像有些不要臉了!
陳氏都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她這個當二嬸的也不好同侄女計較,只拉着姜繡的胳膊,忙要身邊的媽媽去拿藥膏來。
正在翻撿料子的姜煙聽了,只淡淡道:“長幼有序?原本我是沒打算同繡姐兒争的,既然錦姐兒都這樣說了,那這批料子我要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姜煙身上。
在衆人的印象裏,姜煙平日都是伴随在皇太後身邊,身上的衣裳都是顏色老氣、樣式陳舊的,如何會挑選一匹胭脂紅滿繡的绡紗?
陳氏不敢得罪姜錦,可不願自己女兒吃了暗虧,想着這批料子送給姜煙也好,随着她們姐妹倆去鬧,反正鬧不到他們二房頭上,只笑呵呵打着圓場,“阿煙說的也對,你才回來,之前我進宮的時候聽吳嬷嬷說了,你就沒幾件顏色鮮亮的衣裳。”
“過幾日你母親過生辰總要穿得鮮亮好看些,給你母親長長面子,到時候一雙女兒站在她身邊,叫旁人都羨慕她!”
姜錦卻是咬着後牙槽,狠狠瞪了她一眼,自己說出去的話當然沒有收回來的道理,要不然,面子往哪擱?
不過是一匹滿繡的绡紗罷了,她回去禀告母親一聲,讓母親給她找十匹1回來!
她心裏是一個勁兒的安慰自己,可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是滋味。
上輩子的姜煙可是做過皇後的,對這區區一匹绡紗還不至于放在眼裏,這剛回到院子就吩咐到紅蘿——你拿着這匹料子去二房一趟,就說我将這料子送給姜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