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星期五第一節晚自修時,教室裏很安靜,周初五在寫英語作文。
陳春燕問她兩道數學題,讓她下課後再跟她講解。
過了一分鐘,原本明亮的教室忽然陷入黑暗,連風扇都不轉了,整個高三樓忽然沸騰喧鬧起來,傳來拍桌子起哄的聲音。
學校斷電了,之前學校就有斷電的情況,只不過不是在自修,而是在白天上課的時候。
孫強立即放下筆跑出去觀望,只有高三樓是完全暗下去,高一高二那邊依舊亮着燈,走廊外一下子多了很多人,每個人都異常興奮。
孫強回教室時發現黃慶明的桌子上有一只蠟燭亮着昏黃的光,“什麽騷操作,慶明你還随身帶蠟燭的。”
黃慶明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你懂什麽,我們學校斷電沒電又不是一回兩回了,蠟燭是個好東西,你值得擁有,不得不說這一斷電,炸出很多自修期間帶電子設備的人,浩哥就是其中的一個,說好的上課自修期間不可以帶電子設備來教室的呢。”
叢浩的确已經在光明正大玩手機。
學校修電不是一時半刻能修好的,基本上大家已經無心學習,開啓閑聊模式。
黃慶明:“想不想聽我們學校的歷史?”
孫強正無聊,站着倚在儲物櫃上,一只腳搭在他的椅腳上,“我們學校什麽歷史?”
黃慶明咳了兩聲,一本正經道:“我們學校不是前幾年才全部搬到新校區,據說我們新校區這邊是墳場,這一片其實全是墳墓,後來這塊地被開發商收購才把墳墓全部移出去,這才有我們學校。”
這附近的人全湊過來聽黃慶明說話,大家都挺好奇的,周初五也不例外。
陳春燕已經緊張地握着周初五的手。
“墳墓嘛,你們都知道的,傳說中陰氣很重的地方,學校這邊考慮到這個因素,所以在建築上有特意留心,你們看我們學校的主樓有十七層高,處在正中央,像不像一個守護的巨形劍矗立插在那裏,周圍的實驗樓教學樓各種樓只有七層,跟主樓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半弧形,聽說是為了把那些髒東西全部擋出去,還有我們學校大門的六根大柱子,那也是有講究的,有一次成語叫六根清淨,所以特別澆築了六根柱子。”
燭光一搖一晃,加上黃慶明故弄玄虛地壓低聲音,氣氛變得詭異起來,說得挺像那麽回事。
Advertisement
周初五能感覺到陳春燕握她的手握得更緊了,她本來還沒覺得有什麽,忽然脖子上多了一只手,她猛地回過頭,發現是程亦舟。
“你吓我一跳。”
程亦舟笑着打趣:“做虧心事了?”
“慶明在講我們學校的歷史,聽說以前這一塊全是墳墓。”
程亦舟不置一詞,拉來一張凳子坐在周初五旁邊,挨她挨得很近,昏暗中大家都沒注意到兩人的距離。
孫強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問道:“除了這個還有其他的嗎?”
黃慶明摸了摸他的下巴,繼續道:“還有就是我們學校從舊校區搬來新校區第一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很詭異的事情,當時有個住宿生,是個女生,在晚上十點多來到高三教學樓的天臺,跟失了魂一樣一直往天臺盡頭那邊走,當時有老師看到她上天臺,還一直叫她,她跟沒聽見似的往前走……”
黃慶明把所有人的胃口全都吊起來,卻又停住。
“然後呢?”喬南風第一個耐不住問然後。
黃慶明詫異地看着周初五後面的喬南風,“原來你可以跟男生說話啊,我們都以為你不會跟男生講話。”
“別轉移話題,趕緊說完。”喬南風白了他一眼。
“好,那我繼續說了,然後那個女生一直走到欄杆前,準備踩上橫欄準備跳下去,好在那個老師眼疾手快把她拉住,女生當場就暈過去了,當她醒來的時候,她完全忘了這件事,說她一直以為自己在宿舍睡覺,所以謠傳那個女生是被附身了,第二個故事聽說是發生在兩年前,有點少兒不宜,你們确定要我說下去嗎?”
學校的電還沒來,大家已經在嚷嚷着好熱,不少人到走廊上乘涼。
而黃慶明這一塊的人全待在教室裏面,聽他講故事,見他故弄玄虛,周初五忍不住想打他,催促道:“快說,別磨蹭。”
“第二個故事就不是鬼故事了,就是當時兩個高三的學生,男女朋友的關系,兩人當時在學校的洗手間那個啥,被人拍到視頻,然後傳出去,對學校名譽造成損害,所以學校對他們兩進行了勸退處理。”
陳春燕一臉茫然,“那個啥是什麽?”
黃慶明跟孫強頓時哈哈大笑,眼神變得龌龊。
黃慶明最後還來個收尾,“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各位聽衆聽聽就好,圖個開心。”
“浩哥,你是晉州人,你以前來過這裏嗎,真的是墳場?”孫強問一直在玩手機的叢浩,叢浩點頭。
整個晚自修結束,電都沒有來,大家紛紛收拾東西回宿舍。
程亦舟走出校門口見到他媽媽的車,打開副駕駛的車門坐進去。
“兒子,我在家給你熬好八寶粥,現在正放在冰箱裏冷凍,你回去正好可以喝。”
“嗯,謝謝媽。”
……
國慶長假即将到來,不少人在期待着這次長假,長假中又夾着中秋的三天假,加起來一共放九天假,只不過高三跟高一高二放假時間不同,他們只放五天假。
即使是五天,對于一周上六天課程的他們也是福利,只是在這種福利在放假前一天被各種科目發下來的試卷削減了不少,物理這次發得最多,一共三套,其他科目是兩套,加起來就是十三套試卷。
孫強抱怨:“還不如不放假,一放假就猛發試卷,都不考慮我們的感受,中秋節就是為了吃月餅,誰還做試卷,不知道這次複印費又要加多少錢,初五,你回家嗎?”
“回啊,只不過我第二天早上才回。”
臨近放假,汽車票難買,最重要的是排隊等上車的過程太痛苦,上一次她中秋回家基本是人擠人,她排了四個小時的隊伍才上了車,上車後還沒有座位,站了兩個多小時才回到揚縣。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更,第二更是淩晨了,大家不用等,可以明天再來看,明天應該依舊是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