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五月的法蘭西,初夏的法蘭西,本來應該是綠樹成蔭、百花盛開的時候,可是因為獵巫運動的猖獗,因為死靈之氣的蔓延,整個法蘭西乃至是整個歐洲都是死氣沉沉的。

死氣可不僅僅會把人類變成骷髅,也不僅僅是動物會受到影響,植物也一樣。本來,盧瓦爾河沿岸古堡成群、風景秀麗,還有無數的葡萄園,可是現在,仿佛寒冬永遠地停留在了這片土地上,葡萄藤就宛如凍僵的蛇一樣,趴在葡萄架上,不見一絲綠色。地上也是灰撲撲的,路邊不見野草,山上不見青綠。

一片荒蕪。

因為獵巫運動的原因讓人口大減也使得糧食壓力大大減少,可是愁苦依舊挂在人民的眉宇之間,就連那些古堡的主人也是憂心忡忡。

雖然住進了凡爾賽有[米迦勒的恩賜]的庇護不怕自己變成骷髅,可是領地沒有出産,對于他們來說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凡爾賽的一切開銷都必須自理,這就意味着大筆的支出。可同樣,各地都面臨着糧食絕收的可怕未來,也使得糧食也越來越貴。

因此,從趙長卿和路易十五的隔空對話的那天起,就有貴族開始游說路易十五,希望路易十五能夠去盧瓦爾河口迎接“米迦勒的化身”:

“哦,陛下,這樣比較有誠意。”

會這樣提議的貴族們都是法國老牌的貴族,他們的城堡就是就在盧瓦爾河岸就是距離河岸不遠的地方。

他們可是聽說了,[光明禮贊]的作用範圍足有上百公裏——趙長卿在倫敦施展[光明禮贊]的時候并不是全力施為——如果那那位尊貴的親王哄高興了,人家只要多施展幾次[光明禮贊],那他們今年的收成就有了,他們的莊園、他們的城堡、他們的領地就有救了。

不過是幾句話而已,為什麽不做?

他們不止在國王路易十五面前游說,還費盡唇舌說服了首相弗勒裏紅衣主教。

“聽說英國的喬治二世可是親自去加勒比海求見殿下的呢。如今,公爵殿下都已經明确地告知日期,那我們還在凡爾賽等着就顯得不夠恭敬了。畢竟,那位可是米迦勒的化身,天國副君。”

路易十五雖然表面上冷淡,可實際上,今年不過十六歲的他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即便很會裝出一副權威的模樣,可他的膽怯根本就瞞不過那些精明的貴族。

雖然說在法國,早在先王路易十四的時候就已經王權高于神權了,可是天主依舊是每一個人心中的信仰。哪怕現在法國骷髅肆虐到處都是死靈,可是這些“邪惡”的存在反而讓法國人堅定了內心的信仰。

沒錯,有天主就有惡魔,既然惡魔是真實存在的,那麽天主也是真實存在的。就是因為知道我們的痛苦,仁慈的天主才會讓米迦勒降臨人間。

抱持着這樣的想法的法國人不是一個兩個,就是在獵巫運動中飽受苦難和折磨而幸存下來的女貴族們也如此堅信不疑。

Advertisement

這種想法也為趙長卿提供很大的方便。後來歐羅巴人知道趙長卿和他的部下們是從數百年前的世界穿越而來的時候,更是對趙長卿乃是米迦勒的化身一事深信不疑。

因此,還沒有進入西元歷的五月才四月中旬的時候,路易十五就帶着王後瑪麗·蕾姍斯卡——蕾姍斯卡肯定不會願意一個人留在凡爾賽,哪怕是挺着大肚子,她也會跟着路易十五,畢竟[米迦勒的恩賜]就在路易十五的手裏,現在的法國,沒有比路易十五身邊更加安全的地方了。

沒辦法,另外一枚[米迦勒的恩賜]已經送去梵蒂岡,法國只剩下一枚[米迦勒的恩賜]。不過好在那些聖十字架不少,不但弗勒裏紅衣主教的脖子上挂着一個,就連王後和王後身邊的神甫也分到了。

不止法國內地(這裏的內地是指法國除巴黎以外的地方,在法國,尤其是有關法國大革命到七月王朝時期的文學作品裏面,巴黎人往往把除巴黎以外的其他地方都叫做內地。路易十五早期不知道是否如此,反正就這麽寫了。),就連英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得了消息。

現在因骷髅天災而苦的可不是法國一個國家,而是整個歐洲!

英國是最早爆發出骷髅天災的國家。因為血腥瑪麗女王是位非常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她明面上答應跟清教徒和平相處實際上在私底下卻執行羅馬天主教的清潔政策,迫害清教徒,造成了不少英國貴族的無辜冤死,也徹底惹怒了英國議會。英國議會在瑪麗女王的妹妹伊麗莎白女王登基之後,再度拿出了亨利八世的《王位繼承法》,将剝奪了王室之中所有的羅馬天主教徒的王位繼承權,使得當時英國王家超過五百位成員永遠地失去了王位繼承權。

因為英國的國情,使得英國人并沒有跟法國和西班牙等天主教國家那樣瘋狂獵巫,相反,在英國,除非你當衆變成骷髅,否則,只要有個體面的身份,警察和士兵就不會上門。

這也使得歐洲大陸上的大量貴族湧向英國。

但是,這不等于說英國就好受了。相反,倫敦街頭時常會有骷髅出現!

受骷髅天災的影響,英國人的生物鐘都往後調,跟法國人一樣,他們都把晚上八點當成了一天的開始——因為只有月光才會讓惡魔顯形!——只要是體面人,就不會只在白天出門,因為那等于是告訴別人,你有多麽的不對勁。

另一個重大的影響那就是——英國的糧食一直在走高!

沒錯,大量人口的湧入,直接影響就是糧食需求。趙長卿雖然每到月圓的時候,都會去一趟倫敦施展一次[光明禮贊],可是英國本土就那麽,沒了美洲廣大的殖民地向英國輸入各種資源,英國也只能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争奪非洲的殖民地,畢竟,這只有非洲比較近,尤其是是尼羅河三角洲,拜尼羅河定期泛濫所賜,尼羅河兩岸的土地非常肥沃,因此是小麥非常重要的種植區。

這也是為什麽之前弗勒裏回法國的時候,那些船把弗勒裏放到岸上就離開的原因——他們還要去英國抛售船上的糧食。

這也是英國人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情:這些遠東人不要金子,也不要羊毛——加勒比海遠在熱帶,就是冬天也是一件襯衫一件外套的事兒,根本就不需要他們的羊毛——更不要糧食,反正農副産品都不需要,英國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礦藏!而英國方面呢,需要糧食需要咖啡需要茶葉需要絲綢,需要各種各樣的東西,就連英國人引以為傲的棉布在對方面前也完全沒有優勢!——不被比成渣已經很好了。

更別說,現在的英國根本就承擔不起惹怒人家的代價。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國王喬治二世派遣使者,也就是趙長卿的老熟人克勞倫斯公爵韋瑟比·斯旺和他的女兒公爵小姐伊麗莎白·斯旺以及查爾斯·湯森勳爵。

這兩位回來,一來是觐見趙長卿,二來,則是為了跟趙長卿談貿易。

英國需要大量的糧食,可是巨大的貿易逆差已經讓英國開始承受不住了。英國相信,要不了多久,法國也會面臨同樣的狀況。既然如此,為什麽不跟法國聯合起來呢?

在不得罪對方的情況下,盡力為英國争取到最好的條件,這就是英國方面的訴求。

不過,鑒于英法是世仇,路易十五根本就沒有接見任何一個英國人,他甚至公開表示了對英國的反感——你們是已經得到了米迦勒的恩寵,法國可是什麽都沒有呢!

不止法國方面,西班牙、葡萄牙和德國諸城邦都是如此,就連流亡在外的瑪麗亞·特蕾西亞也不顧一切地從英國趕到拉菲古堡,就是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見到那位尊貴的殿下。

瑪麗亞·特蕾西亞甚至還希望能給對方留個好印象,讓對方也恩賜自己一點什麽,說不定自己還能夠因此為依據,重返奧地利,登基為女王。

不止瑪麗亞·特蕾西亞是這麽想的,無論是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的君主們,還是德國的那些選帝侯們,抑或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貴族們,他們都是這麽想的。

因此,即便明知道路途艱險,很有可能自己也會被死氣侵蝕變成骷髅,可是那些王族和貴族們都選擇出發,前往盧瓦爾河口迎接那位尊貴的殿下。

這些貴族們為了給米迦勒的化身留個好印象,到處打聽東方的事情,哪怕明知道英法是世仇,也偷偷地去拜會了伊麗莎白·斯旺,希望從她的嘴裏得到更多的有關遠東親王的喜好。

就是拉菲古堡附近的幾個城鎮、村落,像波依雅克村、魯瓦揚等地都擠滿了人。這裏的人雖然個個衣衫褴褛,可是随着日子越來越近,人民也越來越狂熱,每一個人都堅信,只要那位遠東親王來了,法國就能夠脫離苦難了。

至于魯瓦揚對面的比斯開灣?

這裏是優質的深水海港,不過,眼前天大地大,遠東人最大,所以除了各國王族,就連貴族們的船也不許停在比斯開灣裏面,那裏的船位已經預留給遠東親王的船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