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廳中貴婦人心思各異,這敬王妃平時就不好攀談,冷豔高貴的很,看不上的人從來就只得過她的冷臉,哪怕你也是皇親國戚呢!

這傅家兩個姑娘如今是入了她的眼?難到就因為她們與和寧郡主交好麽,可惜這和寧郡主不是一般的閨秀,不好結交,不然可以讓自家女兒接近交好也可以得幾分敬王府的青睐。

那可是實打實的實權王爺,甚得皇帝信任。

安敏長公主倒沒有別的心思,她與敬王妃關系還不錯,也喜歡聰明活潑的小姑娘。

“你們有空的話也可以來表姨的公主府找雲萱,她就喜歡和小姐妹玩鬧,同和寧性子就差不多。”

這表姨也是親近的意思了。

在這樣的好日子,不管衆人心裏怎麽想,面上都不顯,嘴上更不會說,誰敢在這日觸人家的黴頭?廳內那叫一個和諧。

傅輕澄姐妹坐了一會就離開了。

姐妹倆回到小花廳,剛才進來沒看見的鄭宓和顧蓁蓁此時也在,剛坐下不久和寧郡主也帶着一個姑娘來了。

經介紹,正是剛才安敏長公主提到的閨女安寧縣主周雲萱,果然與和寧的性子很是相像。

旁邊也有別的姑娘想加入談話,但看着這麽多身份尊貴的人聚在一起又不太好意思打攪。

然而一位姓袁的姑娘卻沒有這個顧慮,她出身武将世家,性格不像一般的閨閣女子。

況且她在邊疆待了幾年時間,回來之後都沒什麽朋友可以一起玩耍,家裏大些的姐妹都已經出嫁了,小的都已經是下一輩的人了。

她注意着聽她們的談話內容不自覺地走進了些,傅輕澄正好面向她這邊便發現了。

“這位姑娘怎麽稱呼?”

袁錦初被發現也沒有不好意思,她大方地自我介紹。

Advertisement

“我叫袁錦初,不久前才從邊疆回來的。”

“原來你是袁将軍家的姑娘呀!我叫傅輕澄,不久前才從江南回來的。”

說完這俏皮話兩人相視一笑,袁錦初起初還擔心京都貴女會排斥她這種将門之女,又是剛從邊疆回來的,更會覺得她粗魯。

就像她剛回家那時,表姑家的表姐來府上作客就嫌棄她說話不夠柔和,可她想那表姐說話時,別人都要貼上去才能聽見。

她阿娘也是将門之女對這些也深有體會,“處得來就處,處不來就算了,咱自己玩自己的。”

“原來你是長樂侯傅家的姑娘呀,我聽我阿娘說過你們一家在江南待了很長時間,那你就是在江南長大的了。”

江南水土果然養人,多麽美的一個美人呀,不對,是一對美人,還有一個姐姐呢!

傅輕淺回過頭發現妹妹和一個不認識的姑娘在聊天,也走近前來,“阿娮這位姑娘是?”

“這位是袁将軍家的姑娘叫袁錦初,啊不對,應該稱兵部尚書家的了,是不是?”說完還轉頭望着袁錦初。

“家父的确在不久前出任兵部尚書一職。”

于是又将剛才的那番介紹說了一遍。

“我叫傅輕淺,不久前才從江南回來的,比你回來得早一點。”

袁錦初不禁感嘆果真是親姐妹啊,說話的方式都一樣,不過她喜歡。

很快她便被新朋友拉到了她們的小圈子裏,大家竟然都是知道有她這個人的,她驚訝之下也說出了口。

和寧郡主快人快語,“百年将門袁家誰不知道,那可是我朝三大将門之一,你伯父袁大将軍,你爹袁尚書都是厲害人物,我父王都很是敬佩的,你們家大多都是兒子,就你和你兩個堂姐三個女兒家,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大夏朝有三大将門,袁家,顏家和楊家。

三大家族分管三支大軍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大将軍的職位由家族挑有能力的人繼任再由皇帝頒旨任命。

任何事情只有三方互相督促才能維持平衡,才能讓皇帝放心放權,這是三大家族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不會有人蠢得想要染指另一方的權利。

将門之家都會有忠君愛國的家訓,不參與黨派之争,不拉幫結派,擁護皇權才能使家族發展傳承下去。

那些妄想用一樁婚事就能拉攏一個家族的想法簡直是癡心妄想,要被拉攏那個人也是皇帝不可能是別人。

“袁姑娘邊關可有女将軍?”

“我聽說邊關的馬都特別厲害,日行千裏呢,是不是袁姑娘?”

“邊關的小吃聽說也很好吃,與中原的大不相同呢,還特別頂餓是不是,好像是叫什麽馍的?”

幾人七嘴八舌的問起了袁錦初在邊關的所見所聞,很快她便覺得自己融進她們之間的小圈子,在京都交到了閨中密友,真開心!

聊天聊地直到宴席開始還有些意猶未盡。

宴席過後賓客陸續告辭,公主府門前各家登車騎馬各回各府。

到家時袁錦初還是一副興致極高的模樣,袁夫人忍不住出聲詢問。

“怎麽這麽高興,在公主府遇着什麽好事情了?說與阿娘聽聽。”

“可不是高興麽,今日交到新朋友了,好幾個呢!”

說着還掰着手指一一數給袁夫人聽。

袁夫人聽她報出的人名不禁放了心,想不到就今日竟認識了這麽多姑娘。

“阿娘之前還怕你離京多年交不到什麽知心朋友會悶壞呢,沒想到一會就有了好幾個,以後也不怕沒有手帕交了。”

“嗯,阿娘,還得多虧了傅家的五姑娘和六姑娘呢,是兩個很有趣的姑娘喲。”

“傅家?可是長樂侯世子和義陽郡主的孿生千金?”

“不錯就是她們,她們也不過回來才三個月就認識好些朋友了,不過女兒也覺得她們好相處也很有趣。”

“處得來就多一起玩,不過你也不小了,每天要學的東西還是要學的。”

女人遲早要嫁人的,管家的能力是必備的,女兒雖然不如別的姑娘那樣文靜但也是端莊有禮聰慧好學的。

那些自認為是淑女的矯揉造作之輩,看不起在邊關長大的女兒,認定她是粗魯無禮之人,若不是看在是親戚的份上,她連招待都懶得招待。

壽宴過後,長公主府內收拾妥當又回歸了平靜。

大長公主居住的正房內,蘇太傅看老母親拿着幾樣東西看得高興,一會看看這個一會摸摸那個。

“母親這是今日收到的壽禮?”

一座木雕的觀音像,一座小巧精致的刺繡屏風,還有兩個卷軸。

“這是阿徹兄妹幾個送的壽禮,他們在江南這麽些年了還是第一次親自到跟前給我祝壽呢,還用心準備了壽禮。”

想想都覺得高興,完滿了。

一旁伺候的嬷嬷也笑着說,“奴婢看公主今晚睡着都要翹嘴角呢!”

“本宮就是開心,易知看看這個觀音像生動不生動,這可是阿徹親手雕的呢!還有這個屏風,上面的畫是織織的親筆畫,然後再親手一針一線繡上去的,跟真的一樣。”

說着又打開了另外兩個卷軸,“這祝壽詩是阿娮作的,寓意很好,依我看她的書法快趕上她大舅舅了。還有這個是小元宵的親筆書,小小年紀字也有模有樣了,聽說是跟着阿娮學的呢。”

大長公主把幾個曾外孫逐個誇了個遍。

傅輕澄的大舅舅是當代書法名家,自小由蘇太傅親手教的書法,外面的人常常千金一擲求他的作品。

蘇太傅看着那幅頗具風骨的字倒也認同大長公主的說法,詩是好詩,字也确實有了一定火候,沒想到這個外孫女在書法一道上有這樣的造詣,比之外孫子絲毫不差,只要再加磨煉會更好。

另一個外孫女的畫也是畫得很有意境,再加上她的出色的繡工和配色,确是一份精品。

這幾份禮可見都是花了頗多心思準備的,他心甚慰。

天氣漸漸開始炎熱,屋子裏也開始放上一些碎冰降溫,一股絲絲涼意飄散在屋子裏很是舒爽。

傅輕澄坐在自己的小書房書案前正拿着毛筆練字。

前幾天外祖父差人來叫她過府一趟,專門指點了她的字,不知是不是他跟祖父說了什麽,祖父也叫她拿着字到他的書房去了一趟也指點了幾句,回來之後就加緊練習了。

還別說,她似乎抓住了些什麽,經過幾天的練習,她感覺自己的字更好了一些,突破瓶頸豁然開朗。

小元宵跟着姐姐也認真地臨摹字帖,小小年紀卻端坐得穩穩的,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傅輕澄覺得自己都要不如他了。

“元宵,坐了有小半時辰了起來活動一下,休息休息,喝口茶吃點點心。”

“小阿姐,你看怎麽樣?”

他雙手捧着自己剛才臨摹的字放到傅輕澄跟前。

“嗯,比之前幾日進步了些,以你的年紀算是很好了,這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久的積累,只要你堅持會越來越好的。”

“嗯,我都聽小阿姐的。”

元宵從小就乖巧聽話又聰明好學,完全不用怎麽操心。

墨玉已經在一旁默默站了一會兒了,看傅輕澄停了下來,上前幾步手裏遞過一張帖子。

“姑娘,這是今日袁府送來的帖子。”

傅輕澄伸手接過打開來看,是袁錦初的帖子,過兩日想過府拜訪呢!

“墨玉去拿一張我的信箋來。”

墨玉很快拿來一張有淡淡桃花香的信箋,傅輕澄伸手接過,再拿起毛筆回了袁錦初的帖子,言明自己随時都方便,在府中靜候光臨,然後讓墨玉派人送去袁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