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圓回呗看着碧秀心, 好一會嘆了口氣, 不作他言。
看碧秀心的樣子就知道, 她還以為鸠神練的動作放緩是因為忌憚慈航靜齋呢。
大約是前朝多年累積出來的優越感,又或者是扶植了楊堅登基的錯覺。
細說起來慈航靜齋的臉面還不是那群男人給的, 還不是作者給的,論實力, 慈航靜齋的高手全部出動, 能抵得住鸠神練麽?
那可不是普通人。
就算是普通人,你能抵住火雷炮轟麽?
人性都是貪生的,碧秀心以為慈航靜齋號令白道,就當真能決定天下大勢了。
可是終究如何?
權利皇位還不是一直把持在男人手裏,慈航靜齋也不敢妄奪。
當年地尼一手創建慈航靜齋不就是圖的争勝好強之心。
若非争勝, 哪裏來的分歧。
所謂說服,不過就是強勢的想要讓對方站到自己的陣營證明自己是對的。
碧秀心還不可知, 她再怎麽蕙質蘭心,見識上到底有限,僅限這方寸江山瞬間紅塵之中, 還比不上後世剛入社會的少女的小心謹慎。
當然,這些話,圓回呗不會說的,說出來,只會讓碧秀心難堪,于事無益。
他也沒有必要對碧秀心如此咄咄計較。
碧秀心卻不然,因為圓回呗這聲嘆息, 落在她耳內格外的刺耳,也讓她心中頗有些酸澀。
Advertisement
雖然與圓回呗相處不長,但是她早就對其生有好感,原本她去慈航靜齋回信,被自家師尊看出情狀,訓誡了幾月,等到她再想去找圓回呗的時候,對方已經因為雪姬失蹤之事不知所蹤。
反而因此遇到了發瘋的石之軒。
一步錯,步步錯,況且圓回呗也是佛門之人,碧秀心便借此斬斷自己對圓回呗的念想,卻不想,情根深種,早已根深難除。
不得不說,圓回呗這張臉真的沒幾個女人能抗住不動心。
原著裏,碧秀心跟石之軒相遇之後,便委身于其。
所以這裏她因為數日相處之下而對圓回呗生有情感也是很正常的。
連她自己都以為這份感情終會随着時間散去,卻不想再見故人,反而思念更甚。
這坑爹的進展,圓回呗無言以對,他又不瞎,當然看得見碧秀心看向自己時的眼神。
便岔開話題,開始了另一輪的講經。
而另一邊,師妃暄和釋閻摩的組合也在升溫。
忘塵緣這張臉多麽慈和溫柔,就有多麽會騙人。
師妃暄年紀還小,但是已經有了一定的閱歷,以她的閱歷來看忘塵緣,這讓她好奇心起。
忘塵緣的人設是雙目不視、左耳不聞、右臂殘疾,無嗅覺、味覺,曾因巨變而使腦部受創,從此喪失某種情緒,但心境卻遠比健全之人澄明。
這裏失去某種情緒是暫時看不出來的。
在時在師妃暄眼裏,忘塵緣是個右臂被廢,雙目緊閉,面容清俊,殘而不廢神态平和的人。
也因此,師妃暄對其十分有好感。
這般堅強氣息也這般平和,師妃暄不得不佩服此人心境,試想若是自己如此殘缺,只怕難有這般平和之時。
師妃暄笑道:“閣下為何選擇佛道。”
忘塵緣答道:“經書禪機最能移情易性,師尊說我需要靜心,免去殺伐之氣。”
師妃暄又道:“那你之前是做什麽的?”
忘塵緣答道:“漂泊浮萍。”
“哦。”師妃暄笑了起來,越發覺得此人有意思,半點架子也無,純然之意,倒頗有些可愛,便有了逗弄之心。
忘塵緣舉止不似尋常男性那邊扭捏,雖然也對師妃暄保持距離,但是卻十分坦然直白,半點惡意全無,也無試探,在師妃暄看來,簡直就是個大寫的傻白甜。
特別萌。
師妃暄很高興,笑意連連,說話間,已經到了傍晚,那邊碧秀心也不好久留,這邊忘塵緣與師妃暄也回轉。
師妃暄便與碧秀心一起離開了。
而圓回呗與忘塵緣也打算返回揚州繼續宅。
這之後沒三個月,鸠神練就把隋朝給滅了,楊廣也給宰了,不過鸠神練給楊廣留了個全屍,以帝王規格下葬。
但是鸠神練沒有急着稱王,而是按兵不動,專心經營這打下來的半壁江山,冷眼看着群雄作亂,并且在适當的時候放出流言。
內容就是,鸠神練的按兵不動是慈航靜齋等名門正派覺得鸠神練一介女流,不願意讓她掌權,所以天下動亂,所以百姓受苦,所以枭雄亂世,民不聊生。
看一看鸠神練治下的百姓,在對比一下自己這邊的戰火連綿。
刻意的煽風點火,頓時民怨民憤達到了一個前所未到的高度。
慈航靜齋也不得不屈服,實際上她們也清楚的感覺到了自己的無能。
論心機,十個慈航靜齋也玩不過一個林驚鴻。
你們用私情絆住對手,林驚鴻則用實際與現實的殘酷來逼你做出選擇,甚至對方經營百年的名聲都給毀了。
大義如何好聽,能阻止眼下的災情麽?
現實的殘酷在于,百姓愚昧,私利者衆,濟世者少,況且,這是明目張膽的的陽謀,堂堂正正的給慈航靜齋一巴掌,就算是有遠見之人,也無法就此指責什麽。
畢竟天下歸寧,才是衆人的期盼。
至于鸠神練的出身。
誰都拿不出證據,況且,陰癸派也順風推舟的放出風聲,将鸠神練的身世放了出去。
鸠神練漢人的身份被确定之後,更是讓慈航靜齋的名聲下落到的谷底。
江湖的名氣到底還是沾染了草莽之氣,水分太多,且雖有名頭,但是到底距離百姓太遠。
戰亂中的百姓,想要活下去,活得好,自然就會抓住一切機會生存。
而鸠神練就是他們的那個機會。
因此,慈航靜齋被逼得只能站出來支持鸠神練。
但即便如此,江湖中的名聲已經難以挽回了。
而鸠神練也不矯情,順勢又拿下一州之地,她這次幹脆的讓李建成主掌兵事,由李建成全權掌管接下來的戰事。
畢竟大勢已定,而李建成少了些戰事歷練,正好就此練練手,積累經驗。
李建成此時也算不上稚嫩了,他出生589年,如今已經616,按照虛歲來算已經快三十了。
婚事也定下了。
正史裏,李建成與鄭觀音的婚姻就是在他二十六歲的時候。
如今李建成到沒有娶鄭觀音。
他娶了長孫無憂。
遠呢不能長孫無憂的婚約者是李氏子,這些年因為戰亂之故,因此李世民沒有與長孫無憂成婚。
如今長孫無憂已經十五歲,正是及笄之年,正好婚配,而長孫無忌也與李世民交好,于是,李建成便在父母的操持下娶了長孫無憂。
鸠神練得知這一切,一臉複雜,到底沒說什麽。
正史裏李世民搶了李建成的皇位,所以現在李建成就搶了人老婆。
因為年歲差距,所以李建成對這個嬌妻也十分的體貼,畢竟被鸠神練調丨教多年,而長孫氏也的确長得挺美的,端莊大氣,眉目精致,氣質溫婉娴雅,是個閑靜的女子。
給鸠神練的感覺還挺不錯。
李建成外出征戰時,鸠神練便招長孫氏到身邊來作陪,給足了面子。
接下來的十年,便是李建成頻繁出戰的日子。
長孫氏也在十年中生下了長子。
鸠神練對李建成說道:“你還年輕,孩子太多不好教養,先将長子養大,好生調.教,待其可為兄長,在說後話。”
李建成愣了愣,點了點頭。
李建成長子名為李承宗,六歲起便被鸠神練養在身邊教養。
因為這件事情,導致不少人心思活躍。
而李建成花了十年将這剩下的半壁江山一統,鸠神練順利的在幽州燕京稱帝。
鸠神練稱帝的第一件事,便是冊封李建成為武安王。
頓時朝臣一臉懵逼。
同時懵逼的還有整個中原,包括江湖門派。
李淵已經懵了,倒是李建成覺得還真是意料之中。
鸠神練對李建成道:“你得做十年太子,太子之後,你能做多少年的皇帝,便不關我的事了,你只記住,在中原,天下是漢人的,也必須是漢人的。”
李建成點頭。
這之後,鸠神練便将政務完全移交給了李建成,自己則帶着已經八歲的李承宗游歷天下去了。
對于鸠神練這麽放權的姿态,衆臣都不知道該怎麽應對,而李建成一臉意料之中榮辱不驚,淡定的模樣,更是讓衆臣有些疑惑。
不久,不少人就回過味了。
這些年連年征戰,都是以突厥人、契丹人為主力,大肆消耗人力之下,便是朝中漢臣居多,突厥人居然就只剩下一個突利,連畢玄都沒能插手權政中心。
此時衆臣方知鸠神練手段,也對與鸠神練行事作風如出一轍的李建成越發信服。
至于畢玄,畢玄一生追求不過武道,在他看來,突厥人死于戰場之中,總好過死于漢人屠刀之下,況且他也無能做什麽改變,只能沉默不言。
突利到還有些志氣,可惜,被李建成死死壓制,也攪不起什麽大風大浪。
倒是男主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分別是禁軍統領,分掌左右禁衛,如今李建成正在頭疼這兩人的婚事。
作者有話要說: 一覺起來被收藏數量吓蒙了,趕快更一章看看是不是做夢。
別以為這樣就結束呢,還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