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遇見

沒過幾日,蘇琬聽說周玉柔又病倒了。

蘇琬先前對她存了幾分憐惜。這位周家表妹因為思憂過度而傷了身子,不思飲食,使得舊疾時常複發。

不過,她前些天才見周玉柔的臉色有所好轉,但轉眼間又稱病閉門不出,只整日躲在屋子裏茹素念經。蘇琬雖略感詫異,但也沒多作理會。她心裏更記挂着被沈桓“挾持”着的團子。

只是這些天以來,秦王府那邊依舊毫無動靜。

蘇琬不知沈桓打的到底是什麽樣的主意,她擔心其中有詐,絲毫不敢輕舉妄動。

她從匣子中取出那日沈桓借予她的長弓。

弓,的确是一把好弓,但她只覺這把弓如燙手山芋。那日從長公主府回來後,她便将它藏入了匣子裏,塞到了床榻底下,再也沒有使用過。

蘇琬為難地看着手中的長弓片刻,無意識地摩挲了兩下,又将它放回到原先的位置。

她自己亦有一支弓,那是她十歲生辰時,大哥蘇珩送給她的禮物。那把弓是蘇珩親手制作的,足足花費了一月之久。

盡管它談不上精致甚至有些粗糙,但在她的心中,再華麗貴重的弓也比不上那一把弓。

她一直對它愛護有加,細心保養,但因為頻繁使用的緣故,今日晨起練箭時,她偶爾發現弓上的弦有松動的痕跡。

蘇琬收拾了一番,打算親自将弓帶去武器店修理。

早膳過後,蘇玦前來汀蘭水榭找她,正巧見她帶着弓準備出門。

知道了她的打算,他不由好奇道:“琬琬,不就一把弓,讓下人送過來修就行了,為什麽要出自前去?”

“我不放心。”蘇琬搖首道,“昨天我收到了大哥的來信,他說會趕在花朝節之前回來。他答應過回來後教我另一種箭法,還要陪我參加花朝節的燈會的。我要趕在這之前将弓修好。”

看着蘇琬眉眼彎彎地笑起來的模樣,蘇玦撇了撇嘴,忍不住酸溜溜地小聲嘀咕道:“明明我對琬琬這麽好,還時時陪在你身邊,琬琬有了大哥,眼裏就看不到我了。”

蘇琬沒聽清楚,問:“二哥,你說什麽?”

“啊,沒、沒什麽。我想說,琬琬我跟你一同去吧,修理完弓箭之後,我帶你去望江樓嘗嘗鮮如何?”蘇玦迅速轉移話題,“恰好前些天我聽明之說,望江樓來了一位新的大廚,廚藝極好……”

蘇琬挑眉:“程明之?程府那個書呆子嗎?”

程明之是蘇玦學堂裏的同窗好友,出自書快世家,平時也總是表現出一副迂腐的性子。或許是性子較為腼腆的緣故,他在面對她時,說話總是結結巴巴,有時還會面紅耳赤。

蘇琬與程明之有過幾面之緣,但實在受不了他的性子。但他是蘇玦的好友,她總歸要給他留幾分顏面的。

“……琬琬?”

一路上,蘇琬心事重重,并未聽清蘇玦的問話,回過神時恰好聽到他喚着她的名字。

“嗯?”

蘇玦打量着馬車四壁,疑惑地問道:“琬琬,這幾天怎麽沒看見團子?”

團子十分得蘇琬的喜愛,從不離身,到達哪兒都帶着它。蘇玦驚奇地發現,今日蘇琬并未帶團子出門。

蘇琬心中突地一跳,她移開目光,佯裝若無其事地說道:“不知道,清晨的時候就沒看見它了,也許是自己跑出去玩了吧。”

這時,馬車在武器鋪門前停了下來。

修好了長弓,蘇琬帶着匣子重新上了馬車。

馬車最後停在望江樓的門前。

牌匾上“望江樓”三字随性潇灑,這筆墨是出自名家之手,寫得格外灑脫,仿佛要将一切紅塵紛擾抛諸腦後。

望江樓是京城最好的茶樓,規模宏大,共有五層樓之高。在望江樓的最高層可以遠遠眺望到在上京城外肆意奔騰的錦江河,此樓因望江而生,因此改名作“望江樓”。

下了馬車,蘇玦恰好看見好友程明之從另一輛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