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沈婉枝還沒跑到家,遠遠就看到竹栅欄旁邊放了兩輛自行車,這年頭有自行車的手指頭都數的過來,村裏更是少之又少,更多人是選擇走路,遠一點就是牛車更遠就選擇客車火車,當然也沒多少人出遠門。

自行車不亞于後世豪車,她家門口還一下停了兩輛,難怪被人認為是貴客。

但真是貴客?

蕭文韬和蕭文靜自從那天在鎮上國營飯店見了沈婉枝之後,蕭文韬立刻就被沈婉枝吸引了,反正家裏覺得農村姑娘好持家,心思又單純。

他那天從沈寶珍和沈婉枝的對話就能猜出,她是附近鄉下的姑娘,想着結婚總要挑個自己喜歡的,農村姑娘也要調個自己喜歡的,立刻就讓大姐去幫自己問問情況。

哪曉得別人姐姐不僅拒絕了,還用了一個十分拙劣的借口。

這年頭男女作風上管的嚴,他蕭文韬不至于在脂粉堆裏過日子,但好歹也是結過婚的,這些年因為長相和身份,往他身上撲的姑娘也不少。

雖然那姑娘看着年紀不大,個子也嬌嬌小小的,但憑她那窈窕的身姿他可以斷定這姑娘絕對不止十四。

他就是那種看上什麽就非要得到的性子,更何況別人連了解都不了解就想着借口拒絕自己。

高高在上的革委會主任從來都是被人捧着的,什麽時候被人這麽拒絕過,要得到沈婉枝的想法一下就冒了出來。

所以當天死活都不肯再去大堰村,非就沈婉枝不可了。

蕭文靜沒辦法,兩人只得回家去,回到家蕭文靜就把沈婉枝天上地上的誇了一遍。

蕭文韬母親和奶奶一聽既然兒子/孫子喜歡,那就托人打聽,只要身家清白,幹幹淨淨的姑娘娶誰不是娶。

這不幾天時間就把沈婉枝的情況打聽得清清楚楚,這不打聽還好,一打聽發現本來她還是蕭文韬本來該去見的姑娘。

蕭家直呼這就是緣分啊,蕭文韬更是這樣覺得,他想沈婉枝注定就該是他媳婦,不然這怎麽能遇上呢?還讓他一見就忘不了了。

特別是蕭老太,去年她就見過沈婉枝一次,在廠子的家屬院裏,是沈建國帶着沈婉枝去縣城看病,看完病就去三女兒那裏吃飯。

當時蕭老太過去找人,一下就瞧見了坐在院子裏的姑娘,看着安安靜靜,她是極其喜歡的。

本來還說想介紹給家裏老二家的大兒子,結果還沒介紹老二的兒子就帶女朋友回來了。

這事兒也就放下了,直到今年蕭文韬離婚,有人又和蕭老太提了沈婉枝的,她立刻就想起那個乖巧的姑娘,她覺得娶妻就該娶這樣聽話的,持家又能守家,心思跳躍的姑娘不太行,成天就想和男人一争高低,不安于室。

蕭老太是上個世紀的人,還裹過小腳的,後來雖然是新政權了,也提倡男女平等,但她腦子裏那點封建糟粕還是在的,就覺得女人家該在家照顧公婆,伺候老公。

不敢明說卻也根深蒂固的存在自己腦子裏,平常在家就少不了這麽安排媳婦,有了孫媳婦就安排孫媳婦。

蕭文韬前妻不僅心思跳躍,還不願意生孩子,蕭老太非常不喜歡,鬧騰着終于把孫子孫媳弄離婚了。

這會兒打聽清楚了沈婉枝,立刻就安排孫女領着蕭文韬上門,趕緊把事情定下來。

她連日子都看好了,自從孫子離婚後家裏做飯的人都沒有了,還等着趕緊娶個回家照顧自己,所以略過了沈婉枝的姐姐姐夫,而是直接上門了。

沈建國被人從村裏叫回來和祝春柔坐在一起。

聽明白蕭文韬和蕭文靜的來意,一直沉着眉頭,“不好意思,我家幺女還小,暫時沒有說人家的打算,就算要說人家,也得雙方了解清楚,而不是像你們這樣不明不白就提着東西上門,還請你們把東西立刻拿走,不要壞了我女兒的名聲。”

沈建國現在也是一村支書,不至于破口大罵,但不好的态度沒藏着,本來就看不上蕭文韬離過婚,現在還一點規矩都沒有,誰家說親不通知親生父母,從什麽叔叔嬸子那裏了解了直接就帶人上門的?

明明他才第一次見就一副自己閨女已經定給他了一樣,簡直氣人,沒有把東西扔出去讓她們滾就已經是他有良好的修養了。

蕭文靜沒想到沈家是這個态度,她父親是堂堂國營廠的廠長,幺弟又是革委會主任,雖然離過婚,但短暫的婚姻也沒有孩子,男人和女人不一樣,只要沒有孩子,離過婚放在城裏依舊也是熱門女婿的首選。

就她家這個條件,就算有孩子,想要娶個農村姑娘,那也是有一堆人排着隊等的

沒想到她們主動上門,甚至提着這麽多東西,村裏人眼睛都看直了,沈建國兩口子看都不看,雖然嘴上客套,但樣子就是一句話沒得商量。

蕭文韬也沒想到自己有被嫌棄的一天。

但為了佳人還是收斂了往日的傲氣,起身恭敬的道,“叔叔,阿姨,我知道這一次上門有些貿然,但我們也不是不懂規矩的人,特意請了媒人一道,主要我的工作比較忙,平日又在縣城,再加上我确實是喜歡婉枝,所以急了點,還請叔叔阿姨諒解我們的莽撞。”

蕭文靜沒想到自己幺弟還有這麽客氣的時候,看來是真喜歡沈婉枝,什麽時候她弟弟如此低聲下氣過。

蕭家大房只有蕭文韬這麽一個兒子,從小她們就被教育着什麽都要讓着弟弟,有什麽好的也要想着弟弟,弟弟是家裏的天。

見弟弟這樣,對沈家反而愈加不滿了,連她弟弟都看不上,這家人難不成要嫁到北京城去?

還什麽不合規矩?不合規矩也是她們沈家人先把女方信息送到她們蕭家的。

現在在她們跟前拿喬了,她看啊還不是想到時候多要點彩禮。

蕭文靜自認為了解這些農村人得很,自家女兒又沒正經工作,能進城裏嫁個工人就是家裏燒高香了,還能容他們挑三揀四?

正好這時候沈婉枝回來了,蕭文靜想到從沈家人這邊得到的消息,說是沈婉枝一心想去城裏。

既然父母這裏說不通,那就直接和沈婉枝說。

這年頭講究個婚姻自由,只要沈婉枝同意了,要是她父母還不願意,直接舉報到當地革委會,就說他們強迫子女意願。

沈建國現在是村裏支書,弄不好官帽子都給他摘了,看他還拿不拿喬,到時候還不是求着把姑娘嫁給蕭家。

蕭家人辦事從來都是這樣,自私自利,蕭文靜為了弟弟更甚。

心裏翻滾着算計人的惡毒陰暗的想法,一轉頭看到沈婉枝已經進院子了。

畢竟現在弟弟還喜歡着,心裏那點算計也沒表現得太明顯,“叔叔,阿姨,咱們也別自己做決定了,好歹問問姑娘願不願意,現在可是新社會了,講究個自由戀愛是不是?”

連媒人也在旁邊幫腔,“對對對,問問姑娘的意思。”她可是得了蕭家五十塊的好處,只要這門親成了,她的媒人禮還豐厚着。

她本來還以為這親好說,加上她死人都能說活的巧嘴,心想能有什麽難的。

哪知道沈家兩口子簡直就是地裏的四季豆,油鹽不進。

她也聽說這家人在給自家女兒說親,怎麽別人找上門的還不同意了?難不成就因為蕭文韬離過婚?

那她想說這家人簡直腦子不靈光了,要是三十四離婚還帶着拖油瓶對于清白人家确實不是一個好去處。

可蕭文韬一表人才,上一段婚姻不到兩年,這是一點不影響啊,而且要真覺得不舒服還能借着這層關系,多問對方要點彩禮。

她瞧着這家人條件也不是很好,連大瓦房也沒有,家裏還有個兒子。

就不替兒子考慮考慮嗎?

女兒始終是要嫁出去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指望她幫襯家裏嗎?

何不趁結婚這一次好好替兒子打算打算。

祝春柔剛要說,我姑娘也不會同意。

沈婉枝就大步走進了院子,“我也不同意。”

蕭文靜本來還以為沈婉枝是個拎得清的,畢竟進城享受誰不願意,所以聽到沈婉枝不同意,驚得瞪大雙眼,“你還不願意了?”

作者有話說:

晚點還有一更,應該在晚上九點左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