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此前難得對晏尋這兩個字的厭惡情緒有所好轉, 在這一瞬又回到了原點。

沈怿冷着臉轉回頭,書辭在旁邊甚至能聽到他的骨節咔咔作響,只得讪笑着伸出手去安撫了兩下, “晏大哥這麽晚來找我們, 一定是有什麽要緊的事。”

說着便掀開被子趿鞋下地,“他剛到肖府, 說不準與肖雲和有關。”

沈怿順手把外袍抖了抖給她披上,同時颦眉不滿, “那也不必深夜裏來, 倘若我不在, 難不成你要單獨見他?”

書辭笑了笑:“虧得有你在。”

一覺睡醒不知時辰,看天色約摸已是戌時之後了。

将軍府的暖閣內亮着燈,傅銘正盡地主之誼地和晏尋說談, 遙遙看到書辭二人走來,便沖他一笑:“你們聊,有事再叫我。”

住在傅家這段日子實在是給人家添了不少麻煩,書辭難免心生愧疚, 待傅銘路過身邊時朝他抱歉地行了一禮。

晏尋已從椅子上起身,瞧見沈怿時,眸中便帶了種“我就知道你會在這兒”的了然神色, 對方被他看得頗為不悅,警告似的皺起眉。

“什麽事?”

他這才正色道:“肖雲和打算行動了,就在除夕那日。”

沈怿拉着書辭坐下,翻開茶杯, 慢悠悠地倒滿,“他,是這麽與你說的?”

“不錯。”晏尋将在肖府的所見所聞一一告訴了他。

書辭不冷不熱地哼了聲,“他到底是沉不住氣了。”

沈怿聽完卻波瀾不驚。

其實他早就想到肖雲和會在近期內挑個時間動手,不然也不會費周折讓沈皓削了他的官,只不過沒料到的是,對方竟明目張膽地謀反。

是謀反,不是毒殺,也不是逼宮。

細細算來,他手裏的籌碼并不算多——

晏尋,是他安排在錦衣衛中的,當然,現在已經倒戈。

黑衣女子,這是在他身邊護衛左右的,也說不定負責在江湖上走動。

除此之外,便是一幹沒什麽用的文官,最多再加上個牆頭草的沈冽。

知道肖雲和私底下養了一幫負責打砸搶的刺客,但是皇帝身邊伴駕的那麽多,僅憑這幾個殺手完全成不了氣候。

要麽,就是他在內衛或是內軍裏有人幫襯,要麽,他還有別的人馬……

一想到別的人,他腦中驟然就冒出了在避暑山莊狩獵時,那群占山為王,所謂的“反賊”。

突然反水的禦前侍衛,知曉隆安皇帝行蹤的山賊,一場非常巧合的救駕。

也許,從一開始自己就沒有猜錯。

那群反賊,還真的是肖雲和的人?

當初長公主結黨營私,企圖謀逆之時絕不會一點準備也沒有,這波人很有可能便是十幾年前的漏網之魚,結果被肖雲和一手壯大。

書辭坐在一旁思忖良久,謹慎的開口:“我記得……除夕那天,皇宮中有驅邪儀式,他會不會命人混在裏面?”

“不會。”

她接着猜:“……難道他要直接帶兵殺進宮?”

“他哪兒來的兵。”沈怿搖頭,“我的意思是,他不會選在除夕行動,之前不是告訴過你了麽,肖雲和根本就不相信晏尋。”

晏尋琢磨着吸了口氣,“那現在怎麽辦?他若讓我調人走,我還調麽?”

“調,你聽他的。”沈怿颔首,“可也別做得太老實,多少表現出一點狐疑的情緒來。”言罷便有些不放心地看了他一眼,“演戲,你到底行不行?”

後者不以為意地瞥他:“我知道,不必你提醒。”

末了,又懊惱道:“可事到如今,我們也不清楚他究竟要挑哪一天動手。”

“這個不要緊。”

沉吟片刻,沈怿低語道:“肖雲和擅長易容,我更擔心,他到時候會不會放棄這張臉。”于是又沖着邊上的高遠道,“你跑一趟,把劉老爺子找來,這裏,他對此人最熟悉不過。”

後者點頭:“是。”

簡短的作了一番交代,書辭見他從始至終對自己的吩咐極少,又想能幫得上忙,心下不免着急:“那我做什麽?”

沈怿目光轉過來,半晌沒說話,只拿手揉揉她的腦袋,“你啊……在家裏好好磨刀吧,我那兒有把适合你的,回頭給你拿來。”

書辭:“……”

她皺眉:“這麽說,我一點用處都沒有了?”

“誰說沒用處。”他在她肩頭拍了兩下,安慰道,“這個計劃裏,最要緊的就是你這一刀了,不偏不倚,定要下準位置,知道麽?”

饒是覺得有點不甘心,書辭還是依言點頭:“好吧。”

沈怿說到做到,晚上離開後沒多久就讓高遠鄭重其事地拎了把刀交到她手中,沉甸甸的。

于是這一整夜,将軍府裏的人幾乎都聽到了後院那一陣一陣嘶啞的摩擦聲,不堪入耳。

就在書辭認真磨刀的同時,肅親王府的後門處有一頂不起眼的小轎停下,書房中的燈直到深夜才熄滅。

誰也不知沈怿到底在屋內忙些什麽。

而另一邊,肖府的鴿房內,一只從城外飛來的白鴿順利抵達。

肖雲和看完信中內容,蒼白的臉上露出些許笑意,把紙條放在燈上燒了,随後轉身同一幹親信以及沈冽一塊進書房相談。

就這樣,兩個晝夜過去。

臘月初五,是個天朗氣清的日子。

難得放晴,窗外竟能聽到那偶爾溢出的鳥鳴聲,清脆得仿佛春天到來一樣,明媚輕快。

溫柔的陽光灑在床榻上,帶了些許的暖意,将其中熟睡着的那人照得異常柔和,她眉眼間透着恬靜與閑适,看上去就像只是小睡片刻,很快便會醒來似的。

陳氏呆坐在床邊,目光怔怔地瞧着一旁安詳而平靜的言書月,晨曦落了她半身,鬓邊的白發淩亂且刺眼。

書辭從門外緩緩走進來,走到她身後時輕輕停住。

有一瞬,她在稱呼上猶豫了,但到底還是低聲喚道:“娘。”

陳氏終于眨了下眼,遲緩地轉過眼來看她。

那雙不再清澈的眸子裏有說不盡的滄桑和木然,但不知為何,書辭與她四目相對時,分明看見她眸光閃了閃。

她已經有很多次,不知面對她該怎樣開口了。

書辭不自然地挪開視線,“我……先去了。”

就在轉身的那一刻,忽然間,腰部一緊,陳氏張開手抱住了她,摟得緊緊的,許久許久沒有松開。

“你要好好的。”

她壓低聲音重複道,“你要好好的……”

那樣的語氣聽得她喉中微澀,書辭側過身來,垂頭輕柔的擁着她。

已經想不起上一次這般擁抱是在什麽時候了。

年幼生病時,書辭沒有抱過她,離家出走回來的那天,書辭也沒有抱她,但是此時此地,她突然放下了很多事……

四下裏安靜如斯,門邊的沈怿正閑閑地靠着,神色溫和地看着屋中的情景。

祭天一直以來都是最莊嚴的儀式。

因上年的災荒鬧得人心惶惶,難得有片刻喘息的時間,沈皓決定按照年初的計劃在祈福壇上祭天祭祖,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他雖在政務上沒什麽突破也沒什麽見解,不過表面功夫卻從來沒有落下,絕不大興土木,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還算是個節儉自律的明君。

天子出宮,一路自有百官随行,兩旁京衛開道,錦衣衛護駕,聲勢浩大,場面壯觀。

站在祭天壇下,望着眼前的數百臺階,沈皓陡然生出些許感慨來。

他十二歲登基,年幼時在太後的庇護下成長,護得嚴嚴實實,等如今已能管理朝政,才愕然發現,他的身邊除了一幫碎碎念的老臣外,一無所有。

世人對于沈怿,或怕或厭,避得遠遠的,因而從小在他的眼中,沈怿是王子公主中最孤獨的那個。

他曾可憐過他,也曾嘲笑過他。

可眼下長大了,面對這萬裏江山又何嘗沒有孤寂感,何嘗不會患得患失……

沈皓嘆了口氣,剛提袍準備往上走,兩旁看熱鬧的百姓卻越聚越多,猛然間,一道白光暗閃,疾馳的羽箭自他袖袍邊險險的擦過,正中身後的欽天監監正。

那人連吭都沒吭出一聲,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幾乎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場面立馬混亂起來。

百官中一疊叫着“有刺客”“快護駕”,喊是喊了,可半天沒看見人上來給他擋刀,沈皓的周圍空蕩蕩的,宛如汪洋中的小島,格外突兀。

到了這個地步,明眼人都瞧得出來,此事已不是行刺那麽簡單了,分明就是造反。

“來人,護駕!”他甩袖左右環顧,長階兩邊的內衛無動于衷,任憑隐藏在百姓裏的蒙面刺客一擁而上,沈皓慌不擇路,連連往後退。

雖說皇子也有師父教習武功,但都是強身健體之用,這種情況完全派不上用場,他又不似沈怿,是在戰場裏滾過一圈的瘋狗,手無寸鐵都能面不改色地殺人。

腳後跟已退到臺階邊,沈怿險些坐在地上,總算在這個時候沖出一兩個內衛替他抵擋敵人。

“皇上,您沒事兒吧!”

沈皓被扶着站起來,由三四個單薄的內衛圍在中間,他縱觀局勢不免着急:“究竟是怎麽回事!內衛的人呢?!”

一人拼殺中勉強回答道:“啓禀聖上,适才城外忽湧來一波山匪,護城的京衛大部分都出城應敵了。”

“真是一群廢物!”

居然玩的是調虎離山的把戲。

沈皓跟着且戰且退,眼見着小部分人孤軍奮戰狼狽不堪的樣子,他病急亂投醫地一通問:“肅親王呢!他人哪裏去了?”

“皇上您忘了,王爺在禁足呢……”

前些日子禁足還朝宮裏跑,眼下該他出馬的時候倒是守規守距了,沈皓咬咬牙:“傅将軍呢?”

“上次傅将軍替王爺說話,您讓他閉門思過的……”

“……”

一路退到了祭壇下的牆角,他終于忍不住罵道:“內衛統領呢?錦衣衛呢?這是全都反了麽?”

話音正落,對面有人款步走來,紛繁複雜的禮服在陽光下很是耀眼,他面上一派輕松閑适的笑容,朝沈皓恭敬地一拜。

“皇上,臣救駕來遲,還望恕罪。”

肖雲和的身邊是黑壓壓的禁衛們,然而那副持刀持劍的模樣,俨然不像是來救駕的,說是殺駕大約還像一點。

沈皓也不傻,立時站直了背脊,冷冷看他:“肖雲和。”

對方低眉順目地垂首:“微臣在。”

到底是天子,遇上這種事也是臨危不亂,該有的天威半分不減,他指着鼻子罵道:“你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信不信朕滅你的九族!”

仿佛聽到什麽極為可笑的東西,肖雲和搖頭一陣歡樂:“皇上不用客氣,臣的九族,早就死得差不多了,不勞您動手。”

見他如此油鹽不進,沈皓怒發沖冠,幾近咬牙切齒:“朕待你可不薄。”

肖雲和客客氣氣地行大禮,笑容滿面:“聖上說的是,聖上對臣有知遇之恩,肖某自然感激不盡,這輩子哪怕當牛做馬也是還不完的……”

“你既是知道,又為何……”

就在此刻,他話鋒一轉,帶笑的眼眸裏劃過一絲淩厲,“只可惜,在下并非肖雲和,這份恩情我可受不起,還是讓皇上您自己,去找他本人讨吧。”

他收了恭敬讨好的笑臉,倨傲的擡頭瞧他,表情不屑一顧,仿佛在審視自己囊中之物一般。

肖雲和悠悠擡起手,繼而一揮,身後的叛軍齊刷刷地抽出了刀劍。

“動手。”

他一聲令下,沈皓不自覺後退,只見寒光閃爍,那些刀劍筆直而又整齊的,指向了肖雲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