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賈赦的雙胞胎哥哥(8)
庶女的婚事,賈代善是不怎麽關心的,全由着夫人安排。
不過長子的事情,如今在賈代善心裏頭卻是重中之重。
“你先生今日過來請辭,說是已經沒有什麽東西可以教你的了,你算是出師了,如今你也已經出了孝期,這幾日就收拾收拾東西,回金陵老家,準備縣試吧。”
賈澤再是處變不驚,如今也被父親突如其來的安排給驚着了,長到十四歲,以前父親從未跟他提過有關科舉的一言半語,這冷不丁的,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現在讓他收拾東西去金陵老家準備縣試,未免也太突然了些吧。
不等賈澤說話,賈代善就已經自顧自開始說自己對長子的安排,“我同人打聽過了,縣試一般都是在二月份舉行,提前一個月報名,你現在出發去金陵,年底之前就能到,在那邊跟族人過年,等到了日子就去報名,縣試之後,再過兩個月便是府試,你順便把這個也考了。”
也省得來回耽誤功夫,若是這兩次考試名次都不錯的話,那便一鼓作氣将一年以後的院試也考了,取得秀才功名,如此,也好在清流裏找戶人家結親。
他們賈家遲早是要由武轉文的,而且越早越好。
賈澤原本并沒有要參加科舉的打算,倒并非是因為覺得辛苦,而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他也沒想着要位極人臣,只要能在京城立足,不被人所欺就可以了。
“父親怎麽會突然有這個打算?按照規矩我将來是要繼承爵位的,考不考科舉,好像也不是特別重要。”
便是中了狀元又能如何,也不過是從一個從六品的小官做起,京城每三年就能出三百名進士,跟榮國公府的繼承人比起來,實在是不算怎麽稀罕。
兒子不理解,賈代善非但沒有為此傷懷,反而是無奈和欣慰更多,再怎麽聰慧,也不過是個未曾加冠的孩子,年紀尚幼,經事過少,很多地方還得需要他這個做父親的提點才行。
“你年紀還小,不知道如今朝上的形勢,自從邊關穩定之後,沒有戰場,武将何談建功立業,若是哪一日為父走了,咱們這榮國公府還不知道要被降爵到哪種程度,若真成了将軍府,在這諾大的京城裏,一杆子打下去,都能打到個四品官,一個将軍府在勳貴裏實在是不值一提,以後少不得要被旁人欺負,你是長子,理所應當應該承擔起振興家業的重任來。”
賈代善特意把後果說得嚴重了些,當然這其中的緣由也沒這麽簡單,一朝天子一朝臣,當今對他們的府上可以說是頗為寵信,但下一任皇帝可就不一定了。
賈澤自幼長在這榮國府,多少是有些歸屬感的,至于感情,史氏和賈政、賈敏也就罷了,未曾有過多少接觸,就算是有血緣在,也沒有多少情分。
但是傻白甜二弟和他這個已經垂垂老矣的父親,賈澤是真的把他們當成親人了。
“行,那我回去收拾收拾東西,這兩天就出發,但是能不能把二弟也一塊帶過去。”
賈赦長這麽大,還從來都沒離開過他呢,若是知道了這事兒,肯定要鬧着跟他一起回金陵,與其讓賈赦過來求父親,還不如他現在就一道說了呢。
讓次子跟着長子一塊回去,這并非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兒,賈代善很是爽快的就同意了。
“不過這一路上,你要好好約束他,別出什麽岔子。”賈赦性子跳脫,雖然闖不出什麽大禍來,但就怕路上耽誤事兒,誤了賈澤報名。
不出所料,賈赦對于能陪同大哥去金陵考試這事兒,那絕對是興奮異常,不光是指揮人把自己的行李收拾了,連大哥的行李都是他讓人收拾的。
不過安排下人這事兒他就插不上手了,行程安排都是大哥的,這人員安排的自然也應該是大哥的。
說實在的,賈澤十四歲才第一次去參加縣試,着實是晚了些,像是隔壁的賈敬,十歲就去參加了縣試,十五歲就成了秀才,在文臣清流那裏,或許算不上什麽,但是在武将這邊卻是頭一份兒了。
史氏在賈赦都已經把行李打包好了,之後才知道這事兒,外邊天寒地凍的,實在是不太适合出門,尤其是從京城到金陵還那麽遠。
但是老爺執意如此,史氏也勸不動,只是,除去年幼時啓蒙認字的那段時間之外,賈澤不過是讀了一年的書,便要去參加鄉試,她的政兒自啓蒙以來可從來都沒有間斷過讀書。
哪怕賈 澤的教書先生是一位進士,但一年的時間有限,又能教多少東西。
倘若賈澤都可以通過縣試的話,那她的政兒也必然可以,沒必要讓這風頭被賈澤搶了去。
史氏雖然沒有覺得自己的小兒子是天縱奇才,但是卻無比的堅信賈政在讀書上是有天分的,有天分、有合适的師傅、還肯努力,沒可能會通不過一個小小的縣試。
所以史氏直接勸老爺讓小兒子也跟着去,“正好他們兄弟三人也能相互照應,此去路途遙遠,結伴過去總比賈政明年自個兒過去要強。”
若不是老爺突然安排賈澤回金陵考試,她原本是想着讓小兒子明年去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如今突然提前了一年,應該也沒什麽問題,東府的敬哥兒便是十歲就通過了縣試,政兒肯定不會比敬哥兒差。
賈代善沒覺得依着小兒子的資質,如今這個年歲可以順利通過縣試,跟着去金陵走一趟,也就是提前适應一下考場罷了,沒多大的用處。
不過,夫人說的話,有一點打動了他,此去金陵,路途漫漫,兄弟三人少不了要相互照顧,到了金陵之後,最親的便是他們兄弟三人了,也能借這個機會好好培養兄弟感情。
“那成,你今日就給賈政把行李收拾出來,明日一早準時出發,別耽誤了時間。”賈代善何嘗不知道自家夫人偏心幼子,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老大、老二是在母親身邊養大的,幼子卻是在夫人跟前養大的,感情當然不一樣了。
十根手指頭尚且有長有短,更何況是對待幾個完全不同的孩子。
只要不是偏心太過,他是不會管這事兒的。
三個半大的孩子從京城趕往金陵,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兒,光是護衛賈代善就給安排了二十幾個人,再加上随身伺候的、做飯的、上下打點的,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五十多個人。
至于要帶的行李,上輩子說走就走的賈澤,從來就沒收拾過什麽行李,本以為二弟收拾的東西就已經夠多了,吃穿住行方方面面,細致到連挖耳勺這種小東西都帶了。
但母親那邊給賈政收拾的東西更多,雖然不知道具體有什麽,但是數量很明顯,他和二弟的行李加起來才不過四輛馬車而已,賈政自己的行李就已經裝了四輛馬車。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向城門的方向出發,這跟賈澤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他知道這輩子作為人出行,和上輩子做三足金烏的時候不一樣,總是得帶些随身用的東西,還得帶幾個下人。
但是主要是沒想到要帶這麽……多的東西,還要帶這麽多的人,出發以後想帶着二弟一路騎快馬過去都不成。
賈澤甚是意興闌珊的窩在馬車上,沒心情看外面的風景,更沒有心情看書,當然也沒閑着就是了,作為修煉中人,必備的素養便是要随時随地都能修煉,在馬山上也不例外。
跟長兄不一樣,賈赦這會兒興奮的就像個沒出過門的孩子一樣,時不時撩開簾子,把頭探到馬車外面去,出了城門以後,就更是随意了,直接坐到了車轅上,跟趕車的馬夫正好是一左一右。
若不是怕打擾到兄長休息,賈赦恨不得撩開嗓,唱上幾句。
不過就算不發出動靜來,也照樣不能夠影響賈赦的好心情。
天也藍,草也青,路也遠,看哪兒都覺得漂亮。
獨坐一輛馬車的賈政,跟兩個哥哥就完全不是一個畫風了,滿打滿算離縣試也就只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了,而且這其中的多半個月還都是在路上。
說實在的,在史氏心裏,自家小兒子既有天分又肯努力,區區一個縣試,肯定不在話下。
但賈政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的,四書五經他都還沒能背全呢,至于八股文,寫的也不算很好,主要是練習的太少了,若是再給他一兩年的時間,或許把握會大一些,但是現在他這心裏頭是真沒底。
大哥那邊是什麽情況,他也不知道,畢竟不是一位先生教的,而且他跟大哥的關系也不怎麽樣,平素沒什麽來往,見了面也基本上不說話。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大哥僥幸過了縣試,而他沒過,那可就糟糕了。
比起這種萬分之一的情況,他還是更希望另一種情況出現:他過了縣試,而大哥沒有過。
為此,賈政不得不窩在馬車上苦哈哈的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