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賈赦的雙胞胎哥哥(31)
從賈澤大婚, 到賈赦大婚, 再到賈政定親,也才不過三年的時間而已。
但是三年的時間卻足夠發生很多事情, 比如史氏, 現如今手裏頭半分管家權都沒有, 只能管着自己住的院子,莫說是榮國府的後宅了, 自個女兒都不給自個兒管。
比如賈澤,在翰林院裏呆了三年,頂頭上司是岳父兼師父,所以哪怕身為勳貴子弟,也沒有受到翰林院裏同僚的排斥,所以三年一到, 很是平穩的向上升了一級, 如今已經是從五品。
賈赦也相當争氣, 如今跟兄長一樣,也往上升了一級,從五品, 只不過一個在翰林院,一個在工部罷了。
不過這兄弟倆在仕途上雖然順利,但是成婚這兩三年,都沒能生個一兒半女, 也就是說榮國府的第三代至今都還沒有。
至于賈政, 這位光是相看婚事就相看了整整兩年, 也吊了王家的那位姑娘整整一年半,實在是攀不上高枝,史氏這才松口,勉為其難的跟王家定下親事。
賈代善早年在邊關受過傷,雖說是撿回了一條命,但到底是跟正常人不一樣,這兩年身上的暗傷越來越明顯,所以請了太醫,也吃了藥,但是沉疴舊疾,實在沒辦法根治。
賈澤不是沒有給父親診過脈,但他的醫術也沒比太醫高強,沒有藥到回春的本事,能做的不過是提供一些珍稀的藥材,比如人參、靈芝、雪蓮,這些東西賈家不是沒有,但是有年份的還真沒幾個。
好在他的空間裏,最不缺少的就是有年份的植物了,就是找的時候要費些心思而已。
不過賈澤也不敢拿出來太多,畢竟這世上可遇而不可求的藥材,不能到他手裏就成了市場上的大白菜,要多少有多少。
要說這三年來變化最大的,無疑是賈敏了,自從當年母親做的事情被揭露以後,不管是她院子裏的事情,還是她身邊的下人都已經不再受母親管束,而是由她自己和父親特意從宮中請過來的兩位嬷嬷管理。
不過這幾年她雖然跟這兩位嬷嬷學習管家和禮儀,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世家小姐,但因為兩個哥哥和嫂嫂的關系,她也堅持每天早上都跟着一塊兒練習拳法,偶爾還會射箭,從拉不動弓箭,到能夠把箭射出去,雖然經常脫靶,但她已經對自己很滿意了。
“我跟王家夫人也商量過了,還是覺得讓兩個孩子盡早完婚比較好,畢竟也到年紀了,一年大婚,還是半年大婚都沒什麽區別。”史氏勸道,她跟未來親家母雖然沒有把話說的太明白,但是意思是一樣的,都是盼着賈政小兩口能夠趕在兩個哥哥嫂子之前生下賈家的嫡長孫。
只要老爺還在,國公府嫡長孫的名頭就在,不管是對政兒,還是對她還沒出生的小孫子都是好事。
賈代善好歹也從邊關回來好多年了,以前他不懂內宅之事,不代表他現在還不懂,耳濡目染,也該明白一些了。
夫人和王家夫人的心思其實很好猜,女流之輩到底是短視,國公府嫡長孫的名頭,放在幼子的孩子身上能有什麽用處,爵位是長子的,任誰也不會把自己的爵位傳給侄子,小兒子如果真的搶先在兩個哥哥之前生下嫡子,也只能是增加他們兄弟之間的嫌隙,是壞事,而非好事。
孩子如何,主要還得是看當爹的有沒有本事,當爹的沒那份本事,夫人便是将其看成是鳳凰但又有什麽用。
這些道理賈代善壓根兒就不耐煩跟夫人講,反正講了也講不通,他只要告訴夫人該怎麽做就可以了。
“不需要太着急,按照流程來就行,他兩個哥哥的婚事是怎麽安排的,政兒的婚事就還是怎麽安排,我只會同王公商議,你們女流之輩就不必參與了。”
更不必拿主意。
自打出了敏兒的事情之後,賈代善就好好的查了查內診,他的那些姨娘,還有庶女,過的可真不怎麽樣,堂堂國公府的人,過的還不如普通官家的姨娘和庶女呢。
明明這些人根本就威脅不到夫人的地位,夫人就算是不有意善待,那無需刻意磋磨她們,平白讓旁人看笑話。
還好自打老大媳婦娶進門之後,內宅之事就交給了老大媳婦管理,否則他還真放不下這個心來。
史氏暗自咬牙,眼圈兒都紅了,欺人太甚,都已經過去三年了,敏兒的身體早就好了,管家權也被 老大媳婦拿過去了,她不懂老爺為什麽還是這麽咄咄逼人,那麽一丁點兒的錯誤,就要懲罰她後半輩子嗎。
“老爺既然這麽說了,那我也沒什麽好說的,您好生歇着吧。”史氏氣呼呼的轉身帶人離開,沒關系,她現在奈何不了老爺,但是老爺身上有暗疾,說不定根本就撐不了幾年,笑到最後的那個人,才是笑得最好的。
走着瞧好了。
賈政大婚的時候,賈代善精神頭尚好。
榮國府的嫡長子,賈澤的兒子,賈瑾出生的時候,賈代善雖然需要日日服藥,但是還能堅持上朝處理公務呢。
賈敏出嫁,嫁到姑蘇林家的時候,賈代善雖然精神不濟,是能站能走能跑能跳,對于老人家來,這樣的身體情況算得上是好的了,當然跟史氏肯定是沒辦法相比,這位老太太最是會保養自己了,沒有管家權,又事事不順心也影響不到對方的壽命。
一直到賈瑾同他爹爹一樣中了狀元,娶了妻子,到翰林院供職,在外祖父手底下當差,賈代善這才在病中斷了氣,不過臨走之前就已經給三個兒子分好了家産。
嫡長子占七分,剩下的賈赦和賈政各占一分半,至于他的那些私房,倒是沒有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而是平均分配,三個兒子都是一樣的,他不偏也不向。
等他死後夫人還在,次子和幼子自然不需要搬出去,不過家産已經分好了,自然是各管各的,等到哪一日夫人走了,次子和幼子自行搬離就是了,反正夫人再怎麽偏心,也只能是在那點私房上偏心,榮國府的家産他已經分配好了,容不得夫人插手。
期盼已久的事情終于實現了,史氏心裏頭沒有什麽哀傷,在靈堂掉眼淚都得需要用蘸了姜水的手帕擦眼睛,否則再怎麽醞釀情緒也落不下淚來。
三年孝期,不管是已經是正二品戶部尚書的賈澤,還是做了正三品工部侍郎的賈赦,亦或者是多年來都停留在從五品員外郎位置上從未動過的賈政,都需要回府守孝,這些官職自然也不可能為他們保留。
兒子如此,孫子一樣,賈澤就賈瑾一個兒子,雖說在翰林院當差還不滿一年,但是該回家守孝的還是要回家守孝。
賈赦這些年也只得了兩個兒子,皆是嫡子,一個賈瑚,一個賈琏,賈瑚兩年前剛剛中了舉人,如今還在讀書,賈琏從小到大就不喜歡讀書,不過算術卻是極好的,相當有天賦,所以頭幾年就去了大伯所在的戶部當差,如今跟三叔一樣,也是從五品的員外郎,只不過他在戶部,三叔在工部。
唯一一個兒女雙全的便是賈政,一兒一女,賈珠和元春,兩個人也都是嫡出,賈珠可以說是終于圓了他父親的夢,去年中了秀才,算是正式進學了,靠自己的能力進了國子監。
正是因為第三輩的孩子沒有一個庶出的,榮國府對外的名聲相當好,在相親市場上很是搶手。
賈代善的頭七剛過,史氏原本還想着用孝道壓迫長子和次子,讓小兒子跟着她一起住正堂,反正她最貼心的便是小兒子了,搬過來照顧她的自然也應該是小兒子。
不過還不等史氏‘大顯神威’,皇上讓老大襲爵的聖旨就已經到了,沒有破例不降等襲爵,但是也不像隔壁的寧國府那麽慘,直接從國公降到一等神威将軍,老大好歹還是個侯爺,超品侯爺,只降了一等而已。
這情況在勳貴當中可不多見,他原本以為老大頂多也就是個伯爺呢,畢竟當今在爵位上可以說是相當吝啬,後代襲爵的時候更是喜歡一降數等。
但是到了自家長子這兒……簡在帝心吶,史氏還沒來得及發威,就被一道聖旨給打回了原形,就像是用針戳破的氣球一樣,以前有多膨脹,現在就有多幹癟,老老實實的将榮禧堂讓了出來,搬到榮慶堂那邊去。
至于小兒子那邊,她能做的不過是把元春抱到她院子裏來教養,國公夫人親自教養長大的姑娘,跟從五品夫人教導長大的怎麽能一樣。
敏兒錯過了她規劃的青雲路,被老爺嫁給了一個探花郎,先是守了六年的重孝不說,孝期剛過去,就被皇上發配到江南去了,可見是命不好。
元春就不一樣了,大年初一的命格,光是從這生辰上,就活該能得到那潑天的富貴。
敏兒沒能走上去的路,她會安排元春走上去,有的是那些人後悔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