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朕竟然沒長高?朕竟然沒長高!
皇帝陛下看着柱子上那條代表愛妃長高了半寸的劃痕, 再看看自己那條, 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 為此傷心了一整天,姚燕燕怎麽哄都哄不好那種。。
第二天, 還沉浸在悲傷當中的皇帝陛下悲傷地上了早朝,在看見章老頭那張褶子臉時,毫不掩飾地對着他翻了個白眼。
巧的是,章宰相剛好擡頭有事有禀,便對上了這一個白眼,他心中頓時一緊, 難道他趁小皇帝出宮那幾天做的事,被這小皇帝發現了?
元宵節那晚, 小皇帝沒有在夜宴上現身, 已經叫他感覺到不對勁, 後來的幾天,小皇帝依舊沒有上朝, 他手下的那些人還在慶幸, 覺得是小皇帝想要參政的熱情終于沒了,以後朝堂上肯定還是由宰相來做主。然而章宰相并未沉迷在這些人的恭維當中, 在被小皇帝算計過後, 他早已不把小皇帝當成一個無知小兒看待, 如今他對這小子任何一個舉動,都格外上心。
在小皇帝連續兩天沒上朝後,他就立刻派人查探, 果然發現小皇帝早已偷偷離開了京城。
小皇帝為何要偷偷離開京城?他離開京城去做什麽?
然而皇帝一路輕車簡從,又離開多日,查也不好查,章宰相幹脆作罷,正好趁着皇帝不在,着手把那些事給辦了。
他在朝中經營多年,京中眼線也衆多,小皇帝當時又不在京中,那件事他自認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哪裏想到,小皇帝在回京後上朝的第一日,就毫不掩飾地對他露出不滿之色,難道是他知道了那件事。
想到暗探回禀說小皇帝帶了個人回來,還十分禮遇。章宰相的心頭便微微沉了沉。
果然,下一刻就聽見小皇帝說道:“朕想在朝中增設一個右宰相的職位,章宰相今後便稱左宰相,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增設一個右宰相,就算從稱呼上來講沒有左宰相尊貴,那也是分了章宰相的權啊!章宰相能願意?
當下,不需要章宰相指使,那些站在章宰相一邊的朝臣便出列勸誡,紛紛說道此舉會亂了朝綱,不利于江山社稷等等。
皇帝陛下坐在禦座上頭,看着這些朝臣嘴巴叭叭叭的,滿嘴都是一些空話套話,還全都向着章老頭,聽着就煩。
他一擺手,止住那些朝臣的勸解,然後就當他們方才說的話全都不存在,直接問道:“諸位愛卿覺得,哪位賢能堪當此任?”
朝堂上靜了一靜,不少人朝着章宰相看了過去,見他沒有作聲,也就安安靜靜地選擇明哲保身,而一向和章宰相不對付的翰林院諸人,這會兒也都安靜如雞。
Advertisement
若是往常,林甫正肯定是要站出來說兩句支持陛下的,但是這會兒,林甫正因為沒辦好陛下的差事,生怕陛下問起來呢,如何還敢當這個出頭鳥?
朝堂上頓時陷入一片詭異的靜默中,連片羽毛掉到地上說不定都能聽見。
見沒有人應聲,皇帝陛下也并不着惱,他一展袖袍,一挑眉頭,問道:“諸位愛卿怎麽都不說話?是想不出合适的人選嗎?既然如此,那朕心中,剛好有一合适的人才。”
聞言,章宰相雙眼微微眯着,看着小皇帝的目光中隐含鋒芒,心道:也不知這小皇帝出宮帶回來的是什麽人,竟這般推崇,剛剛回來,就急不可耐地要封為右宰相來奪他的權。這小皇帝未免太天真了,他當真以為他說過的話管用?當真以為朝臣們會任他将一個随便帶回來人,立為和他平起平坐的右宰相?退一萬步講,即便真叫這小皇帝得逞了,那右宰相也注定只是個空殼,根本給不了這小皇帝任何助力。
心中這般想着,章宰相便老神在在地立在百官之首,靜靜等着小皇帝說出那個人選,然後受到滿殿朝臣的激烈反對。
皇帝陛下坐在上面,徐徐開口道:“朕舉薦的人,便是……一代大儒林儒海。”
章宰相嘴角微微勾起,已經預備着下一刻聽見小皇帝被滿殿的反對聲弄得下不來臺。到那時他再說兩句話,把設立右宰相這事輕輕巧巧地揭過。不但顯得他氣度高,還能襯出小皇帝無理取鬧。
小皇帝那話音落下後,大殿中也的确有了聲音,然而并不是章宰相預料中沸滿盈天的反對聲,而是一道又一道的低低議論聲。
章宰相驚愕得微微睜大了眼睛,這才回憶起方才小皇帝說了什麽。他說的是“林儒海”!
林儒海?怎麽會是林儒海!
聽到這個名字,章宰相呆了一下,随即臉色便難看了起來。
林儒海是誰,沒有人比章宰相更清楚。章宰相當年剛剛考中進士,還在官場中掙紮時,林儒海便已官拜一品太子太傅。
那個時候的太子,便是先帝。林儒海輔佐過兩代君王,一直到先帝病重,他不願卷入皇位争奪中,才辭官還鄉。但這并不妨礙他的聲名,辭官後,他在家鄉創辦文達書院,教出了兩位狀元,三十五名進士。
這個數目絕對不小,畢竟林儒海創辦書院至今,也還不到七年。這舉國上下,推崇林儒海的文人不知凡幾,林儒海的大儒名頭,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當年若不是林儒海辭官,今日這宰相的位置,未必能輪到他來坐。況且,這兩年的進士雖說都是他提點上來的,但其中有不少才思敏捷之輩,是林儒海教出來的弟子,若是林儒海當真應了這右宰相之職,以他的能耐,勢必會分走他手中的權柄。
想到此處,章宰相的臉色愈發難看起來。
半晌後,朝臣中有人出列,勸誡道:“陛下,林大儒年事已高,又不戀官場,恐怕未必會應下這右宰相一職。還請陛下另選賢才!”
“另選賢才”這句話一出,立刻便有數人出列,齊齊勸陛下另選賢才。
很好,他們已經從剛才的強烈反對朕設立右宰相,變成了答應朕設立右宰相但是請求朕選別人了。皇帝陛下心中得意地腹诽,面上卻沒有任何表情,他端着君王的架子,照例無視了方才他們的話,一臉嚴肅道:“朕前幾日便召了林大儒進京,想來再過兩日,林大儒便能入宮了,林大儒年事已高,未免他半路上磕了碰了,朕還特意派去了一千護衛。衆愛卿若是在路上遇着了林大儒,也幫朕多幫扶幫扶,免得林大儒走錯了路。”
皇帝說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做幫扶幫扶,什麽叫做免得林大儒走錯了路?陛下難道還怕他們去攔路不成?
他們方才已經極力勸誡了,那麽多人那麽張嘴,陛下統統都沒聽見嗎?
衆人還要再勸,不過皇帝現在提拔上來太監總管很有眼色,見陛下不耐地從禦座上站了起來,立刻高聲喊道:“退朝!”把章宰相一派的那些朝臣想要勸誡的話語統統堵了回去。
皇帝陛下轉身離開前還掃了殿中一眼,他年輕,眼力也好,一下就看清了那些朝臣硬生生憋回去的便秘嘴臉,以及章老頭那難看得活似吞了幾斤糞便的褶子臉。沒有長高的郁悶與傷心頓時消散了,皇帝陛下嘴角微翹,心情非常好的去了禦書房。
朕今天也要勤奮批閱奏章!而進了宮後,便自薦領了個起居舍人職位的封元,則站在禦書房中,繼續為陛下出謀劃策。他們關了禦書房大門,交談又以寫字為主,就算禦書房外有外人安插的眼線,也決計探聽不到半點消息。他們只會以為,陛下出宮回來,找了個鄉野村夫當起居舍人,天天記錄陛下與姚妃娘娘的二三事。
在皇帝陛下勤勤懇懇幹活的時候,姚燕燕去了鳳陽公主那裏,打算問一問她那裏的進展。
鳳陽似乎早就在等着她過去了,姚燕燕到鳳陽閣時,鳳陽公主已經衣着整齊地候在大門前,親自迎接她進去。姚燕燕對此非常滿意,看來鳳陽公主真的已經打定主意站在她和陛下這一邊了。
現在鳳陽公主和袁将軍之子袁昊已經是未婚夫妻的關系,兩人時不時能見個面互相送些東西,姚燕燕最初的想法,就是讓鳳陽通過影響袁昊,達到間接影響袁将軍的目的。
姚燕燕的想法鳳陽也清楚,因此一見到她來,便親自給她倒了杯熱茶,然後主動将最近的進展說了出來。
“我和袁昊最近常常通信,也見了幾次面。他是個忠君愛國的好人,也答應了我會勸誡他父親徹底與章家撇開關系。娘娘不必太過擔心。”頓了頓,她繼續道:“等日後嫁到了袁家,我能做更多。”
聽到鳳陽這麽說,姚燕燕非常滿意,她笑道:“公主也不必太過緊張,我和陛下的意思是,只要袁将軍不和章宰相沆瀣一氣便可,至于其他的,可以徐徐圖之。畢竟這日子還長呢!”鳳陽公主加油哦!努力努力再努力!持之以恒決不放棄,肯定能幫助本宮和陛下達成拉攏袁家的小目标的!
她說着,親切地握住鳳陽的手,繼續道:“鳳陽公主放心,你幫了陛下,将來陛下就是你的靠山,只要陛下的江山不倒,你身為陛下唯一的妹妹,便能永遠享受這身為公主的體面與榮華,将來袁家也絕不敢欺負你。”鳳陽公主加油,只要你肯乖乖給陛下辦事,以後陛下肯定就會給你撐腰的,就算袁家對你不好也不用怕,你背後有人!
跟鳳陽公主說了一會兒話,姚燕燕便坐着步辇,打算回飛鸾宮去,畢竟現在蘭夢詩被她帶進了宮裏,她現在多找點時間教教她。
然而還沒到飛鸾宮,她就被太後派來的人攔住了。
姚燕燕見到吳女官,這才想起來,因為拿到了令牌,她和陛下現在幾乎都把太後這個人給忘了,連回京也沒去拜會過。太後現在攔我幹嘛?難道是責怪本宮沒有去拜見她,想要給本宮穿小鞋?
吳女官湊到姚燕燕身邊小聲道:“娘娘,太後娘娘請您過去。”
姚燕燕疑惑地問道:“太後請本宮作甚?”本宮一點也不想去,不想去!
然而吳女官并沒能領會姚燕燕眼神中的拒絕,她低聲道:“宮裏出了事,李貴妃與外人私相授受,還偷偷将宮中之物送出去,被太後娘娘抓了個人贓俱獲,現下正被押在慈和宮中受審,太後娘娘氣得幾乎要暈過去,請您過去幫幫忙。”
姚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