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岑錦再次睜眼,便是蘇氏便坐到了她床前,輕聲細語地喊她起床。

她迷瞪着眼睛,轉頭瞧了瞧窗外還暗着的天色,并不明白蘇氏為何這時喊她。

蘇氏一邊讓丫鬟給她熏熱衣裳,一邊道:“阿錦,該起了。咱們該出門了。”

她歪了歪頭,仍是不解。

蘇氏便繼續耐心解釋道:“傻孩子,你是病糊塗了。忘了今天是什麽日子了。”

岑錦并不知道蘇氏說的是什麽特殊日子,只是也不敢多問,生怕問多了,旁人便發現起她的不對來。

一通梳洗打扮後,她換上了一身素色的棉襦裙,梳了個閨中女兒家才會梳的垂髫分肖髻,髻上只點綴了幾支銀簪。

她仍然不習慣自己換了副身子,因而并不照鏡子。

從前的林錦儀最愛攬鏡自照,極為愛惜自己容貌。蘇氏愛憐地輕撫女兒因為生病而消瘦的臉龐,以為她是覺得自己不好看了才這般的,便道:“在娘心裏,咱們阿錦是最好看的。往後将養兩日,自然會恢複從前的樣貌的。”

岑錦低下頭,抿了抿唇,并沒解釋什麽。

收拾妥當以後,蘇氏讓丫鬟拿了一件白狐皮的鬥篷給她披上,帶着她一起往外去。

林玉澤早就收拾妥當,等在外頭。他一襲月白色錦袍,雖然已經年近四十,卻是豐神俊朗,面白無須,看着不過二十□□,就是眼下一片青影,看着有些憔悴。

見着她們母女出來,林玉澤臉上的神情也柔和起來,道:“咱們小阿錦今日臉色看着好了許多。”

岑錦同忠勇侯府來往雖少,卻仍然記得小時候舅舅最愛帶自己上街玩,還讓自己坐在他并不寬闊的肩膀上。此時見了他,自然也是倍感親切,微笑道:“阿錦已經大好了,您不用擔心。”

林玉澤也對她笑了笑,只是眉間愁色仍不見減。

“外頭風大,咱們也不急在這一時說話,先去順和堂請安吧。”

Advertisement

說着話,一家三口便一齊往侯夫人所居住的順和堂去了。

岑錦對忠勇侯府也算熟悉,路上也沒有左顧右盼,只是亦步亦趨地跟在林玉澤和蘇氏身後,時不時偷偷擡頭瞧一眼相攜着走在前頭的兩人,心裏也是有些奇怪的。

她母親紀氏以前老是在她耳邊念叨,說她舅母的所作所為多麽不容于理,違背倫常,還說蘇氏肯定是要被人指着脊梁骨罵的。

可岑錦穿進表妹的身子已經有幾日了,這幾日她看出舅舅和舅母感情極好,下人也都對舅母十分信服,就是外祖父外祖父着人來給自己送補品,都不忘給她舅母捎上幾句關心體恤的話,顯然也是十分喜歡心疼她的樣子。

不像她母親紀氏,雖然在岑府裏謹小慎微,還幫着他爹納妾、擡舉丫鬟,都沒能得到這種待遇。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順和堂。忠勇侯夫婦都已經穿戴整齊坐在正屋。

見到岑錦,忠勇侯夫人便笑着招手讓她上前。

岑錦規規矩矩行了禮,站了過去。

忠勇侯夫人便慈愛地打趣道:“咱們小阿錦生了一場病,人都穩重了。往日裏總像個皮猴似的往我身邊湊,什麽時候這麽規矩過。”

忠勇侯也笑着道:“咱們阿錦大了,穩重些才好呢。”

岑錦垂着眼睛,心裏有些打鼓地道:“阿錦這幾日在床上想了很多事情呢,覺得自己已經大了,往後委實該穩重些了。”她跟表妹确實太不一樣了,怎麽會想到表妹都是十四歲的大姑娘了,連對長輩行禮都不是這般的呢。

忠勇侯夫人也不以為意,親親熱熱地拉着她在自己身邊坐下,摸着她的手道:“你這手怎麽這般涼,可是身上不夠暖和?”說着讓人把炭盆挪了近一些,還着丫鬟捧了手爐來。

岑錦心裏暖融融的,也有些酸澀。她記得小時候外祖父外祖母待自己是比待表妹還要親厚的,若不是後來走動少了,也不會就那麽生疏了。而且離得近了,她才發現外祖父外祖父已經老了許多,頭發已經銀白,臉上也是溝壑叢生,這更讓她覺得難受。

說着話,就有丫鬟進來禀報道:“老太爺,老太太,大公子和大小姐來了。”

忠勇侯點了點頭,丫鬟便打了簾子,把大公子林博志和大小姐林芳儀領進了屋。

林博穿着一身玉色的圓領綢袍,志身材高大,樣貌俊朗,頗肖其父,已經是個十*歲的翩翩少年郎。

林芳儀則是個娉娉婷婷的少女,着一襲茜素青色百褶如意月裙,面容清秀,只能算是中人之姿。

岑錦這才想起來,舅舅除了舅母所生的嫡親女兒,前頭還有一對庶出的兒女。

京中尋常有兒子的人家,別說是勳貴官員,就是普通大戶人家,在兒子還沒娶妻之前是絕對不會容許就庶出生在前頭的。有些講究的,連兒子屋裏人都不會安排,最多偷偷放個通房丫鬟,等到正式成親,家裏有了主母,便由着主母把那同房丫鬟或是嫁出去,或是擡舉成姨娘。

像林玉澤這樣還沒成親,就有了一對已經可以走路的庶出兒女的情況,在京中絕對是上不得臺面,令人诟病了。

不過岑錦也知道一些忠勇侯府的舊事:

據說是當年忠勇侯外出行軍打仗,武将出身的忠勇侯夫人随夫出征,将一對兒女留給了老侯爺老夫人。

老侯爺老夫人年邁,又格外寵溺唯一的男孫,格外縱着林玉澤,慢慢地就把他性子養歪了。以至于忠勇侯夫婦擊潰敵軍,班師回朝的時候,林玉澤身邊都有好幾房姨娘了。等忠勇侯夫婦開始收拾起家裏的爛攤子,卻恰逢林玉澤的兩房姨娘都懷了身孕。忠勇侯夫婦本是不想留下這兩個孩子的,卻無奈老夫人苦苦哀求,說自己沒幾年好活了,就盼着能早日見到重孫。

忠勇侯夫婦也是沒辦法,只好将兩個孩子留下了。

那時候林玉澤纨绔的名聲外在,婚事本就犯難,加上後頭有了這一對庶出的長子長女,更是不好說親。

忠勇侯也是放棄了當年大獲全勝的封賞,在先帝面前替他求了婚事,這才取到了出身兩淮嫡支的蘇氏。

蘇氏的身世說來也是有些坎坷,她本是兩淮蘇氏的二房嫡女。可一場風寒,帶走了她的父親。她母親長情堅貞,不願改嫁,就這麽守着她和她弟弟過活。

蘇氏身為二房長女,從小便照顧病弱的母親,提攜年幼的弟弟,一直侍奉到母親去世,看完弟弟娶妻,才願意說親。一來二去便也就耽擱了年紀。

先帝有一位蘇貴妃,和蘇氏同宗同族,感念她的孝心,恰好也在為她的婚事發愁,便在先帝面前提過一句。恰好忠勇侯求到禦前,先帝這才把他們湊成了一對。

先帝賜婚,本是想着兩人都是年紀不小,家世相仿,算是匹配。

卻沒成想,蘇氏過門後,孝順公婆,執掌中饋,約束丈夫,竟真的把林玉澤管了起來,不出兩年,京城便再也沒有林玉澤的纨绔名聲。也算是一樁美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