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林芳儀懷着心事回了芳華苑。

芳華苑裏,周姨娘正坐在她屋裏噼裏啪啦地打算盤。

見着林芳儀回來了,周姨娘滿臉喜色地道:“芳姐兒,今年春日鋪子裏的生意很不錯。我算了算,加上這部分盈利,你出出嫁的時候,差不多能有八百兩銀子防身!”

蘇氏在林芳儀十二歲的時候就給了她兩個鋪子,一個賣脂粉,一個賣點心蜜餞。鋪面雖都不算大,卻是城中最好的地段。這兩個鋪子一直由周姨娘幫忙管着,幾年來進項一直不錯。

八百兩,可以說是周姨娘攢了十幾年攢出來的巨款了。

林芳儀神色淡淡地點了點頭,将懷中的銀票拿出來放在桌上,道:“還能多加五十兩。”

周姨娘眉頭一挑,驚喜道:“哪裏來的這麽些銀錢?”

林芳儀回道:“方才同妹妹打了會兒葉子牌,她輸給我的。”

聽到是從林錦儀那兒來的,周姨娘一邊美滋滋地翻看銀票,一邊撇嘴道:“她向來最是小氣的,輸給你這麽多銀錢,沒給你臉子看吧?”

林芳儀搖搖頭,道:“妹妹現在不是從前了,沒有賴賬不說,我不肯要,還強塞給我。”

周姨娘哼了一聲,顯然不覺得林錦儀能變得多好。不過沒有人嫌銀錢紮手的,她數過數目,又笑眯眯地對林芳儀道:“她既然願意給你,你就多去同她玩玩,下回再贏個八百十輛豈不更好?”

林芳儀不悅地蹙了蹙眉,“姨娘,我同妹妹玩牌又不是奔着贏她的錢去的!若照你說的,我為了一點銀錢故意找她玩牌,那我成什麽了?”

周姨娘恨鐵不成鋼地道:“至多半年,你就要出嫁了,到時候你嫁到別家,用錢的地方就多了去了!你不趁着這時候多撈些銀錢傍身,以後可怎麽辦?”她是不相信蘇氏能給林芳儀相看什麽好人家的,生怕林芳儀嫁到什麽一窮二白的人家吃苦。再說林芳儀是從她肚子裏出來的,上頭長輩又都不是特別看重,若是不多帶點嫁妝去,以後少不得被婆家看輕了去。

林芳儀愛讀書寫字,性子有些清高,很不喜歡讨論這些。

周姨娘說着說着,見她臉色漸漸不好了,便止了話頭,道:“算了算了,你平日就看不上這些阿堵物。還是我來給你想想辦法吧……”

林錦儀這頭,她下午晌沒什麽事,就溫習了之前先生教過的功課,順帶練練字,倒也不覺得時光難熬。

Advertisement

天将黑之前,蘇氏身邊的萬縷來了芳華苑,說是蘇氏讓林錦儀過去一趟。

林錦儀也沒多想,稍微收拾下就去了正院。

到了正院,林錦儀才聽丫鬟說了眼下蘇氏正在小廚房裏忙活,便過去尋她。

蘇氏穿了件家常的天青色褙子,正在竈前和面。

林錦儀想着蘇氏喊自己過來應是要教自己廚藝,便去淨了手,走到一邊問她說:“娘,阿錦來了。”

蘇氏正專注于手下的面團,道:“你祖母這幾日夜間總是痰多,我想着給她做個蘿蔔面。你在旁邊看着就好。”

林錦儀點了點頭,認真地看了起來。

蘿蔔面有去毒、健胃助消化、止咳化痰、順水利尿、健皮膚的功用。它的制作,乃是用蘿蔔一斤,切碎煮沸兩三次,加入韻粉一勺,勻糁粉攪勻,煮至爛熟。漉出之後,用粗布去滓,和面一斤,擀切即可。

林錦儀到場的時候,蘇氏已經準備好了蘿蔔料,正準備和面。于是她一邊不停手上活計,一邊把蘿蔔面的做法同林錦儀說了,還對她道:“這蘿蔔面你祖母最好吃上幾日,今天就由娘做了,明天開始你來學着做。”

林錦儀點頭道好。然後轉念一想,今日她娘若是要教她做面,就該從開始準備的時候就把她喊來,怎麽都快完工了才讓她來了?難道是別的什麽事兒?

她正奇怪着,蘇氏也忙完了,将圍裙一摘,便回了正院淨手洗臉。

林錦儀跟着她過去了,看她洗好了,便接過萬縷手上的茶盞,捧到了蘇氏面前。

蘇氏掀了茶蓋,抿了兩口熱茶,就開口問她道:“我聽說你今日給你姐姐銀錢了?”

“娘怎麽知道的?”林錦儀一邊說一邊拿眼睛瞧千絲。

蘇氏卻道:“你別看千絲,不是她同我說的。是你姐姐回了芳華苑,讓丫鬟過來知會我的。”

林芳儀做事向來有交代,贏了林錦儀那麽多錢,自然是要着人來說一聲的。

林錦儀小心看着蘇氏的臉色,卻從她臉上辨不出喜怒,只好老實道:“姐姐下午來找我玩了陣葉子牌,那是我輸給她的。”

蘇氏放了茶盞,搖頭道:“你還不知道錯?”

林錦儀一臉迷茫,“還請娘明示。”

蘇氏擡了擡下巴,丫鬟們十分有眼力見兒地都退了出去。

屋裏只剩下母女二人了,蘇氏才又開口道:“你同那你姐姐雖然是同性的親姐妹,但嫡庶有別,在你看來的不值一提的銀錢,在她那裏看來,或許就是一筆大進項了!娘從前怎麽教你的?你要明白自己和你姐姐的嫡庶之別,但也不能因為這區別去輕看她……”

“我沒有……”林錦儀小聲分辯道。她确實沒有輕看林芳儀,只是下午晌玩的高興了,想着林芳儀同自己要好,輸給她一點銀錢也不算什麽。

蘇氏又繼續道:“你是沒有輕看她,但是你姐姐的兩個鋪子,一年到頭去了成本和人工,純利也就百十兩。随手一給就是大幾十兩銀子,你讓你姐姐怎麽想?”

林錦儀想了想,嗫喏了下嘴皮,一時不知道怎麽說。

“你姐姐生了比較之心,往後你們姐妹還怎麽好好玩在一處?”蘇氏看了她一眼,繼續道:“再說自古人心不足蛇吞象,防人之心不可無,你姐姐是個好的,她身後卻還有個周姨娘呢!”

林錦儀吶吶地道:“不會吧……”

蘇氏跟周姨娘打了近二十年交道,能不了解她的為人?看林錦儀還不信,她輕哼一聲,“你回去好好反思反思,且看明日周姨娘會不會去找你吧。”

說完這話,蘇氏便站起了身,說要去給忠勇侯夫人送蘿蔔面,讓林錦儀回了自己院子。

林錦儀回了錦繡苑後,丫鬟們給她擺了飯。

她有些心不在焉的,連吃的是什麽都沒心思關注。

在蘇氏同她說話前,她還真的沒意識到自己有做錯的地方。蘇氏方才同她說的那番話,她似懂非懂,卻是想起一樁舊事。

那時候她還很小,祖父已經去了,祖母卻還是健在的。

彼時紀氏已經進門好幾年了,很晚才生下了一對兒女。

祖母雖然一直很想要個大孫子,但這孫子到底來的晚了些,比不上岑錦過去許多年的承歡膝下。因此,她在孫輩中還是最疼愛岑錦,得了什麽好東西,都是先緊着她。

那時候的岑錦也喜歡同弟弟妹妹玩耍,祖母悄悄給了她的東西,她便再分給弟弟妹妹,總想着和他們親近。

可是這樣過去了幾年,弟弟妹妹非但沒有同她親近起來,反而越來越疏遠她,連帶着對祖母都不親熱了。

後來祖母去了,岑錦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弟弟妹妹卻沒那麽上心。岑錦還偶然聽到過,弟弟岑钰同妹妹岑釵說:“祖母去了,往後便再也不用日日和大姐在一起了。”那輕松歡快的語氣,聽的岑錦心裏跟針紮似的。

她一直不明白,祖母雖然對自己最好,但對弟弟妹妹也不曾虧待,何況祖母私下給自己的,自己也都分給了他們。為什麽他們不念自己的好不說,還在祖母去了沒多久的時候說這樣的話……

現在,她在床上翻來覆去,将蘇氏的話想了又想,似乎終于明白了一些。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大概才是症結所在。

林錦儀不禁為自己的愚笨感到懊惱,想着明日下了學去蘇氏跟前認個錯,求她想個彌補的法子。

而讓林錦儀沒想到的是,第二日一早,她剛起床梳洗,周姨娘就捧着一碟子她親手做的點心來了錦繡苑。

周姨娘素日裏一直還算安守本分,從來不往林錦儀跟前湊。這日一大早就來了,顯然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林錦儀明知她來着不善,但是有什麽辦法呢?總不好把她趕走,還是得硬着頭皮見她。

周姨娘頭上插了兩支木簪,穿着身半新不舊的藤紫色馬面裙,顏色都被洗得黯然發白了。

要不是屋子裏沒有別人,林錦儀還以為她是帶了哪個仆婦過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