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1)
……滿族和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一些薩滿所崇敬的黑狼神,它是勇敢無敵、嫉惡如仇的除惡驅暴的薩滿護神與助手,凡是遇到兇險、奸猾、夜間施暴的魔怪,都要委托它用智勇在黑暗中吞噬。它是瘋狼,然而它也是惡魔鬼魂的殺手。
——富育光《薩滿論》
又輪到陳陣到給羊群下夜,有二郎守着羊群,他可以一邊下夜一邊在包裏的油燈下看書作筆記。為了不妨礙兩位夥伴睡覺,他把矮桌放到蒙古包門旁邊,再用豎起的兩本厚書擋住燈光。草場寂靜無聲,聽不到一聲狼嗥,三條大狗一夜未叫,但都豎着耳朵,警覺地守夜。他也只出過一次包,打着手電圍着羊群轉了一圈,二郎總是守卧在羊群的西北邊,讓陳陣感到放心。他摸摸二郎的大腦袋,表示感謝。回到包,他還是不敢大意不敢閉眼,看書一直看到後半夜才睡下。第二天上午睡醒了覺,陳陣出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小狼喂食。
來到夏季新草場以後,小狼總是從天一亮就像蹲守伏擊獵物一樣,盯着蒙古包的木門,瞪着它的食盆。在小狼的眼裏,這個盆就是活動的“獵物”,它像大狼那樣耐心地等待戰機,等“獵物”走到它跟前,然後突然襲擊“獵物”,因此,搶到嘴的食物就是它打獵打到的,而不是人賜給它的。這樣小狼仍然保持了它狼格的獨立。陳陣也故意裝出怕它的樣子,急退幾步,但經常忍不住樂出聲來。
內蒙高原在夏天雨季到來之前,常常有一段幹旱酷熱的天氣,這年的熱度似乎比往年更高。陳陣覺得蒙古的太陽不僅出得早,而且還比關內的太陽離地面低,才是上午十點多鐘,氣溫已經升到關內盛夏的正午了。強烈的陽光把蒙古包附近的青草曬卷,每根草葉被曬成了空心的綠針。蚊子還未出來,但草原上由肉蛆變出來的大頭蒼蠅,卻像野蜂群似地湧來,圍着人畜全面進攻。蒼蠅專攻人畜的腦袋,叮吸眼睛、鼻孔、嘴角和傷口的分泌物,或者挂在包內帶血的羊肉條。人狗狼一刻不停地晃頭揮手揮爪,不勝其煩。機警的黃黃經常能用閃電般的動作,将眼前飛舞的大蒼蠅,一口咬進嘴裏,嚼碎以後再吐出來。不一會兒,它身旁的地面上,就落了不少像西瓜子殼般的死蠅。
陽光越來越毒,地面熱霧蒸騰,整個草場盆地熱得像一口烘炒綠茶的巨大鐵鍋,滿地青草都快炒成幹綠新茶了。狗們都趴在蒙古包北面窄窄的半月形的陰影裏,張大了嘴,伸長舌頭大口喘氣,肚皮急速起伏。陳陣發現二郎不在陰影裏,他叫了兩聲,二郎也沒露面,它又不知上哪兒溜達,也可能到河裏涼快去了。二郎在它下夜上班時候盡責盡心,全隊的人已經不叫它野狗了,但一到天亮,它“下班”以後,人就管不着它了,它想上哪兒去就上哪兒去,不像黃黃和伊勒白天也忠心守家。
此刻,小狼的處境最慘。毒日之下,小狼被一根滾燙的鐵鏈拴着,無遮無掩,活活地被曝曬着。狼圈中的青草早已被小狼踩死踩枯,狼圈已變成了圓形的黃沙地,像一個火上的平底鍋,裏面全是熱燙的黃沙。而小狼則像一個大個兒的糖炒毛栗子,幾乎被烤焦烤煳了,眼看就像要開裂炸殼。可憐的小狼不僅是個囚徒,而且還是個上曬下烤,天天受毒刑的重號犯。
小狼一見門開,呼地用兩條後腿站起來,鐵鏈和項圈勒出了它的舌頭,兩條前腿拼命在空中敲鼓。小狼此時最想要的好像不是蔭晾,也不是水,仍然是食物。狼以食為天,幾天來,陳陣發現小狼從來沒有熱得吃不下飯的時候,天氣越熱,狼的胃口似乎越大。小狼拼命敲鼓招手,要陳陣把它的食盆放進它的圈裏。然後把食盆“搶獵”到手,再兇狠地把陳陣趕走。
陳陣犯愁了。草原進入夏季,按牧民的傳統習慣,夏季以奶食為主,肉食大大減少,每日一茶一餐,手把肉不見了。主食變成了各種面食,小米、炒米和各種奶制品:鮮奶豆腐、酸奶豆腐、黃油、奶皮子等等。牧民喜食夏季新鮮奶食,可知青還沒有學會做奶食,一方面是不習慣以奶食代替肉食;更主要的是知青受不了做奶食的那份苦。誰也不願意在淩晨三點就爬起來,擠四五個小時的牛奶,然後不間斷地用搗棒慢慢地搗酸奶桶裏的發酵酸奶,搗上幾千下才算完;更不願意到下午五六點鐘母牛回家以後,再擠上三四個小時的奶,以及第二天一系列煮、壓、切、曬等麻煩的手工勞動。知青寧肯吃小米撈飯,素面條素包子素餃子素餡餅,也不願去做奶制品。夏季牧民做奶食,而知青就去采野菜,采山蔥、野蒜、馬蓮韭、黃花、灰灰菜、蒲公英等等,還有一種東北外來戶叫作“哈拉蓋”的、類似菠菜形的大葉辣麻味野菜。夏季斷肉,牧民和知青正好都改換口味,嘗個新鮮。這樣一來,卻苦了陳陣和小狼。
草原民族夏季很少殺羊,一則因為殺一只大羊,大部分的肉無法儲存。天太熱,蒼蠅又多,放兩天就發臭生蛆。牧民的辦法是将鮮羊肉割成拇指粗的肉條,沾上面粉,防蠅下卵,再挂在繩上放到包裏的陰涼處,晾成幹肉條。每天做飯的時候,切兩根肉幹條放在面條裏,只是借點肉味而已。如果碰上連續陰天,肉條照樣發綠發臭變質長蛆;二則,還因為夏天是羊上水膘的季節,羊上足水膘以後,到秋季還得抓油膘。兩膘未上,夏羊只是肉架子,肉薄、油少、味差,牧民也不愛吃。而且夏季羊剛剪過羊毛,殺羊後羊皮不值錢,只能做春秋季穿的剪茬毛薄袍。畢利格老人說,夏天殺羊是糟踐東西。牧民夏季少殺羊吃,就像農民春天不會把麥苗割下來充饑一樣。
額侖草原雖然人口稀少,畜群龐大,但是政策仍不允許草原牧民敞開肚皮吃肉。對于當時油水稀缺,限量供肉的中國,每一只羊都是珍稀動物。
飽吃了一秋一冬一春肉食的知青,一下子見不到肉,馬上就受不了了,便不斷要求破例照顧。但知青向組裏申請殺羊,往往得不到批準。嘎斯邁一見陳陣上門,就笑呵呵地用香噴噴的奶皮子砂糖拌炒米來堵他的嘴,還準備了一包新鮮奶食品送給他們包,弄得陳陣每次都只好把要求殺羊的話憋回去。偶爾有一個小組的知青申請到一只羊,立即就拿出一半羊肉,分給其他小組的同學,讓大家都能隔上一段日子吃到點鮮肉,但這樣一來,各家的肉條存貨就越發地少了。
人還好說,可小狼怎麽辦?
這天陳陣先給小狼的食盆裏放了半根臭肉條,簡單地打發了小狼,然後趕緊拿着空食盆回到包裏想辦法。他坐下來吃早飯,望着鍋裏幾塊小小的羊肉幹,猶豫了一下,還是把肉幹撿出來,放到小狼的食盆裏。小狼跟狗不一樣,它不吃沒有肉味的小米粥和小米飯,沒有肉和骨頭,小狼就會坐立不安,發狠地啃鐵鏈子。
陳陣就着腌韭菜,吃了兩碗肉幹湯面,就把半鍋剩面倒在小狼的食盆裏,又用木棍攪了攪,把盆底的幾塊羊肉幹攪到表面,好讓小狼看到肉。陳陣端起盆聞了聞,還是覺得羊肉味不足,他打算往食盆裏放一些用來點燈的羊油。夏天天熱,放在陶罐裏凝固的羊油已經開始變軟變味了,好在狼是喜食腐肉的動物,腐油對狼來說也算是好東西。包裏從冬天存下來的兩大罐羊油,是他和楊克每天晚上讀書的燈油,夠不夠堅持到深秋還難說。但小狼正在長身子骨的關鍵階段,他只好忍痛割舍掉一些讀書時間了。不過他仍然改不掉天天讀書的習慣,看來只好厚着臉皮去向嘎斯邁要了。畢利格老人和嘎斯邁如果聽說他們讀書的燈油不夠了,一定會盡量供應給他的。夏季太忙太累,他給老人講歷史故事,并聽老人講故事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陳陣從陶罐裏挖了一大勺軟羊油,添到熱熱的食盆裏,攪成了油汪汪的一盆。他又聞了聞,羊油味十足,應該算是小狼的一頓好飯了。他又把大半鋁鍋的小米稠粥倒進狗食盆裏,但沒舍得放羊油。夏季少肉,草原上的狗每年總要過上一段半饑半飽的日子。
Advertisement
推開門,狗們早已擁在門外。陳陣先喂狗,等狗們吃光添淨食盆,退到了包後的陰影裏,才端着狼食盆向小狼走去。一邊走着,一邊照例大喊:小狼,小狼,開飯喽。小狼早已急紅了眼,亢奮雀躍幾乎把自己勒死。陳陣将食盆快速推進狼圈,跳後兩步,一動不動地看小狼搶吃肉油面條。看上去,它對這頓飯似乎還很滿意。
給小狼喂食必須天天讀,頓頓喊。陳陣希望小狼能記住他的養育之恩,至少能把他當作一個真心愛它的異類朋友。陳陣常想,将來有一天他娶妻生子後,可能對自己的兒女也不會如此上心動情。他相信狼有魔力,在饑餓的草原森林,母狼會奶養人類的棄嬰,狼群會照顧保護他(她),并把他(她)撫養成狼。如果沒有一種超人類超狼類的魔力情感,是不可能出現這種“神話”的。陳陣自從養狼以後,經常被神話般的夢想和幻想所纏繞。他在上小學的時候,曾讀過一篇蘇聯小說,故事說一個獵人救了一條狼,把它養好傷以後放回森林。後來有一天早晨,獵人推開木屋的門,門口雪地上放着七只大野兔,雪地上還有許多行大狼腳印……這是陳陣看到的第一篇人與狼的友誼故事,與當時他看過的所有有關狼的書和電影都不同。書裏寫的大多都是狼外婆、狼吃小羊,狼掏吃小孩的心肝一類的可怕殘忍的事情,甚至,連魯迅筆下的狼都是那種傳統的殘暴形象。所以他一直對那篇蘇聯小說十分着迷,多年不忘。他常常夢想成為那個獵人,踏着深雪到森林裏去和狼朋友們一起玩,抱着大狼在雪地上打滾,大狼馱着他在雪原上奔跑……
如今他竟然也有一條屬于自己的、可觸可摸的真狼了。他只要把小狼喂飽,也可以抱着它在綠綠的草地上打滾,他已經和小狼滾過好幾次了。他的夢想差不多算是實現了一半,但那另一半,他似乎不敢夢想下去了——小狼長大以後,給他留下一窩狼狗崽,然後重返草原和狼群。陳陣曾在夢中見到自己騎着馬,帶着一群狼狗來到草原深處,向荒野群山呼喊:小狼,小狼,開飯喽。我來喽,我來喽。于是,在迷茫的暮色中,一條蒼色如鋼,健壯如虎的狼王,帶着一群狼,呼嘯着久別重逢的亢奮嗥聲,向他奔來……可惜這裏是草原牧區,不是森林,營盤有獵人獵狗步槍和套馬杆,即使長大後能重返自然的小狼,也不可能叼七只大野兔,作為禮物送到他蒙古包門口來的……
陳陣發現自己血管裏好像也奔騰着游牧民族的血液,雖然他的曾祖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覺得自己仍不像是純種農耕民族的後代,不像華夏的儒士和小農那樣實際、實幹、實用、實利和腳踏實地,那樣敵視夢想幻想和想入非非。陳陣既然冒險地實現了一半的夢想,他還要用興趣和勇氣去圓那個更困難的一半夢想。陳陣希望草原能更深地喚醒自己壓抑已久的夢想與冒險精神。
小狼終于把食盆舔淨了。小狼已經長到半米多長,吃飽了肚子,它的個頭顯得更大更威風,身長已比小狗們長出大半個頭了。陳陣将食盆放回門旁,走進狼圈,現在到了他可以盤腿坐下來和小狼耳鬓厮磨的時候了。他抱了一會兒小狼,然後把它朝天放在自己的腿上,再輕輕地給小狼按摩肚皮。在草原上,狗與狼在厮殺時,它們的肚皮絕對是敵方攻擊的要害部位,一旦被撕開了肚皮就必死無疑。所以狗和狼是決不會仰面朝天地把肚皮亮給它所不信任的同類或異類的。雖然道爾基的小狼因為咬傷孩子被打死,但陳陣還是把自己的手指讓小狼抱着舔,抱着咬。他相信,小狼是不會真咬他的,它啃他的手指,就像咬它的親兄弟姐妹一樣,都是點到為止,不破皮不見血。既然小狼把自己的肚皮放心地亮給他,他為什麽不可以把手指放進小狼的嘴裏呢?他在小狼的眼睛裏看到的完全是友誼和信任。
已近中午,高原的毒日把空心綠草針曬沒了鋒芒,青草大多打蔫倒伏。小狼又開始受刑了,它張大嘴,不停地喘,舌尖上不斷地滴着口水。陳陣将蒙古包的圍氈全部掀到包頂上去,蒙古包八面通風,像一個涼亭,又像一個碩大的鳥籠。在包裏他可以一邊看書,時不時向外張望照看小狼,只是猶豫着不知道該不該幫幫它。草原狼從來不懼怕惡劣天氣,那些受不了嚴寒酷熱的狼,會被草原無情淘汰,能在草原生存下來的都是硬骨鐵漢。可是,如果天氣太熱,草原狼也會躲到陰涼的山岩後面的。陳陣聽畢利格老人說,夏天放羊遇到涼快的地方,別馬上讓羊停下來乘涼,人先要過去看看草叢裏有沒有狼“打埋伏”。
陳陣不知道該如何幫小狼降溫解暑,他打算先觀察狼的耐熱力究竟有多強。吹進蒙古包裏的風也開始變熱,盆地草場裏的牛群全不吃草了,都卧在河邊的泥塘裏。遠處的羊群,大多卧在迎風山口處午睡。山頂上,出現了一頂頂的三角白“帳篷”。羊倌們熱得受不了了,就把套馬杆斜插在旱獺洞裏,再脫下白單袍把領口拴在杆上,用石頭壓住兩邊拖地的衣角,就能搭出一頂臨時遮陽帳篷來。陳陣在裏面乘過涼,很管用。帳篷裏往往是兩個羊倌,一人午睡,一人照看兩群羊。三角白帳篷只有在草原最熱的時候才會出現。陳陣漸漸坐不住了。
小狼已被曬得焦躁不安,站也不是,卧也不是。沙地冒出水波似的熱氣,小狼的四個小爪子被燙得不停地倒換,它東張西望到處尋找小狗們,看到一條小狗躲在牛車的陰影下,它更是氣急敗壞地掙鐵鏈。陳陣趕緊出了包,他擔心再這麽曝曬下去,小狼真成了糖炒栗子,萬一中暑,場裏的獸醫決不會給狼治病的。怎麽辦?草原風大,只有雨衣,沒有傘,不可能給小狼打一把遮陽傘。那麽推一輛牛車來讓小狼躺到牛車下?但牛車的結構太複雜,弄不好,小狼脖子上的鐵鏈會被轱辘纏住,把小狼勒死。最好是給小狼搭一個羊倌那樣的三角遮陽帳篷,可他又不敢。所有野外的人畜都幹曬着,有人竟為狼搭涼棚,這是什麽“階級感情”?那樣全隊反對養狼的牧民和知青就該有話說了。這一段大家都忙,幾乎都已忘掉了小狼,偷養小狼不可張揚,陳陣再不能做出提醒人家記起小狼的事情。
陳陣從水車木桶裏舀了半盆清水,端到小狼面前,小狼一頭紮進盆裏,一口氣把水舔喝光。然後竟然迅速鑽到陳陣身體的陰影裏,來躲避毒日。它像個可憐的孤兒,苦苦按住他的腳,不讓他走。陳陣站了一會兒,馬上就感到脖子後面紮紮地疼,再不離開就要被曬爆皮。他只好退出狼圈,打了半桶水潑在狼圈裏,沙地冒出揭屜蒸籠般的蒸氣來。小狼立即發現地面溫度降了不少,馬上就躺下來休息,它已經一連站了好幾個小時了。可是,不一會兒沙地就被曬幹,小狼又被烤得團團轉。陳陣再沒有辦法了,他不可能連連給它潑水,就算能,那麽輪到他放羊外出時怎麽辦?
陳陣進了包,看不下書去,他開始擔心小狼曬病、曬瘦,甚至曬死。他沒想到,拴養小狼保證了人畜的安全,卻保證不了小狼的生命安全。要是在定居點,把小狼養在圈裏,至少還可以得到一面牆的陰影。難道在原始游牧的條件下真不能養狼?連畢利格老人也不知道如何養狼,他沒有一點經驗可以借鑒。
陳陣始終盯着小狼,苦思苦想,卻仍是一籌莫展。
小狼繼續在狼圈裏轉,它的腦子好像也在不停地轉,轉着轉着,它似乎發現了狼圈外的草地,要比圈內的沙地溫度低很多。小狼偏着身子,用後腿踩了幾腳草地,大概不怎麽燙,小狼馬上就把整個身體躺到圈外的草地上去了,只把頭和脖子留在圈內的燙沙上。鐵鏈被小狼拽得筆直,它終于可以伸長着脖子休息了。雖然小狼還在曝曬之中,但卻大大地減少了身子下的烘烤。陳陣高興得真想親小狼一口,小狼這個絕頂聰明的行為,給了陳陣一線希望。他也總算想出了一個辦法,等到天更熱的時候,他就隔些日子給小狼換一個有草的狼圈,只要狼圈裏又快被踩成了沙地,就馬上挪地方。陳陣在心中嘆道,狼的生存能力總是超出人的想象,連沒娘帶領的小狼,天生都會自己解決困難,就更不要說那些集體行動的狼群了。陳陣半躺在被卷上開始看書。
蒙古包外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兩匹快馬卷着沙塵,順着門前20多米遠的車道急奔。陳陣以為這只是過路馬倌,沒太注意是誰。沒想到,兩匹馬跑近蒙古包的時候,突然急拐彎,離開車道朝小狼沖去,小狼立即驚起後退,繃直了鐵鏈。前面那個人,用套馬杆一杆子就套住了小狼的頭,又爆發性地狠命一拽,把小狼拽得飛了起來。這一杆力量之大,下手之狠,完全是為了要小狼的命,恨不得借着鐵鏈的拉勁,一下子就把小狼的脖子拽斷。小狼剛剛噗地摔在地上,後面那個人又用套馬杆的套繩,狠狠地抽了小狼一鞭子,把小狼抽得一個溜滾。前面那人勒住馬,倒手換馬棒,準備下馬再擊。陳陣吓得大叫了一聲,抄起擀面杖,瘋了似地沖出去。那兩人見到陳陣一副拼命的樣子,迅速騎馬卷沙揚長而去。只聽一人大聲罵道:狼在掏馬駒,他還養狼!我早晚得殺了這條狼!
黃黃和伊勒猛沖過去狂吼,也挨了一杆子。兩匹馬向馬群方向狂奔而去。
陳陣沒有看清那兩人是誰,他估計有一位可能是挨了畢利格老人批評的那個羊倌,另一個是四組的馬倌。這兩人來勢兇猛,打算好了要對小狼下死手。陳陣親身領教了蒙古騎兵閃擊戰的可怕。
陳陣沖到小狼身邊,小狼夾着尾巴吓得半死,四條腿已抖得站不穩了。小狼見到陳陣,就像一只在貓爪下死裏逃生的小雞撲向老母雞那樣,跌跌撞撞地撲向陳陣。陳陣哆哆嗦嗦地抱起小狼,人與狼馬上就抖到了一起了。他慌忙去摸小狼的脖子,幸好脖子還沒有斷,但是脖子上的一片毛被套繩勾掉,下面是一道深深的血印。小狼的心髒怦怦亂跳,陳陣連哄帶撫摸,好不容易才止住了小狼和自己的顫抖。他又進包拿出一小條肉幹,安慰小狼。等小狼吃完了肉條,陳陣又抱起小狼,把它臉貼臉地抱在胸前,他摸了摸小狼的胸口,狼心已漸漸恢複平穩。小狼餘悸未消,它盯着陳陣看,看着看着,突然舔了陳陣的下巴一下。陳陣受寵若驚,他這是第二次得到狼的舔吻,也是第一次得到了狼的感謝。看來狼給救命恩人叼去七只野兔的故事不是瞎編出來的。
但是陳陣的心卻沉得直往下墜,他一直擔憂的事終于發生了。養狼已得罪了絕大部分牧民,他感到了牧民對他的疏遠和冷落,連畢利格阿爸來他們包的次數也少多了。他仿佛已被牧民看作像包順貴和民工一樣的破壞草原規矩的外來戶了。狼是草原民族精神上的圖騰,肉體上半個兇狠的敵人。無論從精神到肉體,草原牧民都不允許養狼。他養狼,在精神上是亵渎,在肉體上是通敵。他确實觸犯了草原天條,觸動了草原民族和草原文化的禁忌。他不知道還能不能保住小狼,還該不該養狼。但是他實在想記錄和探究“狼圖騰,草原魂”的秘密和價值,不能眼睜睜地看着曾對世界和中國歷史産生過巨大影響的狼圖騰,随着草原游牧生活的逐漸消亡而消亡,像草原人的肉體那樣,通過狼化為粉齑,不留痕跡地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可能是最後的一次機會了,陳陣不得不固執己見,咬緊狼牙,堅持下去。他到處去找二郎,可二郎還沒有回家。如果有它看家,除了本組牧民以外,其他組的牧民還不敢輕易上門。二郎會把陌生人的馬追咬得破膽狂奔。他也突然感到剛才那兩位快騎手目光的銳利,他們一定是看到二郎不在家,才實施突然襲擊的。
太陽還沒有發出它在這一天的最高溫,草原盆地卻已把所有的熱量全聚攏到了小狼的狼圈裏。小狼雖然身體下面減少了烘烤,但它的腦袋和脖子還留在沙盤裏,加上脖子受傷,小狼躺不住了,它站起來在狼圈裏轉磨,轉幾圈又躺到草地上去。
陳陣看不下去書,開始做家務。他摘韭菜、打野鴨蛋、拌餡和面、烙餡餅,一直埋頭幹了半小時。當他擡頭再看小狼的時候,他愣住了——小狼居然在沙圈裏撅着屁股和尾巴,拼命地刨土掏洞,沙土四濺,像禮花似的從地洞裏噴出。陳陣急忙擦了擦手跑出包去,走進狼圈蹲下身子好奇地觀察起來。
小狼在圈中南半部,用力刨洞,半個身子已經紮進洞裏,尾巴亂抖,沙土不斷從小狼的身底下噴射出來。過了一會兒,小狼退出洞,用兩只前爪摟住沙堆往後扒拉。小狼渾身沾滿了土,它看了陳陣一眼,狼眼裏充滿野性和激情,像是在挖金銀財寶,亢奮中還露出貪婪和焦急。
小狼到底想幹什麽?難道想刨倒木樁,逃到陰涼處?不對,位置不對。小狼并沒有對準木樁刨,而且木樁埋得很深,它得刨多大一個坑?小狼是在狼圈的南半部,背對木樁,由北朝南,沖着陽光的方向刨。陳陣心中一陣驚喜,他立刻明白了小狼的意圖。
小狼又在洞裏刨松了許多沙土,它半張着嘴哈哈哈地忙裏忙外,一會兒鑽進洞刨土,一會兒又往外倒騰土。小狼兩眼放光,賊亮賊亮,根本沒功夫搭理陳陣。陳陣看得終于忍不住,小聲叫它:小狼小狼,慢點刨,小心把爪子刨斷。小狼瞟了陳陣一眼,眯着眼睛笑了笑,它好像對自己行為很是得意。
洞裏刨出的沙土有些潮氣,遠比洞外的黃沙涼得多。陳陣抓了一把沙土,握了握,确實又潮又涼。陳陣想,小狼真是太聰明了,它這是在為自己刨一個避光避曬避人避危險的涼洞和防身洞。一點沒錯,小狼準是這樣想的,洞裏有涼氣有黑暗,洞的朝向也對,洞口朝北,洞道朝南,陽光曬不進洞,小狼鑽進去刨土的時候,它的大半個身子已經曬不到毒辣的陽光了。
小狼越往裏挖,裏面的光線就越弱。它顯然嘗到了黑暗的快樂,也開始接近它預期的目标。黑暗黑暗,黑暗是狼的至愛,黑暗意味着涼快、安全和幸福。它以後再也不會受那些可惡的大牛大馬大人的威脅和攻擊了。小狼越挖越瘋狂,它簡直樂得快合不上嘴了。又過了20多分鐘,洞外只剩下一條快樂抖動的毛茸茸的狼尾巴,而小狼的整個身體,全都鑽進了陰涼的土洞裏。
陳陣又一次被小狼非凡的生存能力和智慧所震驚。他想起了“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會打洞”。老鼠會打洞,那小鼠至少見過大鼠和母鼠打洞吧?可這條小狼眼睛還沒有睜開就離開了狼媽,它哪裏見過大狼打洞?況且,後來它周圍的狗,也不可能教它打洞,狗是不會打洞的家畜。那麽,小狼打洞的本領是誰教給它的?而且打洞的方位和朝向也絕對正确,打洞的距離更是恰到好處。如果離木樁的距離太遠,那麽鐵鏈的長度就會限制狼洞向縱深發展。可是小狼選的洞位恰恰在木樁和圈邊之間,它竟然打了一個可以帶半截鐵鏈進洞的狼洞,這又是誰教的?這個選址的本領可能連草原上的大狼都不具備,它自己又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
陳陣驚得心裏發毛。這條才三個多月大的小狼,居然在完全沒有父母言傳身教的情況下,獨自解決了生死攸關的問題。這确實要比狗,甚至比人還聰明。狼的先天遺傳居然強大到這般地步?陳陣從自己的觀察作出判斷:遺傳只是基礎,而小狼的智商更強大。他這個有知識的大活人,在毒日下轉悠了大半天,就是沒有想到就地給小狼挖一個斜斜的遮陽防身洞。一個現代智人,竟眼睜睜傻呼呼地讓一條小狼給他上了一堂高難度的生存能力課。陳陣自嘆不如,小狼的智慧确實大大地超過了他。他應該心悅誠服地接受小狼對他的嘲笑。怪不得,小狼在跟他玩耍的時候,他會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平等”。此刻,陳陣似乎更覺得小狼可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小狼桀骜不馴的眼神裏,總是有一種讓他感到恐懼的意味:你先別得意,等我長大了再說。陳陣越來越吃不準小狼長大了會怎樣對待他。
但是陳陣心裏還是很高興,他跪在地上看了又看,覺得自己不是在豢養一個小動物,而是在供養一個可敬可佩的小導師。他相信小狼會教給他更多的東西:勇敢、智慧、頑強、忍耐、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永不滿足、永不屈服、并藐視嚴酷惡劣的環境,建立起強大的自我。他暗暗想,華夏民族除了龍圖騰以外,要是還有個狼圖騰就好了。那麽華夏民族還會遭受那麽多次的亡國屈辱嗎?還會發愁中華民族實現民主自由富強的偉大複興嗎?
小狼撅着尾巴幹得異常沖動,越往深裏挖,它似乎越感到涼快和惬意,好像嗅到了它出生時的黑暗環境和泥土氣息。陳陣感到小狼不僅是想挖出個涼洞和防身洞,好像還想挖掘出它幼年的美好記憶,挖掘出它的親媽媽和它同胞兄弟姐妹。他想象着小狼挖洞時的表情,也許極為複雜,混合着亢奮、期盼、僥幸和悲傷……
陳陣的眼眶有些濕潤,心中湧出一陣劇烈的內疚。他越來越寵愛小狼,可是他卻是毀了這窩自由快樂的狼家庭的兇手。如果不是他的緣故,那窩狼崽早已跟着它們狼爸狼媽東征西戰了。陳陣猜想,這條優秀的小狼,也許就是額侖草原那頭白狼王的兒子,如果在久經沙場的狼群的馴導下,在未來它甚至可能成長為新一代的狼王。可惜它們的錦繡前程被一個千裏之外的漢人給徹底斷送了。
小狼已經挖到了極限,鐵鏈的固定長度已不允許它再往深裏挖。陳陣也不打算再加長鐵鏈。此地沙土松脆,狼洞頂只是一層盤結草根的草皮層,再往裏挖,萬一哪匹馬,哪頭牛踩塌了洞頂,就可能把小狼活埋。小狼挖洞的極度興奮被突然中斷,氣得發出咆哮,它退出洞,拼命沖撞鐵鏈。項圈勒到了它脖子上的傷口,疼得它張嘴倒吸涼氣,它不肯罷休,直到它累得撞不動為止。小狼趴在新土堆上大口喘氣,休息了一會兒,它探頭朝洞裏張望,陳陣不知道它還能琢磨什麽新點子來。
小狼喘氣剛剛平穩,又一頭紮進洞。不一會兒,洞裏又開始噴出沙土。陳陣又傻了眼,他急忙俯下身,湊到洞口往裏看。只見小狼在往洞的兩邊挖,它竟然知道放棄深度,橫向擴大廣度。小狼挖掘不出它的媽媽和兄弟姐妹,它只好為自己挖一個寬大的卧鋪,一個能将自己的整個身體,囫囵個兒放在裏面的安樂窩。陳陣愣愣地坐下來,他簡直不敢相信,小狼從開始選址、挖洞、一直到量體裁洞的整個過程,從設計到完工都是一次成功,工程沒有反複,沒有浪費。陳陣真是無法理解狼的這種才華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可能正是這種人類太多的“無法理解”,從古到今,草原民族才會把狼放到“圖騰”的位置上去。
小狼的涼洞和防身洞終于挖成了。小狼舒舒服服地橫卧在洞裏,陳陣怎麽叫也叫不出它來。他朝洞裏望進去,小狼圓圓的眼睛綠幽幽的,陰森可怕,完全像一條野狼。小狼此時顯然正在專心享受它所喜歡的陰暗潮濕和土腥氣味,它如同回到了自己的故土故洞,回到了媽媽的懷抱,回到了同胞兄弟姐妹的身旁。此刻的小狼心平氣和,它終于逃離了在人畜包圍中惶惶不可終日的地面,躲進了狼的掩蔽所,回到狼的世界裏去了。小狼也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做個狼的美夢了。陳陣把狼洞前的土堆鏟平,把沙土攤撒到狼圈裏。小狼總算有了安全的新家,這一意外的壯舉,使得陳陣也重新對小狼的生存恢複了信心。
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