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庶女皇後—16

——上官桦——

我叫上官桦, 出生于建元二十九年,次年年底,我的父王平王與二叔齊王、三叔成王、四叔宣王發起了宮變, 父王、二叔、四叔在那場血腥之夜死亡, 唯有三叔成王活了下來,皇爺爺被氣得吐血。

——當年,當時我才一歲半左右,對父王造反之事完全不知道,而是我有記憶以來, 聽身邊人說的。

十天後, 皇爺爺龍體好轉,而後父王、二叔、四叔的屍體被收殓,皇爺爺發話, 還是把父王、二叔和四叔歸葬于皇陵, 就在皇爺爺為自己準備的陵寝旁邊。

唯一活下來的三叔成王被皇爺爺改封為順王, 封地在西州, 三叔被皇爺爺驅逐出皇城,禁止他再回京,沒有旨意回京當造反論罪。

次年, 建元三十一年,五月份,皇爺爺重病卧床,冊封從始至終在這場奪嫡風雲置身事外的五叔惇王為太子,皇爺爺強撐半年, 十一月份駕鶴歸西,五叔惇王上官顯登基為帝。

世人皆道,新皇運氣真好,白撿了一個皇位,同樣的,新皇皇後也等同于白撿一個皇後之位。

四年前,諸位皇子争鋒相對,朝臣紛紛站隊,而左相步成龍,右相唐景輝更是被皇子們拉攏的對象,若是哪家有适齡之女,那這家人可就煩惱了。

可幸唐家沒有适齡女,右相又是中立派,一直小心謹慎,再沒有姻親的關系之下,唐家就不會被牽扯進這場風波當中。

但步家可就沒有這麽幸運了,左相步成龍有兩個适齡女兒,嫡長女和嫡次女都是十六歲,就為了嫡長女,諸位皇子使出十八般武藝,想要納左相之女為側妃,但左相怎麽可能同意呢?他金尊玉貴的嫡長女是去給人做妾的嗎?

皇爺爺那會對誰都很懷疑,所以他就想試探左相,說兩人想做兒女親家,左相情急之下想起了透明皇子惇王上官顯,他才十八歲,還沒有成親,恰好可以幫步家擺脫這道漩渦。

皇爺爺很滿意,于是很快下了聖旨,就算後面左相李代桃僵,把自己的庶女嫁給自己的兒子,皇爺爺也沒有絲毫的憤怒,反而覺得左相對他是萬分忠心的,于是越發器重左相,建元後期三年時間,左相的權勢幾乎達到鼎盛。

惇王上官顯登上皇位之後,發妻步氏成為皇後,而上官顯壓制不住左相的勢力,于是就在百日熱孝期間冊封了四位皇妃,她們都是出自重臣之女,除了淑妃之外,另外三妃作為嫡出貴女,身份比步皇後貴重多了,這也就導致她們在面對步皇後時,自帶優越性,仿佛步皇後除了運氣好之後,無一處比得上她們。

後來步皇後生病,一病半年,但半年後出事的卻是皇帝上官顯和打算接任步皇後皇後之位的步家嫡女步嫣然。

皇帝癱瘓了,不能處理朝政,那麽怎麽辦?那就要冊立新帝啊。

這時候,被發配封地的順王領着大軍回來了,他說他是回來搶皇位的,他做的聲勢浩大,與朝臣争鋒相對了兩個月,結果最後順王撈了一個攝政王的位置,皇帝之位落在我身上了。

Advertisement

當時我沒有多想,成為母後的兒子之後,我第一個想法是,我以後不會再餓肚子,母妃也不會死了,他可以以皇帝的身份命令太醫給母妃看病。

做了皇帝,做了母後的兒子,在祖宗規矩上面我就不是母妃的兒子了,但母妃很高興,她說不需要這些外在的形式,只要我當好這個皇帝,只要我活得好好的,那就一切都好,她會在宮外注視着我,為我祈禱,做一個真正有用的好皇帝。

起初我覺得這世上沒有一個好人,全部都是壞人,進了宮之後,仍然是這個想法,但我那時候才五歲多一點,是一個孩子,什麽都不懂,且我也無法反抗,所以母後選我我是反抗不了的,在禦乾宮大殿時,那場抉擇會上,其實我心中很羨慕上官榕和上官栩,他們的父母一定很寵愛他,所以他們才能對着母後說不。

後來我發現,滿朝文武似乎想掌控我,他們想讓我按照他們的意願成長,反而是被他們形容的別有用心三叔是在認真教我讀書,教我怎麽做一個皇帝,後來被朝臣們看着柔弱無能的母後漸漸展示出她的能力,她最初和朝臣、三叔掌天下三分之一的權柄,後來朝臣被她和三叔壓制下去,她和三叔分掌天下一半的權柄。

這時候朝臣就開始慌了,但我覺得他們真是愚蠢,從選皇帝開始,一切都是在母後的掌控之下,都五年過去了,他們才覺得太後是個人物,但他們只是以為太後是這些年鍛煉出來了,殊不知他們從始至終就沒有發現過太後的真面目。

比如我在七歲那年就發現太上皇那次的變故有內幕,當時我沒放在心上,反正也不關我的事情,我還是好好跟着母後學習,唯有學到的知識才是屬于自己的,就算我現在是皇帝,如果沒有能力,像五叔那樣,總會被人趕下臺。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長大了,十五歲了,朝臣上奏讓我大婚,然後讓太後和攝政王還政于我。

哦,這件事情,我說了也不算,朝臣說了也不算,母後和三叔說了才算。

但母後同意了,只是皇後人選只有兩位,左相府的千金端莊賢惠,據說和我母妃與母後以前差不多的性子,右相府的千金長相美麗無雙,擁有真性情,被她愛上的人該是多麽幸福。

母後讓我二選一,我是男人,我也喜歡右相府那位真性情的千金小姐,但我最後選了左相府的千金宋小姐。

我為什麽放棄右相府的千金呢?因為母後說如果我不能回饋唐小姐同樣的真心,她最後要麽在後宮像花草那樣枯萎,要麽因愛生恨,而宋小姐,她本就是奔着皇後之位而來,她清楚地知道她未來會面對什麽,她不會奢求朕的真心,只要朕給予她皇後的尊榮,她就會是一個好妻子、好賢內助。

年少的我,還擁有一顆少年炙熱的心,我不想那樣美麗的女孩在皇宮凋零,我任憑她嫁給了堂兄。

當然說來說去,其實只有一個原因,我對這個世界缺乏安全感,我不信任任何人,就算現在喜歡她,那也僅僅只是因為我年少,這份喜歡之情很薄弱,很快就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但母後教導我,我是一個人,一個人就要有理智,不能讓**淩駕于理智,那是禽獸才做的事情。

我是皇帝,皇帝是這個世上受到最大束縛的人,做皇帝更加不是為所欲為,因為我必須為天下百姓負責。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我始終謹記母後的教導,二十歲那年我全面接過朝政,母後和三叔巡游天下去了,我依舊在兢兢業業地當着一個好皇帝。

我的後宮,嫔妃不算多,從最初到我卸任皇帝之位時,總共也就不過十幾個嫔妃,當然說句很自豪的話,我後宮嫔妃沒一個死亡的,她們都好好地活着。

我的長女和四子是嫡女嫡子,皇後把他們教得很好,母後說的對,一個好母親才能教出好兒女。

對比一下後宮嫔妃,她們眼界有限,當了皇妃就開始嘚瑟,有了皇子公主就想以皇子公主争寵。

看透了這些之後,對女人也沒多少興趣了,于是我的後宮就維持着這十幾個嫔妃數量,但滿朝文武大臣、天下百姓都稱贊我是一個好皇帝,一個有為明君!

一個好皇帝、一個有為明君就這麽達成了麽?只能說文武大臣、天下百姓對皇帝的要求真低。

其實我最初的願望也很簡單,那就是吃飽穿暖、不再生病,其他事情都無法淩駕于這兩件事情之上。

我三十五歲那年,母妃平王妃去世,我有些傷感,最後追封平王平王妃為平皇帝、平皇後,朝臣也沒有絲毫反對,母後沒有譴責,因為母後連過問都沒有過問一下。

母後說人越老就會變得越糊塗,因為身體不再健康,沉重的身體拖累了我們的思想,比如歷史上的漢武帝,年輕的時候多麽英明神武,上了年紀變成什麽樣了呢?

她建議我,當發現自己有了這種病況開始,就把皇位扔掉,那就是燙手山芋,于是我聽了母後的話,把皇位禪位給的兒子了。

不過當上太上皇沒多久,三叔病危,只是我覺得有些奇怪,病床上的三叔說起話來中氣十足,他怎麽就覺得自己能死呢?

但三叔似乎預料得很準,他在我被他逼着答應了那兩條條件之後,果然脖子一歪、腳背瞪直,人徹底沒有了呼吸。

三叔的臨終遺言,第一條我馬上就完成了,我追封他為皇帝,我兒子和滿朝文武大臣都沒有反對。

人都死了,追封個皇帝又如何?難道還能詐屍回來搶皇位嗎?

我真想告訴他們,三叔說了如果我不答應,他可能真的會詐屍回來搶皇位來着。

但三叔第二條我沒法立即完成,因為母後身體健康,接下來我陪着母後在外游歷了二十年,我都是年過古稀的人了,母後已經高壽九十歲了。

她的生命走到了最後,之前我都沒有哭,但這一次,我哭了,哭得很傷心。

我這一生,也就和母後呆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她才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人。

我七十五歲了,走不動了,于是我就呆在母後住的皇莊裏頤養天年,不過我最後也有一個伴。

我的妻子,當時她是太後,她搬來皇莊陪我。

“太上皇,當年擇後時,您為什麽選我?”

我眨了眨眼,搖頭道:“不知道,早就忘了。”

太後不死心,又問道:“當年你是喜歡宣太妃的吧?為什麽不選她?”

我坐在樹下,望着天空的太陽,說道:“都說了,朕早就忘咯。”

太後仍然不死心,問道:“那這些年,你喜歡過哪個女人?當年一段時間,你那麽喜歡淑妃,不就是淑妃長得漂亮,她還和唐語馨有幾分相似嗎?”

“我呢?你就沒有一丁點喜歡我嗎?”太後也望着天上的太陽,她也老了,臉上滿是皺紋。

我看了她一眼,嘆道:“抱歉,我這輩子大概誰都不愛。”

太後嗚嗚咽咽地哭起來了,捂着臉道:“上官桦,你真是個混蛋!”

我想我确實是個混蛋,但沒有三叔和母後混蛋,他們走了,把我自己一個人丢下!

五年後,生命垂危之際,我躺在病床上,我抓着已經花甲之年的兒子,說道:“該舍還得舍,老四,老了就要服老,別讓自己的兒子兄弟相殘。”

皇帝泣不成聲,連連答應:“父皇,兒臣知道,兒臣知道,兒臣答應。”

“這些孩子呀,就是一天吃得太飽,才這麽折騰,你們呀,若是嘗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滋味,就會知道你們現在的一切都多麽珍貴。”

我最後看了一眼這個世界,耳邊是兒孫們的哭泣聲,然後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

叮鈴一聲響,一道奇怪的聲音響起。

【捕捉到一條适合的靈魂,親,歡迎來到虛無之空!】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依舊有三更,麽麽噠~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芷琪醬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