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弄梅軒并不大,裏頭有一株紅梅,正值冬日,花骨朵都打上了,只怕過了年就會淩寒盛放。正院三間大房,兩邊是抱廈,後頭還有一進廂房,比之桐城的院子要大上許多呢。
林黛玉的東西不多,算上到了上海添置的,才裝滿了五個箱子。她趁着家人未注意,從空間裏偷渡出來了許多東西,包括書籍。等蓮子被分配過來她這兒,因着先前未曾跟過林黛玉,倒也不知道這許多,于是,這件事就這樣混過去了。
新宅院不大,林蔚風夫婦兩人住一個院子,林黛玉一個,柄東也不出去跑黃包車了,而是留在家裏當差,阿香帶着蓮子,算是包下了所有的雜務。
“我們剛來,人生地不熟的,就不辦溫居酒宴了,等收拾停當了,再上岳母處拜訪便是了。”林蔚風跟徐琅予商量道,“隔壁許家就是房子的原主人,到時候要備一份合适的禮,上門去拜訪。”這價格上欠缺的少許,正好用這份禮還回來便是了。
徐琅予點了點頭,應承了下來,“如今家裏地方寬敞許多,我想着是不是該再找兩個幫傭,一應的事務都交給阿香母女,她們怕是會累壞了。”更何況,她想給女兒添個小丫頭。
只是林蔚風的工作未定,家裏暫時還未曾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貿貿然請人,只怕到時候養不起了又要遣散了。這一點夫妻兩人都考慮過,也是他們遲遲未曾行動的原因。不過林蔚風看得開,安慰道:“從前在桐城時僅有阿香,如今還多了個蓮子,暫時是能應付的。你辛苦些,多看管着便也罷了。”
上海如今有許多閑散人靠着這臨時的活計過活,黃經濟就曾經給林蔚風介紹過幾戶,當時搬家的時候是請的這些人。而接觸之後,他也了解到,這些人也有個頭目,于是,林蔚風心裏也起了想法,日後若是遇上忙不過來的時候,倒是可以在這兒請上兩個臨時工回家協助完成任務。
“也成,那就先這樣安排着吧。”徐琅予點了點頭,咽下了剛剛想說出口的建議。
其實前些日子她陪着母親時曾聽她提了一嘴,說是想将老許頭的小兒子給自己送來。一家三口,正好能夠解了徐琅予的燃眉之急。不過既然林蔚風不願意,她也就不再多話,跟丈夫商量好之後,便準備去林黛玉的院子看看。
弄梅軒并不大,正中間的屋子當待客的廳室,左邊是卧房,右邊是書房,而蓮子就住在抱廈裏,自己也有了一間房。一應的家具都是前任留下的,林黛玉讓柄東幫忙,将這些東西挪到院子裏進行清洗,晾曬過後才搬到屋子裏,如今還留着陽光的味道呢。
徐琅予到的時候,林黛玉正在從箱子裏掏出一本本的書籍放置在書房的架子上呢。她走過去幫着搭把手,沒放上幾本便有些疑惑:“玉兒,怎的你這兒會有這麽多的書?!”
她記得自己收拾的時候并未有這些東西的,再環視一遍女兒屋子裏的擺設,只覺得樣樣都十分陌生。徐琅予看着林黛玉,“你爹這幾日都跟我在一塊兒,沒機會給你買,你說,哪來的?!”
說到後來,語氣裏頭的質問已經很清楚,徐琅予在腦海裏過了一遍,女兒日日跟他們在一塊,似乎并沒有機會去得到這些東西。
林黛玉被這樣一問,整個人都愣住了。
母女兩人對視,動作都停住了。“嗯,爹爹知道,就是,就是……”林黛玉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個所以然來。這樣的反應顯然讓徐琅予更加驚異,她的心都快要從胸腔跳出來了,腦補了各種可能性,還沒等林黛玉說完,大戲已經在她腦海裏開場了。
于是,徐琅予直接拉着林黛玉來到自己的院子,正好撞上了剛剛要出門的林蔚風。
林蔚風被徐琅予扯着進了書房,門啪一聲關上了,于是乎,一家三口對視着,不知所以然的林蔚風,喘着粗氣的徐琅予,以及無辜的林黛玉。為着這事兒,林蔚風了解了之後,還是發話了,“玉兒有個小空間,也是病了一場才發現的,她在火車上告知了我,于是,許多東西邊叫她私下藏了起來。”
其實說起來,看多了志怪故事的徐琅予并不難接受這個事實,對于女兒的奇遇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反倒是在林蔚風的囑咐下,變得小心謹慎了許多。阿香雖然服侍自家多年,可到底是外人,他們自然還是防着的。
在林蔚風的主張下,三人有了個小秘密。
等林黛玉走後,徐琅予對着林蔚風狠狠發了頓脾氣,他的這個做法讓徐琅予很是不滿。既然在火車上已經得知,為何要拖着不告訴她這個當娘的,難道是對她有所懷疑?!于是乎,轟轟烈烈地吵完之後,兩人開誠布公又談了一次,感情倒是好了許多。
為着這事兒,兩人的心情都好了許多,擔心自然是有,可女兒有了奇遇,他們也是高興的。更何況,彼此親密,知道這個秘密,可以随時分享自己的心得,好過一人憋在心裏。
等回到了自己的院子,林黛玉的行事更加謹慎了起來。空間裏頭不少東西,她利用加工機合成了很多很多物件,在林家父母的掩護下都搬出來過了明面。包括各式各樣的書籍、款式花樣都新鮮的布料、新式的木質家具以及各種小物件。大大方便了家裏人的生活不止,也讓林黛玉更加熟悉了空間的規則,尋找到了許多新用法。
除了一應的瓜果之外,她還種了很多稀有的藥材,空間保留下來的種子種植過後,還能留種,而且收獲之後能放在倉庫保鮮,林黛玉樂在其中呢。
等徐琅予收拾好東西準備去拜訪徐家時,林黛玉已經适應了新的生活。甚至乎她還趁着這幾日将先前買回家的報紙書刊都看了個遍,上頭的征文廣告再三研究,琢磨出了幾首小詩,準備寄過去試試。
現下流行的是針砭時政的大框架文章,而林黛玉擅長的卻是閨閣少女之作,為此,她改了自己的風格,用精致的詞彙表達,寫了篇短詩。此句中帶着的是婉約優雅,但內裏卻是讓女性要自強不息,林蔚風看了也頗感意外,女兒這般天賦,他自豪以外,還覺得不應該埋沒了,于是暗暗将上學之事放在了心上。
而林蔚風貢獻的郵票也有了大作用,林黛玉趁着出行的時候,将信寄了出去。
為了不引人注目,她改了一貫的風格,學習着鋼筆字,臨的自然是林蔚風的字跡。而後為了避嫌,林黛玉又給自己取了個筆名:潇湘。從前她在詩社的時候,大嫂子他們因着自己住的園子,給自己起了個名為潇湘妃子,她刻意省略了後頭的仙子,勉強算是對上輩子的一點點懷念吧。
而信寄出去了,林黛玉也就放下心來琢磨另一件事,她已經開始着手安排,準備寫一篇小說。
徐家的豪宅坐落在上海灘邊上,在三樓能看到江邊的美景。徐琅曳從前在桐城,忌憚着自己的位置,收斂不少,這初來乍到,若思漏了怯,怕是日後日子不好過。于是,他也不吝金錢,買下了這個位置佳,設備全的豪宅當成自己的大本營。安置好了家人之後便一心撲向工作,準備混出個人樣來!
徐母正在睡午覺,牛氏讓人将徐琅予與林黛玉一同帶到客廳,準備跟她們好好唠唠嗑。說起來到了上海之後,兩家人分開的時間并不長,可卻積攢了不少話呢。
在牛家的幫助下,牛氏已經基本熟悉了上海上流社會的各種交際流程,也見了不少人,相信不日就能成功打入其中。而徐琅予并不想參與其中,與她而言,這些東西暫時沒什麽用處,哪怕是交際,她也更适合于丈夫林蔚風相識的人家來往。
一坐下來就是絮絮叨叨一大堆話,各種話題叫徐琅予應接不暇。就在她為難的時候,那邊老太太派人來請。這不,她趕忙拉上林黛玉,到了徐母的房間裏去了。
接觸多了這上海的名媛,牛氏對于林黛玉也不是那麽熱衷了,矜持的點了點頭,就叫徐琅予帶走了她。牛氏的事兒還是挺多的,畢竟,徐家剛剛在上海落腳,先前結交的關系需要維護,還要開發新區域呢。
“娘,舅母如今倒是硬氣了。”剛剛徐琅予幾次扯開話題都被繞了回來,牛氏一改往日的謙恭,略帶跋扈的強制性行為讓林黛玉有些不舒服,“您日後還是少來吧,家裏的事兒還忙不完呢。”她可不想讓徐琅予來這兒受氣。
徐琅予伸手在她的頭上拍了一下,嗔怒的眼神帶着弱弱的憐惜,“你別管那麽多,這是我的娘家,哪能不回來?!”說完還沖着林黛玉翻了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