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萬更求撒花】
當初他也問過,說來說去還是念着大夥兒趕走秦家人的那處事兒,所以林青蕊兩口子才處處想着拉把自己村裏的人。這不,最近還有不少在外做工的後生,都到了李記酒坊當夥計。
幹的活兒是不輕松,可工錢給的及時,而且每日裏還管大夥兒一頓飯。有一回他還碰上過馬嬸子做菜,當時雖然瞧着那菜多肉少,可他也沒別的想法,畢竟哪個做生意的主家不想着省銀子?
卻不想剛進作坊的林青蕊見了,直接喊了人到前院來提了竈房裏腌着的豬肉,還說既然是實打實給李記出力做活兒的,就該着吃好喝好。甭說別的,直說吃好了吃飽了才有力氣做工。
鄉下人本來是沒那麽多講究的,但聽了這話,哪個心裏不感動?
所以甭看李記酒缸才開了沒一年,可村裏沒一個不念着好的。而進了李記做工的人,更是因着東家的實誠幹勁十足。說起來也是難得的,往年他們在外頭做工,又苦又累不說還總會被想着法的扣工錢,甚至時時刻刻都要看着莊頭的臭臉色。
可現在,不僅能得了工錢,能吃到肉,甚至遇上家裏有急事也能告假。怎麽看,都覺得李家當真厚道極了。
最後裏正還是提着酒壇子走的,路上有碰上相熟的人時,也笑呵呵的替着李記酒坊說了幾句好話。再怎麽說,自己村裏若是能出個做大買賣的,那也是村子上的福氣。
有了可靠的掌櫃的,鎮上的鋪子也開始正式運作起來。而之前跟鎮上定了協議的酒樓跟小酒坊,自此也開始到了日子就到鋪子裏去拉貨。
後來甚至有附近的酒樓要貨,都是打鋪子去訂的。得了訂單,小水村李家酒坊就會把存酒都拉到鋪子裏,到了時間或是讓夥計送貨,又或是對方上門去提。至于結算,則是到了月份,由田蕭山大掌櫃的親自去收錢。
這樣下來,還真是省了不少人力物力。連着李鐵柱兄弟倆都輕松了不少,至少現在就算倆人輪流替換着去別處送貨,也能趕得上了。
快到年節了,雖然家裏有重孝,可也不能不過。加上後半年的生意着實紅火,他們也都掙了不少,所以碰上殺豬匠來村裏殺豬後,他們還特意去廟臺上買了兩頭宰殺好的豬回來。
八兩銀子的大肥豬,這可是大手筆呢。等李鐵柱趕了車去拉肉的時候,又聽了不少恭維的話。也不知道是沒了秦氏往外傳他的惡名還是自家媳婦過于會做人的緣故,反正現在村裏人也不像曾經那般對他避之不及了。
甚至還有小孩子會跟着大丫和二丫回去,見了他也會叫聲伯伯或者鐵柱叔。
平日裏他總愛繃着臉,實在是因為他笑起來也有些瘆人。可跟媳婦在一塊多了,他也總會忍不住露出笑意,次數多了,倒也不會讓人覺得駭人了。
加上林青蕊時不時的會給大丫跟二丫買零嘴,還會讓人分給來玩的孩子們。所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子閨女們每次說到李家找大丫二丫玩的時候,若是爹娘拉着不讓,還用兇神惡煞随便打人的李鐵柱吓唬他們時,孩子們都會做個鬼臉嚷道鐵柱叔才不會打小孩呢,李家二嬸不僅會講故事還會給他們做好吃的。
話說回來了,現在村裏也沒幾家不願意自家孩子親近李家兩閨女的。倒不是貪圖李家那點吃食零嘴,也不是想着上杆子巴結對方,只是李家大丫跟二丫會寫字兒,也從來不藏私的教給自家孩子,所以他們心底裏也是高興的。
當然有感激李家兩房的,就有眼紅的人。只可惜甭管他們眼紅還是眼饞,也都只能在背地裏嘀咕幾句,最多也就是拿着李家兩房不孝順都沒給王氏看好身子說事兒。不過他們說歸說,外人卻并沒有多少信的,畢竟王氏當初的做法換做是誰恐怕心裏都得生了隔閡。
日子一天天過着,轉眼之間就到了臘月二十四。想着家家戶戶都該準備過年的東西了,所以林青蕊幹脆就跟李鐵柱他們商量着怎麽放假的事兒。
雖然現在作坊跟鋪子運轉的很好,酒窖裏也都備下了過年時候各處訂的酒水。可一時半會的,還是需要人做工送貨,所以幾個人商量了一下,就決定讓酒坊跟鋪子裏做工的人輪班替換着歇着。
這不,一到臘月二十四。所謂的“君二十三,民二十四,王侯二十五”,都說過小年也分日子,皇帝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他們老百姓就是臘月二十四,王侯将相家二十五過小年。
所以,到了二十四這一天,林青蕊就把之前買回來的豬肉分成豬頭條,但凡在李記做工的人都能得了三斤肉回去,只當是小年給他們添的彩頭。
得了肉的人自然滿心歡喜,對林青蕊也是謝了又謝。之後聽說過年時候還要送貨,高大山跟李秀梅說了一聲,就留下來幫忙了。
想着作坊裏沒什麽她們要幹的活兒的,所以林青蕊跟趙氏早早的就回了前院去準備小年飯。
寒冬臘月裏,外頭地面上是一層層的雪,碰上有水的地方還覆着一層冰。現在就連之前打水的那口泉水都不好接了,好在李鐵柱在傳說中不吉利的溫泉洞那邊又尋到了一口泉水,所以倒也解決了作坊裏釀酒用水的事兒。
自打入了冬,兩個妞妞往外跑的次數也少了許多,加上馬大娘跟鄭氏有時候也會帶着孩子來,所以林青蕊幹脆就把幾個孩子都集中到一塊教他們寫字兒。這會兒,大丫正看顧着另外幾個孩子在屋裏寫大字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