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就叫葉生

風和日麗,萬裏無雲。

白天的京城看着熠熠發光。

何钰已經種了兩天的地,一大早他收到一封來自元寶的信,元寶難道發揮出了十成十的功力,充分描寫了對少爺的思念。

宛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何钰冷笑。

既然這麽舍不得,那就叫他一起來‘有福同享’吧。

趁着早飯時間,何钰寫了一封到何府的信,雖然不讓他出門,不過寫幾封信還是會幫他跑腿送過去的。

母親收到信後又是好笑,又是心疼,一邊把元寶送了過去。

元寶是懵逼的,“少爺,你怎麽把我也叫過來了,我在外面還能幫你跑跑腿。”

“少爺現在就需要你跑腿。”何钰手裏拿着種子,跟在表哥後面,看準機會撒下去。

來了兩天也不是白來的,好歹知道了怎麽種地,還認出了不少蔬菜和種子。

他手臂上的傷貨真價實,真的種不了地,幹活很慢,還容易拉扯到傷口,幾個表哥照顧他,讓他撒撒種子,其餘的他們自己來。

雖然幹的都是輕活,不過大太陽下待了兩天,也有些受不了。

說來奇怪,明明皇宮周邊一直在下雨,他這邊竟然一點雨絲都沒有,仿佛得罪了老天爺,特殊照顧他。

如果下雨就不用種了,偏偏一直不下雨。

“少爺~”

Advertisement

“啰嗦。”何钰把種子交給他,“快去種,種滿一畝地就可以回去了。”

元寶看了一眼長長沒有盡頭的田地,嚎叫一聲。

這根本就沒打算讓他們回去。

一畝地是多長?

六十多丈,剛來沒有見識的元寶驚呆了。

何钰倒是在田裏找到了樂趣,順手就從旁邊的地裏拔了一根甘蔗,這個季節甘蔗生的正好,又甜又水,他昨天吃了小半根,味道還行。

種了許久,也該坐下休息休息了。

何钰去把甘蔗洗了,又用砍刀砍成數段,一人一小段,幾個人坐在樹下納涼。

元寶殷勤的跑來跑去,又是給何钰擦汗,又是打傘的,看的其他人羨慕妒忌恨。

“還是钰兒好啊,還有人伺候着。”大表哥說話都帶着酸味。

丞相府很大,但是主子很少,兩只手數的過來,太師府不小,但是主子太多,一人一個伺候的,最少也要請數百個丫鬟随從。

而且太師一家清廉,即便種田也趕不上花銷,人口太多了,男眷,女眷,丫鬟,随從,家奴,門客,暗衛,明衛,死士,不好養啊。

丞相是奸臣,只要有人送禮來者不拒,但是太師不能這麽做,這就導致幾個表哥都沒人伺候,自己照顧自己,可憐。

“表哥要是喜歡,我撥幾個給你就是。”何钰語氣淡淡。

他在丞相府有說話權,幾個丫鬟随口便能應。

大表哥語氣更酸,“即便要來也養不起啊。”

每個月都要交俸祿,到手只有可憐兮兮的一點錢,他自己玩樂都不夠,還給人發例錢,只怕沒兩天人家就跑了。

何钰哈哈大笑,“先幫你交滿幾年的例錢,實在養不起再還回來。”

這就是獨生子和衆多兒子的區別,獨生子有特權。

何钰估摸着他爹早就把他當男兒對待,從來沒對他手軟過。

“我倒是想,不過我要來了,他們呢?”大表哥一指二表哥三表哥四表哥,還有幾個表弟。

“這……”何钰頓住。

“為難了?”

何钰搖搖頭,“我就怕錢給早了他們會跑。”

“還真的敢應?”這麽多可不是小數目。

“百兩黃金以下我還是能做得了主的。”超過了就不行了,父親不說,母親也會道他敗家,除非是幹正事。

何钰略微發愁,“父親還是對我不放心,不肯将大權交給我。”

每個月只有十兩白銀的大表哥:“你想氣死我嗎?”

十兩白銀和百兩黃金差不多相差一百倍的樣子。

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何钰連忙道歉,“對不住對不住。”

“下次有空多請你幾個表哥表弟吃飯。”大表哥白了他一眼。

“應該的應該的。”

何钰岔開話題,“說來大表哥在外執勤,可知道最近朝廷的動向,幾日沒出去,差點跟京城脫節。”

大表哥一臉我就知道的表情,“爺爺說了,這些個政事等你長大了再說。”

“我現在已經長大了。”何钰嘆口氣,“原來你們還把我當小孩子對待。”

“這也是為了你好。”安清竹拍拍他的肩,“知道爺爺為什麽把你接回來嗎?”

何钰叫姥爺,他叫爺爺。

“是為了保護你。”安清竹繼續道,“那日八皇子顧晏殊死的時候,你說你怎麽恰好就在附近呢?你要是沒在該多好。”

顧晏生的身高和體型包括功夫,都與何钰差不多,何钰又恰好在附近,不可能不懷疑他。

何钰都明白,“我知道你們想保護我,可我爹不這麽想,他只會讓我自己兜着,今日這事我避開了,下次遇到更大的事怎麽辦?你們能護我一輩子嗎?”

安清竹張張嘴想反駁,又不知該說什麽,一時沉默下來。

他這等于默認。

“既然護不了,就不要讓我避開小風雨,否則将來遇到大風雪,我只怕沒有招架能力。”何钰懇求,“告訴我吧,外面都發生了什麽。”

就算出不去,也要多了解了解。

“你就真的那麽想知道?”安清竹問道。

何钰點頭,“我一定要知道。”

安清竹幽幽嘆口氣,“蕭大将軍現在将懷疑目标放在宮中,暫時殃及不到你。”

“然後呢?”放在宮中才比較糟糕,如果放在他身上,他有丞相和姥爺護着,還有姐姐皇後,這事也不是他做的,還好辦。放在顧晏生身上,顧晏生只有他自己,不一定避的開。

“雖然為了避嫌,不是蕭大将軍主查,不過刑部尚書與蕭家多有來往,還是有蕭大将軍背後插手。”

皇子遇害的事屬于皇家的事,除了刑部主查之外,還有皇上的弟弟昌平王任命,皇上還是顧及皇家顏面,沒有交給外人。

蕭大将軍再得寵,他也是個外人,而且他的侄子參與其中,皇上除非老糊塗了,否則絕不可能把主查的權利給蕭大将軍,讓他任性一把翻案已經很給面子了。

本來皇上是打算自己藏起來,當私事處理,他這麽一鬧變成了公事。

但背負殺害親弟弟的罪名,又不得不翻案,否則以後二皇子怎麽混?

這事鬧的,說不得誰對誰錯,要怪只能怪八皇子,要死出個意外得了,他那種人死不足惜,現下人是死了,連累一大票人。

“我級別太低,知道的也就這麽多,你要是真想知道,還是去問爺爺吧。”

姥爺是太師,知道是真多,不過不一定會告訴他,其實他爹知道的也多,但是他爹只會做,也不會告訴他。

何钰發愁啊。

在某個角落還有一個人比他更愁,蕭琅剛送走了刑部尚書,留下了一沓書紙,記載了幾個他覺得可疑的人。

第一個是一個叫做葉生的學徒,今年十二歲,身高年齡方面符合,不過人家沒習過武,手心嫩的堪比小姑娘,不可能是他。

刑部尚書卻覺得此人嫌疑極大,首先八皇子死前找過他幾次,其次八皇子欺負過他。

只要是人都會心存怨念,即便不會武,沒有親自動手,也可以充當智囊。

尚書還道了一件事,他說在審問葉生時,此子冷靜自持,先要他保證,不能怪罪于他。

他是院判的徒弟,院判是整個太醫院醫術最高的人,只要不是太笨的人都不願意得罪太醫,誰曉得哪日會不會得什麽病中什麽毒?

所以尚書當場答應,只要不是違背良心的事都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葉生便把他的經歷說了出來。

他說他從前是三皇子身邊的伴讀,在民間小有名氣,皇上念他神童之名,便将他召入宮中,與三殿下做伴。

三殿下自小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本身又極為聰慧,沒有一個朋友,皇上瞧着孤單,便給他安排了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

他本名叫葉飛塵,後來才改名叫的葉生,葉生取自三殿下的晏生諧音,有懷念三殿下之意。

三殿下對他很好,倆人本是春風得意,誰知後來三殿下被打入冷宮,連同他一并遭了殃,在冷宮中無人問津,沒多久貴妃與三殿下雙雙生病,他不得已夜半去太醫院偷藥,不想碰到院判。

後來便機緣巧合留了下來,院判念他年幼,又懂事老成,來太醫院兩年從未出過差錯,便收他為徒。

至于八皇子欺負他,大抵是早年他與三殿下共事,得罪了八殿下,八殿下記得那仇,瞧見他氣不過便打了他。

尚書後來問他,恨不恨八殿下?

他說恨是恨的,但我一介文弱書生,無能為力。

雖然他這麽說,尚書還是覺得他嫌疑很大,不過事後查實葉生說的确實是真的。

三殿下在被打入冷宮之前,的确有個叫做葉飛塵的伴讀,後來三殿下和貴妃死後,他才另外起了個名字,就叫葉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