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寒牙

“寒牙”,這個ID池清非常熟悉, 她做夢也想看到它出現在郵箱的發件人欄上。

寒牙, 多年前在國內着名靈異論壇呼風喚雨的駐站作者, 名下所有帖子都被收錄精華, 集結成論壇內部的會員刊物——如今在舊書市場早就有市無價;他被公認帶起了當年一陣靈異小說風潮, 還有許多當前炙手可熱的網絡寫手坦言,自己在最初接觸靈異小說的時候, 受過他很大的影響。

第一次找到他的帖子的時候, 池清十分慶幸,這遠古論壇終于開發出了“只看樓主”功能——要不然,光是點翻頁鍵,都得點壞她一個鼠标。

聽說曾經還有出版商想把寒牙的帖子整理出書, 但一直聯系不到他,古早論壇也沒有實名注冊機制, 于是只好直接過來發帖喊人——雖然最後既沒有找到寒牙, 也沒有順利出書,但喊話的帖子到現在也留在論壇裏,成為一個時代的地标型建築。

——如果被喊話的是別人,池清一定會把它當成一場炒作。

但對方是寒牙,從不和讀者互動,只默默蓋樓的啞巴型作者——她覺得,他應該沒這個閑情逸致,為自己操辦一場無果的炒作。

池清眨了眨眼,确定發件人欄裏的“寒牙”兩個字沒有看錯之後, 點開郵件,給對面發去一條簡短的回複:是夜雨燈話論壇的那個寒牙嗎?

對方的回複也來的非常快:啊,還有人記得那個論壇啊。

池清舒了口氣:是本人,沒有錯。

就是她一直想要約稿,然而對方似乎早就淡出江湖,只剩下一個灰了的論壇頭像的,寒牙本人。

池清又看了看手裏的護符——它現在只剩下兩次使用機會了?

但現在不是琢磨這個事的時候,池清按捺不住的有些激動,雖然她從未和寒牙有過交流,但看了他這麽多帖子,總覺得是個認識已久的老友。她無數次遺憾自己來得太晚,夜雨燈話早就冷冷清清,只剩下一地史前高樓供她瞻仰考古。

池清正要打字,對面老友先來了一條回複。

寒牙:編輯當年也混過燈話?

無魚:沒有,那時候還在讀大學,兩耳不聞窗外事

寒牙:那你錯過了一個時代

Advertisement

寒牙:那時候的互聯網交流環境,非常自由,非常善良,想寫什麽就寫什麽

無魚:哎,沒辦法

無魚:不過至少還留下那麽多精華舊帖可以慢慢回味,也不算太遺憾

寒牙:呵呵

無魚:我先看看你的稿子

寒牙:[微笑]嗯,你忙

……看來對面也是個三四十歲的人了,池清想,不然怎麽會又是“呵呵”又是[微笑]。

于是她下載附件,點擊打開。

從接手這份工作的第一天起,池清就開始留意各大平臺上活躍的作者——尤其是擅長靈異題材,文風寫實,廣受好評的短篇寫手。

聯系方式也放了,征稿函也發了,雜志上發一次,扣扣空間發一次,還蹭着《KIKI》的官微攻衆號發了幾次……她覺得自己就像坐着小船出海捕魚的漁女,小船搖搖晃晃到海中間了,她手臂一揚扔下漁網,水裏頓時一陣“稀裏嘩啦”水花四濺,仿佛有大群大群肥美鮮魚撞進網來;然而等她喜滋滋地一拉:海草三兩棵,小蟹四五只。

倒不是說收到的稿件質量不高,只是大部分稿子通讀下來,總讓池清覺得有一些這樣那樣的毛病。

要麽行文太過寫實,甚至有些鄉土——《KIKI》的主刊畢竟還是一本時尚雜志;要麽遣詞造句裝腔作勢,仿佛娛樂綜藝節目裏随便編排的劇中劇;要麽內容浮誇到沒有半點可信度,簡直像是在初中數學課上托着腮轉着筆編出來的小作文。

其中還有一類讓池清最為痛恨的:打着“親身經歷”的标題,寫着“純屬虛構”的故事——根本就是欺詐。

像這樣的稿子收到了幾百幾千份之後,池清忍不住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或者說,征稿函寫得有些問題?

——應該不是自己的問題,在看到寒牙的稿件的第一時間,池清這樣想道。

他投來的兩篇小短文,一篇3000字,一篇5000字,腦洞帶反轉的都市異聞。雖然兩篇加起來也不到一萬字,但簡潔流暢的文風,冷靜克制的留白,收放自如的劇情,無一不顯示出作者紮實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節奏把控能力。一路讀下來,池清只覺得自己被這些文字扼住喉嚨,只能在劇情發展的間隙中稍稍喘氣。

寒牙的文中幾乎沒有任何描寫,主角也極少情緒波動,甚至極少對話,從頭至尾全是冷冰冰硬邦邦的敘述,但偏偏就是這樣又冷又硬的文字,讓人看着心裏發毛;就像醫生手中的手術刀,不需要多餘的裝飾,造型簡單到極致,每一道弧線只為了準确地切割肌體而設計。

刀鋒安靜地隐沒在字裏行間,光芒消失,鮮血噴湧——越害怕,越想看。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池清想。

她想起當年寒牙最火的那個舊帖,同樣的都市異聞題材,關于隐居在城市裏的異人們的故事。當時他選擇了一個僞裝成人類的吸血鬼作為主角,從他的視角切入整個故事。

相比起那些挂着真實經歷的幌子,天馬行空胡編亂造的小說來,寒牙那一篇“幻想小說”,反倒充滿了真實的氣息。

明知是假的,卻很像真的,與宣稱是真的,卻分明是假的——兩者相比,高下立判。

這也是池清一眼就相中他的原因之一。

無魚:稿子我看完了,很不錯,沒有什麽需要改動的地方

寒牙:呵呵,多謝[微笑]

無魚:不過你有扣扣嗎?那樣聯系方便一點

寒牙:沒有,我覺得這樣就可以

……好吧,果然是個上了年紀的人,池清扁扁嘴,繼續回複。

無魚:這兩篇稿子我先要了,另外還想問問,你手頭有長篇嗎?

無魚:沒有的話,你接受長篇約稿嗎?

寒牙:沒有,我已經不寫長篇了

無魚:?

寒牙:現在的環境不一樣了,我擅長的題材已經過時,文風也比較老舊,現在的年輕讀者不吃這套

寒牙:要不是那天正好看到你的雜志,我也不會想到來投稿

無魚:我不這麽想

無魚:現在的主流讀者确實更喜歡輕松明快的作品,但在更高層次的美學鑒賞上,他們的審美是統一的

無魚:舉個例子,一個喜歡看搞笑漫畫的人,就算平時很少接觸也不并不喜歡傳統水墨畫,但他還是有基本的鑒別能力,還是能看得出來,一幅水墨山水畫是美的還是醜的,是出自大師還是新手筆下

無魚:至于你說的文風問題,我覺得你更不用擔心

無魚:梗是有時效性的,為了不顯得過時而強行在文裏穿插各種流行梗,那種速食文字,反而過時得更快

無魚:互聯網時代,一個梗的存活時間只有一星期;而一篇文章一旦被發表出來,它的讀者就是從現在開始延伸的無限數列

無魚:再舉個例子,和你同時期的那些論壇小說,滿嘴“偶”“乃”“素”“醬紫”“pia飛”,動不動插個表情顏文字,作者在畫外音裏蹦來蹦去——這些文在當時可能很受歡迎,但過個半年再回頭看,怕是連作者自己都會覺得尴尬

無魚:但你當年的舊帖,哪怕是放到現在來看,也是十分優秀的作品

無魚:流行只是暫時的,經典才能更長久。我希望能和你合作,一起做些讓人銘記的東西

寒牙:呵呵

寒牙:編輯到底是專業的,眼光獨到

寒牙:不過我現在各方面都比較忙,确實沒有寫長篇的精力

……好吧,看來這個也不行。

池清又扁扁嘴:那這兩篇我錄用了,等雜志上市就能結稿費,到時候怎麽給你?彙款還是吱付寶?

寒牙:這個先不急,到時候再說吧

還不差錢?看來确實是在現實中又忙又有錢。

無魚:好的,到時候我聯系你——有了新的作品還請多關照一下

寒牙:呵呵[抱拳]

——交流結束,專業的編輯應該掐掉話頭,繼續工作了。

但關了郵箱之後,池清突然後知後覺地興奮起來。

雖然對方不接受長篇約稿,但也沒有拒絕她的新作邀約——是不是表示有戲?

這可是當年的寒牙,神龍見首不見尾,連暢銷書商都約不到的寒牙——在給自己的雜志供稿!

池清馬上又打開那兩篇短文,翻來覆去看了幾遍,一邊緊張得嘆氣,一邊焦躁得皺眉。

她飛快點開劉逸陽的頭像:學長!夜雨燈話的那個寒牙,給我投稿了!我有他的最新作!你要不要看??

對面安安靜靜,不給面子。

無魚:超好看!兩個短篇!快!你現在求我還來得及!等我勁頭過去就要遵守職業道德了!

對面悄無聲息,仿佛不在。

……算了,是他沒這個福氣,池清想。

等過了這會兒,自己冷靜下來了,就算他哭着來求,也不給他看。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要去考科四了,兩小時前才知道最後一場考試教練不接送,媽耶,我要開始陌生地圖的大冒險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