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黛玉看着她,手裏攥着帕子,輕聲問了一句:“那個佛道二人,姐姐之前,是不是曾經見過?”

墨韻定定看了她一會兒,開口:“你可還記得在揚州之時曾經聽過這兩個聲音?”

黛玉一愣,仔細回憶了一番方才聽見的聲音,點了點頭:“……那位佛爺的聲音,我似乎的确曾經聽過,但是……”

“他們兩位曾經來過咱們家。”

黛玉皺了皺眉,道:“他們二位來咱們家做什麽?”

墨韻嘆了口氣,将所有的事情全部告訴了她。

黛玉聽了,似是一時無法接受,呆愣的坐在馬車上不知道作什麽反應才好,不一會兒卻掉了淚下來。

墨韻見着黛玉眼淚卻是有些無措,慌忙上前來為她擦淚,邊擦邊道:“這同你又沒有什麽多大的關系,你哭成這樣做什麽?快把眼淚擦擦,小心一會兒眼睛要腫起來了!”

“母親,母親她……”黛玉拉着墨韻的手,眼淚依舊撲簌撲簌往下掉,擦都擦不掉。

墨韻心情也不大好,此時見着她如此,也坐了下來,将黛玉攬在了懷中細細安慰。忽然間卻是停下來手,自嘲一笑,也不知道實在同誰說話:“我方才這麽說那僧道二人,何嘗不是在無理取鬧。那道人說的倒也沒錯,藥雖是他給了我的,這決定卻是我自己做下的,我這樣的反應,說難聽些,倒是恩将仇報了。”

黛玉從她懷中擡頭,淚眼婆娑看着墨韻,嘴裏叫到:“姐姐……”

墨韻緩過了神,低頭看着她,擡手将她臉上的淚痕擦去,見着她面色好看了不少這才開口說話:“這事兒畢竟已經過去了,之後的日子咱們好好過,也就算是對得起母親了。只是回去之後,你莫要對着平安說這些,他年紀還小,不知道這些事情,若是讓他知道了,倒是對他不好。”

黛玉點了點頭,輕聲應了,又依偎在墨韻的身上不說話了。

兩姐妹就這麽相互依靠着回了家。

過了三十多日,賈家又一次傳來了消息,賈寶玉果然已經好了。得了這個消息,兩人雖沒有去賈府探望,卻挑了些上好的藥材送了過去。

婆子送東西去了,回來的時候卻又帶着一個小丫鬟一同回來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是李纨那裏得了些新茶,想着黛玉必定是喜歡的,因此才尋了一個小丫鬟一同送來了。黛玉得了茶葉也是喜歡,這茶葉雖是味淡色淺,卻極合黛玉的腸胃。驚喜之下,小丫鬟走的時候黛玉倒是賞了好些東西給她,叫小丫鬟拿着這些東西歡喜的直道謝。

這日因着春末夏初,天氣變化的快,一時不查,黛玉卻是染上了傷風,這幾日倒是只能呆在房中了。因着她病了,連踏青都被她叫人帶出去了,生怕這貓兒身子嬌弱,若是同她呆在一起,感上了傷風倒是不好。

她日日呆在房中,連着貓兒也不再身邊,倒是只能讀些詩詞話本來解悶,或是等着每日墨韻同平安來探望她,才能好好說上幾句話。

黛玉雖喜靜,但是時間長了卻也覺得煩悶。幸而她病的不嚴重,幾日過去倒也全好了。墨韻也知道她在房中呆的不适,又想着如今還未完全入夏,這就決定帶着她去郊外的岫雲寺好好散散心。

岫雲寺同京城有好長一段距離,若是要在一日之內來回倒是有些困難。再加上這次本來就是為了帶着黛玉出門散心的,因此墨韻決定在岫雲寺呆上幾日。

林如海知道了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因此只是多多囑咐了兩人小心安全便讓她們去了。只是平安近日拜了京中大儒為師,日日都得前去做學問,倒是不能同着兩位姐姐一道去,整個人情緒低落,臨出門了都拉着兩位姐姐的手,依依不舍,卻又說不出不讓她們出門的話來。

前幾日西北來信,邊境幾個小國有些蠢蠢欲動。因此水靖下旨,讓陸子秋先行前去西北鎮守。幸好婚期倒是還有大半年,此時前去倒是沒有什麽妨礙。他去西北之前留了十多位武藝高強的侍衛給墨韻,人數雖不多,卻都是萬裏挑一,經過了嚴苛訓練才選出來的。雖然算不上是什麽以一敵百的人物,但在這京中護住墨韻還是綽綽有餘的。

臨走之前,墨韻為林如海留了兩位,又給平安留了兩位,剩下的,自然随着她一起全帶去了岫雲寺。

都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上桃花始盛開。雖已經入了五月,京中已經開始漸漸轉熱,然而在這岫雲寺卻還是有些寒冷。岫雲寺雖是香火旺盛,然而來往的一般都是高官豪富之家,山道上人卻是沒有多少。再加這岫雲寺建造在山中,山道兩邊都是些百年古樹,一上山道只覺人心中的郁氣都散去了不少。

黛玉難得出門,因此對着寺廟倒是充滿了好奇,一路上掀開了簾子向外看,倒覺得這一路的風景都是如此新奇。

“姐姐,你看!”黛玉似乎看見了什麽,一臉驚喜喚着墨韻去看。

“怎麽了?”墨韻湊過去,同着她一起向車窗外看去,原是一只翠鳥飛過,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碧綠的痕跡。

“回顧生碧色,動搖揚缥青。”眼看着翠鳥遠遠飛去,黛玉沉浸了半晌,吟出了一句詩詞。

“古人總是這般多才,只一只翠鳥也能有這麽多的感慨,叫我等自愧不如。”墨韻也看着翠鳥,到底拙于詩詞,半晌也只能嘆一句漂亮,卻不能有這麽令人驚豔的詞句了。

黛玉卻道:“古人能夠做出這麽多意味深長的詩詞絕句,也不過是因為歷經了滄桑,才能生出這般多的感慨罷了。可見這做好一首詩詞并非是什麽容易的事情。雖也有人的确天賦異禀,驚才絕豔,更多的卻是內心的所思所慨,有感而生。不然,卻是成了‘為賦新詞強說愁’了,雖詞藻華麗,哪裏又能叫人體會其中的心意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