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親迎

比賽結果……黃大姐贏了。

那小個子的一開始跑得倒不快,可是兩圈下來就是第三名了。步子雖小,可一步一步差不多快慢,到了第四圈就是第一名了。只見她小腿飛快地倒換着,氣息不亂,到了第五圈,以領先第二名半圈的優勢毫無懸念地贏得了黃大姐錦标賽的勝利。

黃大姐笑吟吟地在一邊瞧着,見她果然贏了,看着喬嬷嬷和初春得意地說道:“這人跟牲畜沒區別,越是胖大的多半體力都不行。”

這小丫頭留下來了,開心得咧了嘴笑,嘴裏還缺着牙呢。喬嬷嬷無法,只得道:“也好,一個大的帶一個小的。我們做丫頭奴婢的,都不帶姓,不如姑娘就給取個名兒。”

黃大姐問道:“你們府裏的丫頭都怎麽取名兒?”

初春道:“就看是誰的丫頭。比方說夫人的丫頭都有排行,取一個排行字,再跟一個自己的名字就好了。比方說我是初字輩,叫初春。”

正巧安氏端了幾碗面湯過來,上面撒着青翠的小蔥,香氣飄飄的。黃大姐突發奇想道:“就叫她香蔥吧。”

初春聞言一愣,到底忍不住破了功,笑出聲來,突然覺得這黃大姐挺有意思的。能管丫頭叫香蔥。

喬嬷嬷也笑了,勸道:“姑娘,我們府裏還沒有這個規矩,你想想回頭再來幾個丫頭,難道要叫香菜,香幹?”

黃大姐也笑道:“那倒好,叫上一天,飯都不用吃了。”然後看着那小丫頭道:“你想叫什麽名字?”

那小丫頭餓了半天,正瞧着面湯出神,猛地被主人家問道,脫口而出:“面湯。”

這回初春整個爆發了,一下子趴在喬嬷嬷的肩頭,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地:“哎喲,這回可好,香菜香幹香蔥面湯!”

喬嬷嬷也笑得前仰後合地說不出話來。黃大姐拍了拍下丫頭的頭:“拿一碗去喝吧。你瘦得跟那藤蘿一樣,就叫香蘿吧。”

香蘿就跟喬嬷嬷和初春擠了一間房。這孩子安靜,聽話,喬嬷嬷和初春叫她做什麽也不躲懶,倒叫喬嬷嬷和初春絮叨:“這未來的四奶奶倒是帶眼識人的。”

喬嬷嬷和初春那張單子上算是劃了一項。下一項,卻是一直讓黃大嬸和黃老爹頭疼不已的嫁妝。

女人的嫁妝就是在婆家的腰杆子。黃大嬸早早就替黃大姐準備好了嫁妝的,只是那些嫁妝都不頂用了。喬嬷嬷道:“我們家已經安排了院子,是個兩進的小院子。一共二三十間房。外院是東西兩個廂房,各有五間房。還有一排倒座,也有十間房。內院坐北朝南一共五間正房,兩間耳房,就是将來四爺和四奶奶的起居的地方了。東西兩邊都有三間廂房。這院子倒是沒有起後罩房,原來後罩房的地方種了花樹,豎了假山,尋常也可以當個小花園子逛一逛。”

Advertisement

一番話說畢,黃大嬸和黃大姐都沒有搭話,只是想像了一下,這地方可不是住幾十口子都夠了,偏只是備了給幺兒子娶親用的。

喬嬷嬷接着道:“按上面幾位奶奶的嫁妝論,都是量了正房尺寸,鋪嫁妝的時候就給安了床,布置妥當的。只是我們夫人也知道……親事急了些,我們老爺夫人的意思是,這家具就不用算在嫁妝裏了。姑娘只要備些随身的妝奁就是了。”

黃大姐便問:“這随身的東西都有些什麽?”

喬嬷嬷道:“不過是妝鏡子,妝臺,嗯……子孫桶什麽的也算。”

子孫桶一般三件:馬桶,腳盆,水桶。

黃大嬸正要咬牙答應,黃大姐就道:“我聽說那妝鏡子可要花費不少錢。我也不塗脂抹粉的,何必浪費錢。我們家就陪嫁子孫桶好了。”

喬嬷嬷性子本來疏懶,雖然也是周夫人的貼身丫頭陪嫁過來的,卻不比杜嬷嬷是周夫人事事離不開的得意人。她聽了這匪夷所思的陪嫁法,一時想不出什麽機變的話來對答,當場就僵在了那裏。她一輩子都活在周夫人身邊,從來沒有聽說過陪嫁家具只肯陪嫁子孫桶的。

初春卻想的不同,看看黃大姐家的用具,再一想到那子孫桶是周四郎将來可能用到的,就說不出的別扭,忍不住開口道:“嬷嬷,依我說這一百步走了九十九,這些東西總要一套的才好看,不如我們回過夫人,這事兒就不要提了吧。”

黃大姐心裏本來就一樣都不想陪嫁,她們家花了錢,到了周家還不是跟垃圾一樣,何必浪費呢?帶子孫桶也是因為想起了那日周四郎那副矯情的樣子,故意氣氣他。見初春肯把事兜攬過去,便不再言語。只有黃大嬸心裏覺得對不住女兒,暗暗琢磨着怎麽也要給女兒弄臺妝鏡子,妝臺。

喬嬷嬷見初春圓過了這個場子,便又按着單子往下面去:“嫁衣,蓋頭,還有一年四季的衣裳,這個想是不難的,只是時間短,只讓姑娘自己繡繡蓋頭吧。我們這些人幫着做嫁衣。還有就是那百子千孫帳,怎麽也要一頂的。這個,親家太太可有了主意?”

黃大嬸為難道:“這帳子我原給準備了,只是是頂土紗帳,你們這樣的人家……。”

黃大姐微皺了眉頭問道:“那百子千孫帳是什麽樣子的?”

喬嬷嬷道:“就是紗羅做的,上面繡了形形種種一共九十九個孩兒的帳子。這個是喜床要用的,總要姑娘自己動手,兆頭才好。”

黃大姐有些不以為然:“我娘我嫂子誰也沒這樣的帳子,還不是好好的。”心裏覺得這就是窮講究。

黃大嬸這回狠狠在她背上拍了一巴掌:“又瞎說,沒事,這事我來拿主意,到時候一定有一頂就是了。”

黃大姐“哎喲”喊了一聲痛,笑道:“好好好,聽娘的。這樣好了,這帳子咱們又沒有做過,不如讓喬嬷嬷和初春姐姐來做。嫁衣和頭蓋我們來。”又說:“還有給周家長輩們的針線,我哪裏做得過來,喬嬷嬷和初春姐姐,這事我看交給孫草來辦,她村裏人熟,托了村裏的大姑娘小媳婦一起幫忙納鞋底,你們只管做鞋面就是了。”

喬嬷嬷急道:“那帳子哪裏有我搶醋龅牡覽怼>褪羌抟亂膊桓夢頤恰!

黃大姐卻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要讓我做,我就不做了,反正也來不及。要麽,你們去回了夫人,就說婚期太急,推遲到明年可行?”

黃大姐這行動話語說得頗有些無賴的氣勢,倒把喬嬷嬷和初春給唬住了。

待喬嬷嬷和初春走了,黃大姐就跟黃大嬸說:“娘,咱家沒錢也別打腫臉沖胖子。”黃大嬸搖搖頭:“你不懂。咱們家就是窮得就剩一間屋,也得分半間給你,到了婆家人家才不會看輕你。娘早想好了,把之前他們家送來的那些牲口全賣了,正趕上年底,能賣個好價錢,那一筆錢,給你到冀州城去置辦了妝臺鏡子還有子孫桶。只是嫁衣,那好的紅綢緞子也要二三十銀子一匹……。”

黃大姐笑道:“娘,嫁衣的事情你就別擔心了。我來想法子。”

黃大嬸搖搖頭:“你呀,趕緊去想着選個好的花樣子吧。其他事別操心。”一邊自己卻愁得摸了摸嘴上的火泡。

黃大姐從堂屋出來,就去了安氏那裏。安氏會過小日子,屋子裏早早貼了紅紅的窗花剪紙,炕上鋪着陪嫁的龍鳳被,龍鳳枕。見她進來,有些皮笑肉不笑地道:“三妹,這麽晚了,有甚事?”

黃大姐道:“之前二哥說的事,我可以給你一個金戒指。”

安氏臉上立刻笑開了:“我就說妹妹是個大方的。坐。”

黃大姐挨着炕沿坐了,道:“不過嫂子要幫我做嫁衣頭蓋。就說是我做的。”

安氏吃驚地瞪大了眼,一想黃大姐那棒錘一般的針線,坐地起價:“我要金镯子。”戒指才多少金子。

黃大姐咬了牙:“那你還得幫我做了給他們家長輩的針線。”鞋底還讓孫草找村裏人幫忙,鞋面就讓安氏做。喬嬷嬷和初春就做那頂帳子吧,黃大姐心想。

安氏見好就收,要是黃大姐惱了,找了婆婆來說,自己還不是要白幹,如今好歹得了個金镯子,便點頭應了。

“我的話還沒說完呢,那嫁衣頭蓋的綢子就用周家送禮時綁的綢子,不過你得讓人瞧不出來才行!”

安氏終于忍不住道:“真沒看出來……你這麽會算計!”

安氏後來後悔得恨不能吐血三升,因為……周家的長輩實在太多了。

倒是喬嬷嬷和初春只專心做這百子千孫帳,好歹在三月三鋪嫁妝這日完工了。兩人放下針線,對視一眼,都是面帶菜色,欲哭無淚。這個四少奶奶實在太村了,反而那她沒法子。

黃家到底湊了一百兩銀子,替黃大姐備了十二臺嫁妝。送嫁妝那天,請了喜樂班子,駕了兩輛牛車,一路吹吹打打,往京城去了。

送完嫁妝那日起,黃大嬸就住進了黃大姐的屋子,開始細細地給女兒傳授這半世的經驗。

黃大嬸道:“這夫妻在一起啊,也不是一開始好的就一直好,一開始歹的就歹一世。女兒嫁人,過得好不好,三分靠娘家,三分靠運氣,還有四分靠自己。這娘家你只怕是指望不上的,這運氣如今看來還不錯,那周四郎愣了點兒,可是瞧着心不歪。只要心不歪,你只管往熱裏去捂他,早晚能熱乎起來。這四分靠自己就是自己要立得住。如今娘最愁的就是這個,無論是女紅,廚藝,管家,理事,你就沒有一樣能拎得起來的,娘真是替你愁。”

黃大姐頭緊緊挨着黃大嬸的胳膊:“娘說的這些,我不大懂,不過我瞧着大嫂二嫂,我覺得在婆家要立得住就要有人給你撐腰才行。大哥不給大嫂撐腰,大嫂就過得不好。二哥給二嫂撐腰,二嫂就過得好。”

黃大嬸愣了一下,倒沒往這些上細想過,便道:“你還怪鬼機靈的。我告訴你男人呢,不過兩條。一條就是要順着他,給他面子。一條就是要……”黃大嬸猶豫了一下,從懷裏掏出一個布包來,展開來是一塊兩尺見方的紅布。黃大姐好奇地湊過去一看,臉“刷”就紅了。又好奇,斜了眼瞧。黃大嬸也有些不自在,可是不說又不行:“凡是女兒都要經這一遭的。這上頭兩個人好了,也就好了一半。這可是娘當年的嫁妝,給了你,你可要好好地學一學。這一共九九八十一式,沒事的時候自己琢磨琢磨。”黃大姐瞧着那布上的圖案,忍不住問道:“夫妻真的都要這樣子?怪別扭的。”黃大嬸擰了她一下:“不別扭怎麽生出你來了!”又貼了黃大姐的耳朵細細講解,黃大姐臉紅得跟猴子屁股一般,一會兒咬牙,一會皺眉,一會兒瞪圓了眼睛,表情甚是精彩。

黃大嬸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話沒來得及說,親迎的日子就來到了。

黃大姐出門子,一開始還咬着牙沒事兒人一樣。可是剛剛跨出房門,看見臺階上站着的父母,一對上黃大嬸的眼神,還沒等父母囑咐自己什麽,眼淚就一湧而出。兩個丫頭一左一右地扶着她,都是一身的簇新倒也像模像樣。周四郎的小厮家丁們在院子外,往裏扔喜錢,一把一把地,來送嫁的親戚都催了自己家孩子去搶錢,鞭炮又一挂挂地點了爆了,一地的紅紙屑,空氣裏漂浮着火藥的味道。黃家的親戚還沒來得及為難周四郎,不怎麽結實的院門就被一堆人壓垮了,一張蓋頭蓋了下來,黃大姐還沒看清周四郎的模樣,就眼前一紅,周圍什麽也看不見了。她覺得自己跟做夢一樣被大哥給背着上了轎,蓋在紅蓋頭下的臉,淚水早沖掉了胭脂。她心裏想:“難怪新娘子都要蓋蓋頭,不蓋怎麽能見人。”

披紅挂彩的馬車載着黃大姐沿着鄉村的路,一路搖搖晃晃叮叮當當地走遠了,走進了京城。那是富貴繁華地,功名熱鬧場。那裏沒有天真,也容不下天真。黃大姐掀起頭蓋,從窗口偷望着高高的城牆,青磚白縫,高不可攀,她緊緊地壓住了心裏的恐懼,擡起頭,對自己說:“黃英,進城了。好好過日子吧。”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卷最後一章很肥。

聽其他先輩作者說讀友都是小天使,我也跟着學。

自以為很有才的作者:第一部完結了,進城,一語雙關,有點兒意思吧!

小天使:我吐……你能不能再老套一點……

自以為很有才的作者:吐吐就習慣了……你不知道我的昵稱就是途途(吐吐)嗎……

第二卷:我們相愛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