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四回:四郎母教媳被欺,田氏女火戲四郎

四郎母欲管教田氏,反被氣得病倒。四郎終于忍無可忍,奮起反抗田氏淫威,将田氏鎖在家中。田氏奸猾,竟放火燒屋,騙得四郎開門,逃了出來,反将四郎鎖住。

欲聽下回分解?對不起,周家的這出大戲剛演到這一回,無法保證日更。

本來這事傳到坊間不過是戲說。老太後閑坐宮中,得空了看看戲,聽聽太監宮女說些京師趣聞。聽說了這一節倒也沒有當真。自來人言可畏,以訛傳訛,不足為信。

這一日,皇上下了朝來給老太後請安,不知怎的竟提起此事,皇上聞言一驚。這許家的事還鬧個沒完了?便命人去傳禮部官員來詢問那衆妙庵之事。

禮部官員當日也聽得小道姑提起有周公子要給許小姐修墳掃祭,卻因新婚妻子在一旁,交待了幾句便匆匆走了,并未上山。見皇帝垂詢此事,也不敢添油加醋,只道:“周四郎确有前往衆妙庵,卻未上山拜祭。黃氏也确實在場。當日情形如何,臣未得親見,不敢妄禀。”

皇上心中震怒,周侍郎信口旦旦說什麽兒子與許家女并無私情,如何倒念念不忘,新婚之中就毫不忌諱前往拜祭?不管此事真假,無風難起浪,這事必定早是轟動京師,不然如何會傳到太後耳中?這周侍郎治家如此無方,如何能堪任大事?!

太後見皇帝怒氣騰騰,心中暗悔失言,不該将這些捕風捉影之事傳給皇帝,只得道:“皇兒,所謂家醜不外揚,這周侍郎家中傳出這些醜事,必有緣故。不如哀家派個老成的女官前去,就說是教導那黃氏,探聽清楚真相,皇上再做定奪不遲?”

周侍郎暗暗叫苦。他也不是半點沒有聽到外間傳言,只是想着關了英姐兒,送走四郎,這謠言不過幾日就又被新的話題蓋過了。誰知道,宮裏老太後消息居然這麽靈通?家中要是住進了太後身邊的心腹女官,可真是脖子上系了套,頭頂上架了刀!

周侍郎心中早把那在後面扇陰風點鬼火的人罵了祖宗八代,表面上恭敬有禮,規規矩矩地得伏在地上,磕上幾個響頭:“臣周盛業謝太後娘娘對周家的恩賞!周家上下莫不感激涕零!祝娘娘千歲千千歲!”

待重禮送走了傳谕的公公,周夫人不在家,只得由老太太去跟那位女官交接。

這位女官姓宋,年歲不過四十上下,在老太後身邊是個極有臉面的。她自八歲入宮,三十年都在宮中,本來早可歸家榮養,奈何家中親眷全無,老太後索性就留她在身邊,教習新進女官,閑時在太後跟前聊天說話講古,宮中倒俱都稱一聲宋先生。若論品級,倒是正五品,與宮正平級。

平常勳貴仕宦之家,若能延請宮中放出來的積年嬷嬷教習規矩就已經難得,無不厚禮相待,如今周家也不知道是福是禍,倒來了這麽一尊大佛。

老太太自己因為周侍郎得了個淑人稱號,算是三品。可是也不敢在宋先生跟前拿大,恭恭敬敬地請了宋先生上座,宋先生卻恪守禮儀:“老淑人不必客氣,還請上座。”

老太太這才坐了,與宋先生敘話。

這邊周侍郎退了下來,第一件事就是派人趕緊把周夫人給接回來。第二件事就是叫了周侍郎英姐兒到書房訓話。

英姐兒一直腳底發飄。她到現在還暈頭暈腦,這是太後娘娘覺得她太不聽話,給派了個女先生來嗎?可是自己明明已經很聽話了,連出月亮門,她都沒有想着要動刀子扛斧頭。怎麽都要出發去蘇州了,偏偏宮裏來了人,她還能不能去了?

進了書房,周四郎見她面色蒼白,搖搖晃晃的樣子,便道:“老爺,黃氏沒經過這些,這會兒只怕已經站不住了,不如……”

周侍郎怒火沖天:“小畜生,還敢多嘴,趕緊跪下!”

這一喝罵,英姐兒愣住了,還以為周侍郎會沖着自己來,沒想到先罵了周四郎。頭倒也不暈了,還有功夫在心裏暗道:“老爺真是氣糊塗了,這不是連自己也罵進去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為了感謝收藏小天使,慶祝收藏突破30!24日 雙更,第一更半夜雞叫;第二更大概晚上八點左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