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關于“哥德巴赫猜想”, 明夏已經有了思路, 但并不是很有把握。

郭子豪、王耀、褚子儀他們,和明夏的關系很好, 但在數學方面的研究還是因着年齡不夠, 了解和實踐練習的都不夠多, 不說“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周氏猜測”也了解不多, 明夏就沒有和他們具體說自己最近到底在做什麽,只是說在研究數學。

但顧秉鈞教授就不一樣了, 他和明夏基本就可以說是朋友的關系, 而且是偏向學術交流的那種, 水平相較之下更能交流一些, 明夏便和他說了一下自己最近在研究和思考如何證明出來“哥德巴赫猜想”的事。

和明夏發消息的時候, 顧秉鈞正在吃菠蘿,酸酸甜甜的, 汁也非常的可口, 一口下去, 滿口清甜, 還很涼爽。

看到明夏這個消息,得知她剛剛才在作為sci的《數學年刊》上,把“周氏猜測”給證明了出來,竟然就把手又伸向了“哥德巴赫猜想”?

就是到今天為止, 雖然明夏的證明已經被很多人承認, 但數學界仍然有許多人, 是不相信“周氏猜測”的,一直在努力找她證明中的錯漏之處。

這叫什麽,“一猜測未平,一猜測又起”嗎?

顧秉鈞內心十分複雜,但還是把菠蘿放到了一旁的盤子上,洗幹淨手,回複了消息,和她聊了一下大概的思路。他很清楚,自己是證明不出來“哥德巴赫猜想”這個級別的理論的,便也沒試圖去證明過,但作為數學領域的前沿研究者,他了解還是了解一些的,也寫過相關論文,自然能和明夏說得上話題。

只是……

“夏夏啊,這個猜測的證明,我覺得你可以不要把期待放得太高。”想了想,顧秉鈞還是決定告訴明夏,防止她因為證明“周氏猜測”的成功,一時之間就鑽了牛角尖,便猶豫着開了口,“這個猜想之所以能被列為世界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它的證明非常之繁瑣和難。之前,陳景潤先生等著名數學家,都公開表示過了,這個猜想必須有新的數學思想來支撐,以現在的理論是無法證明的。”

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時,明夏也清楚這個,但她就是覺得,她可以做到。

但沒做到的事,大聲宣揚也是很沒意思的一件事,明夏便不置可否地回了一句“嗯嗯,我知道的”。

不過,顧教授雖然勸她不要在這個猜測上浪費過多的時間,卻其實還是根據自己這些年對“哥德巴赫猜想”做的攻克,給了明夏一些建議和思路,又讓她有了更多的證明靈感。只是,同時,她也很郁悶地發現,自己之前已經确定下來的那個要為了“哥德巴赫猜想”而要提出的新的一個數學思想,其實還有幾個方面錯漏了,忘記去思考,便還要再之前已經整理出來了的既定框架上重新修改。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明夏最近的确花費了大量的經歷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但量子力學的方面,也一直沒有斷過學習。

正如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平時在看和思考的東西,會呈現在她的臉上,也會在她的言行中一點一點地表露出來。

聊着聊着,因為顧秉鈞教授對21世紀不可能有人證明出來“哥德巴赫猜想”這件事的肯定,明夏便忍不住拿“薛定谔的貓”這個實驗回複了一下他的消息。

Advertisement

這個實驗的內容是,在一個盒子裏,有一只貓,也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将會衰變,并釋放出毒氣,殺死這只貓,同時,也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将活下來。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裏必将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裏面的結果。

根據這個實驗,同理,明夏也覺得,在一件事尚未知道定論之前,就算給出這樣的結論的人是曾經的著名數學家,是數學界最前沿的先鋒者,她雖然尊重,但也是不願意接受的。

看到明夏的回複,顧秉鈞先是一愣,而後,便忍不住樂了。

這丫頭,平時給人的感覺怪成熟穩重的,但其實也是很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氣在啊。

行,那他就先看看她努力吧,就算證明不成,深入了解一下這個猜想,然後延伸地學習更多理論,那也很好。

等一下,明夏怎麽說“薛定谔的貓”的這個理論時,感覺那麽了解?

顧秉鈞有些疑惑,便問了明夏,這才知道,原來,她最近不僅僅是在看數學,也在帶着看量子力學。

又是“哥德巴赫猜想”,又是“量子力學”,最喜歡的學科是“歷史”不可能放下,還要帶着不能讓“英語”變得生疏……

這丫頭該不會真的一天到晚都在學習吧,一點休息時間都不給自己留的嗎?不然,又怎麽有那麽多的精力和時間,一直沉浸在學習之中?她累不累啊?

在學校,顧秉鈞和蔣業提到這件事時,語氣不由得有些感嘆。結果,蔣業卻是一臉“這不是很正常嗎”的嫌棄表情看着他。

“這就好比,你已經證明出來了周氏猜測,現在,你發現你可能可以有更進一步的學術研究成果,會不會沉迷?将心比心一下都覺得正常啊。”

顧秉鈞:……

好吧,坦白來說,不說是他發現自己能做出更多更高的學術研究成果了,就是發現自己有機會能證明“周氏猜測”,他都能興奮得通宵研究,三天三夜不睡覺也能撐住的那種。

在曹源巡看來,他和明夏的認識真的是非常巧合,就是一個“緣”字。

可最引起他注意的,并不是明夏和曹璐璐認識的這個巧合,而是她對計算機方面的天賦。

正如明夏自己說的那般,她只是去考初級程序員的,這個難度不高,實踐要求也低,只要理論相對比較了解就可以。而在聊天對話中,他也發現了,她對計算機方面相對來說比較高級的理論了解并不多,也很坦白,直說自己“不了解”,而不是不懂裝懂。

但就是這樣一個水平并不高的,只是參加了初級軟考的普通學生,卻一眼就看出了他在完成“x”布置的防火牆作業時,那個框架上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了出來,這種對代碼的敏感,是怎樣出色的對計算機編程的天賦?

越是聊,曹源巡就越覺得明夏是個寶藏,非常适合走計算機編程這行,肯定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人才。而如果可以的話,他也希望自己可以作為紅盟的一員,牽引她加入華國紅客聯盟,為祖國的網絡安全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因此,每次聊天,曹源巡既會發給明夏一些關于計算機編程的資料,方便她學習,也會夾帶私貨地和她說一些行內的消息,都是比較正面的,而明夏給出的反饋也讓他很滿意,學習的進步速度很快,愛國意識也很強,三觀簡直不要太合他的心意。

再加上,曹源巡和曹璐璐是堂兄妹,兩人的關系也非常好,總是聽她“明姐”前“明姐”後地喊,自然也就知道了她是今年省文科狀元的消息,也聽說了首京大學、金陵航空航天大學、京華大學等學校,都打了很多電話去聯系她,希望她報考本校的事。

竟然是文科?

曹源巡震驚了。

因為明夏之前和曹璐璐一起去首京參加培訓,曹源巡就一直以為,她數學這麽好,肯定是理科生,一聽說這個消息,整個人都處于不敢置信之中。

是他畢業有點久,跟不上時代了嗎?現在的文科生怎麽都這麽厲害了?

只是,他記得,按理來說,文科不是不能報考數學專業嗎?怎麽聽璐璐說,明夏的父母,還有她就讀的高中,一直收到各個高校招生辦的聯系,說歡迎她報考自己學校的數學專業或者其他理科類專業?

得知曹源巡的糾結,曹璐璐伸手,拍了下他的肩,嘆起:“哥,不說明姐下個月就要去參加io了,也不說她拿了全球唯一的成邱宇數學獎金獎,就說她把‘周氏猜測’這個世紀難題都證明了出來……就算明姐語文什麽的都是零分,那些學校也很願意她去啊。更何況,明姐還是今年的文科省狀元?”

曹源巡感覺自己被紮心了。

他當年就是偏科嚴重,選的理科,數學、英語、物理和化學都很好,就是語文,怎麽都上不去,硬是拖分嚴重,只能去了那個并不是理想的大學讀本科,然後考研才去喜歡的大學繼續學計算機。

果然啊,規矩都是人定的,不覺得有例外是因為不夠優秀,而一旦足夠優秀,便能發現處處都是例外,還是專門為你一個人設的例外。

不過,也是出于私心吧,曹源巡還是覺得,比起數學專業、英語這些專業,他更希望明夏能去讀計算機專業。但他問了問曹璐璐,發覺努力去争取明夏報考的大學雖然很多,但強烈希望她加入的專業基本都是數學和英語,接受其他同類型的專業,卻沒有人想過要讓明夏報考計算機專業。

曹源巡當即就急了。

明夏在對相關理論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能對代碼這麽敏感,也在計算機方面的學習那麽有天賦,怎麽可以被埋沒?就去參加一個軟考的話,也實在是太浪費了啊,他能心疼死。

作為“鹿野科技公司”這個世界五百強公司的項目經理,曹源巡的人脈自然是非常廣的,便将明夏推薦給了京華大學的一個朋友,兩人是在紅盟認識的,是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導師,水平很不錯,名叫李建華。

京華大學一直以文科專業見長出名,但其實,和理科類見長的首京大學相比,它的計算機專業才是國內最好的,在qs世界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學科專業排名中排名第18,這也是曹源巡選擇把明夏推薦給李建華的原因。

然而,讓曹源巡意外的是,看到他發過去的消息,李建華卻好像并沒有對他推薦明夏這個文科生過來而感到驚訝。

“明夏?”李建華回複消息,“之前負責軟考的一個朋友也和我提到,說她對最後一題的x病毒的解答比較深入,思路很清晰,要不就是努力研究過這個,要不就是實力超過表現出來的水平。”

得知是這個原因,曹源巡就理解了。

“x病毒”以及“x”這個人在華國的橫空出世,在整個計算機行業都是極其引起關注的,而他之前也和明夏聊過這個話題,知道她對“x病毒”比較感興趣,特意去了解過,查閱過許多資料,對“x”寫出來的那個針對“x病毒”的防火牆也稍作了解過,但本身并不懂太多更深入。所以,曹源巡認為,明夏能給出那樣水平的一個答案,應該是出于對這個的好奇和學習,也是有自身的天賦原因。

可曹源巡不知道的是,因為之前和顧秉鈞曾經有過一次掉馬經歷,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之中,明夏已經是再三注意,還特意把初級程序員軟考的考點重新翻看了一遍,就是不想被發現自己就是“x”的事。

明夏很清楚,如果被發現她就是“x”,的确會引起重視,可相應的也是危險。現在是信息時代,“x”的水平明顯是遠超任何國家現有的技術的,會被盯上是一定的,人心不定,誰也不知道那個“萬一”會出現在哪裏。

她雖然相信國家,卻不希望自己給國家帶來麻煩,“x”的馬甲便是努力不能掉的。

最起碼,在現在這個時候還是不能掉的,以後就看看再說。

聽曹源巡這麽說,李建華也理解了:“那她的天賦是真的很不錯……正好,現在還沒有開始填報志願,我去聯系一下招生辦的老師,看看能不能把她勸到我們計算機專業來。”

明夏還好,她的手機在學習的時候一直都是飛行模式,便比較不受打擾,可以安心地在家裏學習。

就是苦了明父、明母、班主任還有二中的領導,各個高校的電話接個不停,被迫聽了好幾籮筐的關于各大高校的優秀之處,但他們聽得還是挺高興的,并且非常樂呵在其中。

只是,接多了電話,雖然知道明夏最喜歡的是歷史,他們也忍不住有些心動,想要勸明夏去學數學或者英語。畢竟,她就是這兩門獲得了“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的全國總冠軍,也是國家隊的一員,相較之下,歷史就顯得沒那麽出彩,天賦也沒那麽高。

“夏夏,你真的要報考京華大學的歷史專業嗎?”

27日開始,就要填報志願了,時間一直到7月2日。

終于有一天,吃午飯的時候,明母忍不住開口問道。

明夏夾了一塊排骨,肉很勁道,味道也完全滲了進去,一口下去,唇齒留香,安慰了她因為折騰新的數學思想和量子力學而緊繃的神經。

聞言,她“嗯”了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對歷史的喜歡,遠遠高于數學和英語。你們忘了?去年國慶假期,不是還帶我去了京華大學參觀,當時我就說了我最喜歡的是歷史專業啊,還加了人文學院的院長的微信。”

明父、明母當然記得這件事。畢竟,當時的京華大學,在他們看來,還是很可望不可即的學校,院長的微信就更是珍惜、難得了,也無比期待明夏可以去讀自己喜歡的歷史專業。

可現在,情況變了,不是他們擔心明夏連本科都考不上,而是那麽多高校都“一字排開”,像是古時候的皇帝選妃,任由明夏挑選,歷史這個并不怎麽好找工作的專業在他們看來,就沒有數學這種專業有吸引力,尤其是還每天都能接到那麽多高校的電話在介紹本校的數學或者英語專業有多麽多麽的好,出了多少多少偉大的數學家,又有多少當了同聲傳譯的,每年薪資如何如何……

是真的忍不住心動。

而且,他們也看過明夏房間的書,歷史類的固然多 ,數學類的卻也不少,便想着有沒有可能勸說一下明夏,但也沒抱太大希望,被明确拒絕了也沒覺得有什麽。畢竟,明夏要是願意讀數學專業,當初也不會直接拒絕保送了。

結束聊天,李建華便出發,去了學校招生辦老師那邊。

“李老師來了,請坐,有事嗎?”招生辦老師剛剛結束一通電話,看到李建華,便笑着招呼道。

李建華也笑了下,想着這兩天已經開始填報志願了,他們一定都很忙,便選擇直言:“我是來和你們說一下,想收一個學生來我們計算機專業,就希望你們問一下。”

這只是小事,多打一個電話的功夫而已,招生辦老師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才問:“您想招的是哪個學生?”

“明夏。”

招生辦老師:???

“李老師,您說的明夏,是今年那個考了743分的文科生嗎?”

李建華點頭。

招生辦老師頓時一臉“求求您放過我吧”。

這段時間,他這邊的辦公室簡直都要被“踏破門檻”,那些語言類專業和理科類專業來得也只是比較頻繁,英語專業和數學專業是天天來,尤其是數學專業,根本就是每個教授、老師甚至輔導員都快把他辦公室當自己辦公室了,有事沒事就來唠兩句,說不到三句話就繞到“哎,今年,那個……對,就是那個明夏,哈哈哈哈哈哈,她願意來我們學校嗎?哎呀,你再勸一下,數學英語xxxx專業多好啊。”

甚至還有一次,數學專業和英語專業的兩個暴脾氣老師遇着了,直接在他辦公室“吵”起來。

數學專業的那個老師說:“明夏證明了周氏猜測,還是國家隊的,這麽好的天賦不來數學專業,豈不是虧大了!”

英語專業的哪個老師也說:“你知道能拿‘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全國總冠軍的人英語有多好嗎,節目月初開播了,你真應該去看一看,她的口語簡直太讓人驚豔了!”

但招生老師已經說了很多遍了。

人家明夏說了,已經填好志願了,就考他們學校的歷史專業。

他也真的很難過啊!

想當初,ho招生宣傳,他還洋洋得意自己真是嘴皮子越來越棒了,直接把國決第一都給勸來了,而不是去數學專業最好的首京大學,卻怎麽都沒想到,人家竟然想要報名的其實是歷史專業。

這麽傷心、悲痛又委屈,他說什麽了?他還不是乖乖聽各個專業教授、老師的話,一次又一次打電話給明夏,讓她多考慮考慮那些專業?

45°仰天長嘆。

明夏決定報名歷史專業的事,很快就被傳了出去。

顧秉鈞教授還好,有過類似的經歷,也是早就知道明夏對歷史才是真愛,聽說明夏拒絕了所有高校,堅持要報考京華大學的歷史專業,只是暗暗佩服她對歷史的喜愛這般深切,能在如此多的外界動搖下也堅持住了,蔣業就是真的撐不住了。

開玩笑的嗎?

國家隊,成邱宇數學獎的金獎得主,證明了“周氏猜測”的人,竟然要去讀歷史專業???

蔣業簡直要瘋。

他有明夏的微信,便去找了她,抑制住內心的焦急,盡量用平和的語氣給她分析,她真的不能浪費自己的數學天賦,這是非常非常令人可惜的一件事。

明夏回複他:謝謝蔣老師的關心,我報考了歷史專業,這是我的興趣愛好,但數學的學習和研究也會繼續下去的,不會放棄。

蔣業又勸了一會兒,見她堅持,也無法強求,只得深深地長嘆了一口氣。

但蔣業當年讀博的導師,已經退休的江海潮教授,在蔣業和顧秉鈞一起去探望他時,得知明夏拒絕保送或報考數學類、語言類專業,堅持要去自己最喜歡的歷史專業的舉動,珍惜祖國的古文化,也表示了會繼續兼具學習數學,卻是沉默了一瞬,而後便表示了贊賞。

“明夏喜歡歷史,那就去讀歷史,業餘再研究一下數學理論,我覺着挺好的。歷史,真的挺好。”

和兩個小子聊了會兒,送他們離開後,江海潮站在窗戶旁,看着并不怎麽晴朗的天空,已然渾濁了的眼眸,滿滿的沉重。

這個月,又是六月。

江海潮最不喜歡的6月。

作為一個年齡過百的老教授,江海潮經歷過風雨戰争,看過太多人流離失所,見多了祖國被侵略的苦痛,雖然是數學專業的教授,為祖國的發展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卻也深愛歷史,最受不了那些人看不起歷史,覺得科技發展就夠了,祖國現在繁榮就可以了,不在乎曾經的唐宋風光,不記得昔日的侵略無人權……

歷史,不僅僅是記錄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否,也是一些人存在過的證明。

一百多年前的六月,八國聯軍侵華,是江海潮最不喜歡六月的原因。而江海潮更是永遠無法忘記,在一年夏天,也是6月,日軍侵略了他的故鄉,尚且年幼的他在轟隆的炮火中奔跑,耳旁有風呼嘯而過,夾雜着許許多多失去親人的痛苦,許多失眠的夜,都能記得那些孩子哭着喊“媽媽”的聲音。

那年,那時,那些事……他無法忘記,也無法原諒,更不希望祖國的同胞們因為現在祖國的逐漸強大,就不在意甚至忘記這段歷史。

正所謂,以史為鏡,歷史的作用也是警醒,我們必須記住屈辱和苦難,才能更努力地去為了祖國的發展而奮鬥。人有兩個我,一個小我,一個大我,小我是自己的私心小世界,大我則是格局更大的國家,是全世界。

當年的華國人,有挺直的腰杆和骨氣,現在的華國人,

江海潮一輩子沒有娶妻,沒有小孩,他就是把自己奉獻給國家,和他的那個當年一起風雨并肩的老朋友,張地凡,都是這麽想的。

“老江,你說真的還是說假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張地凡穿着病號服,呼吸淺淺,頭發花白,“那個孩子,把世紀難題都證明了出來,ho一路滿分,最近也在學量子力學了,竟然報考了歷史專業?”

江海潮笑着給他掖了一下被子:“還能有假?騙你有什麽好處?”

張地凡搖了搖頭:“可惜,的确是有些可惜,這麽好的數學苗子,如果能接受更系統化的教育就更好了。”

随後,張地凡又笑了,眼中滿是欣賞:“你問一下這孩子,喜歡古代史還是喜歡近代史?我以前帶過的學生,也有人去學了歷史,在京華大學歷史專業當老師。不過,既然她數學天賦這麽 好,你幫我和她說說,可以也試着學學物理或者化學。如果,她能不只是證明猜測,也能給我們國家發展帶來一些實際上的進展,拿就更好了。我感覺,這孩子應該是有潛力的,新一代的科研一線也該換人了,我們這些老頭早就撐不住了,該退下了。老江你啊,也是要注意一點身體……”

一口氣說了這麽長的話,但還沒有說完,張地凡就已經不由得咳嗽了起來,眉頭緊皺,難受得幾乎,又不敢使勁咳,因為剛動過手術,咳起來很疼,比針紮還疼。

“行了,你別說這些了,好好休息,我懂你的意思,會幫你轉達的。”江海潮的眉頭緊緊蹙了起來,趕緊阻止了張地凡繼續說話的意圖,示意他躺下,“這丫頭給我的印象不錯,聽秉鈞那小子說,她對歷史很熱愛,但同樣也說過希望為祖國的發展而奉獻,肯定會努力的。”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江海潮就拄着拐杖站起身,和旁邊的護士打了個招呼,便離開了。

在病房門口,江海潮遇到了負責張地凡的主治醫生,便将他拉到一旁,問他張地凡現在的病情。

主治醫生嘆了口氣,微微搖頭:“張老從事一線科研多年,受核輻射影響的程度也很重,情況不是很樂觀。”

意料之中的回答,江海潮卻仍然克制不住的眼眸暗淡。

“謝謝醫生。”他顫抖着嘆了一口氣,朝主治醫生笑了一笑,“但接下來,還是希望您多上心一些。最起碼……”

江海潮深呼吸一口氣。

“最起碼,給他一個機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好,留給後人繼續進行科研工作,為祖國的發展而努力,這就已經是他臨終前最大的心願了。”

主治醫生抿了抿唇。

如果可以,他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啊。

但最後,他只說了一句:“我會盡力的。”

也只能說“盡力”了。

問過了明夏的,确定她就是要報考京華大學的歷史專業,不改了,明父、明母還有二中方面,便都給出了準确的回複。

在填報志願的這段時間,微博上,我就想知道明夏到底去哪個學校這個熱搜,一直居高不下。

昭埗歸:大家!首京大學的姐妹來報,我校數學專業似乎被拒絕了!聽說答應了去京華大學![假裝開心jg]我就想知道明夏到底去哪個學校

努力學習的小姐姐:大家!京華大學的姐們來報,我校數學專業也被拒絕了,明夏好像要去人文學院!我們覺得她可能是要去外國語言文學系!因為她之前拿了“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的全國總冠軍!我就想知道明夏到底去哪個學校

lv1118:大家!京華大學人文學院助教來報,明夏沒有去外國語言文學系,她報名的事歷史系!我就想知道明夏到底去哪個學校

最後這條前沿吃瓜小分隊的消息回複剛出來,關注這個話題的網友們頓時仿佛油濺鍋中,原地“刺啦啦”地爆炸。

卧槽卧槽卧槽!驚天大冷門啊!!!明夏竟然去了歷史專業?!!!

大家都深深地震驚了,尤其是對明夏簡直望眼欲穿的數學專業的一衆,簡直傻眼了。

他們都在等着明姐過來把他們帶飛,怎麽明姐收拾了小背包,就直接去了那些報考了歷史專業啊啊啊啊啊啊!!!

而京華大學歷史專業的人,也是原地懵逼。

啥?我馬上就要和國家隊的人,還是把一起學歷史了?

媽哎,我和數學大佬一起學歷史,這設定有一點帶感啊!陷入沉思,有沒有可能,我教大佬歷史,大佬教我數學?有……有點爽!我願意和大佬互(單)相(向)帶飛!

7月2日,志願填報就結束了,明夏的的确确是填報了京華大學

作為京華大學人文學院的院長,侯遠華最近只要遇到同事,甚至是隔壁首京大學的同行,尤其是數學專業的,總是被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瞪着。

侯遠華真的是又哭笑不得,又覺得驕傲。

以前,大家老說,讀不了理科就去讀文科,随便背一背就行,旦其實文科也很靈活、需要理解。但現在,近幾年,數學領域最耀眼的潛力股、好苗子,就是喜歡他們歷史。

他還在同事們的“友好拜托”之下,客套客套地去問了一下明夏,對數學以及其他幾個專業是怎麽想的,但明夏就是喜歡歷史,怎麽說都喜歡,真是沒辦法。

想起來,去年國慶假期,她還特意來參觀了他們京華大學,巧合地加了微信。

那個時候,他只是偶然路過學校噴泉那邊,意外聽到了她和那個看不起歷史這門學科的男生的對話,為她難得一見的對歷史如此執着的喜歡而意外,也是忍不住有些許的動容,才例外地加了她的微信。

但他怎麽都沒想到,只是半年,那個還在向往着京華大學歷史專業的孩子,竟然就成了那麽多高校和專業都在争搶的存在,發表了sci就已經夠了不得了,竟然還是“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

而他更沒有想到的是,明夏竟然在數學領域已經發展了這麽多之後,還是堅持了初心,繼續報考歷史專業。

說真的,不說同事,就連他自己其實都很意外,但也很感慨。

而就在侯遠華感慨沒多久,就接到了妻子的電話,說是江海潮老教授打了電話過來,張老和他都很看好明夏這個孩子,讓他幫着多照顧着點,

侯遠華當即就驚了。

之前,微博上的那件事,有一個微博大v質疑明夏的學術研究成果,還把她頂上了熱搜的事,他當時不清楚,也是後來才知道,但當時事情已經成功解決了。不過,江海潮教授也是明夏那篇論文的審核人。

但明夏這個丫頭,到底是做了什麽,怎麽就連張老那樣為國家發展奮鬥在科研一線的人,竟然也注意到了她?

侯遠華想了想,覺得,憑着明夏現在展現出的數學天賦,而學科之間又是相通的,要不就是看重了她相應的物理學的潛力,要不就是看在江老的面子上。

肯定是看在江老的面子上吧。

侯遠華笑了笑。

填報志願的插曲已經過去,明夏繼續了日常的學習,在對“哥德巴赫猜想”和“量子力學”的學習中,終于收到了io的比賽通知,要去首京集合報道,然後,國家隊的大家一起,去今年的比賽舉辦國參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