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哥德巴赫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 才能給出“1+1”這個被列為世界三大難題之一的猜想,而明夏從幾個月前,就已經在着手研究這個猜測, 試圖和之前的“周氏猜測”一樣, 努力将之證明。

每天早上第一句,“1+1”的證明出來了沒有。

每天晚上最後一句,今天的自己有沒有新的進步。

每個人的愛好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聽歌,有的人喜歡運動, 也許多有如明夏一般,沉浸于學術和科研的人。德國作家格裏美爾斯豪森說過, “好事總是需要時間,不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勞動是做不成大事的。想吃核桃, 就是得首先咬開堅硬的果殼。”

io結束後,因為那場意料之外的演講,還有十分“渣”的“卡結局”行為,明夏經常會收到許多國家選手熱情的“催更消息”, 包括io主席, 還有其他國家幾個當時的領隊,也偶爾會對她發來“和善的”問候, 順帶詢問一下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進度。

其中,尤其是美國的另一個領隊, 那天的交流會因為生病意外缺席, 名叫ethen, 也是明夏之前那篇《周氏猜測的證明》sci論文的普林斯頓數學研究院審稿人,對明夏的态度最複雜。

說熱情吧,他的語氣也說不上多麽的活潑,說不熱情吧,他又是真的和蔣業、顧秉鈞兩人一樣,有事沒事就來問一下明夏的證明進度,很有一種“雖然我問了,但這不代表我就認同你,也不代表我覺得你一定會證明出來這個猜想”的心不甘情不願之感。

明夏回了幾次消息,察覺到他的态度後,便懶得回了,只是出于禮貌地“嗯”、“好的”、“謝謝”,敷衍而過。

但她不知道,在隔着一個太平洋的歐洲,每次去問她的證明進度的ethen,心下其實也難受得不行。

ethen不怎麽關注梅森素數方面的理論,更遑論是由華國人提出的“周氏猜測”,但“哥德巴赫猜想”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是他研究了幾十年的一個世界難題猜想,還因為曾經發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也出版過書,在數學界站漸漸穩了自己的地位,也打開了普林斯頓數學研究院的大門。

在上個世紀,那麽多懷有盛譽的數學家蓋棺定論,表示“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在當下環境是不可能的,必須有一個新的數學思想的提出,再加上,自己已經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也憑此獲得了相應的地位,ethen便愈發沉浸于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和證明之中。

可以說,“哥德巴赫猜想”對他而言,既是身份地位的機遇來源,也是深深喜愛着的充滿數學美的理論式子。

ethen心下其實清楚,自己已經這個年齡了,數學又是如此需要天賦的一門學科,能做出震驚世界的學術研究成果的可能性很低。但他一直以為,或許,有生之年,能看到哪個世界級著名數學家将“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出來,或者,幹脆就讓這個猜想作為世界難題,留給下一代人繼續鑽研。

坦白說,之前,因為明夏證明了“周氏猜測”,得知她也參加了今年的io後,他還想着,可以和她好好交流一下,可以指導一下她的數學。

但他怎麽都沒想到,明夏作為華國人,尤其是今年剛剛高中畢業,竟然在證明了“周氏猜測”之後,也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做出了如此大的一個推動,在數學界引起軒然大波,心下便糾結不已。

一方面,ethen微微慌亂,因為他之前提出的部分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和明夏在io那個交流會上陳述的思路是相沖的,另一方面,他又忍不住期待猜測被證明後,在數學界引起的轟動和震蕩,情緒便十分的複雜難言。

Advertisement

因此,他才在io結束後,要到了明夏的聯系方式,一直問她關于證明的進度,又因為心理的複雜,給明夏帶來了不好的交流觀感。

但ethen的這些想法,明夏一無所知。

日落星稀,晨起夜讀,經過日複一日的思索和推翻,也是在那一堆堆被裝在垃圾袋裏扔走的廢紙中,終于,在即将出發去法國的前一天晚上,明夏成功将“哥德巴赫猜想”給證明了出來。

不過,這個過程有點太長了,邏輯比較繞,時間不夠她把具體的步驟整理出來,便只是作為快樂的分享,和顧秉鈞說了一下。

正值暑假,炎熱的天,顧秉鈞也沒有每天都出門的心情,看到明夏發來的這條消息的時候,便正靠着床頭看 書,驚得整個人登時坐起,差點沒把放在腹部的kdle直接掀掉去床下。

什麽?哥德巴赫猜想?明夏竟然證明出來了?!!!

顧秉鈞:今天不是愚人節啊,你應該不是在和我開玩笑吧![害怕jg]

明夏:當然不是玩笑。不過,詳細過程,等幾天才能和你說了。我馬上坐飛機去法國交流,是之前拿的那個英語風采大賽全國總冠軍的獎勵,應該要交流一周。

顧秉鈞登時急了。

那可是哥德巴赫猜想啊!雖說,去和國外友人交流的經歷也很好,但根本不是一個level的事啊!

要不是作為朋友,知道要尊重對方,加上成年人的自制力,還有之前對“周氏猜測”苦苦等待而不得的經歷,他差點要将“你別去法國交流個什麽鬼英語了,趕緊回來寫論文或者開發布會吧”這句話說出口了。

不過,明夏也知道,顧秉鈞這麽喜歡數學,肯定很好奇,便在上飛機前,簡略地和他說了幾個證明的關鍵的步驟。但證明這種事,講究的就是邏輯,任何bug都不能存在。明夏以為自己說的是關鍵步驟,其實跳躍還是很大的,即便顧秉鈞立刻拿出紙筆,認真計算,卻還是只能寫出一個到處都是bug的證明,也就是錯誤的、不成立的證明,便只能等明夏從法國回來了再和他說。

要去過安檢了,明夏發了一句“回頭聊”,便結束了對話,在飛機上閉目養神,調整時差。

而身在首京,明明坐在溫度涼爽爽的空調房裏,卻感覺自己血液沸騰、渾身燥熱的顧秉鈞卻是完全靜不下心來。

明夏這個臭丫頭,真是太過分了!明知道自己馬上要去法國交流,一周都不回來,也沒時間一直聊天,竟然還把這麽驚人又令人激動的消息告訴給了他,這不是惡意吊人胃口是什麽?比她之前在io講到關鍵時候卡住,說要去吃晚飯的那次,還要過分許多。

畢竟,那次,她證明的最後一個環節的确還沒有處理好,不繼續講也能理解,但這次才是真的明明都搞清楚了,卻還是不能讓他弄明白。

顧秉鈞不由得嘆了口氣。

唉,“1+1”出國的第一天,想它,瘋狂的思念猶如山川大海,沖擊着他可憐的心。

顧秉鈞忍不住又發了一條消息過去:希望明某人不要再和之前的“周氏猜測”那樣,讓我幾乎等成一座“望證明石”。約好的一周後,就是一周後,好嗎?

下了飛機後,看到這條消息,明夏忍不住笑了,回複說:沒問題!好不容易證明出來的,必須和你第一個分享!

顧秉鈞滿意了。

想了想,他又發了條消息給蔣業,告訴他,明夏似乎對證明“1+1”也有了思路,已經寫出了證明的過程,到時候看看她打算怎麽安排,是要寫論文投稿,還是弄發布會,向全世界公布這個消息。

突然得知這個消息的蔣業:!!!!!!

蔣業:發布會!立刻!馬上!安排!

顧秉鈞:你以為我不想嗎,但明夏現在飛去法國交流英語去了-

蔣業:……

他突然就明白了顧秉鈞的惡意。

天,這種抓心撓肺的感覺,好熟悉,不就是之前他天天蹲點去找ethen說“早安”的模樣嗎!啊!這黑暗的人心!這塑料同事情!他真的好想立刻知道明夏到底是怎麽把“1+1”證明出來的!

蔣業:絕交[微笑jg]

當然了,正如顧秉鈞只将明夏已經把“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出來了的事告訴給了蔣業,不僅僅是關系好,也是相信他的人品。盡管心中再好奇、再期待,他們也很清楚事情的輕重,不會将這個消息随便說出去,給明夏憑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明夏和溫雅柔都是去的同一個學校交流,巴黎第二十二大學,大家的住宿安排在了學校的宿舍,但溫雅柔卻沒有住宿,而是去了她父親的朋友家住。

溫雅柔的父親是外交部的,出于工作需要,經常出國,打交道的自然也是同一個圈子裏的人。就比如,法國這個十分熱情地将溫雅柔邀請去他們家住的,便是在駐華大使館曾經工作過的一員 ,小時候經常帶溫雅柔玩,也能算是從小看她長大。

因此,雖然不想讓明姐一個人住校,溫雅柔還是在和她說了一聲之後,去了校外住,但平時的交流活動還是一起的。

巴黎第二十二大學在法國排名前十,是一所以人文專業出名的大學,所提供的專業主要是希臘語、哲學、歷史、地理、英語、德語等,雖然也有數學之類的理科專業,但最突出的還是人文類,歷史與地理專業在法國排名第二。

雖然說,出于各種原因,明夏現在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了,但內心一直最喜歡歷史,尤其是華國的悠久底蘊,但也同樣好奇國外的那些發生過的事很好奇,便和溫雅柔說了一下,打算趁着這個機會,去聽一下法國歷史專業的學生是如何上課的,也是為即将作為歷史專業大一新生入學的自己做一個思想準備。

比如,巴士底獄是法國的一座中世紀監獄,而攻占巴士底獄,便法國大革命爆發的象征。當時,路易十六還曾問過身邊的大臣:“這是一場叛亂嗎?”但大臣的回答卻是:“不,陛下,這是一場革命。”這就好比,中國的辛亥革命,也是直接推翻了封建帝制。

明夏覺得歷史很有意思的一個點,便是“共通性”,不論是華國還是其他國家,雖然分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但在發展歷程上,都存在高度的相似性,這也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所能驗證的一個事實。

不得不說,畢竟是央視節目組負責洽談的學校,在文化底蘊和學生素質方面,都挺好的。來到法國後,在和校方安排的學生交流時,明夏一直覺得很愉快,就連原本想着可能會用到的法語,也因為負責接待他們的學生英語十分流暢,而沒有用武之地。

不過,能學會另外的一門語言,明夏也不覺得虧就是了。

作為這屆“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的總冠軍,又是io的冠軍,還是省狀元,本身也已經被京華大學錄取,是準大一新生,明夏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便被巴黎第二十二大學的校方特意安排了他們學校英語專業在讀中,成績最為出色的一個學生來和她做交流工作。只不過,明夏不知道,便只以為是這個專業的學生英語口語都這麽好,心中還挺佩服的,覺得學校的教育工作做得真的很好。

負責明夏的是個男生,名叫clént,淺棕色的頭發,皮膚白皙,帶着黑色眼鏡,淺色格子襯衫和七分褲使得他看起來頗有幾分文藝氣息,一雙藍色眼眸凝望着你的時候便很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深情感,和明夏說話時,動不動就是“你就像是午夜花園的精靈”、“你的眼睛仿佛照亮烏雲的陽光”,明明是很老的情話,偏偏因為說話時的神态很自然,反而讓人覺得很撩。

負責溫雅柔的男生也一樣,舉止紳士,眼眸溫柔,張口便是誇贊,使得溫雅柔不小心被撩到了少女心,一邊在內心瘋狂告訴自己,不不不,你是一個已經有對象的人了,一邊忍不住和明姐嘀咕:“怪不得都說法國人浪漫,這情話能力簡直十級啊!”

明夏:?

還好吧,她只覺得這個法國同學好像歷史不錯,說到了好幾個她覺得還挺感興趣的法國歷史中的小故事,覺得以後可以也多看看介紹外國歷史的相關書籍。

四個人一路走,一路聊,拐了個彎,便是教學樓區域了,斜坡面的設計很獨特,紅色濃烈,白色大氣,都很好看,窗戶非常大,可以看清建築裏面的設計和走動的學生,讓人不自覺想起哈利·波特畢業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格蘭芬多學院 ,也是給人一種神秘又華貴的感覺。

這種交流,已經屬于國際範圍的公開層面了,一般情況下,學校都會比較重視,巴黎第二十二大學也不例外,事先還把華國各個參賽選手的部分信息給了學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希望做到進退有度,不能起了矛盾。

因此,知道明夏在數學方面很不錯,又是讀的歷史專業,負責和她對接交流的clént便按照距離順序,先帶她去參觀了歷史專業,而後便是數學專業。

知道他們學校的歷史專業在法國排第二,早在來的第一天起,明夏就已經去參觀甚至聽過了他們歷史專業的課,覺得觀感還不錯,但數學專業的教室就還是第一次來了。

clént把她們帶到一間教室門口,停下,笑着開口:“這是我們學校的交流室,看門口的挂牌,這個小組正在讨論的是數學。我之前聽說你是io的冠軍,想着,你可能會對這個比較感興趣,可以稍微聽一下。當然,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加入,一 起讨論,這個在我們學校的交流室都是被允許的。”

說完,似乎是想到明夏不懂法語,他又趕忙道:“我可以給你當翻譯,幫你們交流。”

明夏笑了下,說了句“thank you”,便看了眼門口的挂牌。

挂牌上寫的是法語,交流學科是數學,讨論的主題則是“ njecture de godbach”,即“哥德巴赫猜想”。

正巧,明夏也是前幾天剛把“哥德巴赫猜想”給證明了出來,心下開心的情緒還沒過,也是對他們的讨論稍微起了幾分好奇,便把拒絕的話咽了下去,決定稍作參觀,也可以适當的進行交流。

推開門,進去,clént和聞聲轉過頭的幾個學生表達清楚了來意,交流室本來就是允許圍觀和加入讨論的,何況還是國外的交流生,大家都很樂意,笑着和明夏他們打了個招呼,便繼續讨論了。

clént很敬業,一直在幫明夏翻譯他們的讨論內容,但畢竟不是數學專業的,許多專業名詞都不知道,翻譯得其實有一些七零八落,但明夏還是表示了感謝,覺得這樣太辛苦他了,便坦白表示,自己其實會法語,之前在家的時候有特意學過。

法語中的的語法、名詞陰陽性、動詞變位和語音等,在學習方面,比英語更難,更何況,根本沒有經過系統的教學,只是自己“在家”學了一下。

因此,雖然知道明夏是作為華國那個英語比賽全國總冠軍來交流的,聞言,clént還是一臉驚訝,眼中有着懷疑,但還是禮貌地笑了下,說了句“好的”,便沒有繼續再幫着翻譯。

明夏沒有在意,認真地去聽這個小型交流會的讨論內容。

théo是巴黎第二十二大學在讀的一名學生,學習的是數學專業,但天賦并不是很高,不然也不會在這個數學專業并不好的學校就讀了,畢竟人往高處走,但平時也會慣例和數學愛好者的朋友們一起讨論那些經典的猜想,或者前沿的新理論,今天也不例外。

他關注了相關雜志,得知上個月,在io上,奪得了最後冠軍的一個華國女生針對“哥德巴赫猜想”提出了新的證明思路,便在今天聚集了朋友們一起過來,進行讨論。

原本,作為所有人中數學成績最好的人,théo一直喜歡做最後的那個發言者,給前面的大家的發言做一個點評和總結,但今天,他看到了那個來交流的華國女生,和他們國家的女生相比,嬌嬌小小的,五官精致,皮膚細膩,笑起來也文文靜靜的……

天,是心動的感覺。

因為這個美麗的華國女生,théo決定今天要好好展示一下自己,便在朋友們意外的視線中,主動提前發言了,拿着筆去臺前,一邊講話,一邊将自己在雜志上看到的那些證明過程和理論一一寫了下來。

théo本以為,自己會得到女生欽佩、贊揚的目光,卻疑惑地發現,自己講了一會兒,女生的眉頭卻是微微蹙了起來。

他看了眼坐在她旁邊的clént,頓悟,開口:“clént,她不懂法語的話,你幫忙翻譯一下啊。”

clént正準備解釋,明夏就開口了,是一口流利的法語,雖然還說不上很地道,卻是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句标準的。

但真正令théo震驚的,不是她那流利的法語,而是她所說的話。

“從左往右,第二豎欄的第三行那裏,你的式子寫錯了,所以後面寫的其實都錯了,而且還把思路搞錯了順序,顯得邏輯不連貫。”

明夏說得很直白,搞學術不允許放寬要求。

théo的臉頓時沉了下去。

這個華國女生也太沒禮貌了,她知道什麽就瞎說,不是英語交流嗎,在他這邊瞎說什麽“哥德巴赫猜想”?

théo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性格,最喜歡數學,也最讨厭別人質疑他在數學方面的學習。

心裏是怎麽想的,théo嘴上就也直接這麽說了:“請你尊重數學這門學科,不要不懂裝懂。”

明夏點了點頭:“的确,不應該不懂裝懂。你寫的思路,是我在上個月io的數學交流會上提出來的。我想,對于自己提出的證明思路內容,在別人二次闡述後,我有給出正誤判斷和提醒的權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