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二日,李開陽夫妻跟着趙氏到了王府。這李開陽第二次來這裏,因為上一次住過一段時間,還算熟悉。

瑾太妃果真是只吊着一口氣,在見到李開陽他們後,尤其是得知溫芸已有身孕,吩咐人送禮給溫芸後就笑着閉上了雙眼。

太妃的喪禮許多人前來吊唁,卻不包含魏七姑娘魏安喜的未來夫家。原來這戶人家原先與魏景振世子只是口頭協議,原本是看中瑾王府的門第,但是因為自己兒子年紀确實大了,現在還要再等魏七姑娘守完孝便不大樂意了,匆匆給兒子另聘他家。

魏安喜得知此事後,氣得半死。這些年她眼高手低挑來挑去都沒有适合的人家,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位相貌好的,就急急叫父親去說定,沒想到因為瑾太妃的去世而告吹了。

“曾祖母死得真不是時候,簡直就是來克我的,枉我還在她靈前磕頭。”魏安喜氣呼呼地跟婢女抱怨,正巧被經過的瑾郡王魏光亮和客人經過。魏光亮頓時面上無光,往常他并不插手內宅之事,之事這魏安喜實在是太不孝了,還被外人知曉。

于是當晚魏光亮就宣布魏安喜因曾祖母去世,太過傷懷,願下半生在家廟裏為曾祖母祈福。自此魏安喜結束了她瑾王府姑娘的優越生活。

喪事辦完後,溫芸就留在了魏氏的院子待産。幾個月後,溫芸平安産下一子。

幾年後,李開陽府上。

“夫人,府外有一婦人帶着四個孩子說是求見您,自稱是您娘家的遠親,可要見上一見?”青蘭來禀。

溫芸聞言有些疑惑,不過她确實也不知溫家都有哪些親戚,“我等會兒去瞧一瞧,你先讓人把他們帶到客廳,我梳妝一下就到。”

溫芸到的時候,客廳裏坐着一位夫人與四個小孩。“民婦溫氏見過夫人。”溫氏拉過幾個孩子跪下,“夫人好!”

“先起來吧,不用如此拘束。”溫芸用眼神示意,青蘭喊其他下人搬來了幾張椅子,她則是去端了茶水過來。“我聽說你是我娘家的遠親?”

“是,我祖父與夫人的父親說來也算是兄弟,只是隔得有些遠,到底也是炳字輩的兄弟。當年我高曾祖父離家經商,後來再沒有回到過本家,我也是以前曾聽祖父提起過。後來得知夫人您是本家的親戚,便打算過來認認,按輩分,我還得喊夫人一聲姑姑。”

“原來如此。”溫芸以前也曾聽父親說過,溫家有一支确實是外出讨生活了,但是後來一直沒有回來,也沒有音信,所以也不知他們的境況到底如何。

底下四個孩子,三女一男,大的兩個坐着一動不動,喘氣兒都不帶聲的。最小的那個女娃娃也是安安靜靜地坐着,唯有那個男孩子,眼珠子從進來就沒有停過,一直到處望。

過了一會兒,最小的女娃怯怯地看着溫芸桌子上的糕點說:“娘,我餓了。”話剛落,那男孩子便指着糕點大喊:“娘,我要吃那盤子裏的東西。”溫氏見兒子的做派,怕溫芸不喜,忙哄道:“小金乖,娘晚點給你買糖吃。”

Advertisement

只見小金登時脫離了椅子,躺到地上嚎啕大哭,溫氏只好一邊哄他,一邊向溫芸賠罪。溫芸叫青蘭把糕點端給小金吃,誰知小金一時生氣他娘沒有馬上給他糕點,便小手一拍,青蘭手上的糕點連同盤子滾落到地上。

這時溫氏也怕惹惱了溫芸,連哄帶吓地制止了小金。小金的兩位姐姐也都還小,也許是見慣了弟弟的這番模樣,都只是愣愣地坐着。糕點落地後馬上就有人來收拾,誰知最小的那女娃娃卻爬下椅子,來撿糕點吃,青蘭忙攔住。

“青蘭,我記得廚房還有糕點,你去端來給小金他們吃。”

溫氏連連賠禮:“望夫人恕罪,都怪我平日嬌慣了他。”

三個女娃都靜靜地吃糕點,唯有小金一邊吃,一邊将糕點攬到懷裏。

一時無人做聲,溫芸見溫氏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便問道:“可是有什麽為難的事?”

“夫人,是這樣的。我的相公在這縣裏做生意,每月都往家裏捎點銀錢回家,只是近三個月便停了下來,也沒有給家裏帶話。我便帶着孩子來尋他,尋了十多天也找不着,銀錢也花完了,便想着夫人這邊也許能有門路幫忙尋一下。”

“哦?你丈夫名喚什麽,做的什麽生意,說清楚些,我好喊人去尋。”

“我相公姓郭名向,我曾聽他說過,好像是販賣布匹的,他也沒同我這個婦人細說。”

“嗯,我知道了,你和幾個孩子先在這裏住下,等老爺從衙裏回來,我叫他派人去問問。”

等李開陽回來溫芸詳細跟他說了此事,李開陽便差人去尋。不到一日便找到了人。原來溫氏的丈夫此次生意被騙,血本無歸,他又不想讓溫氏知道,索性先留在縣裏,以期能尋到辦法再做生意。

溫氏和丈夫在李府又住了一宿,之後便離去。

“溫娘子,這是夫人的一點心意。”溫氏一家臨走時,青蘭将包着五十兩銀子的袋子遞給溫氏,又拿出四個小荷包,“這是給幾個小的買糖吃。”

溫氏趕緊道謝:“謝謝夫人,謝謝青蘭姑娘。”

溫氏一家走了後,溫芸對李開陽說:“老爺,你可知溫娘子的小兒子是什麽性子,真是狗看了都讨厭的模樣,也不知他們夫妻以後會不會多加管教。我們可得對孩子們嚴于管教,不管男孩女孩都不能寵成那樣子,那不得害了他們,也害了我們自己。”

“夫人所言甚是。”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還有兩個番外就完結了。嗚嗚……這篇文我都不知道寫了啥。感謝一直看下去的朋友(比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