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平常用的湯圓面蒸出來始終達不到程記賣的草餅那口感, 說達不到都是客氣的, 把花錢買的和自己蒸的并排放一起, 不需要全方位的對比,一眼看去自家就輸了。

想也知道這東西做起來不會那麽簡單, 就像程記斜對面那家美味缽仔糕, 因為生意好也招來眼紅, 都知道那家老板是程家興的大哥, 倒是沒人去恐吓威脅他,意圖偷師的沒少過。

有人伸長脖子往裏看,有人尋着機會去恭維劉棗花, 失敗之後還有私下約程家富去吃酒的,想着把人灌醉了總能套出話來。

從家裏富裕起來之後,變着法來坑他們的沒少過,程家富心裏警覺, 這才沒着他們道。

方子沒套着, 又想看看他們采購了些什麽, 知道用什麽配料就可以慢慢的嘗試配比……這條路也沒走通。程家興早想到了, 所以幾樣買賣一起做,每回去采買都是亂七八糟一堆, 包括店裏面用的和自家用的一起買,結果就是誰也不知道在這一樣東西上他具體用了些什麽輔料。

這招程家興用着好,也教給他大哥了, 缽仔糕賣了半個多月,眼饞他每日進賬想跟風的還沒學出樣子來。

東西看起來不複雜, 感覺比仿香辣肉絲簡單許多,知道怎麽做的藏着不說,讓你去試着調配,那真不是個容易的活。要做出那種軟糯的口感在配方上可以朝糍粑靠,可糍粑又太黏,缽仔糕一口咬下是利落的,口感軟彈,并不怎麽粘牙……要蒸出個看着相似的東西不難,但僅僅只是相似你掙不了錢。花錢買東西的誰不挑剔?就好像前面跟風做脆燒餅的不也沒能成為第二個程家興?

客人舌頭很刁,誰的好誰的不好他一下就能嘗出來,你東西不好他頂多上一回當,不會給你送第二回 錢。

做買賣就這麽回事。

東西好的人家求你賣。

東西不行你降價處理他冷眼看着看夠了還能怼你一句便宜沒好貨。

所以說,街面上至今沒出現仿貨就是前頭仿脆燒餅的下場太慘,做不到同等品質都不敢随便跟風。

有要說香饴坊的二少爺,本來都打算回府城去度夏,剛吩咐人收拾好東西,還沒起程,缽仔糕跟草餅排着隊來了。

後面的冷串串不影響他,前頭這兩樣很讓他眼饞,尤其是草餅,從程記推出之後,這段時間大戶人家招待客人十回有六七回都擺這個,擺出來好看不說,在逐漸熱起來的時候吃它也不覺得噎,尤其是抹茶味的,入口非常清爽。

二少爺無奈之下只得打消了回府城的計劃,又使人跑了趟程記,請程家興聽第二回 戲。

這回程家興卻沒赴約。

家裏三樣東西賣着,哪有那麽多時間給他自由安排,再說這天一熱起來,與其往外跑還不如老實待在店裏。

程家興一邊賣着冷串串,一邊琢磨杏兒昨個兒說的那話,她也是感覺有些熱了,就問:“四弟的木工活做得不錯吧?他有沒有空給咱們做個手搖式風扇?”

這年頭只有蒲扇,哪有三片葉子的風扇?

程家興不明白,何嬌杏費了很大力氣給他解釋,為了讓他聽明白,還用腳踏式水車舉了個例,說是通過手搖的方式帶齒輪轉,讓風扇葉子也跟着轉起來。

何嬌杏也就是大概知道風扇是怎麽轉,你讓她把結構解析得很明白,她沒那本事。好在程家興夠聰明,聽懂了她的意思,聽懂之後他就一直在琢磨,腦子裏有個風扇的大致輪廓之後,程家興覺得他有空得跑趟老四那頭,把這個想法跟兄弟說說,看能不能把那風扇做出來,他也想知道風扇能帶出多大風,比蒲扇厲害多少。

雖然也要手動,感覺上拉搖杆比直接扇風要容易,三片扇葉轉起來風應該也能更大……這個東西真做出來,沒準還能賺一筆錢呢。

程家興想得很美,唯獨沒空出門,他實在等不住停了一天串串生意搭別人的馬車去了趟程家旺所在的鎮子。馬車的腳程比牛車要快不少,想着還挺遠,馬車只跑了一個多時辰。趕車人還特別體貼,徑直把人拉到木匠鋪門前,程家旺在後面院子裏做工,聽師傅說前頭有人找他,出來一看:“三哥你怎麽來了???”

“我想跟你訂個東西。”

“你說,我聽着。”

“三言兩語講不清楚,你去倒碗水來給我潤潤喉嚨,咱們坐下慢慢說。”

用不着程家旺,袁氏聽到說話聲就去倒了水來,程家興眼神從她肚皮上滑過,才伸手接了碗,仰頭灌了半碗涼開水,等解了渴意他才跟程家旺說起手搖式風扇這個東西,他把媳婦兒說的搭配上自己的理解統統講給程家旺,程家旺是匠人,很快就消化了齒輪傳動,搞明白手搖風扇是怎麽轉怎麽帶出風來,現在就需要畫出個草圖,把各部分做出來,然後一點點調整到完美的程度,調整好再做好記錄以後要做就容易了。

這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啊。

程家旺吐槽了好幾聲,說:“三哥你真敢想,我平時就打打桌椅,現在要我做這麽精細的東西。”

“除了你,家裏其他人更沒這手藝,我都說到這份上了你自己就不想嘗試看看?要是真的做出來了,沒準能靠這個發筆財。哪怕大戶人家都有家仆打扇,那才多大的風?咱們這個風扇只要把葉子做大點,轉起來肯定涼快。要是在酒樓茶館戲園子裏擺上幾臺,吃飯的客人都能接到風,這一涼快了,沒準生意都能好不少。家裏待着熱得慌,那只要手裏有閑錢,誰不願意找個涼快的地方待着?”

程家興不愧是生意人,那張嘴真的能說,本來程家旺就躍躍欲試,聽他說完更覺得前途一片光明。

他搭着老哥的肩膀,道:“我要真的做出來了,掙了錢分你一半!三哥你跟我嫂子太會想了!”

程家興拍開他手膀子:“你讓開點,別靠過來,我這還熱着!”

“說風扇呢……”

“你別跟我說怎麽分錢,先把東西倒騰出來,倒騰不出說再多都是白搭。老四你要知道,光做那些座椅板凳哪怕有口反吃你發不了財,手搖風扇搞出來,別人都沒有就你有,那你不掙錢?哪怕同行買去拆了你的風扇做出仿貨來,這玩意兒是你發明的,你頭一個賣,大家夥兒總會覺得你的東西最好,就哪怕分出去一些生意你掙的也少不了,人人都知道手搖風扇是你搞出來的,你名聲也響亮,以後再要做啥都容易。”

這是有感而發,他們鋪子每次上新貨都能很順利的推出去,就是大家夥兒相信了杏兒的手藝,程記靠這短短幾個月初步建立起口碑,縣城裏面很多人都有了一個概念,他們賣的東西就是好吃就是新鮮。

程家興在他兄弟這頭吃了個午飯,又往縣裏面趕,他回去已經是半下午,何嬌杏知道他去做什麽,見着人就問咋樣?

“我跟老四說清楚了,他答應試着做一做。”

何嬌杏深知術業有專攻這道理,既然把能說的都說了,做不做得出就看程家旺能耐如何。在她的記憶裏面程家旺是聰明的,程家興也說這個四弟從小就跟他合拍,想想她在解釋手搖風扇的時候程家興立刻就明白是怎麽回事,程家旺有他這聰明勁兒那是可以期待看看。

夫妻兩人正在說風扇,黃氏就湊過來,問:“老三你今天是去家旺那頭?見沒見着袁氏?她顯懷了嗎?”

程家興說看着是胖了點,還不是那麽明顯。

“氣色咋樣?”

“還行吧……我沒看出啥不好,娘你問我真問錯人了,我做哥哥的哪方便打聽弟媳婦的事?就跟她打了個照面,其他時候都在跟四弟說要緊事。”

黃氏覺得添丁進口就是一個家裏最要緊的事,至少比掙錢要緊。

不過老三說得也是,交換一下,要是別人跑到老三這裏不停打聽三媳婦的事,他一準不高興。想想但凡別可勁折騰,一般也出不了啥事,程家興也說看着挺好,黃氏就放下心了。

只道前頭大媳婦跟三媳婦生完她都幫着伺候了月子,等四媳婦生了,還不知道該不該去。

按說當娘的得一碗水端平,可老四的情況不同,他跟他老丈人學徒弟,和那頭距離近,袁氏跟前有她娘家人照看,做婆婆的哪怕心裏有些牽挂也不方便往前湊。你說是去幫忙,沒準人家還不自在,覺得多你一個麻煩。

黃氏思來想去,決定等月份再大一些過去看她一回,也給家旺傳個話,讓他有需要說一聲,不說就只當用不着。

黃氏把這事想清楚了,轉身接着給東子尋摸人去。親家母唐氏沒法,把這事拜托給她,她這段時間尋着機會放了些話出去,說她三媳婦娘家這兄弟歲數到了要說親,問跟她相熟那些周邊有沒有合适的。

還說呢,小夥子就在程記站櫃臺,天天都在,有這想法的都可以來看看,看看又不吃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