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拜托
第45章 拜托
開國公回到家,當晚便向蘭夫人表功,“夫人,給大郎挑媳婦吧。皇上說了,讓咱們用心挑,門當戶對的最好。”蘭夫人忙叫過他細細問了,知道原委後,破天荒的誇了他,“阿橫,你是大郎的好爹爹。”
知道大郎對陸先生有意,你便緊着去跟皇上讨話兒了,是個好爹。
“誰想着那個臭小子了?”開國公溫柔的笑,“我這可都是為了我的阿月,想讓我的阿月高興。”
他這個人吧,相貌生的半分不斯文,若說起甜言蜜語,便讓人感覺極不般配,很有幾分怪異。
蘭夫人打了他一下,“跟誰學的花言巧語?”
雖是順手打了他,蘭夫人眼底卻滿是柔情和笑意。做妻子的聽到丈夫讨好獻媚,誰會不高興呢。
“什麽花言巧語,全是真心話。”開國公取下大刀遞到蘭夫人手裏,面色殷勤,“夫人你不信,剖出我的心看看,便知真假。”
平時他是很怕大刀的,今天主動提起來了。
蘭夫人低聲笑,“阿橫,你這招,還是跟許大個子學的吧?”
許大個子脾氣一上來,鬧了械鬥,事後便是這般跟皇帝表忠心的。
“誰說的,人家是一片真心。”開國公撅起嘴,一臉委屈。
“阿橫你----”蘭夫人瞪大眼楮瞅了他好半天,終是撐不住,笑倒在湘妃榻上。阿橫你生就一張兇神惡煞般的面孔,偏要裝出這幅模樣,會笑死人的,知道麽?
嬌嬌撅起小嘴是可愛,令人心疼,你撅起嘴……
蘭夫人樂不可支。
開國公哈哈大笑。
沒了皇帝要給大郎做媒這件心事,蘭夫人格外輕松。第二天,她便特意把常紹叫到面前,“大郎,你年紀不小,該娶妻生子了。娘等着抱孫子呢。”常紹俊臉微紅,“娘,您想抱孫子,兒子得先娶媳婦;兒子想娶媳婦,得先定親。您……您給兒子定親吧。”
蘭夫人咳了一聲,坐直上身,饒有興致的看着常紹,“說起來這個,娘前幾天到崇義侯府做客,他家的大小姐很好,年方十五,苗條秀麗……”
“才十五歲,太小了。”常紹搖頭。
蘭夫人想了想,“這個太小了啊。娘想想,懷鄉侯的妹妹生的也蠻有福氣,那位姑娘年紀大,好像是十九了……”
“比我大,那哪行。”常紹還是搖頭。
蘭夫人恍然大悟般的看着他,“大郎,敢情年紀比你大的不行啊,娘知道了,往後一準兒不給你說年紀大的。”
常紹微笑點頭。
蘭夫人裝模作樣的嘆了口氣,“唉,這姑娘家年紀大了,是不大好,顯着不嬌嫩。”
蘭夫人心裏這個樂啊,大郎你不要年紀比你大的?真的不要?到時候你可不要改口!
“你想要什麽樣的姑娘,跟娘說說,娘好替你相看。”蘭夫人笑吟吟。
常紹不好意思的笑,“您和爹爹定吧,二老讓我娶誰,我便娶誰。”
婚姻大事,應當聽從父母之命。
“你爹爹都聽我的。”蘭夫人眼珠轉了轉,成心逗弄常紹,“那,我可就當家作主了。大郎,我若看到哪家的姑娘好,直接便替你定下了。”
“是,娘。”常紹恭敬的答應。
蘭夫人笑着拍拍他,“大郎,咱們便是這般說定了。你安心在家裏等着吧,沒準兒哪天娘出去做回客,回家便帶回已替你定下親事的喜信兒。”
“是。”常紹額頭滲出了細小的汗珠。
蘭夫人心情很好的打發他走了。
打發走常紹,蘭夫人便命人備馬車,要出門。她還沒走呢,常紹便急匆匆的回來了,“娘,您今天便要出門做客麽?”蘭夫人煞有介事的點頭,“對啊,這便要出門了。”
蘭夫人要回趟娘家,也就是說,要到蘭家去。
不過,蘭夫人覺得沒必要跟常紹說的那麽仔細。出門做客嘛,不過是出門做客而已。
“那個事,先不急。”常紹硬着頭皮交代。
“什麽事啊?”蘭夫人睜大了眼楮,非常不解。
“就是,說親的事。”常紹紅了臉,含混說道。
“說親的事,怎麽不急呢。”蘭夫人板起臉,“娘可是等着抱孫子呢!”
蘭夫人氣憤的看着常紹,大義凜然。大郎你今年快十八了呢,還敢說親事不着急?
“娘,等幾天。”常紹小聲央求。
蘭夫人心中暗笑,“幾天啊?”她拉長聲音問道。
“十天,娘,您等十天。”常紹伸出兩個手掌。
“成啊,娘就等你十天。”蘭夫人慷慨大方的答應了。
常紹松了一口氣。
蘭夫人抿嘴笑笑,帶着小翠等人出了門,回娘家去了。
蘭将軍很快要回來,孔氏想學幾樣家鄉菜,還想把家裏布置得格外溫馨,合蘭将軍的心意。蘭夫人知道弟媳婦這麽在意阿弟,哪有不高興的?便親自過去幫忙。蘭将軍是她親手帶大的,她和蘭将軍之間的姐弟情份,異常深厚。
到了蘭家,孔氏接出來,蘭夫人和孔氏親親熱熱的說了會兒家常,便到鄰舍去拜望了孔父孔母。孔氏是家中獨女,一直和娘家父母比鄰而居。大寶、圓圓,小時候都是孔母和孔氏的嫂嫂幫着帶大的,大寶和圓圓格外親近外祖父外祖母、舅父舅母。
孔父是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相貌清 ,身材消瘦,臉色有些蒼白,面容卻非常和藹。孔母和孔父年紀相仿,圓臉大眼,慈愛可親。孔氏和蘭夫人一起過去的時候,孔父正在教圓圓讀《詩》,“‘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小寶,這首詩是講父母的養育之恩。”圓圓奶聲奶氣的跟着外祖父念了出來,“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嬌嫩可愛的小女孩兒偎依在白發老人身畔,場景非常動人。
蘭夫人心裏熱呼呼的。
圓圓,有福氣的好孩子。
圓圓見蘭夫人進來,興奮的跳了起來,“姑母!”蘭夫人笑吟吟拉了圓圓,“好孩子,又長高了些。”蘭夫人拜見了孔父孔母,關切問起兩位老人家,“身體可好?”孔父孔母都笑,“勞你記挂着,都好,都好。”請蘭夫人坐了,侍女捧上茶來。
孔氏的哥哥孔溥有兩個兒子,沒閨女,所以孔家全家人都拿圓圓當寶,就連孔溥的妻子徐氏也格外喜歡圓圓。孔溥的兩個兒子、大寶都上學去了,孔溥科舉在即,出門會文友,徐氏到大慈寺為他上香,都不在家。
蘭夫人少不了說幾句吉利話,“舅爺大才,必定是高中的。到時候我和孩子他爹一定前來道喜。”孔父捋着胡須微笑,“承您吉言。”孔母笑起來和圓圓頗有幾分想像,“但願,但願,我家大郎也是急于為朝廷效力呢。”
異族統治的時候,孔溥不屑于應科舉。這會兒可不一樣了,孔溥對科舉熱衷的很。
武将的榮譽是從戰場上得來的,文人的優越感是從考場上得來的。金榜題名,青雲直上,這是許多文人的夢想。男人大多是有野心的,所謂的隐逸之士,不過是不得已。
蘭夫人笑,“為朝廷效力,一定可以。”
如今帝國初立,正是缺少官員的時候,不一定非要通過科舉才能入仕。其實開國公是可以推薦孔溥的,不過,孔溥是有真才實學的人,犯不上要靠着裙帶關系才能出人頭地。
若是孔溥金榜題名,那是最好。若萬一不能,也不相幹,開國公推薦他到國子監讀書便是,監生一樣可以做官。
圓圓殷勤的問着蘭夫人,“姑母,表姐怎地不來?”蘭夫人溫柔摸摸她滑嫩的小臉蛋,“你表姐啊,上學去了,她可喜歡去涵碧館了。”
不光你表姐,你表哥也喜歡去涵碧館。
“哦,這樣。”圓圓懂事的點點頭。
蘭夫人拜見過孔父孔母,和孔氏一起從孔家出來,“弟妹,阿弟回來看到圓圓這般可愛,不知會高興成什麽樣子。還有大寶,這孩子懂事的很。”孔氏笑的舒心,“孩子們看到他,肯定也是高興壞了。”
走到孔家門前,只見前方停着輛馬車,兩名頭戴方巾身穿長袍的男子正立在車邊告別。一名男子已是人到中年,溫文爾雅,另一名男子不過二十出頭,面如冠玉,目似明星,風姿秀異,遠遠望去,如神仙中人。
“孔兄,拜托了。”那青年男子深深一揖。
“哪裏,哪裏。”中年男子很是客氣。
蘭夫人是見過孔氏的哥哥的,自然認得那中年男子便是孔溥。見他身邊有客人,不便打招呼,微微笑了笑,和孔氏一起走向領舍。
孔溥瞅見了蘭夫人,心中一動,“方賢弟,你要尋的人,确實是在懷遠失散的麽?”
被稱作方賢弟的青年嘆了口氣,“正是。在懷遠我和她被亂兵沖散,我受了傷,不久之後便被家母救了回去,她卻一直沒有音迅。家母一直在多方打探她的消息,每年都要差出家丁,打聽遍了,都找不到人。”
老師,師母,師兄,都已經不幸亡故。師妹她一個人,孤苦無依,如今不知怎樣了?每回提起她,母親總是會沉下臉,“又不是沒替你尋人!多少家丁差出去了!你父親不在了,大哥病故,方家就指望你了。你不好好讀書,發奮振作,天天就會惦記師妹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