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修衡(中篇)
阿魏進門來通禀:“林公子、吏部樊郎中和周大公子早就來了,侯爺先見誰?”
林公子,指的是賢妃的胞弟林同。
唐修衡擡眼看着阿魏。
阿魏看得出他情緒不佳,懶得說話,便猜測:“都不見?”三個人雖然事先都遞了帖子過來,可侯爺并沒說要見他們。
唐修衡不說話。
阿魏等了片刻,繼續猜:“都請進來?”
唐修衡颔首。
阿魏稱是而去。
少頃,林同、吏部郎中樊成和周益安相形進門,拱手行禮。
唐修衡喝了一口茶。
昔年林同的一條腿斷在了唐修衡手裏,半年後才痊愈,再想想打架的原因,暗自汗顏。
那次是他欺負唐修衡的三弟、四弟。唐修衡護短兒,結結實實地教訓了他一頓,出手是太狠了些,但參軍征戰去拼命的懲罰未免太嚴重,萬一埋骨沙場……
他去了宮裏,求姐姐賢妃在皇帝面前給唐修衡求情,把人調回京城安排個官職。心裏想的很簡單:冤家宜解不宜結,再相見也算是不打不相識。
沒想到,賢妃一陣唉聲嘆氣——從唐修衡離京之後,皇帝就不大理她了,倒是比較留心唐修衡在軍中的表現,聽說唐修衡作戰骁悍,特別欣慰,直誇贊唐太夫人有遠見。
林同聽了,再不能說別的。
今年唐修衡回到京城,官拜五軍大都督,林同滿心敬佩,決心與之交好。
為此,林同得空就下帖子到唐府。唐修衡見過他幾次,雖然話特別少,但還算和氣。
樊成和周益安來的目的很單純:撮合唐修衡、周清音。
唐修衡指了指三圍羅漢床近前的座椅,示意三個人落座。
阿魏和另一名小厮奉上茶點。
林同落座之後,問起唐修衡離京巡視的事是否屬實。
唐修衡颔首。
林同便繼續這個話題,詢問去多久,要到哪個軍營、衛所等等。
唐修衡不想說話,阿魏便在一旁應聲。
林同現在算是習慣了唐修衡的脾性,也不計較這些,更不覺得尴尬,跟阿魏一問一答的,居然說得熱熱鬧鬧。
唐修衡慢悠悠地喝着茶,想到前世一些事。薇珑修建棠梨園期間,林同一直盡心幫襯,忙前忙後,偶爾傳話給他:黎郡主安好。
只說黎郡主,不稱康王妃。
林同年少時挺可氣的,想一出是一出,沒有他辦不出的混賬事。成年後人前仍舊大咧咧的,但頭腦聰明,立場堅定,認可誰就是一輩子的事。
樊成和周益安坐在一旁,只等着林同說出來意,唐修衡把他打發掉,林同卻一直跟阿魏扯閑篇兒。
枯坐一陣子,周益安只好問林同:“林公子是為何事來唐府?”
林同有些意外,“哪裏有什麽事,只是來串門。”
這話說的,好像你跟唐修衡多熟似的。周益安心中不屑,委婉地道:“我們倒是有要事與唐将軍商量。”言下之意是,你既然沒事,就識相一些,趕緊滾。
林同望了唐修衡一眼,見對方斂目喝茶,轉頭對周益安不屑地撇一撇嘴,“若是唐侯爺發話送客,我二話不說,立刻道辭。至于你麽……哼!”他固然是因為賢妃才得了個官職,但這幾年一直踏踏實實當差,眼下已官升至五品,比不了唐修衡,卻比得了閑在家中的周益安。
周益安冷了臉。
唐修衡放下茶盞,望向周益安和樊成,“何事?”
周益安和樊成笑了笑,為難地看向林同。
唐修衡道:“直說。”
林同綻放出大大的笑容。
阿魏在一旁加一句:“侯爺兩日後要離京巡視,明後天沒空見客。”意思是現在有話不說,就要等到年後,年前哪個官員都一樣,公務私事一大堆。
周益安想了想,道:“此次前來,其實還是為樊大人提過的那件私事。”橫豎女方托人到唐家說項也不稀奇,讓外人知曉也不損顏面。
樊成前兩次過來,都以公務為名,說完公務才幫周家提親,唐修衡每次都回一句不行,即刻命人送客。他如實告知周家,心裏覺得不能成,周家卻不死心,讓他繼續幫忙斡旋。此刻,他接話道:“我自知人微言輕,只是來向将軍讨個話,若是有商量的餘地,周家會請德高望重之人出面說項。”
周益安打量着唐修衡的神色,陪笑道:“我這做兄長的前來,将軍不需想也知道因何而起。這事情,令堂也不幹涉,只得當面商量将軍。端王爺說過,他願意出面成就一段良緣。”
皇室子嗣出面保媒,是官宦之家想都不敢想的殊榮。
唐修衡凝視着周益安,視線鋒利,唇畔卻浮現出堪稱溫柔的笑容。
這般矛盾的神情,在場的人都讀不懂,除了阿魏。
“不行。”唐修衡仍舊凝視着周益安,視線更為直接、鋒利,“不需再來。”
周益安莫名覺得毛骨悚然,心慌的厲害,是名将本身就有這種懾人的威力,還是唐修衡分外反感有人提及姻緣?
林同瞧着周益安面色發白,沒心沒肺地笑起來。
周益安狠狠地瞪了林同一眼。有這個缺心眼兒的在場,沒辦法再說下去,而唐修衡已吩咐阿魏:
“送客。”
林同笑出了聲。
阿魏躬身送樊成、周益安出門。
唐修衡玩味地望着周益安的背影,直到對方出門。
林同心頭一動,問道:“侯爺瞧着這個人不順眼?”
唐修衡颔首。
林同雙眼一亮,“我也早瞧着他不順眼了,一面瞧不起我有個賢妃姐姐,一面上蹿下跳地巴結端王,算個什麽東西?只是先前不知道侯爺與周家有沒有交情,要是有交情,不就又得罪你了麽?眼下侯爺的意思是——”
“辦他。”
“交給我。”林同跳起來,拍着胸脯道,“我挖個坑就能把他埋進去半截。”
唐修衡失笑,沒接話。
“這些話只有你知我知,侯爺不妨拭目以待。”
唐修衡打趣道:“又與人打架?”
林同尴尬地摸了摸腦門,“哪能啊,我小時候總犯渾,你又不是不知道。沒事就來你跟前晃悠,不是讓你打怕了巴結你,是想以後就跟着你了,若是再挂帥出征,帶上我一個。這可是大實話。”
唐修衡對林同笑了笑,“舊事不需挂懷。此事我另有打算。”
“好好好。”林同面上應着,心裏卻想:你忙你的,我湊熱鬧踹周益安一腳兩腳的總行吧?他生平一大愛好就是刁難權貴之家的子弟,至今失手認栽的,只有唐修衡一個。
·
翌日下午,唐修衡暫且放下公務,去見薇珑。
涵秋帶路,請他到梧桐書齋。
一路上,唐修衡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前世的薇珑。
康王死後,她的日子特別辛苦,要與周清音鬥法,要利用起康王府餘存的勢力與梁湛抗衡。
她不願意讓他幫襯。一次,哀哀地看着他說:“你看看別處,看看別人。為我,不值得。做什麽都不值得。”
最後的時光,她經常坐在窗前,手裏一杯大紅袍,細細品嘗,神色恬靜。
他一直沒告訴她,分隔兩地的歲月中,他只喝六安瓜片。
喝茶換了口味,只是因為彼此。
掌上時光,茶中乾坤,氤氲着的是短暫而珍貴的靜好時光。
只有在那樣的時刻,才能安安靜靜地回憶、思念。
別離之前,她撫着他的手,“修衡,你真該離我遠遠的。太累,何苦。”
他忍着心頭疼痛,問:“若有來生,你作何打算?”
她眼中含淚,唇邊含笑,“要來生做什麽。我不會原諒自己,不想再轉世為人。”
“不要我了?”
“不要了。”她語氣宛若嘆息,“要不起。”
“那就不要來生。等我去陪你,別怕。”他說。
她含淚的眼中盡是不舍、依戀,卻搖頭,“就算真的可以等,我也做不到。等你做什麽?繼續拖累你麽?”
他一直都知道她的心魔。在意的人遇到危難、挫折,她會反反複複地尋找自己的過失,否定自己的一切。
她從來不會想,自己只是一個弱女子,該讓親人和他來照顧、呵護。
平南王的疏忽,讓她嫁入最險惡的皇室、痛失唯一的至親;
他鎮守邊關、揮師北上的時候,她孤孤單單的留在京城。
可是她說,是她拖累了他們。
薇珑生性淡泊,一度被逼迫得決絕狠辣,而面對在乎的人,她只是單純的不知怨怪的女孩。一生不改。
所以她的疲憊深入骨髓,年紀輕輕便厭倦了塵世。
·
唐修衡走進梧桐書齋,擡眼望去,薇珑的身影入眼來。
她站在廊間,似笑非笑地望着他,目光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