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擇婿
過了些日子, 謝淩雲才發現不止是姐姐, 阿娘對她的婚事更加急切。她哭笑不得, 就算是這裏成親比她上輩子要早,可她也還未到及笄之齡啊。
她不知道, 薛氏因為謝萱之事, 唯恐女兒定親太晚會生事端, 就想着提前準備,好好給女兒選門親事。——她初時想着阿芸只要嫁個忠厚老實家庭簡單的就好。但是有了謝蕙的親事在前, 她卻生出了另外的心思。薛氏憋足了勁兒, 想着阿芸的親事一定不能遜于萱蕙二人。
抱着這樣的想法, 薛氏每每出門總帶了女兒一起。一來希望女兒多見見世面, 二來希望阿芸可以多在人前露露臉。
不是她自誇,她的阿芸容顏美麗,行為大方,性情也是一等一的好,肯定能找着好人家。
謝淩雲遵從阿娘的安排, 穿阿娘挑選的服飾,随阿娘外出做客。阿娘在京中有很多舊友, 回京後收到了不少邀約。先時阿娘只挑幾個應了, 這一段時日竟是赴約的多,拒絕的少。
薛氏的心思如此明顯,謝淩雲自然能看得出來。現階段的她對嫁人沒有興趣,又不能直白地告訴母親,只能委婉表露心跡:“阿娘, 我還小呢。”
她低了頭,聲音壓得很低,面上也染了紅雲。薛氏很少見女兒害羞,覺得有趣,輕輕摸了摸她發頂,笑道:“還害羞呢,十三啦,不小了。”
謝淩雲急道:“十三也不大啊。阿娘就不想我多陪陪你嗎?”
而薛氏只含笑靜靜地看着她,仿佛她是在無理取鬧。
謝淩雲悶悶的,不好再跟阿娘争。這輩子跟上一世不同,姑娘們所在乎的,或者說為之奮鬥的只是一個好婆家,好夫婿,都把嫁個好郎君當做是頭等大事。她知道阿娘是為了她好,可她真不想像兩個姐姐那般糊裏糊塗地就被許給了誰。
她沒動過嫁人的心思。——不,也不能說沒動過。上輩子還在天辰派時,她聽師姐講起過江湖中有名的俠侶的傳說。她那時候想,她若成親,肯定也是嫁一個武功高強——當然也不用太高強,但一定要比她武功高的俠客。他們可以攜手闖蕩江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或許若幹年後,江湖也有他們的傳說。
但是,這輩子在綏陽也好,在京城也罷,她連一個會武功的人都沒見過!最厲害的大概是那回觀音誕時在觀音廟見到的兩個随從。——可那兩人連粗淺的武藝都不會。
她別說見到英俊的少年俠客了,她所見的年輕男子一個手數的多來。有英武之氣的,基本沒有。看着稍微英武一些的,哦,大概是她舅舅薛裕。
她在這兒長到十三歲,一丁點嫁人的心思都沒有。
謝淩雲想了想,尋思着自己阿娘不是外人,是最親最親的人,心事兒可以說給阿娘聽。于是,她試探着說起自己的擇婿标準:“阿娘,我不想嫁人,更不想嫁什麽公子哥兒……”
“嗯?”薛氏知道這些話是不給旁人聽的,她原本應該制止女兒,勒令女兒恪守規矩的。但是無外人在側,她也想了解一下女兒內心的想法。她總歸是不想委屈了女兒。不想嫁公子哥兒,莫非是想嫁什麽書生才子?薛氏秀眉緊蹙。
Advertisement
謝淩雲瞧一眼阿娘的神色,繼續說道:“他們一個個都很弱,需要人伺候,也不會武功,彎不得弓,騎不得馬,不會飛,不會跳……”
“胡鬧!”薛氏含笑斥道,“又不是神仙,誰會飛?至于騎射,君子六藝,大家子弟都會一些的,又不是什麽難事。”
“我……”
薛氏自以為猜透了女兒的心思,問道:“難不成,你是想嫁将軍?”她記得女兒小時候就對舅舅所贈送的小弓箭、小馬駒感興趣,莫非是那禮物的影響太過深遠嗎?
“将軍?”謝淩雲眨了眨眼,“将軍武功高麽?”将軍領兵殺敵,運籌帷幄,想來會武功的吧?
薛氏用指頭輕點女兒額頭:“還說不急着嫁人,這就問起将軍了。”
“阿娘——”謝淩雲将頭埋在阿娘膝上,“你笑我!”她想,将軍再不濟,總得會些武藝吧?
雖然江湖中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為朝廷效力,但總有人“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些人可能會去當将軍吧?
薛氏忽的嘆了口氣,說道:“只是,能當上将軍的,年紀都不會太輕,多半已有了妻小……”而且,武将疆場厮殺,太危險。以她的私心,她不願女兒嫁給将軍。
謝淩雲擡起頭,忙道:“阿娘,我又沒說我嫁将軍。”見阿娘似笑非笑,似是不信,就很認真地說道:“我說真的,我不想嫁人,若真要嫁,就嫁個比我厲害的,而且只能有我一個人,不能有別的女人……”
薛氏為女兒的孩子氣感到好笑,卻笑不出來,她摸了摸女兒的頭,輕聲道:“傻孩子……”
每個女人都想這樣,可若真這樣,就會被人視作“妒婦”了。
謝淩雲繼續說道:“若我的丈夫有別的女人,我就……”
“你就怎樣?”薛氏笑問。
“我……我永不睬他。”謝淩雲想了想,內心的真實答案不能說給阿娘聽,怕吓着她,就說個含糊的。
薛氏扯了扯女兒的臉頰:“诶呦呦,還說不想嫁,這親事還沒影兒呢,就成小妒婦了……”
“……阿娘……”謝淩雲小聲嘟囔。
薛氏松手,有些遺憾,前兩年女兒臉上還肉嘟嘟的,一臉孩氣。這兩年,孩氣就已經褪去,少女的風致逐漸出現。她嘆了口氣,輕聲道:“這些話,對阿娘說說也就是了,萬不可對別人講起。”
——如果教別人知道,阿芸能不能嫁出去還兩說呢。
謝淩雲點頭不疊:“阿娘,我省得的。”
她尋思着,或許是她的擇婿标準起了作用,阿娘同她出門的次數少了些。她暗暗松了口氣。
轉眼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薛氏作為出嫁女,遵循舊俗回娘家。這一回,她照例帶上阿芸和讓兒。——她原說帶謝蕙一起的,只謝蕙定親之後,在家忙着學習很多東西,就婉拒了。
去舅舅家,謝淩雲自然不能說半個不字。她穿着輕薄舒适的夏衫,戴上阿娘親自準備的五色繩,有點無奈。
——阿娘一心想讓她早點出嫁時,說她不小了。等到了端午節,又非要給她小孩兒才戴的五色繩,說是能避病除鬼。
她不是小孩子,小鬼哪裏敢纏她?
五月炎熱,謝淩雲拿着折扇不停地給阿娘弟弟扇風。她內功精湛,不畏嚴寒酷暑,可阿娘弟弟總是經不得熱的。
一到薛府,才發現舅舅舅母已經等候多時了。謝淩雲微微一怔,又覺得是在情理之中。雖然說京城的端午節有出嫁女回娘家的習俗。但阿娘畢竟也是做婆婆的人了。這回到薛家,想來少不了舅舅舅母的邀請。
舅舅薛裕的獨子不在京城,平時家裏也冷清,如今妹妹攜子女歸來,他們喜不自勝,熱情洋溢。
數月不見,薛氏同嫂嫂馬氏說些體己話。謝淩雲在一旁聽着,當然兩人也不避諱她。
她聽舅母馬氏問道:“怎麽不到兩個月,謝家倆姑娘都定親了?”
薛氏嘆道:“說來話長。”
馬氏輕輕拍了拍小姑子的手臂,說道:“不管怎麽說,都算是不錯的親事了。一個是英國公家,一個是永寧侯家。你們家那倆姑娘倒是好命,也難為那兩家不計嫡庶。”
薛氏苦笑,心說哪有嫂嫂想的這麽簡單?謝蕙倒也罷了,謝萱這事兒,她到現在都不能完全放心,總覺得不大安穩。
“我上回瞧那個謝蕙,還算老實,你把她記在你名下了?”
薛氏搖頭:“沒有。”她初時擔心,謝蕙名義上是嫡女的話,或許會對阿芸的親事有影響。——那樣,阿芸嫡女的優勢會減小。——不過現在,似乎不重要了。
“沒有嗎?”馬氏很詫異,“我以為唐家怎麽着也要定個嫡女的,好歹将來是要襲爵的。不過,也還好啦,那個蕙姑娘跟着你長大,教養規矩肯定都很好。而且姑爺将來前途不可限量……”
薛氏思忖道:“若是想看着好看,記在我名下也成。只是就算是記了,也只是面上好看。實際上怎樣,大家都知道。她出生那會兒,我還在京城呢……”
馬氏一瞥眼,看見做認真傾聽狀的阿芸,笑道:“阿芸聽婚事聽入神啦。”
謝淩雲明顯能感覺到這是揶揄,她紅了臉:“舅母,我去找舅舅。”
她施了一禮,緩緩出去,問明方向後,就去找正帶着弟弟的舅舅。
聽下人說,舅舅薛裕就在馬棚那邊,正教讓兒識馬。待她趕到後,果然看見舅舅正抱了弟弟往馬背上放。
舅舅是苑馬寺卿,家裏也有良駒。
謝淩雲看見弟弟身下黑色的駿馬,勉強忍住心中的興奮之情,輕喚了一聲:“舅舅!”
薛裕沖外甥女點頭,讓兒也興奮的喊:“姐姐,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