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情感顧問與槍手

“華老師,不好意思,打擾您了。”

“沒事,我很歡迎學生來電。”華樂寧這話說得就有些假了,她平時或許會歡迎學生來電,但是現在這個點她正躺在床上準備入眠,這個時候學生來電真是讓她有些火大。然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她不得不聆聽學生的傾訴并對其進行開導。以至于最後挂斷學生的電話後手機都快沒電了,于是華樂寧決定關機充電,這也便是其男友一直打不通她電話的原由。

話說這位學生有什麽煩擾了,還真不是學習上的,盡管華樂寧起初以為是學習上的問題,或是班級瑣事,因為如若她沒有記錯,這孩子是她代課班級的班長,豈料班長也是女孩子,也有屬于自己的情感煩憂。她不好意思跟同學們講,而她們班的輔導員又是男的,故而夜裏打電話想找跟她年齡相差不大的華樂寧老師聊聊。

據班長說,她喜歡一個男孩子,她知道這個男孩子也喜歡她,但是這個男孩子總是将學業放在第一位而刻意疏遠她。她覺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懂的分寸,所以愛情跟學習并不矛盾,兩者完全可以兼得。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訴喜歡的男孩子,但是男孩子壓根不再搭理她,那神情似乎還嫌棄她幼稚。

聽了這個故事以後,如若是損友大概會當即調侃一句:“你确定你所說的那位男孩子真的也喜歡你嗎?”然而,華樂寧沒有那麽毒舌,當然不毒舌并不表示她沒有那麽想,只不過她将自己想法表達出來的過程比較委婉。

她告訴班長:“男人的世界裏跟女人不太一樣,他們的大腦構成也跟女人有所差異,很多男人死腦筋認死理,你若跟他們對嗑那絕對是兩敗俱傷。然後她又勸解班長,說你條件很好,你看你長得這麽漂亮,可是整個系的系花啊,人也聰明是班長也是上一學年本學院獎學金的獲得者,追求者衆多。遠的不說,就說班裏的某某和某某某,八成對你感興趣。”

簡而言之,華樂寧就是想勸班長放棄那個男孩,何必為一棵樹放棄整座森林,更何況還是一株不會開花結果的樹。

對此班長的反應是,她試過,真的試過,但就是做不到。她有時也糊塗了,那男孩子究竟哪點好啊,可是她就是忘不了,她就是不小心一對比發現身旁的其它男生都比不上那位男孩子。她說自己嘗試過遺忘,嘗試過從追求者中篩選,但是統統失敗了。

話已至此,華樂寧不得不展開新一輪的勸解。她告訴班長:“我們都是乘坐筋鬥雲卻不懂得如何駕馭它的半吊子,眨眼一飛或許就能夠到十萬八千裏之外,但是若想回去往往就無法準确定位坐标。或許這十萬八千裏之外的地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目的地,但是這都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應該接受這個事實,然後重新開始。”

其實這話的意思也很明了了,華樂寧想說的就是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你不要一味地給自己找糾結了,或許你只是不甘心而已,遠不至于一哭二鬧三上吊地巴結着那人。

然而,班長卻依舊有些苦惱,她表示:“道理我都明白,但總覺得放不下,其實我也知道更多的是不甘心。我的理性告訴我,既然對方都那麽痛快的拒絕你了,甚至跟你切斷了一切聯系,你就不要上趕着了。但又有多少人做得到君既無心我便休呢,至少現在的我做不到。”

“感情的事情往往是這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華樂寧表示,“‘放下’兩個字說起來輕松,真做到談何容易啊!我們常告訴自己不是小孩子了,不能任性,但回頭想想,你本來就是孩子啊,二十歲左右的孩子,憑什麽就要那麽懂事啊,難過、傷心都是難免的,有個人說說總還是好的。”

“嗯嗯,我就知道華老師您懂我!”電話那頭的班長此時大概是在連連點頭吧。

那之後兩人又聊了很久,最後在華樂寧的說服之下,班長同學似乎有些領悟了,方才禮貌地向她說再見。

至于第二天,男友吳博文在電話裏詢問昨晚怎麽她手機一直占線的疑問時,華樂寧表示:甭提了,現在的學生不知道是不是偶像劇看多了,大半夜的打電話同她探讨愛情,她還要臨時充當知心姐姐。

聽完華樂寧的解釋後,男友對此不禁笑起來,他笑言老師不好當,要不樂寧辭職好了,反正他又不是養不起她。

可是華樂寧卻不怎麽喜歡這種玩笑,她警告男友以後不準再提,男友表示遵命。

分秒行走,一晃又到了桃紅柳綠的時節,出行的衣服也單薄了許。這正是郊游踏青約會的好時節,而華樂寧的導師其實早就出院了,但是導師表示自己還要多多休養,他媳婦也常勸他不要過于操勞,他又聽聞班裏的孩子們都挺喜歡華老師的,于是華樂寧就這麽莫名其妙的由這個班級的代課老師變為了這學期的正式導師。

工作雖然是辛苦了一點,但是還有崗位工資的,所以看在錢的份上她也接了這活。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在工作中也能享受到快樂,跟這幫孩子們相處她覺得生活十分惬意,而且能充滿感受青春的力量。

青春之于華樂寧而言是種力量,一種快樂的源泉,而對于有些人而言就是一種胡鬧,一種瞎折騰。

在這個春天裏,華樂寧跟男友吳博文和好後也平穩發展了一段時間,她春風得意之時自然不再理會貪財的損友。而損友的午餐既然都被自家室友給包了,自然也不會叨擾華樂寧,事實上損友最近學習工作那是相當的忙啊!

最近網上有人找他代寫畢業論文,價格似乎還不錯,于是在百忙之中他在不錯的價格上提價百分之二十然後接下了這個活。他遠在他方的好兄弟得知後,在網上不解的詢問他,你不是最讨厭這種學術作弊行為嗎?

“是啊,簡直難以忍受,連自己的論文都搞不定,可見大學幾年來就沒好好上課聽講做筆記,甚至都不關心前沿的學術更新吧!”損友冷靜的表示自己的看法。

“那我就更不懂了,你現在不就是幫兇嗎?”好兄弟甚至表示,“是不是你們院裏又壓了你的獎金,我可以寫匿名信幫你舉報的。”

“院裏會說這是正常的付款流程交轉,自然需要費時間。”

于是好兄弟就更加不明白了,他追問道:“那你為何要做自己鄙夷的事情呢?”

“當然是為了錢。”損友平靜地回複道,“不好好上課不好好做筆記不好好考試,現在甚至連畢業論文都不好好自己完成的這類人,你以為他們聽得進你的苦口婆心,我不攬下這活自然也會有其他人攬下這活,幹嘛要将錢送到別人口袋裏。”

“我明白了,你只負責寫論文,又不負責答辯,而在論文通過的過程中,估計還要不停的導師、畢業生及你的三方隔空溝通,畢業生在這過程中也不得不去好好的審視自己的論文,了解自己的命題。”機靈如好兄弟似乎明白了損友的苦心。

損友卻坦然道:“自己混日子,自己揮霍大把的青春,自己不好好學習還送錢給別人讓幫忙學習,從頭到尾損傷的是自己的利益。不過他開心就好,我自然是幫兇,幫忙慣着他,反正以後進了社會進了公司吃苦頭又不關我事。我呢,收了錢辦了事,在辦事的過程中還可以鞏固基礎及認知一些新的點,何樂而不為。”

作者有話要說:

發現“損友”至今沒有名字,一直代號代替,大家有什麽好的名字建議麽?

本文內容只是小說情節,不代表小透明作者弗不知的個人立場,就醬!

另一篇已完結小文,歡迎圍觀→→《機緣、孽緣,傻傻分不清楚》</center>

同類推薦